•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廣西壯族蛙形舞與勞動起源

      2020-12-02 05:54:20朱小英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
      黃河之聲 2020年2期
      關鍵詞:廣西壯族銅鼓舞姿

      ◎朱小英 (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

      目前,學術界尚未對舞蹈的起源作出統(tǒng)一界定,比較常見的是游戲說、模仿說、祭祀說、勞動說等。這些理論都有各自的道理,但又不十分全面和完整,因為舞蹈是一種社會生活現(xiàn)象,它的發(fā)生不是獨立的,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就要求我們在考察舞蹈的起源時要結合語境,分析舞蹈出現(xiàn)時的自然環(huán)境、經(jīng)濟條件、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等社會存在。正所謂藝術來源于生活同時又高于生活,生活才是藝術的素材來源,沒有生活現(xiàn)象和社會基礎就沒有藝術創(chuàng)作。

      一、廣西壯族蛙形舞的歷史遺存

      廣西壯族蛙形舞歷史悠久,如今我們?nèi)阅軓囊恍┦妨虾瓦z跡中發(fā)現(xiàn)它的蹤跡。了解它在歷史長河中的歷史面貌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探究廣西壯族蛙形舞的勞動起源。

      (一)花山巖畫中的蹲踞式人形圖案

      花山巖畫地處廣西崇左市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流域,是古人在高山崖壁上所畫巖畫的總稱,它是駱越先民智慧的結晶,是早期壯族文化的輝煌寫照。

      巖畫上的圖案內(nèi)容豐富、數(shù)量龐大,但就其種類來講,概括起來主要有人形、獸形、弧形和圓形這幾類。觀察之后可以發(fā)現(xiàn),巖畫上圖案的出現(xiàn)并非雜亂無章,而是以某個高大人物的正身像為畫面中心,其周圍會出現(xiàn)眾多面對中心、形態(tài)相似的小型正身和側身人像。這些人像的朝向、頭飾、所持工具等細節(jié)處有所區(qū)別,但他們之間有一個共同點,即姿態(tài)都是雙腿分開屈膝半蹲,雙臂打開向上彎舉,呈蛙式狀,穩(wěn)健有力同時也動態(tài)十足。巖畫上所繪的人物五官模糊,但動作線條卻粗獷有力,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能輕易地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花山巖畫為駱越民族所繪,盡管有人認為它是“壯族原始宗教信仰下的產(chǎn)物?!盵1]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同時也是早期壯族人民用于反映現(xiàn)實生活、展現(xiàn)社會圖景的一種方式。巖畫上人像的動作姿態(tài)與青蛙躍起呈站立狀時極為相似,讓我們聯(lián)想到了壯族的師公舞和巫覡舞。其實山巖畫中的蹲踞式人形圖案正是不少現(xiàn)代壯族舞蹈的舞姿原型,壯族先民將之作于崖壁之上,為后人探究早期壯族文化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寶貴的材料。

      (二)廣西壯族銅鼓

      “廣西是我國古代鑄造和使用銅鼓的主要地區(qū)之一?!盵2]在歷史上也有很多關于廣西銅鼓的記載。就紋飾方面來說,廣西銅鼓的紋飾種類繁多,常見的有太陽紋、云雷紋、翔鷺紋、羽人紋、騎士紋、龜紋、符篆紋、山水紋、魚紋、龍紋、鶴紋、四寶紋、花草紋、立體蛙飾等等。不同紋飾的出現(xiàn)離不開特定時期具體的自然環(huán)境、社會經(jīng)濟和政治情況的影響,它們是與廣西古代人民的生存需求和生活習慣相適應的。

      廣西銅鼓上常見的立體蛙飾就是廣西壯族蛙形舞的歷史遺存之一。廣西不同地區(qū)的銅鼓上的蛙飾有所不同,如:1.以廣西玉林市北流縣發(fā)現(xiàn)的一面銅鼓為標準器的“北流型銅鼓”,鼓面飾物多素面小單蛙,它們朝向一致,多呈逆時針狀排列,數(shù)量多為四只或六只,形象簡約,風格簡樸;2.以廣西欽州市靈山縣出土的銅鼓為標準器的“靈山型銅鼓”,蛙飾的形體較之北流型高大些許,多呈現(xiàn)為疊蛙、單蛙間隔環(huán)列,疊蛙組數(shù)與單蛙個數(shù)通常一致,數(shù)量多為六組疊蛙、六個單蛙,或者是三組疊蛙、三只單蛙,蛙體上伴隨著線紋、辮紋、同心紋或復線半圓紋等紋路,鑄造工藝精巧。3.以發(fā)現(xiàn)于廣西梧州市藤縣蒙江鄉(xiāng)冷水沖的一面銅鼓為標準器的“冷水沖型銅鼓”,鼓面邊緣多為四只大單蛙,它們之間是疊蹲蛙,或者是四角各鑄一頭部相向的小蛙,鼓面還有兩具乘騎,有時還有圍觀人物的方臺。盡管不同地區(qū)銅鼓上的立體蛙飾有所區(qū)別,但不難從它們中發(fā)現(xiàn)一些共同之處,即蛙皆呈等距離環(huán)列于鼓面近邊緣處,呈立體昂首姿,前兩足分鑄而立,后兩足合鑄為一,腰腹用力不貼鼓面,形象逼真,動態(tài)十足。

      作為一種樂器,銅鼓一方面被用來節(jié)律歌舞;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種特殊的“可通神靈的圣器”[3],長久以來都主要出現(xiàn)在祭祀場所,用以酬神祈攘。單就銅鼓上的立體蛙飾來說,它的存在不能脫離自然環(huán)境。正是由于壯族先民們善于觀察生活,積極模仿身邊的事物,并對之進行加工美化,才有了這些逼真的銅鼓裝飾,才有了這些舞姿生動、酷似青蛙的廣西壯族蛙形舞。

      二、廣西壯族蛙形舞與勞動的關系

      關于舞蹈的起源,學術界說法不一,比較流行的說法有游戲說、宗教祭祀、性愛說等等。不難看出,廣西壯族蛙形舞舞姿的直接來源就是模仿青蛙的基本形態(tài),而壯族先民之所以選擇模仿青蛙而不是其他動物,又與其生存的客觀條件如自然環(huán)境、社會經(jīng)濟狀況等息息相關。實際上,無論舞蹈的最初起源是什么,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跳舞是人類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需求,是生命的需求?!盵4]也就是說,廣西壯族蛙形舞的起源其實是出于人類一定的生存需要,與生產(chǎn)實踐活動緊密相關。

      (一)廣西壯族蛙形舞的舞姿與勞動的關系

      首先,舞蹈來源于勞動,舞蹈本身就是勞動,這是所有舞蹈的共性。不同地區(qū)流行的舞姿各不相同,如海南黎族舞蹈,因當?shù)厝顺D晟钤谏絽^(qū)需要翻山越嶺,于是練就了雙腳及雙膝極具彈性的顫動,在舞蹈上就表現(xiàn)為膝蓋和腳剛柔結合的上下顫動、左右擺動;又如西藏藏族舞蹈,不少會采取圓形的舞蹈形式,這就與他們長期的放牧習慣有關,人們圍成圓圈,羊在其中,為了消磨時間就手拉著手載歌載舞。除此之外,當然還有其他形式豐富、舞姿多樣的舞蹈,盡管如此,我們?nèi)匀豢梢詮闹邪l(fā)現(xiàn)他們之間的共同點,即離不開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舞姿的來源通常與當?shù)氐纳a(chǎn)方式息息相關。

      其次,廣西壯族蛙形舞亦與勞動生產(chǎn)密不可分,勞動實踐決定舞蹈的內(nèi)容。廣西地區(qū)處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的自然氣候特征使得它成為稻作物的絕佳生長區(qū)。而青蛙就是依賴稻作物、生存在有水有昆蟲的農(nóng)田地區(qū)的一種生物。因為古代科技不發(fā)達,人們無法準確預知天氣,而青蛙會在暴雨之前、昆蟲亂飛之際出來捕食并發(fā)出大聲的鳴叫,因此人們誤以為它能預知天氣并進一步將之奉為天神?,F(xiàn)在的廣西,壯族人們依然把青蛙視為祖先,蛙文化成為廣西壯族的民族文化。同時,青蛙繁殖靠產(chǎn)卵,在某種程度上象征著多子,以蛙形作為舞姿,并在合適的場合跳出來,也寄寓著先民們希望自己族群子嗣多、人丁旺生產(chǎn)力,因為遠古時期人力就是生產(chǎn)力,人口越多意味著勞動力越多。因此,廣西壯族蛙形舞的舞姿受自然環(huán)境、生產(chǎn)方式等客觀因素的影響,與青蛙在人類勞動中的地位相關,生產(chǎn)實踐決定舞蹈的起源與種類。

      (二)廣西壯族蛙形舞在勞動中的作用

      先民的勞動生產(chǎn)方式?jīng)Q定了舞蹈的種類與起源,其實,舞蹈也會對勞動起到能動的反作用。廣西壯族蛙形舞在勞動中起到的作用,概括起來就是:

      1、了解社會、認識世界

      藝術作品反映社會生活,這不僅是生活在當代的我們所具有的共識,當然也是遠古時期先人們所具備的智慧,因為學習是人類適應自然的手段,模仿是人類的本能。由于舞蹈藝術具有再現(xiàn)社會生活的性能,能對特定的生活場景進行真實反映,因此可以幫助觀眾正確地認識歷史、了解現(xiàn)實。通過創(chuàng)造、表演蹲踞式人形舞蹈,在有利于人們表達情感、祈求豐收的同時,也有益于后人從中吸收前人智慧,達到了解社會、認識世界的目的。

      壯族先民因種植稻作而認識青蛙,因青蛙對莊稼起保護作用而奉之為神,因青蛙繁殖能力強盛而對之滿懷崇拜,這是一個發(fā)展過程,需要人們的探索與總結經(jīng)驗,并非一躍而成的。因此在慶祝豐收之際模仿青蛙、跳蛙形舞是為了展示他們的認識成果,將蛙神崇拜放置在重要場合、重大場面中,對整個社會中的人了解世界起“科普”作用,即對青蛙在生產(chǎn)勞作中的積極作用的感性總結廣而告之,以增加勞動經(jīng)驗,深化族人對勞動生產(chǎn)的認識。廣西壯族蛙形舞,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離不開駱越先民的生活環(huán)境,他們種植稻作物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方式使青蛙成為他們舞姿方面模仿的對象,模仿青蛙的舞蹈是他們認識世界、了解自然的一種體現(xiàn)。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有助于身為后人的我們對他們當時生活的真實場景進行還原性的解讀。

      2、宣傳教化、團結鼓勁

      正如我們所知,整齊的動作、統(tǒng)一的步伐在人數(shù)眾多時起團結作用。舞蹈動作的協(xié)調(diào)一致、整齊劃一往往也有助于提高團體的合作程度。

      雙臂高舉屈肘,雙腿跨開半蹲的蛙形姿態(tài)是壯族先人共同認可的舞蹈姿勢,對青蛙的情感也是大家共同認可的,正如“原始社會的‘百獸率舞’是先民們在進行了成功的狩獵、獲得大量獵物后,聚集在一起,圍著篝火,烤著獵物,邊吃邊喝,歡快地交談著白天圍獵的情況,當歡談尚不能盡興時,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盵5]廣西壯族蛙形舞也可能是人們在大規(guī)模集會時興致所起,而做出的抒發(fā)情感的舞蹈動作。在舞蹈的進行過程中,一方面表達感激蛙神保佑下的豐收,另一方面?zhèn)魇趧趧咏?jīng)驗的,年輕人或兒童在這樣一種氛圍下就容易受到教化,來吸收本民族的文化,同時吸取勞作經(jīng)驗,以提高勞動效率。更重要的是,集體跳蛙形舞能在重大歡慶活動中增強民族認同感,使本族人民在對青蛙的崇拜文化中團結一致,共同促進社會進步、促進生產(chǎn)發(fā)展。

      (三)廣西壯族蛙形舞的發(fā)展

      廣西壯族蛙形舞起源于勞動實踐,隨著時代發(fā)展,它也在傳承中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如今已由原始的勞作舞蹈過渡發(fā)展成為具有一定審美價值的藝術舞蹈。

      1、用于表情達意

      古人說:“蓋樂心內(nèi)發(fā),感物而動,不覺手足自運,歡之至也。此舞之所由起也。”[6]舞蹈的首要功能就是自娛,高興時跳舞以表現(xiàn)自己的愉悅,我們常用“載歌載舞”來進行歡慶活動,因為不論是為了慶祝抑或是為了紀念,舞蹈大多是在喜慶的場合出現(xiàn);當然,舞蹈也可以用來抒發(fā)人們的悲憤情感,悲傷之時也可以跳舞,甚至憤怒時都可以用舞蹈來發(fā)泄自身的情緒。

      舞蹈的突出特征之一是“表現(xiàn)情感”,舞蹈具有強烈的抒情性。原因也許就在于,人們在日常和勞作生活中往往會自娛自樂,需要抒發(fā)情感;而舞蹈,以人的肢體為發(fā)生媒介,能自由表達個人情緒,因此就被人們用來當作表達情感的主要方式之一。

      廣西壯族蛙形舞也不例外,體現(xiàn)的是人們在跳舞時自娛自樂、抒發(fā)情懷,畫面中的人物在跳此舞時,舞姿昂揚、挺拔向上,其歡快之情都要溢出畫面,感染每一位觀賞者,所以他們一定是在慶祝豐收,借舞蹈來表達自己生產(chǎn)收獲的愉悅之情,抒發(fā)自己的情懷??梢?,廣西壯族蛙形舞也有助于人民自娛自樂、抒發(fā)情懷。

      2、用于娛神

      馬克思曾指出:“舞蹈……尤其是一切宗教祭典的主要組成部分?!盵7]起源于勞動生活的廣西壯族蛙形舞,也是廣西壯族人民節(jié)日慶典上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特定的節(jié)日跳師公舞、螞拐舞、道公舞等蛙形舞蹈是廣西壯族人民的習俗之一。很多學者都認為這與壯族的蛙神崇拜相關,“在壯族人的心目中,蛙被認為是具有神奇魔力的‘靈物’”[8]而在祭祀性的節(jié)日活動中祭拜蛙神,同時模仿青蛙的動作跳蛙形舞,是希望通過身體的表演形式將人間的愿望傳達給神靈,以求得神靈庇佑。在科技水平低、生產(chǎn)發(fā)展有限的早期社會,人們渴望風調(diào)雨順、作物豐收,對自然的恐懼與敬畏使得蛙形舞主要被用來娛神,是先民們解決生存問題時的一種方式。

      3、用于娛人

      隨著時代發(fā)展,廣西壯族蛙形舞的用途也逐漸向娛人的方向進步。

      一方面,廣西壯族蛙形舞具有更多的商業(yè)價值??萍嫉倪M步和傳媒手段的發(fā)達使得壯族蛙形舞的出現(xiàn)場合不再拘泥于民間節(jié)日,它也在許多舞蹈大賽中展現(xiàn)出獨特的魅力。如壯族男子獨舞《螞拐》,參加過“桃李杯”和CCTV舞蹈大賽并獲得金獎;舞蹈《壯族大歌》獲得第三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表演二等獎、第七屆桃李杯舞蹈比賽群舞一等獎;群舞《蛙鼓聲聲》獲得第九屆廣西音樂舞蹈比賽二等獎。它們都保留了模仿青蛙的“蛙狀”動作,借助舞蹈比賽和傳媒手段使得廣西壯族舞蹈走出本土,邁向更加廣闊的天地,讓更多觀眾在獨具特色的舞蹈中沉醉。同時,在南寧國際民歌節(jié)、武鳴三月三歌節(jié)、柳州國際水上狂歡節(jié)等商業(yè)性很強的節(jié)日中,廣西壯族蛙形舞也被搬上舞臺,專業(yè)的舞蹈團隊向游客展示著反映廣西人民勞動文化的蛙形舞蹈。改編后的蛙形舞觀賞性更強,它在各種大型商演中娛樂觀眾。

      另一方面,廣西壯族蛙形舞獨特的舞姿蘊含了豐富的健身元素,是一種娛己的民間舞蹈。蛙跳是訓練彈跳力普遍而常見的一種有效訓練手段,有助于提高身體素質(zhì)。廣西壯族蛙形舞標志性的兩腿張開半屈下蹲、雙臂打開半屈上舉的動作,可以增強四肢力量,有助于全身協(xié)調(diào)。同時,蛙形舞雙膝始終彎曲的下半身動作對于發(fā)展膝關節(jié)周圍肌腱、韌帶力量有所幫助;雙臂半屈手部向上的動作帶動肩部繃緊,可以幫助活動肩頸部位,美化身形。

      小結:表情達意、用于娛神、用于娛人是廣西壯族蛙形舞在用途上的發(fā)展傾向,它們之間的劃分并非界限分明。同一個時期,蛙形舞蹈有可能既表情達意,又具有娛神功能,還可能同時用于娛人,只是從歷史的角度、時間上的進程來說,它們的側重點不一樣,如最早期,人們的語言未成系統(tǒng),只能通過肢體動過來傳遞消息,舞蹈可能就是其中一種用于表達的方式;后來人們進入農(nóng)耕社會,發(fā)現(xiàn)青蛙的作用但又解釋不了,于是通過模仿青蛙的姿態(tài)來娛神以求庇佑;新時代,人們更加追求娛樂,于是蛙形舞蹈被搬上舞臺,用于比賽和商演,它的健身價值也被挖掘,人們更多地將蛙形舞蹈用于娛人娛己。

      結 語

      關于舞蹈的起源,人們說法不一,比較流行的是模仿說、巫術說、性愛說、表現(xiàn)說等。廣西壯族蛙形舞由來已久,花山巖畫中的蹲踞式人形圖案、廣西壯族銅鼓上的蛙形飾物都是其歷史遺存,說明它的出現(xiàn)并非偶然而是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可靠、充分的現(xiàn)實基礎。一方面,適于青蛙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條件優(yōu)渥的水田稻作為蛙形舞姿的出現(xiàn)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舞蹈能動的反作用給了蛙形舞蹈生存空間與發(fā)展傳承的必要性。正是壯族先民在勞動實踐中受益于青蛙并能動自覺地崇拜青蛙、模仿青蛙,才使得蛙文化成為壯族不可磨滅的民族印記。總之,人民的勞動生活、勞作方式?jīng)Q定著舞蹈的種類和內(nèi)容,廣西壯族蛙形舞的來源與勞動生產(chǎn)密不可分。

      猜你喜歡
      廣西壯族銅鼓舞姿
      淺談廣西壯族三月三歌圩的審美教育內(nèi)容和意義
      成才(2023年14期)2023-11-16 03:28:14
      夢幻舞姿
      舞姿翩躚
      一件被切割的漢代銅鼓是否應該焊接復原?
      大眾考古(2017年6期)2017-11-09 00:42:47
      舞姿
      學生天地(2017年1期)2017-05-17 05:48:14
      鋼琴音詩化的廣西壯族民歌音樂淺析
      快樂的小銅鼓
      黃河之聲(2016年15期)2016-12-17 14:59:54
      銅鼓漸成收藏潛力股
      藏天下(2016年6期)2016-08-10 09:52:52
      廣西壯族文化元素在藝術設計基礎課程中的實踐與研究
      戲劇之家(2016年8期)2016-05-23 01:02:08
      廣西壯族地區(qū)原發(fā)性高血壓病患者的中醫(yī)舌象與證素相關性研究
      姚安县| 东乌| 灵川县| 银川市| 垫江县| 武川县| 蒙山县| 怀柔区| 于都县| 永年县| 武城县| 黄平县| 天祝| 乐清市| 眉山市| 莎车县| 卓资县| 德兴市| 三台县| 武定县| 刚察县| 平遥县| 盘锦市| 全南县| 黑山县| 洞头县| 鄂温| 绥宁县| 恩施市| 广灵县| 富宁县| 古田县| 桓台县| 霍邱县| 军事| 南华县| 瓦房店市| 阿合奇县| 喀什市| 桃源县| 庆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