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北京語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部,北京 100083)
《并音連聲字學集要》(簡稱《集要》)成書于明嘉靖辛酉(1561)年,原撰者不可考,是會稽(今紹興)陶承學、毛曾輯的一部韻書。
羅常培、劉文錦、趙蔭棠、鄭再發(fā)、李新魁、耿振生、魯國堯、林慶勛、許煜青、丁艷紅,唐浩、徐朝東、王芳等對此韻書作過研究。[1]-[11]一般認為《集要》音韻主體與《洪武正韻》相同,也有當時吳語的成分。
以往對《集要》又音研究較少,又音里語音層次相當豐富,值得研究,本文討論《集要》又音的語音層次。
《集要》有1988條又音材料,比較各家韻書后,有58條又音可以討論。
(2)“趣”字《集要》篤韻“千木切”小韻下注:“又有韻此茍切,魚韻趣娶二音。”魚韻七慮切下轄“趣娶”二字,其又音注“魚韻趣娶二音”實則一音?!逗槲洹酚小扒厩?、此茍切、七慮切”三音,無《集要》“去刃切”一音?!都崱酚小扒鹑糖小?,與《集要》音同。
(3)“讻”字《集要》許榮切下注“亦作詾匈 ”?!都啡ヂ曇灰袅x為“勸議聲,《荀子》不為小人匈匈而輟行”,《荀子》楊倞注“匈與讻同”?!稄V雅·釋詁二》:“詾,鳴也。”王念孫疏證:“《易林》:‘訟爭詾詾?!盾髯印罚骸粸樾∪诵傩僖草z行?!督馑捚吩疲骸犇詾閱M哅?!⒆之惗x同?!比ヂ曀胁辉敗?/p>
(4)“搐”《廣韻》《集韻》《洪武》有“敕六切”一音,與《集要》“昌六切”音同。《集要》“又音旭”疑為聲旁“畜”之類推,“旭”《廣韻》音“許玉切”,與《集要》“畜”音同。
(5)“龐”字《集要》又音陽韻,《洪武》又音送韻,《洪武》送韻不收此字,陽韻“蒲光切”下有“龐”字,因此《洪武》“龐”字又音應(yīng)為陽韻
(6)“迵”字《集要》有平去二聲,《廣韻》《集韻》《洪武》皆無平聲?!队衿贰稗摗币簟巴綎|切”,平聲。
(8)“蹊”字《集要》又音溪,《廣韻》《集韻》《洪武》不收此音?!蹲謪R》音“牽奚切”,與《集要》又音同。
(9)“市”字《集要》注“又音弗”,入聲字?!稄V韻》《集韻》《洪武正韻》皆無入聲一音。查《廣韻》“分勿切”下有“巿”字與“弗”音同,《字學集要》“巿”“市”二字形近相混。
(10)“羆”字“蒲靡切”下注“原音卑,俗音皮”。《廣韻》音“陂為切”,《集韻》音“班糜切”,《洪武》音“逋眉切”,皆為清聲母?!都啡肫ぜ~屬全濁聲母,而注作“俗音皮”。《說文》:“羆,如熊,黃白文。從熊,罷省聲。 ,古文從皮?!焙茉绲臅r“羆”字很可能就是讀全濁聲母的。
(11)“柿”字《集要》有“芳未切”一音?!稄V韻》《集韻》《洪武》皆無此音?!稄V韻》“芳廢切”下有“杮”字與“柿”音同,《集要》“巿”、“市”二字形近相混。
(13)“寐”字《集要》下注“寐者,眛也。又音妹。”《洪武》霽韻莫佩切妹小韻下有“眛”字,疑《集要》“眛也”為聲訓。
(14)“圩”《廣韻》《集韻》《洪武》不收此字?!蹲謪R》音“云俱切,圩岸”,與《集要》注音注釋完全相同?!墩滞āね敛俊罚骸敖窠?,水高于田,筑堤捍水而甸之曰圩田?!薄端问贰し吨傺蛡鳌罚骸敖现滋?,浙西之河塘,隨廢者可興也?!苯裉K州、崇明等地有此用法。《集要》去聲一音不詳。
(15)“愈”字平上二音同《正韻》,去聲《廣韻》《集韻》《正韻》皆無,《集要》其下注:“單作俞。”“俞”字《廣韻》有去聲。
(16)“曘”《廣韻》《集韻》《洪武》不收此字?!都纷ⅰ吧兄烨校钟软崱?;互現(xiàn)字下注“奴侯切,又音儒”?!队衿芬簟叭罩烨小?,屬日母;《集要》音 “尚朱切”,屬禪母?!都啡沾U三母合流,《玉篇》與《集要》音同,體現(xiàn)了明代吳語方音的特征?!都酚忠簟芭钋小蔽丛?。
(17)“做”《集要》音臧祚切,又箇韻音佐,注曰:“俗作同上(按:即上一字為‘作’字)。”“作”《正韻》有三音:子賀切、臧祚切、即各切。子賀切音同佐。
(18)“齼”字《集要》又音所,《廣韻》《集韻》《洪武》無此音。《集要》注:“亦作齭。”“齭”《集韻》屬所紐,音“爽阻切”。
(19)“簿”字《集要》又音去聲,《廣韻》《集韻》《洪武》無去聲。疑為全濁上聲歸去聲所致。
(21)“慧”《集要》又音遂,《廣韻》《集韻》《洪武》皆無遂音?!都贰盎邸毕伦ⅲ骸耙嘧??!薄啊弊帧都崱芬簟靶鹎小保瑢傩澳讣理?;“遂”字《集要》音“徐醉切”,屬邪母至韻。《集要》祭韻部分字與至韻合流,因而“ ”“遂”同音。
(22)“叡”字《集要》又音喻?!稄V韻》《集韻》《洪武》皆無?!都分行窋z韻尾[i]有脫落,“叡”音喻是韻尾脫落的表現(xiàn),這反映了明代吳語的特點。音遂不詳。
(23)“詒”《集要》又音代,《廣韻》《集韻》《洪武》皆無?!都贰霸r”下注“或作紿”?!稄V韻》“紿”音“徒亥切”,與《集要》“代”字音同。
(24)“紿”同上。
(25)“汖”字《集要》在派紐普夬切,又音“匹刃切”?!稄V韻》《集韻》《洪武》皆無?!蹲謪R·水部》:“汖,普夬切,分枲皮也。又匹刃切,義同?!薄蹲謪R補·水部》:“汖,此為之訛。”“”字《蜀語》:“分麻曰……,又音髕,吳語也。”(引自石汝杰、宮田一郎2005:479)[12]此條符合吳語的特征。
(26)“靳”《集要》“巨謹切”下注“見上居焮切?!薄稄V韻》《集韻》《洪武》無“居焮切”一音。查《集要》“居焮切”一紐下無“靳”字而有“斳”,注曰:“吝也?!薄都崱贰敖毕伦ⅲ骸傲咭?。”《集要》“斳”與“靳”混?!皵堋弊帧逗槲洹芬粲P,與“具吝切”音同。
(27)“笉”《集要》又音聽,小注曰:“笑貌”?!稄V韻》《集韻》《洪武》皆無音聽?!稄V韻》隱韻牛謹切下轄“聽”字,其下注曰:“笑貌?!薄都啡 稄V韻》音。
(29)“溫”字《集要》又上聲,其下注“亦作醖”。《廣韻》《集韻》《洪武》“溫”皆無上聲。“醖”《廣韻》有上聲一音。
(31)“坌”《集要》又音“房吻切”,其下注“亦作坋”?!都崱贰逗槲洹贰佰小苯詿o“房吻切”一音?!皥e”字《廣韻》有“房吻切”一音。
(32)“擯”《集要》又平聲,《廣韻》《集韻》《洪武》皆無平聲?!皵P”《集要》同“儐”字,“儐”《廣韻》有平聲。
(35)“般”《集要》又入聲,其下注“般若”?!稄V韻》《集韻》《洪武》皆無入聲?!鞍闳簟睘殍笳Zprajna?之音譯,[14]《龍龕手鏡》音撥,為入聲。
(36)“昩”《集要》“又音妹見隊韻莫佩切”?!稄V韻》《集韻》《洪武》皆無此音。《集要》隊韻莫佩切下有“昧”字,“昩”“昧”二字混。
(37)“揠”字《集要》“烏八切”穵小韻下“又音軋”?!都崱贰逗槲洹方詿o“烏八切”一音?!稄V韻》“穵”又“烏八切”“烏黠切”(音軋)二音。
(38)“爿”字《集要》音“蒲閑切”,又音墻?!稄V韻》《集韻》《洪武》不收此字?!蹲謪R》音“蒲閑切”,《說文解字注》:“爿,反片為爿,讀若墻?!薄段褰?jīng)文字》音墻。這可能是吳語詞匯,今天吳語區(qū)尚有“爿”作量詞的用法,如浙江吳語“爿,音如盤,量詞,一爿店”,[13]音義與《字學集要》同。
(39)“蹮”字《集要》又音千,其下注“亦作遷”,《廣韻》《集韻》《洪武》不收此又音?!稄V韻》“遷”字與“千”同音
(40)“延”《集要》音“胡田切”,又去聲?!稄V韻》《集韻》《洪武》不收平聲“胡田切”一音?!稄V韻》“延”字音“以然切”,聲母屬以母,與《集要》聲母為匣不同?!都废挥鞫负狭?。此處是明代吳語特征的反映。
(41)“晛”字《集要》音“以淺切”,又音“乃見切”。《洪武》有“胡典、形典”二切,與《廣韻》注音音韻地位相同,聲屬匣母。平聲《洪武》聲母與《集要》以母不同,《集要》匣喻二母合流,此處為明代吳語的反映。去聲一音,《集要》與《洪武》有泥母與匣母不同,未詳。
(42)“縹”《集要》又平聲,《廣韻》《集韻》《洪武》皆無此音?!翱~”字有平聲音,用于聯(lián)綿詞“縹緲”里。
(43)“暴”《集要》音“皮教切”,《廣韻》《集韻》《洪武正韻》皆無此音。《集要》音“皮教切”下注:“暴暴,卒起貌?!薄秴窍路窖钥肌罚骸氨┍?,物長貌。今吳諺謂物長曰暴暴然也?!保ㄒ允杲?、宮田一郎2005:31)[12]
(44)“冐”字《正字通·冂部》:“冐,俗冒字。”《集韻》“冒”字有“莫佩、莫報、密北”三音,與《字學集要》音同。
(45)“這”《集要》音“之夜切”,又“霰韻音彥”。《廣韻》《集韻》《洪武》皆無“之夜切”一音?!对鲰崱芬簟爸挂睬小保c《集要》聲調(diào)有上去之別。
(46)“椓”字《集要》注:“都角切,擊椓也,又音卓?!睋?jù)義“椓”當作“”。“”《集韻》注音與《集要》同。
(47)“鹢”《廣韻》《集韻》《洪武》皆無匿音,《集要》其下注“與鶂同”。“鶂”“匿”《廣韻》分別為“五歷切”“女力切”,分屬疑泥二母?!都芬赡讣氁羧肽嗄?。
(48)“棖”《廣韻》《集韻》《洪武》皆無去聲。《吳下方言考》有“”字:“讀去聲, ,又作棖,今吳中謂以物支門曰棖門。”(引自石汝杰、宮田一郎2005:72)[12]音義與《集要》同。此處反映了明代吳語的特點。
(51)“忸”《廣韻》《集韻》《洪武》皆無去聲,《集要》其下注:“與狃同?!薄搬稹薄稄V韻》有去聲“女救切”。
(52)“鋀”《集要》“又去聲,雅音音斗”,去聲是就《中原雅音》音斗而言?!俄崒W集成》所記《中原雅音》“鋀”字“從去聲,音斗”。《廣韻》《集韻》《洪武》皆無去聲。
(53)“曰”《廣韻》《集韻》《洪武》皆無“莫候切,音冒”者,《集要》其下注:“重復(fù)。本作月,亦作日?!薄稄V韻》莫候切小韻有“ ”字,注文曰:“重復(fù),又亡保切。”與《集要》“曰”音義相同?!都贰霸弧薄?”二字混同。
(54)“藫”《廣韻》《集韻》《洪武》有上聲,無平聲覃音。《集要》“藫”下注“單作潭”。《廣韻》“覃”“潭”同韻。
(55)“酖”《廣韻》《集韻》《洪武》無“直禁切”?!豆沤耥崟e要》音“直禁切”。
(57)“丼”字《廣韻》《集韻》《洪武》無去聲?!都菲湎伦ⅰ坝秩ヂ?,投物井中聲也。”?!皝S”字《集韻》有“投物井中聲”義,音“都感切”,上聲?!都酚忠羧ヂ?,不詳。
《字學集要》又音有兩個層次:一是傳承以前韻書中的讀音,這部分占絕大部分;另一層次是方音,反映明代吳語的一些特征。
傳承音是指在傳統(tǒng)的《切韻》系韻書及其他官韻中能夠找到根據(jù)的注音,這具有歷時性的特點。《集要》中的傳承音有兩個方面:
(1)與《洪武》音同的又音?!都酚?988條又音材料,其中1260條與《洪武》完全一致;還有150個又音少于《洪武正韻》,屬于包含關(guān)系,在這部分可比較的又音中,沒有音韻地位的差別。
(2)與《廣韻》《集韻》相同的又音。有些字《集要》收的又音比《洪武》多,有些與《洪武》不同,這樣的又音有587個。這些又音在《廣韻》、《集韻》中能夠找到相承音切的有486個。
這樣看來,《集要》1988條又音中有1896條可以在《廣韻》《集韻》以及《洪武》中直接找到傳承根據(jù),占了又音的絕大多數(shù)。
《集要》中有少數(shù)又音反映了明代吳語的一些特征。例如“叡”又音喻,反映了明代吳語蟹攝韻尾[i]脫落的現(xiàn)象;使用了“棖”“汖”“爿”等吳語特征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