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固鎮(zhèn)縣新馬橋中心小學 強亞兵
小學語文線上教學是新形勢下的必然要求,也是信息技術時代到來的歷史選擇。作為語文教師,需要建立多元對接意識,充分利用線上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全新的學習體驗,促使學科教學能夠達到更高水準。識字對接、閱讀對接、鑒賞對接、讀寫對接,教師從不同角度展開教學思考,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fā),對線上教學實踐展開創(chuàng)新研究,確保線上教學的正常運行,促進學生學科綜合能力的穩(wěn)步提升。
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內(nèi)容,教師在線上教學時,需要結合線下教學的實踐做法,對教學程序設計和組織過程展開對應研究,建立特點鮮明的線上識字教程,以提升識字品質(zhì)。線上識字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充分考慮網(wǎng)絡信息資源的利用問題,為學生順利展開識字學習做出積極輔助。小學生的思維以直觀思維為主,教師不妨借助網(wǎng)絡中的謎語識字、游戲識字、故事識字、歌謠識字、字理拆分識字等方法,為學生提供更多感官沖擊,讓學生建立識字學法基礎,這樣可以提升學生識字效率。
例如:在線上學習四年級語文下冊《鄉(xiāng)下人家》一文時,這篇課文中有9 個生字:構、冠、樸、素、倘、附、搗、繪、諧。教師先要求學生自己將生字分類,因為都屬于合體字,可以從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兩個方向進行歸類,在讀音和字義學習時,不妨找到具體語境,將生字放入文本中進行體會。為給學生帶來全新學習體驗,教師挑選相關生字,進行拆分操作,運用動畫視頻,并給學生提出學習要求:形聲字有聲旁和形旁,觀看拆分動畫時,要注意字音字形的構建規(guī)律,這樣可以快速記憶生字。學生開始觀看動畫視頻,很快就掌握了“構、樸、倘、附、搗、繪、諧”等生字。為開闊學生學習視野,教師還要求學生利用這些生字進行組詞操作。學生剛剛認識這些生字,自然不能組合成更多詞語,教師利用網(wǎng)絡搜索功能,向?qū)W生展示這方面的信息,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體驗。
教師利用網(wǎng)絡動畫視頻推出識字學習內(nèi)容,給學生視覺造成沖擊,促使學生順利掌握這些生字的字形和讀音。特別是集中推出生字組詞,給學生帶來學習啟迪,開闊了學習視野。生字需要在理解基礎上記憶,教師利用線上資源優(yōu)勢展開對接性指導,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契機。學生雖然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但網(wǎng)上資源更為經(jīng)典,其學習觸動也會更大一些。線上識字有自身優(yōu)勢,教師需要借助這種優(yōu)勢展開教學,這樣才能將資源轉(zhuǎn)化為學力。
閱讀對接設計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閱讀積累的實際,關注課內(nèi)課外閱讀的對接問題。課內(nèi)閱讀是學生對教材內(nèi)容的閱讀學習,其閱讀材料是固定的,閱讀要求也呈現(xiàn)趨同性;課外閱讀則是指學生的生活性閱讀,其閱讀內(nèi)容是不固定的,閱讀要求也呈現(xiàn)個性化。學生課外閱讀視野越來越廣泛,利用網(wǎng)絡展開課外閱讀成為常態(tài),教師在線上教學時,不妨發(fā)動學生參與到網(wǎng)絡閱讀環(huán)節(jié),通過線上線下閱讀對接和融合,形成嶄新的閱讀認知切入點。網(wǎng)絡閱讀資源極為豐富,需要一定的鑒別力,教師要針對教材內(nèi)容作出對接性規(guī)劃,為學生推薦適合的內(nèi)容,以促進學科教學進程。
《飛向藍天的恐龍》是一篇說明性的文本,主要介紹了恐龍的進化過程,教師進入線上教學環(huán)節(jié)時,要求學生做典型發(fā)言,介紹相關閱讀內(nèi)容。學生發(fā)言時,大多顯得拘謹,只能簡單說說大體意思。教師適時為學生推出一些恐龍繪本故事圖片信息,學生有了更多參照,自然有話說了,課堂學習氣氛濃重起來。教師要求學生自由選擇閱讀過的相關故事,并通過網(wǎng)絡搜集,為學生提供材料支持,給學生交流閱讀體會創(chuàng)造條件。在閱讀討論環(huán)節(jié),教師再次為學生推出閱讀思考問題:恐龍為適應環(huán)境從地上飛向了藍天,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閱讀這篇課文后,你有哪些感受?學生展開思考,教師再次為學生展示關于恐龍的圖片信息,給學生思考提供啟迪。
教師利用網(wǎng)絡資源,為學生閱讀對接創(chuàng)造更多條件和契機,促使學生順利進入對接性學習之中。學生結合教師展開的圖片信息進行閱讀討論,展開閱讀想象,獲得不錯的調(diào)度效果,這說明教師運用線上資源是比較到位的,給學生帶來的學習啟迪是極為豐富的。教師對接學生課內(nèi)課外閱讀實際做出閱讀組織,符合學生學習基本要求,學生大多有網(wǎng)上閱讀經(jīng)歷,通過這樣的學習,能夠形成更豐富的學習啟迪。
語言鑒賞是閱讀教學的核心任務,學生掌握語言鑒賞的方法極為有限,教師對此需要有清醒認知,不妨借助網(wǎng)絡相關渠道搜集學習典例,通過學習研究,找到更多鑒賞的方法和技巧,以便為自身的語言鑒賞學習提供方法支持。網(wǎng)絡上有太多語言鑒賞的案例可以借鑒,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做出篩選,對相關鑒賞方法進行歸結和傳授,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應用的機會,以提升語言鑒賞水平。語言鑒賞線上教學也需要對接,線下閱讀教學中有不少經(jīng)驗值得借鑒,教師要求學生展開學法歸結,也能形成嶄新的教學亮點。
小學生對語言鑒賞存在一些畏懼感,教師對此需要做出客觀的評價,在線上教學中,利用網(wǎng)上信息優(yōu)勢展開創(chuàng)意設計,讓學生有更多的學習觀摩的機會,這對提升學生學科核心能力有重要促進作用。在教《綠》這篇課文時,教師先為學生做示范誦讀,然后找出一些經(jīng)典語句,要求學生做重點鑒賞:這些詩句都非常精彩,你肯定會很喜歡,說說你喜歡的理由。學生開始閱讀分析這些句子,教師利用線上資源進行對應投放:這是語言鑒賞的一些案例,仔細閱讀,也許能夠找到語用鑒賞的啟迪。學生開始了集中閱讀,然后對文本句子進行賞析?!巴蝗灰魂囷L,好像舞蹈教練在指揮,所有的綠就整齊地按著節(jié)拍飄動在一起……”這個小節(jié)是結尾部分,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將所有綠色植物進行人物化描寫,充滿生命活力。教師對學生鑒賞情況進行點評,歸結鑒賞方法。
教師利用線上資源進行引導和展示,給學生提供學習的榜樣,這是極為難得的。因為是線上教學,教師隨時可以調(diào)度網(wǎng)絡信息,為語文學科教學提供素材支撐。小學生本身沒有太多語言鑒賞的認知積累,更缺少鑒賞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如果教師生硬灌輸,難以獲得好的效果,利用網(wǎng)上典型案例進行示范展示,可以獲得豐富的助學效果,使學生從案例中獲得鑒賞啟迪。
讀寫結合是語文學科教學的重要訓練手段,在線上教學中,教師針對學生讀寫基礎展開對應布設和組織,一樣能夠為學生提供學習內(nèi)化的機會。讀寫對接時,教師要從幾個角度展開思考。其一,學生有生活實踐認知經(jīng)歷,這是重要的讀寫素材來源,教師引導學生借助生活展開讀寫操作,能夠形成鮮活的學習認知。其二,線上讀寫素材呈現(xiàn)海量,教師要合理引導和篩選,為學生提供素材信息,引導學生展開讀寫操作,勢必能夠成功激活學生的讀寫思維,形成更廣泛的學習認知。其三,讀寫結合需要更豐富的展示平臺,線上讀寫展示更為便捷,給學生帶來的感官沖擊更為鮮明,教師合理運用線上操作手段,為學生提供展示和共享平臺,促使學生展開多重學習交流,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學習需要。
線上教學中的訓練設計和組織,與線下操作有很多不同點,教師在組織時,需要合理運用線上訓練優(yōu)勢,克服線下操作的一些弊端,讓更多學生都能夠獲得實踐體驗的機會。如教《小英雄雨來》這一課時,教師先為學生播放電影片段,然后組織學生展開集體討論,對雨來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進行重點分析。為進一步激活學生學習思維,教師為學生設計了特殊的訓練任務:根據(jù)討論感受,用簡筆畫的形式,描繪出雨來這個英雄人物形象,而且要配設適當?shù)奈淖?,形成繪本,然后參與班級展示活動。學生聽說要畫出人物形象,都顯得比較興奮,教師及時展示一些電子課件中的圖片信息,給學生提供繪畫參照。在訓練展示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求學生將繪畫作品展示出來,教師開始拍照處理,并進行必要的整合,然后形成插圖集合,之后,要求學生參觀、評價。學生開始觀看這些插圖繪本,閱讀配設文字,展開個性評價。教師要求學生做出觀看推介,找出比較有典型的繪本,將學習氣氛推向高潮。
教師為學生設計了繪本創(chuàng)作訓練任務,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為了讓學生順利完成任務,教師利用網(wǎng)絡搜集展開參照推薦,給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支持。特別是集體評價活動,讓更多學生獲得深刻的心理觸動。不管能不能被選上,都會形成難忘的記憶,這樣的學習效果也只有線上教學才能達到。如果教師能夠?qū)W生佳作推送到家校網(wǎng)絡交互平臺,給學生帶來的學習觸動會更為劇烈,其助學效果也會體現(xiàn)出來。
小學語文線上教學期待創(chuàng)新實踐,教師要有對接意識,從識字學習、閱讀鑒賞、讀寫訓練等角度展開對應研究,找到線上線下對接點,做出科學的分析和研究,以有效探索教學成長點,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有重要促進作用。線上教學是線下教學的有效補充,教師結合線下教學實際展開創(chuàng)新設計和實踐,勢必能夠建立良好的線上教學機制,為學生學科能力的成長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