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仁港
近年來,語文教育界愈來愈重視培養(yǎng)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能力,《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了“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學習任務群的新概念,但從中學語文教學幾種重要的專業(yè)期刊發(fā)表的研究論文來看,關于整本書閱讀的教學實踐和研究多局限于重點中學的教師和專業(yè)研究人員,鮮見一般中學特別是農(nóng)村中學教師的影子。筆者以為,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即相對于重點中學,一般中學很難開展整本書的閱讀實踐。因為許多學生尚未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閱讀時間也沒有保證,學校和家長也未必能夠大力支持。
但教育大環(huán)境的轉(zhuǎn)變有待時日,作為語文教師,要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智慧,即便戴著鐐銬也要跳好整本書閱讀的舞蹈。因此,對于一般中學的語文教師而言,要想在整本書閱讀教學方面有所作為,一般不宜另起爐灶,貿(mào)然挑選與教材無關的整本書來作為閱讀材料,而必須善于將課內(nèi)向課外延伸,將課外向課內(nèi)聚焦,內(nèi)外勾連,將整本書閱讀進行到底。
“內(nèi)外勾連”的關鍵是找準撬動整本書閱讀的支點?,F(xiàn)行的初高中教材,有不少篇目節(jié)選自經(jīng)典長篇小說,比如《智取生辰綱》和《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節(jié)選自施耐庵的《水滸傳》,《楊修之死》和《失街亭》節(jié)選自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范進中舉》節(jié)選自吳敬梓的《儒林外史》,《香菱學詩》和《林黛玉進賈府》節(jié)選自曹雪芹的《紅樓夢》,《孤獨之旅》節(jié)選自曹文軒的《草房子》,《老人與?!饭?jié)選自海明威的《老人與海》,等等。從大的方面來說,這些節(jié)選自經(jīng)典長篇小說的課文就是撬動原著的有力支點。我們可以通過節(jié)選部分的教學,來引導和促進學生對原著的閱讀。因為,如果從整本書閱讀的角度來看,節(jié)選作品的教學與非節(jié)選作品的教學相比,還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殊價值:1.節(jié)選作品的教學具有對原著導讀的功能,為閱讀原著提供必要的支架;2.通過節(jié)選部分的學習,部分學生對原著已經(jīng)產(chǎn)生興趣,有利于學生趁熱打鐵,一鼓作氣讀完原著;3.節(jié)選作品中有的問題放在節(jié)選部分是無法解決的,只有通讀原著,才可能徹底解決。
不過,雖然從廣義來說節(jié)選部分的教學是撬動原著整本書閱讀的支點,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學習了節(jié)選部分自會去閱讀原著。要讓節(jié)選部分的教學真正成為閱讀原著的支點,教師要具備全局的觀念,精心設計能夠“內(nèi)外勾連”的問題,讓節(jié)選部分的問題向原著延伸,激發(fā)學生閱讀原著的興趣,而原著的閱讀又會促進學生加深對節(jié)選部分的理解。
以語文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語文教材《寶黛初會》(人教版等為《林黛玉進賈府》)教學為例,一般教師都會將王熙鳳出場的描寫作為教學重點之一。節(jié)選部分有這樣幾句話。
一語未了,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心下想時,只見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一個人從后房門進來。
這幾句描寫歷來備受稱道,《紅樓夢》甲戌本夾批曾這樣稱贊王熙鳳的第一次出場描寫:“第一筆,阿鳳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躍紙上。此等非仙助即神助,從何而得此機括耶?”這幾句描寫妙在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王熙鳳人還在后院,笑聲卻先傳了出來。一句“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引起了林黛玉的“納罕”:“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
人教版教參在這里設置了一道探究題:賈府的人個個“斂聲屏氣”,為什么獨有王熙鳳“放誕無禮”?教參的解釋是:“她的‘放誕無禮是由她在賈府中的地位決定的。她是賈家大太太邢夫人的兒媳,又是二太太王夫人的內(nèi)侄女,在這個大家族中的地位非常特殊。作為賈府的管事少奶奶,她獨掌這個封建世家內(nèi)務的大權,決定著眾多人物的命運。更重要的,她以自己的機智詼諧、口齒伶俐、善于逢迎,贏得了在大家族中處于最高地位的老祖宗賈母的信任和歡心,因此可以大權獨攬,地位穩(wěn)固。而她自己的性格又是潑辣能干,精明過人,所以得以在這個肅穆森嚴的大家族中縱橫捭闔,為所欲為?!?/p>
這段話包括王熙鳳能夠“放誕無禮”的三個原因:一是其身份地位特殊,二是其善于博取賈母歡心,三是其精明能干。這自然沒有問題,因為這三點在節(jié)選部分都有體現(xiàn),稍微點撥,學生理解起來沒有什么大的困難。然而,作為整本書閱讀之支點的教學,到此為止只能算淺嘗輒止,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從表面上來看,這個問題得到了完美解決,學生已經(jīng)沒有進一步思考探究的必要了。但是,如果著眼于全書,王熙鳳的表演才剛剛開始,這里僅僅是其出場而已,真正的精彩還在后頭。所以,此時教師就應該趁熱打鐵,乘勝追擊,適時拋出“那么,原著主要講述了關于王熙鳳的哪些精彩故事呢?”或者“原著中的王熙鳳是個怎樣的人物呢?”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由課內(nèi)向課外拓展,由節(jié)選局部向原著全書延伸,尤其是主動閱讀第十一回“慶壽辰寧府排家宴 見熙鳳賈瑞起淫心”、第十二回“王熙鳳毒設相思局 賈天祥正照風月鑒”、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龍禁尉 王熙鳳協(xié)理寧國府”、第十五回“王鳳姐弄權鐵檻寺 秦鯨卿得趣饅頭庵”、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賺入大觀園 酸鳳姐大鬧寧國府”、 第六十九回“弄小巧借劍殺人,覺大限吞生金自逝”等各回內(nèi)容,讓學生能夠在宏觀上較為準確地把握王熙鳳的形象特點,比如精明能干,刁鉆狡黠,善玩權術,陰險狠毒,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等。問題出來后,教師還要跟進相應的配套措施,讓學生的拓展閱讀能夠真正落實,比如安排討論王熙鳳的形象特點,或者采用讀寫結合的形式要求給她寫傳記等等。如此,節(jié)選部分的王熙鳳的出場描寫才能成為撬動《紅樓夢》整本書閱讀的一個支點。
同理,王熙鳳出場后見黛玉時的語言描寫也可作為一個絕妙的支點,鳳姐這樣“笑道”。
“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
這幾句話自然是夸贊黛玉的美貌風姿,巧妙地用了“真”“才”兩個富有分量的副詞,表現(xiàn)了王熙鳳贊賞、驚嘆的心情。但更重要的是,這幾句話實際上也是說給賈母、邢王二夫人和“三春”聽的,因為“嫡親的孫女”顯然是指迎春和探春他們。短短幾句話,贊美了黛玉,討好了賈母,安慰了“三春”,一箭三雕,不可謂不巧妙。但這只是就她的語言來分析,如果僅從節(jié)選的內(nèi)容來看,鳳姐的真實想法我們不得而知。誠然,鳳姐這個人慣于逢場作戲,做表面文章,但是,這樣的人難道就不可以流露自己的真情實感嗎?顯然,將她對黛玉的贊美一概歸于討好之類恐怕是失之于武斷的。因此,教學《寶黛初會》,只分析到“一箭三雕”這個層次還是不夠的。教師應該拋出“王熙鳳初見林黛玉是真喜歡還是?;^?”之類的問題,讓學生著眼于全書,閱讀體現(xiàn)兩人關系的章節(jié),然后作出自己的判斷,而不是人云亦云。比如在第二十五回“魘魔法姊弟逢五鬼 紅樓夢通靈遇雙真”中,鳳姐就開了黛玉一個意味深長的玩笑,說:“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么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并指著賈寶玉道:“人物兒、門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點還玷辱了誰呢?”又比如第九十六回“瞞消息鳳姐設奇謀 泄機關顰兒迷本性”寫鳳姐想出“調(diào)包計”來促成“金玉良緣”,最終導致第九十八回的“苦絳珠魂歸離恨天,病神瑛淚灑相思地”等。這些內(nèi)容,都涉及鳳姐和黛玉的關系,只有認真閱讀過,思考過,才可能對鳳姐與黛玉的關系作出自己獨特的判斷。
同樣,《寶黛初會》中關于寶玉摔玉的描寫也可以找到同樣的支點。
寶玉聽了,登時發(fā)作起癡狂病來,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罵道:“什么罕物,連人之高低不擇,還說‘通靈不‘通靈呢!我也不要這勞什子了!”嚇的眾人一擁爭去拾玉。賈母急的摟了寶玉道:“孽障!你生氣,要打罵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寶玉滿面淚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沒有,單我有,我說沒趣;如今來了這們一個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可知這不是個好東西?!?/p>
請注意賈母的話是“孽障!你生氣,要打罵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而不是“孽障!你生氣,要打罵人容易,何苦摔那玉!”賈母為什么將賈寶玉戴的玉(通靈寶玉)稱為“命根子”而不是直接稱為“玉”呢?既然稱為“命根子”那就說明這不是一塊普通的玉,這塊玉對其主人是極其重要的。那么,這塊玉有何神奇(“通靈”有靈驗、通于神靈之意)之處?對賈寶玉的重要性又表現(xiàn)在哪里?小說中哪些情節(jié)與這塊玉有關?這些問題都可以激發(fā)學生閱讀全書的興趣和熱情。向前看,可以引導學生閱讀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和第二回賈夫人仙逝揚州城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梳理通靈寶玉的神奇來歷,包括玉上面的刻字“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后來發(fā)現(xiàn)這與寶釵金鎖上的刻字“不離不棄,芳齡永繼”是一對,故而才有“金玉良緣”之說,而由“金玉良緣”自然就關涉到“木石前盟”等。向后看,與通靈寶玉相關的情節(jié)就更多了。比如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還禱福 癡情女情重愈斟情”中就寫到寶玉的第二次摔玉:黛玉以“金玉良緣”之說激寶玉,寶玉想到連黛玉也不理解自己,十分生氣,遂砸玉明志。另外第二十五回“魘魔法姊弟逢五鬼 紅樓夢通靈遇雙真”和第九十四回“宴海棠賈母賞花妖 失寶玉通靈知奇禍”也都寫到通靈寶玉。前者寫寶玉被下蠱,后經(jīng)一僧指點,將通靈寶玉懸于臥室上檻,遂消蠱惑之災;后者寫寶玉不慎丟了通靈寶玉,變得癡癡傻傻,后玉被送回,方才痊愈。
以上是以賈母為什么稱通靈寶玉為“命根子”作為支點來撬動原著中與通靈寶玉相關聯(lián)的章回內(nèi)容的閱讀。當然,實際閱讀時往往是多點同時撬動,而已經(jīng)被撬動的內(nèi)容又往往成為新的支點,如此點點相扣,縱橫交織,相互觸發(fā),最終才能“面面俱到”,學生才有可能興味盎然地讀完全書。而一旦能夠讀完全書,其他問題便可迎刃而解,因為對整本書閱讀而言,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將整本書讀完。
經(jīng)典長篇小說的情節(jié)和人物等許多方面都可以作為撬動整本書閱讀的支點?!都t樓夢》中王熙鳳和賈寶玉可以作為支點,林黛玉和薛寶釵當然也可以,而且可以作為支點的內(nèi)容往往不僅一處。當然,這需要教師具備善于發(fā)現(xiàn)支點的慧眼。
以上所述,乃通過情節(jié)或人物形象關聯(lián)的形式以局部撬動整體,是一種常規(guī)的撬動。此外,還有一種比較高級的撬動,即對原著某處描寫的質(zhì)疑思辨,以整本書即全局的視角來觀照某個細節(jié)。因為質(zhì)疑思辨需要說理,理由又只能在原著中尋找,這樣,在尋找中就把整本書或整本書中的某個某幾個部分讀完了。這種撬動以“問題”切入作品,以“問題解決”來引導和推動整本書的理解和思辨,探究的色彩比較濃厚,其本質(zhì)是整本書的思辨性閱讀,應該是以局部撬動整體的高級形式,值得大力倡導。
比如,說到作品的不同版本,自然就會想到《紅樓夢》?!都t樓夢》版本之多,實非其他古典名著所能及。有的學者就以研究《紅樓夢》的版本而著稱。如今教材中的《林黛玉進賈府》或《寶黛初會》都節(jié)選自《紅樓夢》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紅樓夢》第三回 “賈雨村夤緣復舊職,林黛玉拋父進京都”中有關林黛玉進賈府的內(nèi)容,其中有一段是寫賈寶玉眼中的林黛玉的: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p>
筆者在上這篇課文時,曾設計過這樣一道探究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此段為用駢文寫黛玉的形貌,其中 “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有的版本(如列藏本,即列寧格勒舊鈔本《石頭記》)作“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周汝昌、蔡義江和鄧遂夫等紅學專家都贊同“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你贊同哪一種寫法?理由何在?
參考示例:贊同用“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理由(參考周汝昌先生的看法)如下:1.“似喜”云云與下文的“淚光點點”矛盾,亦非黛玉的情態(tài)。“含情目”是直說而且庸俗,與上句“罥煙眉”取喻典雅不協(xié)調(diào),且“情”與“煙”對仗也不工整。2.“含露”者,是寫黛玉兩目常似濕潤,如含有仙露明珠,這與下文“淚光點點”同一用意?!傲I煙”與“含露”對仗比喻精切無匹。3.以上是就字面的意義加以推敲以見優(yōu)劣。如果聯(lián)系到黛玉的前世今生的種種遭際,那就更能看出“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遠勝于“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黛玉本是絳珠仙草,赤瑕宮神瑛侍者以甘露澆灌之,黛玉轉(zhuǎn)世的目的就是要把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黛玉的眼淚還完,生命也就結束了。所以,“泣”與“露”實在是扣合照應這個木石前盟的。
以上參考答案中第三點即有“撬動”之意,其內(nèi)容涉及到“木石前盟”和黛玉在后文的種種遭際和表現(xiàn),暗示了她多愁善感和愛哭的嬌弱氣質(zhì)。這對于引導學生閱讀原著中與林黛玉相關的情節(jié)乃至全書都有著重大的作用。當然,學生如果能以此作為研究性學習的一個課題,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此進行探究性閱讀,那就更好了。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講,對《紅樓夢》節(jié)選文的教學,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通過學習節(jié)選文,激發(fā)他們閱讀《紅樓夢》整本書的興趣。而一旦錯過高中階段這一篇節(jié)選文的引導和激發(fā),或許學生這輩子就與《紅樓夢》擦肩而過了。
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地球”,從中可見支點的重要性。當然,對于整本書閱讀而言,這里的支點其實就是切入點,就是導火索,能夠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教材中經(jīng)典長篇小說的節(jié)選部分或節(jié)選部分的某一個更小的局部,完全可以作為撬動原著閱讀的支點,將課內(nèi)閱讀延伸至課外,用課外閱讀反哺課內(nèi),內(nèi)外兼修,從而在某種程度上解決節(jié)選部分原著閱讀的問題。
王尚文先生說:“語文教師最關鍵的一件事是讓學生喜歡學習語文?!睂嵺`表明,以節(jié)選的局部為支點確能撬動原著整本書的閱讀,而且讀得高效,讀得愉悅,甚至還有可能由此書到彼書,讓學生從此愛上閱讀。果能如此,也算善莫大焉。當然,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新必修教材的上下兩冊已無《紅樓夢》的節(jié)選文,而代之以在下冊的第六單元安排《紅樓夢》整本書閱讀。筆者以為,完全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節(jié)選出相關章節(jié)作為撬動整本書閱讀的支點進行教學,再加上該單元教學的其他課時,庶幾可以解決《紅樓夢》整本書閱讀遇到的瓶頸。
[作者通聯(lián):福建古田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