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梅
摘? 要:初中體育對學生身心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將分層教學法合理融入,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法得到了廣泛應用,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性格特點進行教學目標設置,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選擇,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活動,還可以使學生逐漸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下;分層教學;初中體育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6-0008-02
初中屬于一個過渡階段,在這個過渡階段中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體育教學,注重學生間的差異性,在新課程背景下對初中體育教育具有更高的要求,其需要注重對學生的健康教育,尊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對學生實施分層教學,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
1.初中體育課堂分層教學在新課程背景下的反思
在初中體育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認知和學習等多方面能力進行充分了解和分析,對學生進行合理組織,在分層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對學生進行動態(tài)性評價,使學生可以逐漸擺脫傳統(tǒng)的學習局面,注重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在進行分層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因材施教,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自身的引導作用,對學生的共同學習特點進行分析,注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促進學生的綜合性發(fā)展,使學生可以逐漸形成自主學習意識。
在分層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原則,對學生的體育知識和素質進行明確,尊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性,對學生的心理和學習水平進行動態(tài)分析,結合學生特點制定相應的體育教學計劃,對學生進行合理培養(yǎng)。在初中體育分層教學中要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充分考慮,以學生為中心開展體育教學,使學生的體育知識面不斷拓寬,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使學生在不斷練習過程中對自身體育知識結構進行鞏固。
初中階段是學生進行快速發(fā)展的關鍵階段,他們面臨的學習壓力相對較大,因此就需要初中體育教師對自身教學素質進行不斷增強,對體育教學關鍵點進行明確,使不同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注重師生間的互動,對教學方案進行不斷優(yōu)化。
2.分層教學在初中體育課堂中的有效應用
(1)對學生群體進行合理分層
為了使初中體育課堂具有較強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性別、能力與興趣愛好等多方面特點,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師可以利用能力測試和問卷調查的方法,了解學生對哪些運動更加感興趣,同時掌握學生的體育能力和體育基礎素質,在對學生情況分析的過程中,有效結合分層的依據(jù),注重對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要設計不同任務,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完成相應教學活動。教師要對這些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使學生的體育特長不斷得到強化,確保班級分層教學的穩(wěn)定,推動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每一名學生的體質都有所不同,一些學生的體能相對較強,可以承受一些強度較大的訓練,還有一些學生的身體素質相對較差,所以在學生運動過程中就需要對運動強度進行合理控制,因此就需要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個體差異進行明確,根據(jù)學生的體質特點進行體育訓練。初中生正處于發(fā)育時期,學生各方面技能都在快速發(fā)展,學生在體育課堂中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就需要初中體育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例如,初中體育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耐力訓練時,就需要根據(jù)學生耐力情況進行分層,耐力較好的學生在熱身完成后,就需要為學生設置一些強度相對較大的訓練,使學生可以不斷將自身耐力進行突破,而針對于一些耐力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就要使學生訓練可以循序漸進的進行,從基本的耐力訓練開始,將訓練強度逐漸增加,使學生可以逐漸的適應相應訓練,不斷加強和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使分層教學更加合理有效。
(2)加強教學計劃的分層
在結合學生能力和興趣愛好進行分層之后,教師就需要結合學生的分層情況為學生設置相應任務,使每一名學生的能力素質都可以得到鍛煉與提升,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與水平。同時教師還要確保每一名學生的學習和素質能力都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對于一些耐力較差的學生,他們的練習任務就需要適度的放松,盡可能避免這個層次學生不會產生一些抵觸情緒,不斷提高他們對體育課程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而對于耐力一般的學生,教師就要設置存在一定難度的任務,使學生可以逐漸獲得學習的激情,可以在體育鍛煉中獲得較大的信心,激發(fā)他們的潛力,使他們的身體素質可以得到快速增長。而對于耐力較好的學生,教師就要設計更大難度的教學活動與任務,對他們進行嚴格的要求,使他們可以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到自身的能力,對學習目標與任務加以關注。同時教師還需要結合課堂教學計劃設置相應的周期性目標,結合學生的能力和綜合素質等,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與目標,不斷引導學生獲得進步。例如,初中體育教師在進行50m快速跑體能訓練教學時,教師就要結合不同學生設置相應的成績標準,對能力比較好的學生要嚴格要求,通過分層完成相應的任務,逐漸拓展學生的速度素質和體育技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3)科學設計體育教學課堂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如果教師對學生一味進行單獨的體育教學,就會使課堂教學效率明顯下降,因此就需要初中體育教師對教學課堂進行合理設計,對課堂教學時間進行合理利用,引導各個層次的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初中體育教師首先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基礎訓練,使所有學生都可以參與到體育訓練中,然后再將訓練強度進行逐漸增加,使每一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都可以得到充分滿足。當學生的訓練達到一定程度,學生對訓練強度逐漸適應時,教師就可以引導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更高強度的訓練,逐步提高教學難度。另外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為學生安排不同的訓練任務,使學生的體育訓練具備較強針對性。例如,初中體育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籃球學習時,教師就可以讓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運球訓練,安排學生練習運動過障礙等任務,一些學生對投籃技巧的掌握不足,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投籃訓練,指導學生逐漸掌握相應的投籃技巧。通過分層練習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學習能力與特點進行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使課堂教學效率明顯提升。
(4)不斷完善體育教學評價
對于一些能力比較差,并且素質相對不強的學生,統(tǒng)一的教學評價方法不能提高他們的信心與能力,長時間的影響下,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逐漸下降,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注重分層評價,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要選擇不同的評價標準,對學生的潛力不斷挖掘,對學生的小進步給予肯定與表揚,使學生可以獲得較大的學習信心,逐漸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避免學生出現(xiàn)抵觸等心理。而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就要設置更加嚴格的要求,對學生進行客觀的評價,使分層教學的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基礎性存在一定差異,所以學生的訓練目標也有所不同,教師要在學生體育訓練過程中,注重增強學生的體質與能力。例如,初中體育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跳繩訓練時,對學生的訓練情況進行合理要求,使學生可以根據(jù)不同情況完成不同的跳繩任務。教師還需要對教學評價不斷完善,在學生通過了相關任務訓練后,要對其進行積極的評價,對于完成相應訓練的學生要給予表揚,對于一些努力完成任務的學生,也需要對學生給予一定的鼓勵,使學生不斷獲得進步。
3.結束語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教學,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設計,使所有學生都可以獲得進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能力發(fā)展,使課堂教學任務設計具有較高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閆超志.分層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3):111
[2]龔育科.分層教學在初中體育小班化課堂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7(12):104-105
[3]孟寬.分層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7):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