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術后24 h觀察組的CRP、IL-6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關鍵詞】快速康復護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應激指標;并發(fā)癥【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1..02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近年來在臨床中具有廣泛應用"/>
劉娜
【摘要】目的 分析將快速康復護理應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中的護理效果。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同期觀察組則運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結果 2組入院時CRP、IL-6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24 h觀察組的CRP、IL-6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術后并發(fā)癥率為5.00%,對照組為22.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對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運用快速康復護理可有效優(yōu)化患者的機體應激指標并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率。
【關鍵詞】快速康復護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應激指標;并發(fā)癥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1..02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近年來在臨床中具有廣泛應用,也是常用的微創(chuàng)手術,通過在患者腹部建立操作孔并在腹腔鏡和相關器械的輔助下對膽囊進行切除,與傳統(tǒng)開腹膽囊切除術相比更有利于減少患者的手術創(chuàng)傷,然而腹腔鏡手術仍然屬于重要的應激源,對于患者生理及心理容易產生應激刺激[1],因此還需做好患者的科學護理來自優(yōu)化圍術期的應激指標并降低術后并發(fā)癥風險。以下將分析針對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的患者運用快速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本院80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依據(jù)護理方案分組,即觀察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齡28~73歲,平均(46.5±1.3)歲。對照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齡26~74歲,平均(46.9±1.6)歲。2組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如加強術前宣教,術后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指標,并做好病情觀察,同時對于各類管道進行妥善固定,并為患者提供飲食指導以及運動指導等;同期觀察組則運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方法如下:(1)心理護理:患者的圍手術期內需要始終貫穿心理護理,加強與患者間的溝通,掌握其心理狀態(tài),并給予心理疏導,向患者講解圍術期的注意事項以及腹腔鏡手術的安全性等,從而緩解其負面心理;(2)胃腸道準備: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指導下對于接受外科手術的患者無需進行嚴格的術前腸道準備,通常只要確?;颊叩哪c內容物不對手術操作產生影響便可?;颊呤中g前一晚可給予適量的半流質食物,從而促進清洗腸道以及腸道排空,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及術后康復奠定良好基礎;(3)飲食護理:術前6小時禁食,2小時禁水,同時在圍手術期內需要指導患者高蛋白質、高熱量和高維生素含量的飲食,從而確保機體的良好能量攝入。術后返回病房無不適即可飲水10 mL,每1小時增加10 mL,6小時后清流質飲食,逐步過渡至半流質飲食以及正常飲食;(4)保溫護理:手術期間需要做好保暖護理,從而預防術中低體溫。盡量減少身體裸露面積;(5)術后早期活動指導:輔助患者術后早期活動也是運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進行護理干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患者術后麻醉清醒并返回病房后密切觀察患者的恢復情況,同時結合其實際狀況來協(xié)助患者調整體位,幫助改善患者術后的身體舒適度。在患者麻醉清醒后,可叮囑并鼓勵患者從簡單的四肢活動開始。在手術后6小時左右觀察患者如無顯著的不適感,則鼓勵其進行下床進行小便等活動,同時適當?shù)赝瓿纱采系姆砘顒印J中g后第二日可鼓勵患者開始走廊內小范圍行走活動,然而應注意避免活動量過大。帶管病人,根據(jù)患者情況,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縮短帶管時間,從而降低手術后的軀體疼痛感,減少感染機會,加快患者術后康復進程,所以手術后應盡量及早拔除患者的負壓引流管。(6)輸液護理與疼痛護理:在患者手術之后需要對其液體輸入量進行嚴格控制,此類患者多數(shù)屬于擇期手術,手術后需結合患者的尿量多少情況、飲食情況,對補液進行合理調整,患者手術后24小時內通常補液量需要控制于2000 mL。在手術后由于受到切口疼痛等相關因素影響,患者容易產生煩躁、不安和焦慮等負面情緒,所以在護理中需要運用有效的措施來幫助轉移患者注意力,改善其疼痛感和負面情緒,例如播放節(jié)奏舒緩的輕音樂、播放視頻節(jié)目或者與患者溝通聊天等方式,盡可能不應用或減少應用鎮(zhèn)痛藥物,對于疼痛不耐受的患者可與醫(yī)生進行溝通,適當給予止疼藥物,并消除負面情緒。
1.3 評價標準
(1)比較2組患者入院時和術后24h的機體應激指標,如C反應蛋白(CRP)、白介素6(IL-6);(2)統(tǒng)計并對比2組患者術后傷口感染、腹部疼痛、腹瀉等并發(fā)癥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涉及數(shù)據(jù)以SPSS 19.0分析,數(shù)據(jù)標準差以(x±s)描述,組間數(shù)據(jù)t、x2檢驗,P<0.05即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機體應激指標對比
2組入院時CRP、IL-6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24 h觀察組的CRP、IL-6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術后并發(fā)癥率對比
觀察組的術后并發(fā)癥率為5.00%,對照組為22.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近年來在各個臨床領域中具有廣泛應用,該理念應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中更有助于對護理工作進行指導[2],幫助解除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應激反應,從而降低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風險?;颊咴诟骨荤R膽囊切除術圍術期的機體營養(yǎng)水平、疼痛感、術后長時間臥床、外科手術應激刺激以及術后器官功能障礙等都是影響患者手術后機體康復的主要因素。通過運用快速康復護理則能夠顯著提升患者手術后的康復效果并幫助改善負面情緒。通過加強圍術期的營養(yǎng)護理,確保機體充分的能量供應,指導患者術后早期恢復飲食,從而刺激腸道功能恢復,有利于降低代謝損傷。同時術后早期鼓勵患者離床活動,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并改善機體抵抗力,有利于預防術后并發(fā)癥,同時可改善腸道功能,幫助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
綜上所述,通過對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運用快速康復護理可有效優(yōu)化患者的機體應激指標并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率。
參考文獻
[1] 江明明.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負性情緒及術后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33):324-325.
[2] 任俊蓓,杜 丹,蒲巧鈴,等.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負性情緒及術后康復效果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9,19(57):3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