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新
【摘 要】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推廣,在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理念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歷史作為過去與現(xiàn)在連接的一門課程,蘊含著從古到今的智慧,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智力有著很大的幫助。所以,教師要能夠改變學生之前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讓學生可以主動的參與進來,去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教師首先就要構建一個互動式的歷史課堂,讓課堂可以活躍起來。然后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探究中來。最后,教師也應該將多媒體巧妙的利用起來,帶給學生一個更加直觀的歷史課堂,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關鍵詞】 初中歷史? 探究精神? 培養(yǎng)策略
在比較傳統(tǒng)的初中歷史階段的教學中,學生只需要按照教師的指示在書本上記錄下來所說的重點的內容,到課下的時候去背誦就可以了。這一種上課的模式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被動的接受狀態(tài)。而且一節(jié)歷史課的時間也比較長,學生長期處于這一種枯燥無聊的課堂環(huán)境中,肯定就會失去對于初中歷史的興趣。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就能夠很好地改變這一點,因為歷史本身就是一門充滿了魅力的學科,教師只要是能夠讓學生認識到歷史的魅力,讓學生能夠去獲得體驗和探究學習的機會,就能夠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去,對于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有著很大的幫助。
一、構建互動式課堂,有效培養(yǎng)探究精神
教師若是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提高課堂上的互動。因為在以前的初中歷史的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僅互動非常少,而且這一個互動一般都是教師在主動,學生只是跟著教師的指引被動的參與進去,這一種互動只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無法達到互動的效果。為了能夠改變這一種狀況,教師首先就要營造一個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然后在教學的過程中增加與學生的互動的次數(shù),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進來。只有通過這一種互動的形式教師才能夠正在的掌握的學習情況,知道學生的學習需求,在講課的時候更加有針對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初中的歷史課本《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一個章節(jié)中,其中涉及到了很多國家的產生和朝代的更迭,學生在學習起來有比較大的難度。所以,針對于這一個章節(jié)的內容,教師就可以采用問答式的互動形式,這一個問答不僅僅存在于教師與學生之間,也可以是學生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對于教師的提問。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去發(fā)散自己的思維,在課堂上說出來自己所能想到的問題。當學生提出來的問題比較有研究價值的話,教師應該對學生及時的進行表揚,幫助學生減輕自己學習壓力,為之后探索性學習的開展奠定一個扎實的基礎。
二、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有效培養(yǎng)探究精神
在一般的初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學習過程。但是這一種學習方式存在這一個很大的弊端,學生在一開始進行探究學習的時候可能無從入手,或者是在一開始的方向就不正確,就會造成后續(xù)大量學習時間的浪費。
為了能夠避免這一種情況的發(fā)生,讓教師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將枯燥的書面的作業(yè)變成小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加深對于初中歷史這一門課程的認識。同時也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這一種小組互相幫助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初中的歷史課本《三國鼎立》一個章節(jié)中,主要講述的就是魏蜀吳三個國家并存的一個時期,其中涉及到了很多復雜的知識點,教師若是讓學生去死記硬背的話,就很難得到一個良好的記憶效果。所以,針對這一種情況,教師就可以將班級里面的學生分成三個學習小組,讓學生分別選擇自己最想要去探究的國家,并且制定好小組的探究計劃。為了確保計劃的可實施性,教師可以讓組員之間選擇出來一個小組長來管理學習小組里面的事情。另外,小組長在分配給每一個組員學習任務的時候,應該盡可能的去按照該學生的特長去分配,比如有些學生比較擅長總結,就可以寫最后的探究報告,有些學生比較心細,就可以去做數(shù)據(jù)記錄。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和目標。
三、整合信息技術手段,有效培養(yǎng)探究精神
多媒體的出現(xiàn)可以打破學生在學習上的時間性和空間性,而且可以循環(huán)播放,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觀看自己不會的知識點,直到了解了為止,也可以給學生帶來一個更加直觀且生動的學習感受。所以,在初中歷史的教學課堂上,教師也應該將多媒體巧妙的利用起來。因為歷史從來不是一些干巴巴的文字,而是有著聲音畫面和情感等一系列的東西在里面,是一段過去的生活。這些畫面若是單純的依靠教師的講解很難體現(xiàn)出來,學生理解不到歷史的魅力,自然不會去進行深入的探究,而多媒體就可以很好的彌補這一點。
例如,在初中的歷史課本《繁榮與開放的社會》一個章節(jié)中,最主要講解的就是隋唐時期的社會特點,其中也涉及到了很多的知識點。所以,在學習到這一個章節(jié)的時候,教師可以首先鼓勵學生采用多媒體進行預習,通過視頻來盡可能多地去了解這些朝代的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這樣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學生就可以知道自己要重點的去聽那些內容,可以針對性地提高自己的歷史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對于歷史的探究能力。
總之,在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不僅能夠讓學生擁有一個深入的學習過程,還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歷史的魅力,主動參與到教師的教學中,改變之前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另外,在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引導,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去怎么做,讓學生運用自己的思維,才能夠真正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侯莉莉.淺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必要性[J].中學課程輔導,2017.
[2] 武鳳霞.淺談如何構建一個多元化的初中歷史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