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偉 田菲菲 王琪
摘 要:秉承“立德樹人”的基本指導思想,以培養(yǎng)出有擔當、有品質、有高尚情懷的現(xiàn)代中學生為價值目標是德育的內涵所在。新課標提出,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除了要給學生傳授知識和專業(yè)技能以外,還要加大對學生的德育,讓學生不僅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還要有足夠的思想認識和道德素養(yǎng),教師在此過程中將其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出綜合素質高的新一代人才。
關鍵詞:新課標;中學德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學是樹立學生思想觀念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開展德育是中學教育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德育提出以培養(yǎng)有擔當、有責任、有道德、有情懷的現(xiàn)代公民為價值目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關鍵教育資源,通過課堂教學、文化浸潤和實踐體驗等具體方式,實現(xiàn)有效的中學德育,并在此過程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出誠信、友善、愛國的高道德品質中學生。
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的中學德育教學體系
德育是五育之首,是培養(yǎng)學生思想認知和道德素質的前提,同時也是新課標下教學改革提出的基本教學要求,在中學教學中占據(jù)重要比重。學校要想培養(yǎng)出綜合素質高的人才,就需要加大德育的力度,將德育作為教學中的重點內容,老師方面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將德育進行全方位落實,并在此過程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整合,讓學生既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同樣具備誠信、友善、愛國、敬業(yè)的核心價值理念,為學生將來更深層次的學習打下基礎。在原本的中學教學中,學校幾乎將所有的精力都傾入理論知識當中,一味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嚴重忽略了學生的德育,導致學生的道德素質和專業(yè)知識不相匹配,學習能力和邏輯能力較強,但是在科學意識、道德情操、心理素質以及科學意識方面能力十分薄弱,最終可能導致學生的人生軌跡出現(xiàn)偏離,因此,中學生的德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迫在眉睫,為了全面解決這些問題,學校在注入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利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進行德育的滲透和融合,讓學生的身心得到全方位成長。
二、新課標下中學德育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策略
1.開展多樣性校園文化活動
經典校園文化活動是提升中學德育實效性的關鍵,學校在每周一定期開展國旗下講話、義工聯(lián)等具備較大教育意義的活動,其目的在于彰顯繽紛的文化,各個年級都要積極參與,且每個年級都需要具備自己的主題德育內容。例如,初一年級的學生可以將入學教育作為突破口,用開展講座等方式激發(fā)學生步入全新學習階段的信心。初二年級則需要繼續(xù)深化之前的教育成果,將責任作為教育關鍵,開展遠足活動等。初三應該將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作為主線,開展畢業(yè)典禮或者感恩社會等具備重大感恩教育的活動。
2.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改革德育內容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主要依據(jù),同樣是進行德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心所在,教師在根據(jù)教材備課時還需要參照相關的資料,然而由于中學教育理論知識較多,教師如果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教學就會顯得十分枯燥無味,因此,老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適當對教學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并在其中加入個人層面的核心價值準則。具體而言,老師可以適當利用多元化的信息資源添加一些實例,用聲情并茂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和現(xiàn)實生活中的道德實例相結合,對學生進行深刻、全面的核心價值觀的滲透。
3.采取合適的方式
青年學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對象,青年人朝氣蓬勃、意氣風發(fā),這就要求學校要用更加親切熱烈的方式服務于學生,將道德教育的重心放置于學生的成長經歷和成長體驗當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工作真正做到青年學生心中去。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教育方式起到的德育效果不盡相同,教育對象的心理過程、個性特征和教學手段有著極大的關聯(lián),為學校更好地踐行核心價值觀教育帶來了充足的理論依據(jù),所以中學可以借鑒吸收當代教育領域的一些先進理論和技術手段,強化教育的主體性、能動性以及協(xié)同性,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道德理論體系進行再創(chuàng)新。此外,中學也可以借鑒心理咨詢逐一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不能讓學生的思想或者道德品質出現(xiàn)偏差,將心理咨詢的方法與技巧,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運用到道德教育當中,發(fā)揮出其特有的情感功能,用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方式觸動學生的心理,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變得更易讓人接受。
三、總結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目標,同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最高層次,中學是學生思想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學校要以德育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并在此基礎上采用多種教育手段展開社會主義核心理念的傳遞,致力于培養(yǎng)出道德素質高、具備公民個人層面價值準則的新一代年輕人。
參考文獻:
[1]李茜.民族中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個案研究[D].大理:大理大學,2018.
[2]甘志像.中學德育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證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5.
課題:沈陽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2019年度黨建專項課題。
第一作者:任麗偉(1974.4—),女,漢族,遼寧新民,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學管理。
第二作者:田菲菲(1987.2—),女,漢族,遼寧新民,碩士研究生,職稱: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學、班主任教學管理。
第三作者:王琪(1991.12—),女,漢族,遼寧鐵嶺,研究生,職稱:中學二級,研究方向:學科教學。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