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瑾祥
摘 要:化學學科作為理科性學科,有著一定的抽象性,化學學科牽扯到了物質(zhì)的微觀結(jié)構,學生需要從宏觀世界進入微觀世界,教師需要將微粒觀的培養(yǎng)貫穿在整個化學教學的始終,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從微粒觀的角度思考問題。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抽象的微粒知識通過生活化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采取更為直觀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理解。主要分析初中化學教學中物質(zhì)微粒觀的構建。
關鍵詞:初中化學;物質(zhì)微粒觀;構建策略
化學學科作為初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習能夠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有著積極的影響,提升化學教學質(zhì)量成為初中教學的關鍵。微粒觀在化學基本觀念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初中化學指出“物質(zhì)都是由原子、分子、離子等基本微粒構成的”“微粒是運動的”……通過這些概念的理解,學生就可以理解化學反應的實質(zhì),對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有著很大的幫助。微粒觀的構成能夠幫助學生進入到化學世界中,激發(fā)學生對初中化學的興趣,有效提升化學教學的質(zhì)量。
一、初中化學教學中構建微粒觀的現(xiàn)狀
初中時期的化學課是在初三學年引入的,這一時期學生對于化學十分陌生,化學學科所涉及的內(nèi)容大多數(shù)比較基礎,都是一些啟蒙性和基礎性的知識。化學學科作為理科性學科有著一定的抽象性,化學學科牽扯到了物質(zhì)的微觀結(jié)構,學生需要從宏觀世界進入到微觀世界,對于教師所說的原子、分子、離子這些概念是十分陌生的,在此時的教學中要想幫助學生建立微粒觀有著一定的難度。因為微粒觀的概念過于抽象,其中涉及的理論知識數(shù)量過多,并且每一個概念之間都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微粒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學生無法對其產(chǎn)生具體的認知,在學習的過程中難以在腦海中構建這一模型;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較差,很難認識到微觀世界,學生對很多微粒知識的認識停留在表層,對于概念只是簡單的記憶,在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無法運用微粒知識解決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的教學模式過于枯燥,學生只能機械地學習,無法認識到微粒觀的真正意義。這些因素嚴重制約著學生微粒觀的構成。
二、構建微粒觀的有效措施
1.整體把握,善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微粒觀的構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經(jīng)過漫長的學習,學生才能夠理解微粒觀的內(nèi)容,逐漸形成微粒觀,教師需要將微粒觀的培養(yǎng)貫穿在整個化學教學的始終,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從微粒觀的角度思考問題。在學生接觸到化學知識的時候,教師不能要求學生理解微粒這些抽象的內(nèi)容,可以從化學知識的學習中,讓學生慢慢理解微粒觀這一概念。問題是一種驅(qū)動課堂教學有序開展最為有效的方式,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提問,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用自己現(xiàn)有的知識去理解微粒觀。教師在提出問題的過程中,不能只是注重問題的數(shù)量,更應該注重問題的質(zhì)量,提出的問題必須要有一定的連續(xù)性,還要有一個由淺入深、由難到易的過程,提出的問題還需要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教師可以深入到學生之中,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再結(jié)合課堂學習內(nèi)容,進行問題的創(chuàng)設,提出的問題需要具有普遍性,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這樣才能夠通過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幫助學生建立微粒觀。
2.引入化學實驗,采取直觀的教學形式
初中時期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認知能力較為欠缺,學生在認識問題的時候,如果能夠有一個具體的形態(tài),就可以幫助學生更為充分地理解問題的本質(zhì)。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抽象的微粒知識通過生活化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采取更為直觀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選擇一些教學模型,或者是利用多媒體教學,在網(wǎng)絡上找到一些相關的視頻、圖片等讓學生觀看,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需要采取簡單易懂的語言,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看到直觀的形象,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為培養(yǎng)學生的微粒觀奠定基礎?;瘜W學科的學習離不開實驗,實驗可以將抽象的化學知識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一些難以理解的化學反應、物質(zhì)變化,通過實驗可以更加清晰明確。教師在講解酸堿性的時候,就可以選擇紫色石蕊溶液以及無色酚酞溶液、鹽酸、氫氧化鈉這些實驗材料,通過實驗,學生會直觀地看到紫色石蕊溶液和無色酚酞在分別加入鹽酸以及氫氧化鈉后的顏色變化,最終會得出紫色石蕊溶液遇酸變紅,遇堿變藍;無色酚酞溶液遇酸不變色,遇堿變紅的結(jié)論。這樣直觀的顏色變化,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分子的特性,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興趣,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從宏觀角度以及微觀角度分析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微粒觀的概念,促進學生微粒觀的形成。
綜上所述,進行初中化學教學中微粒觀的構建是十分有必要的。微粒觀是學習化學的基礎,學生只有具備了微粒觀,在今后的化學學習中才會更加輕松。初中時期的學生正處于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時期,教師要發(fā)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帶領學生學習,幫助學生形成微粒觀,讓學生在遇到化學問題的時候,可以聯(lián)系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發(fā)揮化學學科的實用性,為學生今后的化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葉成杰.走進物質(zhì)的內(nèi)部世界:淺談初中化學教學中物質(zhì)微粒觀的構建[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2):23-24.
[2]楊壯宇,吳迪.淺談物質(zhì)微粒觀的教學認識:以初中化學試題為例[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5(1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