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觀松
摘 要:體育課堂是學生加強體質的主陣地,也是體育教學的主要陣地,更是實現(xiàn)小學體育教育目標的有效途徑。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體育教師應認真研究教材內容,并將新課改理念滲透其中,在遵循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情境中主動學習、形成技能,強化學生對體育知識的掌握與運用,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根據(jù)多年教學經驗,針對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展開分析與探討,并提出幾點建設性意見,以期對廣大教育者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策略
在小學教育階段,體育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同時,它也是學生加強體質的主陣地。然而,現(xiàn)階段的小學體育教學狀況不容樂觀,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在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體育教學形式單一、陳舊,部分教師對體育教學不夠重視,導致學生體育學習的態(tài)度存在一定的誤區(qū),難以提起對體育學習的興趣等。所以,如何改善小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提升體育教學有效性已成為每個教師都應深思的重要問題。
一、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習興趣
興趣,毋庸置疑,是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學習當中的最大動力,是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本前提,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要想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必須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方法,立足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興趣愛好來制定或設計有效的教學策略,這樣一來,既能夠有效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與目標,又能夠有效促使學生真正喜歡上體育課、愛學體育技能,從而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打下良好基礎。
例如,在教學“快速跑”這一課時,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授學生蹲踞式起跑這一體育技能時,我會采用情境教學法展開教學,即:在實際教學中,我會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情境,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我除了會帶領學生做課前操外,還會組織學生進行“聽數(shù)抱團”體育小游戲,游戲內容為指導學生圍繞課前畫好的圓依次站立,之后,我會讓學生沿逆時針方向慢跑,并集中聽我的口令,當我喊出“6個為一組”或“4個為一組”或其他數(shù)字時,學生應立即與鄰近的同伴按所喊數(shù)字抱成一團,最后,剩下沒有及時抱成團的學生接受小小的“懲罰”,以此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興趣。
二、活化師生關系,促進主動參與
在以往的小學體育教學中,如果學生不認真學習,教師常常采取過于嚴厲的教學態(tài)度,這樣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阻礙學生天性的發(fā)揮,而這顯然是與學生的主觀意愿相悖的,很容易讓學生對體育學習產生厭學心理,從而惡化師生關系。教師會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總是“口服心不服”,教師一旦放松限制就故態(tài)復萌,于是又繼續(xù)加強約束,引起學生更大的反感,形成惡性循環(huán)。事實上,在小學體育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是輕松和諧的,教師要“放下架子”,與學生打成一片,通過自己的表現(xiàn)讓學生感受體育課程的生動有趣,其效果要比單純強調紀律好得多。
例如,學生在體育課上肯定要進行各種基礎鍛煉,如,折返跑、跳繩,以鍛煉其身體協(xié)調性、增強下肢力量等。在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課堂中,教師大都是一個旁觀者,很少參與進去。沒有教師的示范,很多學生其實并不明白這些鍛煉項目的目的所在。所以,教師應該與學生一起進行這些鍛煉。如,與學生進行折返跑比賽,讓學生看到自身與教師之間的差距;或者為學生表演一些花式跳繩技巧,給基礎鍛煉添加更多的趣味性,引導學生主動提升自身能力,向教師學習。
三、完善評價體系,提升教學有效性
從當前小學體育教學狀況來看,其教學評價體系尚不完善,缺乏一套嚴格的體育評定標準?,F(xiàn)階段我國小學體育評價都是在每學期的期末時進行,對學生進行50米短跑、立定跳遠等固定項目的考核。教師對學生的要求也比較低,給成績時也較為寬松,一般情況下都會讓學生最終的成績達到合格標準。這樣看來,在現(xiàn)有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中,存在諸多問題,比如,體育考查科目過于固定和單一,教師考核不夠嚴格,成績中缺少對學生平時表現(xiàn)的評分等。這樣的體育評價體系不利于學生體育能力的提高,也難以挖掘學生的潛能。
比如,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所掌握的體育技巧和體育能力的綜合評價,構建科學合理的體育評價體系,以考查學生對體育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與掌握。具體而言,首先,教師要端正態(tài)度,在進行體育評價時按照標準嚴格打分,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重視;其次,教師要重視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性,適當增加考核項目,這樣才可以更加準確地考查學生的體育綜合水平;最后,應在最終評價分數(shù)中加上平時表現(xiàn)的分數(shù),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在平時課堂學習中的效率。簡而言之,構建科學合理的體育評估體系不僅能夠促進學生體育水平的提高,還能夠推動我國體育教育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離不開有效的教學策略。因此,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體育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方法,因地制宜地開展符合小學生興趣和認知特點的教學活動,并注重完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進而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吳秋霞.談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嘗試[J].才智,2019(34):15.
[2]高飛.提升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名師在線,2019(31):86-87.
[3]顧鑑.淺析如何提升小學中高年級體育教學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9(37):220.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