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西學東漸”下中國翻譯策略的演變

      2020-12-27 23:41:48許芳瓊
      安陽工學院學報 2020年3期
      關鍵詞:西學東漸林紓譯作

      許芳瓊

      (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基礎部,安徽淮北235000)

      一、關于翻譯策略

      翻譯作為不同文化間的橋梁,能夠在不同國家間傳遞不同文化和價值信息。譯者在翻譯時會采取不同的策略:歸化(domestication)翻譯策略和異化(foreignization)翻譯策略。這兩種策略有何區(qū)別呢?德國斯萊爾馬赫曾說過“翻譯只有兩個方法,一個是譯者不打擾到作者,盡可能讓讀者靠攏作者,另一個是譯者不打擾讀者,讓作者向讀者靠近”[1]。這里的“兩種方法”形象地指出了異化和歸化翻譯策略的不同之處。當然,學術界也有人將兩種策略等同于“直譯”和“意譯”。其實這是不全面的,譯者可以將“直譯”和“意譯”納入到兩種策略實施的手法中,卻不能代替兩種策略。歸化和異化策略更多的是站在文化層面對譯作進行處理,體現(xiàn)的是譯者對原著的文化立場和態(tài)度。通常來說,文化的不平衡性以及譯者的文化心理會影響譯者的翻譯策略。當然,譯者的文化心理對翻譯策略也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因為翻譯的工作最終由譯者完成,譯者對本土文化和對象文化的立場直接影響他們的翻譯策略。例如清末民初中國文學翻譯的兩種勢力——以魯迅為首的進步勢力和以嚴復、林紓為首的保守勢力,他們的譯作分別堅持異化手法和歸化手法,譯文體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翻譯風格。究其原因,兩派勢力對本國文化和“西學”的不同定位導致了這種差異化翻譯的存在。此外,文本內(nèi)容、翻譯目的和社會因素也會對翻譯策略產(chǎn)生影響。

      當然,歸化和異化兩種翻譯策略有時又是融合并存的,在實際的翻譯實踐中,想做到完全的歸化或異化幾乎是不可能的。尤其在多元化翻譯體系盛行的今天,根據(jù)目標文本的特點融合并用歸化和異化策略正日益成為一種潮流。

      二、“西學東漸”下的翻譯策略發(fā)展

      中西方文化從語言表達到社會文化都存在巨大差異,雙方進行文化交流時勢必通過翻譯來完成。而翻譯的實質(zhì)是語言之間的轉(zhuǎn)換,但又不僅限于此,它需要譯者把握語言和情感、文化立場和政治立場之間的微妙關系,明確自身的翻譯目的和服務對象之后,選擇合適的翻譯策略和翻譯手法開展相關工作。從中國近代翻譯史不難看出,中國翻譯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一直艱難地走在前進道路上。提到中國翻譯的發(fā)展,從某種意義上離不開“西學東漸”這一歷史風潮。

      (一)“西學東漸”風潮

      怎么理解“西學東漸”呢?它指的是近代西方學術文化思想進入中國傳播的歷史過程,是一種文化交融活動。在中國歷史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兩次“西學東漸”,第一次是在明朝末年,傳教士來到中國傳播西學思想,當時的中國是被動學習西方文化,其規(guī)模和影響有限,在此不作研究。第二次“西學東漸”始自鴉片戰(zhàn)爭,是時間最長,影響最深的一次外來文化學習過程。這次的“西學東漸”是中國在半封建半殖民地背景下,國人逐漸意識到本國在經(jīng)濟、政治、文化領域的落后狀況,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思想的歷史探索過程。特別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及甲午戰(zhàn)爭后,中國的上層統(tǒng)治集團及士大夫群體認識到中華與西方強國的差距,開始積極地開展“西學”:學習西方的制造技術,以期“師夷長技以制夷”;派遣留學生到西方國家學習科技;興辦洋學堂,聘用洋人作教師,培養(yǎng)自己的翻譯人才;設立翻譯機構,和洋人合作翻譯西方科技相關的書籍?!拔鲗W東漸”風潮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翻譯的發(fā)展。這一時期先后涌現(xiàn)出嚴復和林紓等著名的翻譯家,特別是嚴復,他的譯作包括《天演論》《原富》《群學肄言》《名學》等十余部,涵蓋了西方哲學、經(jīng)濟學、政治學、社會學等領域,且這些譯作廣為流傳,在當時的知識界發(fā)揮了重要啟蒙作用。

      (二)“西學東漸”風潮下的翻譯界

      “西學只有以中文的形式在社會大眾中傳播,才能對中國社會產(chǎn)生更廣泛的影響”[2],中國翻譯界也因此掀起了幾次高潮。鴉片戰(zhàn)爭后,一部分學者文人認識到國家落后的現(xiàn)狀,主張學習西方,改變國家落后的局面。以嚴復和林紓為代表的翻譯家開始翻譯西方的著作,但他們同時深知大多數(shù)國人仍然秉持“泱泱大國”“文化霸主”的文化理念,因此他們在翻譯時以歸化策略為主,引導國人關注西方先進文化理念。五四運動爆發(fā)后,國人逐步覺醒,意識到國家落后的現(xiàn)實,這一時期出現(xiàn)了許多翻譯家,他們主張積極學習西方文化,改變國家落后的文化現(xiàn)狀。在翻譯西方著作時,一部分人更多地堅持異化策略,已呈現(xiàn)出超出當時語言規(guī)范的異化特征[3];另一部分人則主張采用歸化策略,保持本土語言的純潔,堅持傳統(tǒng)的語言價值觀。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翻譯風格差異,筆者認為是由譯者對西方文化和本國文化的心理定位造成的。

      無論采用哪種翻譯策略,必須看到,在西方文化傳播的過程中,翻譯起到了主導作用,中國國民正是通過一部部的譯作開始了解世界,看清自身與世界的差距。而中國譯者們也不知不覺中成為中國學習西方文化的有力推手。

      (三)不同時期翻譯策略的運用

      在近代中國翻譯界,翻譯策略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三個主要階段:鴉片戰(zhàn)爭后到五四運動前、五四運動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文革”后至今。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翻譯策略和翻譯風格選擇。

      首先是鴉片戰(zhàn)爭后到五四運動前這一階段。此時中國翻譯界表現(xiàn)出濃厚的歸化色彩。究其原因,是此時的中國仍然處于半封建社會,中國國民的思想仍然停留在“天朝上國”的階段,認為中國是世界文化的中心,盡管鴉片戰(zhàn)爭失敗,但他們在心理上無法接受自身與西方帝國主義文化的差距。心理上的文化優(yōu)越感與現(xiàn)實的挫敗感使得譯作呈現(xiàn)了濃厚的歸化色彩。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是嚴復和林紓。嚴復十分清楚此時國民的矛盾心理,為了引導國民“開眼看世界”,他不惜運用極度的歸化語言來開展翻譯工作。這一點在他的《天演論》譯文中可見一斑:“赫胥黎獨處一室之中,在英倫之南,背山而面野……當羅馬大帝愷徹未到時,此間有何景物?!盵4]嚴復在翻譯時用對仗平整的駢儷體代替原作嚴謹?shù)木浞ǎ踔粮淖兞嗽械牡谝蝗朔Q“我”為“赫胥黎”。這種內(nèi)容和形式上的歸化處理,顯然是為了迎合清末士大夫讀者的習慣,并且在譯文的末尾他還添加了主觀評論“數(shù)畝之內(nèi),戰(zhàn)事熾然,強者后亡,弱者先絕”,以抒發(fā)清政府戰(zhàn)敗的憤懣。這種高度的異化手法,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創(chuàng)譯”了。該時期的代表人物還有林紓。林紓在翻譯《記惠斯敏司德大寺》時,也同樣運用歸化手法,使用了比嚴復更為簡潔的文言文形式:“黃日布地,四圍仍陰悄動人,高墉修直,仰望蔚藍,直類坐井觀天;而本寺塔尖直上,半在云表?!绷旨傇诜g原文細致的景色時,大而化之,只用了極簡的中式慣用的景色描寫,從翻譯標準看,連最基本的的“信”都達不上,沒有表達出原著細膩的景色。

      五四運動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翻譯策略發(fā)展的又一重要階段。這一時期翻譯界呈現(xiàn)出異化策略和歸化策略并存并立的特點。五四運動之后,以魯迅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對當時的中國社會充滿憂患意識,堅決反對封建傳統(tǒng)文化,主張“西學”。這反映在翻譯文風上則是異化翻譯策略的運用,如魯迅在雨果《哀城》中的譯文“時方一月九日,雪花如掌,繽紛亂飛。囂俄僅著薄半鞋,徑出街上,知不能以徒步歸也,乃往泰波的街,蓋以素知街角有馬車之憩場故”[5]。對照原文,魯迅嚴格按照異化法逐字翻譯,文中出現(xiàn)的地名也直接保留了音譯,帶有濃重的翻譯痕跡。到了20世紀30年代,魯迅的譯作呈現(xiàn)出極度異化的特征。這一度被翻譯界所詬病,被批評是“硬譯”,也幾乎成了魯迅翻譯的代名詞。這種高度異化的翻譯風格體現(xiàn)出當時知識分子迫切希望用西方民主文化代替封建傳統(tǒng)文化的心理。不同于魯迅的異化風格,此時的梁實秋堅持歸化為主的翻譯風格。在他看來,引進西學,了解西方先進社會文化固然很好,但還是要維護中國封建傳統(tǒng)文化的正統(tǒng)地位,堅持中國傳統(tǒng)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如他在《麥克白》中的譯文“如其你們能窺見造化的氤氳,哪一粒種子能發(fā)榮滋長,哪一粒不能”[6]。梁實秋用“造化的氤氳”來譯“the seeds of time”,把傳統(tǒng)文化表達帶入翻譯作品,運用歸化手法保持了譯作的“美感”。這種翻譯手法在他的譯作中較為多見。當然他的譯作主要供當時的上流社會階層欣賞閱讀,這也符合當時這一群體堅持封建傳統(tǒng)文化理念的心理。翻譯界這兩派勢力的對立,實際上就是異化和歸化兩個翻譯策略的對立斗爭,這種斗爭一直持續(xù)到新中國成立后。

      “文革”后直至今日是中國翻譯發(fā)展最為迅速的一個階段。這一時期翻譯策略呈現(xiàn)出歸化異化融合并存的多元化特征。

      (四)警惕過度異化帶來傳統(tǒng)文化的缺失

      “西學東漸”之影響延宕至今,民眾對西方文明的接受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別是年輕人,他們被西式文明所吸引,不少人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此時翻譯策略的多元化發(fā)展帶來了各種不同風格的譯作。有一些譯者為了使譯作更“洋氣”,不惜運用高度異化的手法展開翻譯,以博得當下年輕人的“歡心”。甚至一些現(xiàn)有的表達方式被異化翻譯所取代,以達到“時髦”的目的。這一傾向在當下有愈演愈烈之勢,對傳統(tǒng)文化造成一定的影響。應當引起語言工作者的警惕。

      三、結(jié)語

      “西學東漸”的風潮給中國各個領域帶來巨大變化。它推動中國翻譯界的不斷發(fā)展,也使得翻譯風格和翻譯策略在每個歷史時期都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征。翻譯策略也由單一的歸化或異化向歸化、異化融合運用發(fā)展,這與中國的社會現(xiàn)狀和文化心理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作為譯者,應當審視當前歷史條件,認清當前中國社會的文化心理和發(fā)展需求,把握好翻譯策略,不斷提高文化交流水平。

      猜你喜歡
      西學東漸林紓譯作
      例說文言文中常見副詞的意義和用法
      what用法大搜索
      林紓當眾燒借據(jù)
      回望林紓:孝道、愛道與友道
      海峽姐妹(2019年6期)2019-06-26 00:52:32
      外婆的荔枝,如何影響了林紓的人生觀
      海峽姐妹(2017年11期)2018-01-30 08:57:45
      擁抱
      小小說月刊(2017年6期)2017-05-16 17:32:13
      全國質(zhì)量獎“西學東漸”
      中國纖檢(2016年12期)2017-01-20 09:18:27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演進軌跡與時代特征
      人民論壇(2016年25期)2016-09-28 11:30:15
      “西學東漸”與中國傳統(tǒng)女性道德觀的近代命運
      “西學東漸”與上海近代體育的嬗變(1843-1949年)
      體育科研(2016年5期)2016-07-31 17:44:28
      二手房| 马龙县| 亚东县| 托克逊县| 玛沁县| 长治县| 都昌县| 伽师县| 延庆县| 邢台市| 南丰县| 嘉禾县| 东乌珠穆沁旗| 桃源县| 乡城县| 桃园市| 治多县| 汽车| 玛多县| 晴隆县| 盱眙县| 中山市| 宁安市| 宣恩县| 白银市| 灵璧县| 师宗县| 青州市| 鄱阳县| 唐河县| 百色市| 罗江县| 瓮安县| 普定县| 黄陵县| 阿拉善盟| 肇州县| 丹东市| 宣化县| 景谷| 织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