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研討式教學在“沉積巖石學”課程中的探索與實踐

      2020-12-29 11:58李華何幼斌羅進雄胡忠貴胡光明
      高教學刊 2020年27期
      關鍵詞:研討式教學課程改革

      李華 何幼斌 羅進雄 胡忠貴 胡光明

      摘? 要:為提高“沉積巖石學”課程教學效果,提升學生培養(yǎng)質(zhì)量,促進課程建設,課程組引入研討式教學。該方法以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教師引導作用為原則,以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及綜合素質(zhì)為目標。文章結(jié)合近3年研討式教學的實施情況,介紹了研討式教學的課程設計、準備、實施及評價等環(huán)節(jié),指出了后期課程建設需要關注的問題。通過學生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大部分學生很滿意研討式教學的方法、教學效果及主題內(nèi)容。同時,學生的學習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及綜合素質(zhì)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關鍵詞:研討式教學;沉積巖石學;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0)27-0129-04

      Abstract: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student quality, and promot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Sedimentary Petrology", "seminar" had been used in education. Its principle is to highlight status of student, guiding functions of teacher, and the goal is to improv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Based on seminar implementation nearly three years, this paper introduces curriculum design, ready work, carries out process and evaluation, and then, points out problems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later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he survey results of students show that most of students are very satisfied with the method, teaching effect and topic. Meanwhile, study ability, ability of analyzing problems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Keywords: seminar; Sedimentary Petrology; curriculum reform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jīng)濟的日益發(fā)展,國家能源需求明顯增大。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油氣勘探越來越受到重視。如何提高油氣勘探及開發(fā)效率成為國家及油氣公司關注的焦點,為此,油氣勘探相關領域急需具備專業(yè)基礎扎實、探究能力強,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技術及科研人才。長江大學(原江漢石油學院)自成立以來,一直為國家油氣勘探研究相關領域輸送優(yōu)秀人才。而“沉積巖石學”課程是人才培養(yǎng)的必修課。目前,本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面臨課程內(nèi)容多與課時減少,教學方法單一與教學效果差,理論教學與實際研究能力差距加大三個方面的窘境。為提高教學質(zhì)量,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油氣地質(zhì)研究人才,課程組積極探索,打造課程品牌。本課程2003年,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2008年,被批為國家級精品課程,2016年,獲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在課程改革建設過程中,教學方法改革是重要內(nèi)容之一。其中,研討式教學是主要內(nèi)容之一。本文介紹了近3年“沉積巖石學”課程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研討式教學實踐,以提升學生培養(yǎng)質(zhì)量,也可為全國同類院校課程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研討式教學的內(nèi)涵及特點

      (一)內(nèi)涵

      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論語》中就有“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一說[1]。意思是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fā)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個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他了??鬃诱J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及創(chuàng)新能力。18世紀,德國教育家弗蘭克提出了研討式教學,而后被多國引用[1]。1911年,蔡元培先生回國,在中國高校教學中開始采用研討式教學法[1-2]。近年來,各大高校教學課程中進行了大量的研討式教學實踐。如1999年,郭漢民在湖南師范大學實行“研討式”教學,打破了教師“滿堂灌”的做法,提出了“研討式五步教學法”[3]。截止目前,研討式教學法的定義不統(tǒng)一。主要有三點共同的認識:1. 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主,教師引導為輔;2.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主題進行討論,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3. 強調(diào)學生參與程度,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4]。

      (二)特點

      研討式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師教,學生被動學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加強師生和生生互動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教師的準備,選取科學、可行的研討主題,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資料的查閱,討論及多媒體制作,提升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真正達到“授人以漁”的目的。

      二、“沉積巖石學”課程性質(zhì)及特點

      “沉積巖石學”是地質(zhì)學領域的專業(yè)課,是資源勘查工程、地質(zhì)學、地球物理與勘探、地球化學及地質(zhì)工程專業(yè)的必修課。本課程包括沉積巖與沉積相兩部分,也稱“沉積巖與沉積相”。課程第一部分為沉積巖巖石學部分,主要介紹沉積巖的形成過程及不同類型沉積巖的特征,要求學生掌握沉積巖的鑒別標志,能初步開展沉積巖相關研究。第二部分為沉積相部分,重點圍繞不同沉積環(huán)境形成的沉積體類型特征及形成過程。要求學生掌握沉積相研究的基本方法及思路,能獨立開展沉積相研究。長期以來,學校及院系根據(jù)不同專業(yè)的人才需求,對課程體系精心細化改革。目前,“沉積巖石學”課程面向三個學院,4個本科專業(yè)展開。其中,資源勘查工程專業(yè)是長江大學龍頭專業(yè),2016年通過工程專業(yè)認證,課程授課分為了兩學期進行,上學期主要學習課程第一部分,即巖石學部分(32學時);下學期學習沉積相部分,即巖相古地理(32學時)。地質(zhì)學專業(yè)“沉積巖與沉積相”48學時、地球化學專業(yè)64學時,勘查技術與工程48學時,主要信息如表1。

      本課程具有四個方面的特點。1. 課程內(nèi)容多,且?guī)r石學各論及沉積相章節(jié)內(nèi)容相對獨立;2. 與國家能源需求密切相關,對學生動手解決問題能力要求高;3. 發(fā)展迅速。國內(nèi)外對沉積巖的研究手段不斷提高,新理論、新成果及新技術不斷涌現(xiàn),促進了沉積學研究的高速發(fā)展;4. 學校開設了“卓越班”“石油之光班”及小班上課,每班人數(shù)最多30人。上述四個方面的特點,為開展研討式教學提供了基礎。本論文主要基于作者近3年對資源勘查工程專業(yè)(沉積巖石學)、地質(zhì)學、地球化學及勘查技術工程(卓越工程師、測井)(沉積巖與沉積相)課程教學過程中的研討式教學實踐情況進行分析。

      三、課程設計與準備

      “沉積巖石學”課程教學過程中研討式涉及到教師與學生兩個方面,包括課程準備、實施、評價等環(huán)節(jié),其主要步驟和思路如圖1。

      (一)教師方面

      1. 資料查閱、備課、主題選取

      研討式教學首先要決定的是討論教學的主題。主題的選取需遵循可行性、有用性、時效性原則??尚行灾钢黝}的選取要適合本科生的專業(yè)知識面、研究能力、學習主動性。“沉積巖石學”課程主要在二年級進行,學生通過“地球科學概論”“普通地質(zhì)學”及“結(jié)晶礦物學”等課程的學習及北戴河野外地質(zhì)實習等具有一定的地質(zhì)基礎,對沉積巖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能開展初步的研究,但是要系統(tǒng)、高質(zhì)量的研究還需進一步的學習,因此主題不能太前沿、太難。有用性體現(xiàn)在主題的選取需要結(jié)合專業(yè)實際情況,既能讓學生掌握沉積學基本技能及研究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最后,研討式主題的選取還要關注油氣勘探及沉積學研究的前沿及熱點,這不僅能提高學生國際視野,了解學科前沿,又能學有所用,提高實踐探索能力。因此,教師在主題選取時一方面要長期關注學科前沿,積極查閱資料及參加各類學術交流;另一方面,教師應結(jié)合團隊科研課題,選取用人單位關注的內(nèi)容,以培養(yǎng)符合用人單位需求的優(yōu)秀人才。本課程在上述基礎上,在資源勘查工程專業(yè)“沉積巖石學”教學時,結(jié)合課程重點及目標,包括巖石特征、鑒別標志及能源需求,選取了白云巖及蒸發(fā)巖的形成機理兩個主題。在地質(zhì)學、地球化學及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yè)“沉積巖與沉積相”教學時,確定了白云巖的形成機理、河流的分類及特征、曲流河沉積鑒別標志等10個主題(表1)。

      2. 課堂設計

      研討式教學主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教師在此過程中的作用仍然重要,甚至擔當“導演”的角色。研討式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整個過程。首先,學生自由分組,自由選題,確定每組人數(shù)2-3人,避免有人渾水摸魚,出工不出力現(xiàn)象,保證學習興趣及主動性。其次,課堂過程中注意學生匯報的引導,不偏離主題,把握節(jié)奏。預設幾個關鍵問題提升課堂討論氛圍。第三,做好學生的討論、提問、互評等預案,保證研討式教學的順利實施。

      圖1 研討式教學的步驟

      3. 過程

      學生準備專題討論過程是研討式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其直接決定教學效果。因此,需要關注過程準備。主要圍繞三個方面進行。一是密切關注學生準備情況,教會學生如何利用地質(zhì)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查詢及整理文獻資料;二是對收集資料的閱讀、消化,加強引導,注意師生及生生的交流和討論,保證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興趣及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三是指導學生多媒體的制作,包括主題的內(nèi)容,多媒體的字體、字號、顏色及層次;四是多媒體的預匯報,包括多媒體的多次修改及試講,特別是主要匯報時學生的思路、語調(diào)、音量、臺風、激光筆的運用等,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二)學生方面

      1. 查閱資料、分組

      通過教師的主題清單,學生課下查閱文獻資料,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分組并確定主題研討。每組2-3人,選取主題不重復,組內(nèi)明確分工。這有利于學生的興趣及主動性的保持及激發(fā),鍛煉學生的合作精神,提升學習興趣。

      2. 討論

      各小組內(nèi)部分工,通過資源的查閱與細化吸收,提升認識,并定期開展討論,其他有興趣的同學或主題相關的小組共同討論。同時,教師定時參與小組內(nèi)部及小組之間的討論,對主要問題進行討論,引導學生探索,激發(fā)科研熱情,培養(yǎng)探究及創(chuàng)新能力。

      3. 多媒體制作

      多媒體的制作是研討式教學成果的直接體現(xiàn)。為此,主題成果的內(nèi)容需要小組之間、師生之間多次討論確定,學生討論,構(gòu)建框架,教師點評引導。同時,多媒體的內(nèi)容及格式等,需要教師的全程關注與引導。

      四、課程實施

      (一)課堂匯報

      多媒體成果匯報,每組同學都要參與,主要負責匯報各自負責內(nèi)容,重點闡述小組的成果,包括結(jié)論性的認識、熱點及問題。匯報時間15-20分鐘。主要隨課堂教學內(nèi)容安排進行。匯報形式多媒體為主、黑板板書簡單、重要的示意圖為輔。重點匯報主題內(nèi)容,也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分享準備過程中的其他收獲及趣事。

      (二)討論互動

      討論互動是研討式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實際情況,討論時間控制在5-10分鐘?;又饕w現(xiàn)在學生提問,匯報同學回答交流;匯報同學提問,學生共同討論;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三種方式。

      (三)考核

      課程考核主要由師生、生生及自評三部分。教師評價占60%,主要關注匯報學生準備過程、投入,問題解答,匯報成果及創(chuàng)新體現(xiàn)。同時,記錄其他學生的提問,參與程度。學生根據(jù)主題匯報情況,從成果準備、匯報效果及知識學習等方面,對匯報學生進行評價(占20%)。匯報小組根據(jù)自身匯報成果、小組內(nèi)容個人投入及合作情況,開展自評(占20%)。

      五、效果評價

      為及時了解教學效果,為后期教改提供依據(jù)。作者對近3年4個專業(yè)130名學生就研討式教學中教師教學準備、主題確定、教學效果、必要性、能力培養(yǎng)等方面進行了“微助教”在線調(diào)查。其結(jié)果如下:

      針對教師教學準備及研討主題的確定情況調(diào)查來看(圖2),75%的學生對教師課前準備非常滿意,18%的學生滿意,一般6%。而對研討主題的確定78%的學生非常滿意,19%的學生滿意??梢钥闯觯杏懯浇虒W盡管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教師的課前準備、課程設計及過程引導仍很重要。

      而通過研討式教學的效果及學生能力培養(yǎng)來看(圖3),72%的學生認為教學效果很好,26%的學生認為教學效果好,2%的學生認為一般。從學生實際能力培養(yǎng)結(jié)果來看,84%的學生認為學習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及綜合素質(zhì)得到了很好的提高,14%的學生認為綜合能力等得到了提高。整體而言,研討式教學效果較好,能提高學生的實踐分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及綜合素質(zhì)。

      六、結(jié)論與思考

      1. 研討式教學強調(diào)學生主動探索、教師引導作用,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師主動講,學生被動學的傳統(tǒng)模式。該方法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探究能力,培養(yǎng)科研思維及創(chuàng)新精神,提升學生綜合素質(zhì)。

      2. 盡管研討式教學能大幅度提高教學質(zhì)量,但是課程所有內(nèi)容不一定都適合研討式教學。為此,需要根據(jù)相關領域熱點及課程大綱,選取合適主題。如課程的主要定律、重點、難點等還需要結(jié)合傳統(tǒng)的講授法。本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還采用了啟發(fā)式、典型案例及課間實踐教學及“微助教”等方法和手段。

      3. 在研討式教學過程中,需要關注不同專業(yè)的學科差異,學生的基礎及能力不同,過程準備過程中學生的投入程度不同,進而進行綜合評價。同時,學生在自評和生生互評時會出現(xiàn)走過場、給面子、搭臺子,相互給分較高的情況?;佑懻撝校€存在少部分學生不甚積極,只關注自己小組的內(nèi)容,甚至出現(xiàn)不參與討論環(huán)節(jié)。因此,后期教改還要持續(xù)加大教師引導,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同時,需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

      參考文獻:

      [1]李玲,王瑩.研討式教學法綜述[J].高教學刊,2016(13):17-18.

      [2]張守紅,王云琦,張建軍.研討式教學法在北京林業(yè)大學梁希實驗班“水文與水資源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林業(yè)教育,2019,37(6):33-37.

      [3]郭漢民.探索研討式教學的若干思考[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9(02):109-112.

      [4]張麗,張楠萱.研討式教學法的理論思考與實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08):51-53.

      猜你喜歡
      研討式教學課程改革
      “研討式”教學法在《景觀設計原理》課程中的實踐
      研討式教學模式在化學課程中的應用
      基于能力本位的研討型課堂設計與應用
      “雙創(chuàng)”形勢下高職財務管理課程改革探索
      基于創(chuàng)意的對口單招色彩課程改革突破點研究
      校企協(xié)同實施高職專業(yè)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中國夢教育在倫理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研究
      通信網(wǎng)絡理論與應用多元化研討教學探索
      黄石市| 平果县| 黄山市| 旬阳县| 边坝县| 亳州市| 博客| 巩义市| 东莞市| 阆中市| 莒南县| 乌苏市| 江西省| 隆昌县| 盖州市| 承德市| 平潭县| 西华县| 乌拉特后旗| 会理县| 清丰县| 郁南县| 南平市| 木兰县| 温泉县| 广水市| 惠来县| 夏河县| 吉水县| 远安县| 赣榆县| 晋江市| 观塘区| 石河子市| 青海省| 射阳县| 梨树县| 河南省| 阳山县| 老河口市| 肥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