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旭
【摘 要】實驗材料是教師指導學生展開科學探究的基礎,有結構性的材料在使用上具有實效性、易操作性等優(yōu)勢,在目前小學科學課程的探究性實驗中,教師有效地使用結構性材料,能夠讓學生獲得科學素養(yǎng)的進一步提升,使得學生感受到科學教育中的靈動魅力。
【關鍵詞】小學科學;結構性實驗材料;探究
科學探究是小學科學教育中的關鍵要素,而實驗材料是教師實施探究活動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當教師為學生選擇了恰當、科學的實驗材料時,學生在具體開展實驗實施活動時,也能夠體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強對實驗原理和實驗現(xiàn)象等內容的感知效果。而結構性實驗材料中的多種應用優(yōu)勢,使得其成為科學教師展開探究實驗的“寵兒”,在目前的科學教育中,教師能夠基于結構性實驗材料的使用,讓科學課堂邁向新的高度。
一、應用引導型材料,促進學生思索
學生不是機器,他們有自己的思維,也有發(fā)展自身思維的權利,因此,在向學生教授科學知識中,教師也應當采用有效的形式,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實現(xiàn)思維的發(fā)展。就拿引導型的結構性材料來說,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應用引導型的材料進行實驗操作中,提出進行探究的問題,使得學生增強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致,以便在追求問題答案的過程中,逐步增強學習的效果。
比如,在《空氣的性質》這一課中,為了讓學生探究空氣是我們生活中存在的一種物質,教師為學生準備塑料袋、棉線等實驗材料,在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前,教師向學生提出“如何利用現(xiàn)有的材料感受空氣的存在呢?”的問題,讓學生沿著問題形成探究的思路。之后,學生結合提供的材料,利用塑料袋灌滿空氣后,使用棉線將塑料袋的口扎緊。隨后,學生對鼓起的塑料袋進行拍打,感受空氣的存在。緊接著,教師再讓學生使用細針在塑料袋上扎孔,聽氣體流出的聲音,進一步感受空氣的存在。
可見,利用引導型的材料,能夠讓學生基于媒介的形式,完成對科學知識的探索,并且明確科學知識和科學理論是需要通過實驗驗證的方式來進行說明的,強化學生的科學思維。
二、應用觀察型材料,建構基礎概念
科學概念是學生學習科學學科的內容,也是學生進行科學實驗探究的基礎,讓學生掌握基礎科學概念,對學生展開實驗的深入認知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觀察型的結構性實驗材料,能夠為學生展示實物,引導學生對具體實物進行觀察和分析,使得學生在將實物與具體的科學概念相整合中,能夠加深對科學概念的印象,建立概念體系。而一般觀察型的結構性材料應用在動植物的實驗探究上,能夠促使學生在直觀觀察中,提升對基礎動植物概念的學習質量。
例如,在《葉和花》中主要教授了花的結構及其對應功能等內容,為了讓學生對上述內容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強化學生對花的結構等概念的認識,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觀察“花”的結構的實驗。在課堂中,教師為學生提供毛杜鵑花,讓學生先對花的外形進行觀察。之后,教師指導學生對毛杜鵑花進行解剖,同時為學生滲透解剖后實驗材料進行擺放的規(guī)范,讓學生能夠對解剖后的結構進行觀察,并逐個辨認不同結構。在學生的不斷觀察中,學生能夠增強對花的結構概念的認識。
通過觀察型結構性實驗材料的引入,學生能夠將抽象性的概念與直觀化的實驗材料相整合,逐步增強對科學概念的理解,從而逐步體現(xiàn)科學探究實驗開展價值。
三、應用模擬型材料,重現(xiàn)科學知識
模擬型材料是根據(jù)科學知識所塑造的“替代品”,在對學生講解科學內容時,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講解的內容過于抽象,或者教學的事物無法直接呈現(xiàn)給學生的現(xiàn)象,而降低學生理解科學知識的質量。所以,為了增強這部分知識的授課質量,教師可以為學生引入模擬型的材料彌補這一缺憾,在模擬直觀生活實物和實際科學現(xiàn)象的過程中,重現(xiàn)科學教材中講解的內容,使得學生完成對科學原理的探索。
以《降落傘》的教學來說,教師一般無法為學生提供現(xiàn)實生活之中使用的降落傘,也不可能讓學生真正地從高空掉落,研究影響降落傘下降速度的因素等內容。所以,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細線”“鐵夾子”“不同大小的塑料紙”等材料,讓學生進行簡易降落傘的制作。之后,學生利用簡易的降落傘模擬生活中降落傘,進行下降速度影響因素的探究,使得學生在不斷探究中,逐步增強對本節(jié)課科學知識的學習質量。同時,在學生制作降落傘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認識到降落傘是由幾部分所組成的,進而提高學生對降落傘結構的認識。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模擬型材料的制作,并讓學生利用模擬型的材料進行科學實驗的探究,能夠切實地解決科學教育中的局限性,讓學生在自主實驗中學習科學知識。
總而言之,教與學是一個辯證統(tǒng)一的過程,在向學生教授科學知識中,教師應當區(qū)分不同結構性材料的應用優(yōu)勢,從而根據(jù)不同的科學學科教學內容,進行材料的選擇,讓科學探究實驗因為結構性材料的合理引入而更顯高效。
【參考文獻】
[1]王洪.科學課堂開展探究活動策略[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9(08):81.
[2]王穎.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科學有效課堂構建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07):46.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苴鎮(zhèn)福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