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均
摘要加強來華留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構建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提升來華留學生教育質(zhì)量的客觀需要和制度保障。把握當下來華留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研究現(xiàn)狀和主要成果,能夠為今后深化來華留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提供參考借鑒。通過文獻梳理可知,理論界和教育界圍繞設立留學生輔導員的必要性,留學生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價值作用和職責要求,留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現(xiàn)狀和舉措開展了相關研究。后疫情時代通過加強留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學術研究、深化留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實踐創(chuàng)新,才能切實有效地推動留學生輔導員的隊伍建設。
關鍵詞 來華留學生輔導員 隊伍建設 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G648.9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9.058
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nselor Te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CAI Mingju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Sichuan 611731)
Abstract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selor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is the objective need and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adhering to the socialist direction of running a school, building a new pattern of opening up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To grasp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andmainachievementsof theconstruction offoreignstudentcounselorsin China canprovidereferenceforthe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deep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ign student counselors in China in the future.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we can see that theoretical and educational circles have carried out relevant research on the necessityofsettingupforeignstudentcounselors,theroleorientation,valueroleandresponsibilityrequirementsofforeign student counselor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measures of foreign student counselor team construction. In the post epidemic era, only by strengthening the academic research and deepening the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ign student counselors, can we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ign student counselors.
Keywordscounselor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team construction; research summary
加強留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既是新時代高校規(guī)范留學生管理服務、提升教育質(zhì)量的客觀需要;也是高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yǎng)知華友華親華國際人才的重要制度保障。近幾年留學生輔導員在處置危機、規(guī)范管理、講好中國故事、做好留學生思想引領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得到了實踐檢驗和充分彰顯??梢灶A見留學生輔導員的隊伍建設問題定會成為未來幾年的熱點話題。梳理留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研究現(xiàn)狀和成果,對于今后深化其隊伍建設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1研究主題和主要觀點
2017年留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迎來了歷史機遇。國家出臺《學校招收和培養(yǎng)國際學生管理辦法》首次明確規(guī)定“高等學校應當設置國際學生輔導員崗位”。這為高校設立留學生輔導員崗位提供了國家政策依據(jù),開啟了留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新局面。在CNKI以“留學生輔導員”和“國際學生輔導員”為主題詞進行檢索,總共僅能檢索到相關文獻101篇,其主要觀點和成果包括:
1.1探討設立留學生輔導員的必要性
欒鳳池強調(diào)要加強留學生教育管理隊伍的建設,建立與我國教育規(guī)模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來華留學教育體系。[1]過去依靠“留管干部”,留學生孤島式的管理模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我國留學生教育提質(zhì)增效的時代需求。只有打造高素質(zhì)的留學生輔導員隊伍才能保證高校留學生教育的協(xié)調(diào)可持續(xù)發(fā)展。[2]中國人大留辦主任李軼群呼吁:高校院系應設專人負責留學生事務并建立健全留學生輔導員工作制度。[3]北京語言大學學生處黃展副處長也提議:來華留學生的教育管理不能完全脫離中國學生的教育管理思路和模式,要通過完善留學生輔導員隊伍等方式使我國留學生教育兼具世界眼光和中國情懷。[4]顧鶯在對比研究全球8所大學留學生趨同化管理模式后建議來華留學生教育應當鞏固和發(fā)揚我國高校輔導員制度的顯著優(yōu)勢。[5]要參照中國學生輔導員打造一支講政治、高水平、國際化的來華留學生輔導員隊伍。[6]
1.2把握留學生輔導員的角色定位
鄒時建定義留學生輔導員是“指在學校黨政領導和外事工作委員會的指導下,熟悉外事、精于管理、專門從事來華留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的教師隊伍”。[7]王慧指出留學生輔導員既是高校輔導員在國際教育這一特殊領域的角色延伸,又是留管干部在我國國際教育快速發(fā)展新形勢下的角色升華。趙丹麗認為留學生輔導員具有“四位一體”的角色定位,即來華留學生的教育者、引導者、管理者和調(diào)解者。[8]而張繼橋指出來華留學生輔導員承載著跨文化的交際者、教育者、管理者與研究者的四重角色。[9]吳文浩等認為留學生輔導員的角色定位還包括“中國聲音的傳播者和中國故事的講述者”等6種復雜的角色。[10]
1.3彰顯留學生輔導員的價值作用
學者主要圍繞留學生管理和留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討了留學生輔導員的價值作用。中國藥科大學國教院副院長朱志龍強調(diào)留學生輔導員是留學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依托。留學生輔導員是留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中堅力量,是留學生和學校之間的溝通橋梁。高炳亮提出留學生輔導員在來華留學生的心理健康預防和危機干預中能夠起到前哨作用。[11]留學生輔導員應當充分發(fā)揮其管理育人職能,努力成為留學生思想道德的引路者、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者和留學生素質(zhì)提升的推動者。李慧琳認為開展來華留學生思想教育是趨同化管理中“異中趨同”原則的應有之義。[12]適時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幫助來華留學生正確認識中國,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端正學習態(tài)度、克服各種問題。[13]因此翟國呼吁要配備留學生專職輔導員,充分發(fā)揮留學生輔導員的一線工作優(yōu)勢。[14]要構建高校來華留學生的德育工作體系,發(fā)揮好輔導員在來華留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15]但是何正英、秦小莉也指出了我們所面臨的困境:留學生輔導員配比不足,疲于應付日常工作缺乏足夠精力,導致留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浮于表面,[16]存在“重管理、輕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17]
1.4明晰留學生輔導員的職責要求
當前留學生輔導員的崗位職責還比較模糊,各高校摸著石頭過河,不少留學生輔導員對其工作也認識不清理解各異。北京化工大學留學生輔導員于躍結(jié)合工作經(jīng)驗對比分析中外學生輔導員在工作上的相同點和差異性,探討了留學生輔導員的業(yè)務定位。[18]鄭春龍?zhí)岢隽魧W生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包括學生組織管理、教育引導和指導服務三個方面。[19]內(nèi)蒙古工業(yè)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李燕江認為學生事務管理、科研與創(chuàng)新等4項能力是來華留學生輔導員必需的基本素質(zhì)和業(yè)務能力。[20]游夢佳提出留學生輔導員的職業(yè)能力包括掌握學生學習發(fā)展理論、熟知法律法規(guī)知識等六大結(jié)構要素。[21]魯燁對留學生輔導員的工作內(nèi)容、職業(yè)能力標準規(guī)范和專業(yè)化發(fā)展路徑進行了系統(tǒng)分析。[22]
1.5剖析留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現(xiàn)狀舉措
來華留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是留學生結(jié)構與規(guī)模變化的必然現(xiàn)實需求,也是實現(xiàn)來華留學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保障。但是留學生教育邊緣化的地位導致留學生輔導員的職業(yè)成就感、尊嚴感和認同感偏低,嚴重制約了其專業(yè)化建設。在對30所上海市高校調(diào)研后,張巍發(fā)現(xiàn)這些高校在來華留學生輔導員招聘、培訓等方面均尚未形成完善的制度。[23]留學生輔導員面臨著諸多困境使其職業(yè)發(fā)展與專業(yè)成長相對滯后,阻礙了留學生事業(yè)的發(fā)展。[24]因此魯燁呼吁留學生輔導員應該從專職走向?qū)I(yè),實現(xiàn)隊伍建設的專業(yè)化與職業(yè)化協(xié)同發(fā)展。[25]高校應當立足來華留學生輔導員的職業(yè)需要和專業(yè)發(fā)展,分層次分階段地穩(wěn)步推動來華留學生輔導員的隊伍建設。[26]趙丹麗在分析留學生輔導員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發(fā)展定位的基礎上深入探討了留學生輔導員專業(yè)化建設的路徑和機制。[27]陳南菲則建議要從“專家化留輔”入手,建立來華留學生輔導員隊伍的職業(yè)生涯管理體系,[28]健全準入機制、成長機制、評價機制和發(fā)展保障體系來加強留學生專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制度保障。
2結(jié)論和展望
作為來華留學生教育工作的直接參與者、實施者和中堅力量,留學生輔導員隊伍的價值作用毋庸置疑,推動留學生輔導員的隊伍建設也是理所當然?;谝陨衔墨I分析,對今后推動我國來華留學生輔導員的隊伍建設提出以下兩點建議:
2.1加強來華留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學術研究
事實上來華留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理論研究才剛剛起步,無論是研究成果的數(shù)量或質(zhì)量都亟待提高。從文獻數(shù)量來看,暫未發(fā)現(xiàn)任何相關專著書籍,知網(wǎng)涉及“留學生輔導員”主題的文獻才100多篇,也。這些文獻多發(fā)布在普通期刊(核心期刊僅有5篇),而且多是來華留學生教育領域一線工作人員撰寫的心得體會、工作思考等“經(jīng)驗總結(jié)型”文章??偟膩碚f這些文章整體研究質(zhì)量和水平不高,微觀視角和個案研究不多。從文獻發(fā)表時間來看,2018年后數(shù)量逐年遞增整體趨勢向上向好,值得欣喜。但除了留學生輔導員撰文為自己發(fā)聲以外,還亟須更多來自教育領域和思政領域的專家學者來開展更專業(yè)系統(tǒng)深入的學術研究,形成一些調(diào)查詳實、學理扎實的“研究型”成果。這樣才能為今后留學生輔導員的隊伍建設提供更權威更科學的學理支撐。
2.2深化來華留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實踐創(chuàng)新
來華留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既要求同存異充分借鑒參考中國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已有政策規(guī)定和經(jīng)驗做法,也要實踐創(chuàng)新建立符合來華留學生教育實際需求的行業(yè)標準和制度體系。首先是要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健全留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相關規(guī)章制度。雖然來華留學生輔導員的崗位設置已經(jīng)有了國家政策依據(jù),但是教育部最新出臺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卻又對留學生輔導員只字未提。因此招聘選拔、培訓考核等涉及留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具體事宜尚缺乏清晰明確的政策依據(jù)和規(guī)范統(tǒng)一的行業(yè)標準。其次除了要足額配備留學生輔導員,高校還必須將留學生輔導員隊伍納入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和輔導員隊伍進行一體化建設與管理。不是要在學校外事部門之下另立一套留學生管理體系,而是要將其融會到學校的大學工體系中去。只有這樣才能解決留學生輔導員的邊緣化問題,也才能徹底解決中外學生相互隔離的管理難題。如此也才能真正構建起留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提高留學生輔導員的職業(yè)能力和管理服務水平。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四川省教育廳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高校輔導員專項)“高校來華留學生輔導員職業(yè)發(fā)展長效機制研究”(CJSFZ20-14);電子科技大學2020年度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項目(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項)“來華留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現(xiàn)狀和對策研究”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欒鳳池,馬萬華.來華留學教育問題與對策探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1,32(05):20-27.
[2]楊琳.教育國際化視閾下高校留學生工作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4(06):55-57.
[3]李軼群.關于發(fā)展我國來華留學生教育的幾點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2(09):27-29.
[4]黃展,劉晶.高校國際學生趨同化教育管理理論與實踐探析[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06):68-71.
[5]顧鶯,陳康令.高校留學生趨同化管理的比較研究——以全球8所高校為例[J].思想理論教育,2013(09):86-89.
[6]伊鴻慧.高校來華留學生趨同化管理的思考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5(38):8-9.
[7]鄒時建.新時期留學生輔導員工作內(nèi)容及路徑探微[J].教育評論, 2014(12):62-64.
[8]趙丹麗.高校留學生輔導員隊伍專業(yè)化建設的路徑和機制研究[J].文教資料,2015(01):71-72.
[9]張繼橋.跨文化教育視角下我國高校國際學生輔導員的角色定位與能力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0,38(04):63-68.
[0]吳文浩,謝志芳.教育對外開放進程中國際學生輔導員的角色定位與角色實現(xiàn)[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0,38(10):35-39.
[1]高炳亮.高校來華留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預防與危機干預機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8(05):131-134.
[2]李慧琳,張營廣.趨同管理背景下高校來華留學生思想教育問題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11):98-100.
[3]許蘊文.基于思維差異的來華留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思路與措施[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04):76-78.
[4]翟國.高校留學生群體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5(03):115-117.
[5]陸颋浩.高校來華留學生德育建構的三維路徑[J].思想教育研究, 2019(10):130-133.
[6]何正英.趨同管理背景下來華留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問題及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4):78-79+82.
[7]秦小莉,范純琍.來華留學生思想教育現(xiàn)狀分析與應對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5(10):98-100.
[8]于躍.論高校輔導員和留學生輔導員業(yè)務定位的比較[J].學理論, 2015(17):233-234.
[9]鄭春龍.國際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若干思考[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38(05):70-74.
[20]李燕江.國際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研究[J].國際公關,2020(08): 218-219.
[21]游夢佳.來華留學生輔導員職業(yè)能力及提升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6(06):158-159.
[22]魯燁.國際化視域下留學生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建構[J].世界教育信息,2018,31(16):24-29.
[23]張巍.新形勢下來華留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37):23-24.
[24]趙曉蘭,魯燁.國際化視域下留學生輔導員培育的困境與突破[J].江蘇高教,2014(02):105-106+142.
[25]魯燁.國際化與本土化:留學生輔導員職業(yè)素養(yǎng)及其建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04):83-85.
[26]魯燁.分階段促進留學生輔導員專業(yè)化發(fā)展[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10-19(004).
[27]趙丹麗.高校留學生輔導員隊伍專業(yè)化建設的路徑和機制研究[J].文教資料,2015(01):71-72.
[28]陳南菲,湯沁.高校來華留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現(xiàn)狀調(diào)研報告[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s015,36(11):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