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雙微
【摘要】現今,素質教育改革對初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倡導自主學習模式,要求教師能根據教材內容,合理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只有引導學生勤思考、多提問,才能更好地拓展思維,提高學生的智力,并幫助學生不斷提高綜合能力。本文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問的策略進行了探討,以期可以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主動提問;培養(yǎng)策略
前言:
初中數學知識相比小學具有較大的難度,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發(fā)現問題,并積極提問,才會讓其對數學知識更加透徹的理解。同時,也會讓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同步提升。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調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并勇于提問,才會讓學生的提問能力不斷提高。
一、構建輕松學習環(huán)境,減輕學生精神壓力
初中學生正處在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較強的時期,教師要此階段培養(yǎng)學生提問能力可以取得良好的培養(yǎng)效果。倘若教師應用的教學方式依然比較傳統化,學生在課堂上是跟隨教師的教學方案去學習,缺少自主思考空間,學生的主動提問意識就會比較薄弱,同時也會直接影響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以往的數學課堂上,往往氛圍比較嚴肅,多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去回答,學生缺少提問的機會。為此,教師不僅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提問機會,還要讓學生消除緊張的精神狀態(tài),讓其思維可以更加靈活思考。另外,教師要應用和藹的語氣與學生交流,讓學生不害怕教師,讓學生感受到與其是一種平等的身份,才會讓學生敢于與教師大膽交流、提問。
如,《認識三角形》的數學知識,要讓學生對三角形有進一步的認知,包括三角形的基本要素;內、外角的概念;三角形的分類;以及讓學生可以通過角、邊的關系,去對三角形進行分類。教師要想打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可以從最簡單的知識切入,消除學生的心理壓力。對此,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張包含多個不同類型的三角形圖版,讓學生清晰的看到。然后,再與學生互動:“同學們,看一看這上面有多少個三角形呢?”。由于問題簡單,學生就會積極與教師愉快、輕松的互動。接下來,教師再引導學生思考:“這些三角形有哪些特點呢?”。值得注意的是,此時教師不可以把問題全部直接講明,要留有一定的空間,才會促使學生產生疑問,并主動向教師提問。比如,剛剛的提問學生就會問教師:“三角形的角都是銳角,是三角形的特點嗎?”;或者,一些學生也會提問:“三角形的三條邊都相等,也是三角形的特點嗎?”。等等。就會讓學生主動意識到知識點。接下來,教師再對知識點加以講解,就會幫助學生高效掌握數學知識。
二、創(chuàng)設提問機會,鼓勵學生大膽提問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會發(fā)現,一些學生心中有疑問,卻不提問。一些學生是由于不敢提問,一些學生是由于不知如何提問。這與教師的教學指導有直接的關系。教師要讓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由被動變?yōu)橹鲃樱膭顚W生大膽提問。另外,教師還需要恰當為學生提供一些啟發(fā),讓學生對模糊的知識有更明確的認知,才會抓住提問的要點,進而主動、明確去提問。為了達到理想的引導目的,教師要在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將自主提問環(huán)節(jié)融入其中,才會促使學生敢于提問。
如,《全等三角形》的知識,是讓學生對如何去判定三角形全等的知識扎實掌握。教師在課堂上,先播放生活中包含不同三角的素材,讓學生復習三角形的知識。然后,先不急于去傳授學生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而是利用多媒體來展示形狀相同的三角形。此后,再讓學生去對具體概念去行預習,并找出課件中的全等三角形。接下來,教師在與學生互動:“同學們,通過剛剛的自學,你們有哪些問題呢?”,以此來引導學生主動提問。當學生比較沉默時,教師再啟發(fā)學生:“這些圖形的三條邊有哪些區(qū)別嗎?”。就會使學生受到啟發(fā),并主動得教師提出質疑:“這些三角形的形狀雖然相等,但有些三角形并不能重合,那么也可以判定為全等三角形嗎?”。此后,教師再引入關于這一知識點的講解。并且,對學生加以稱贊。接下來,再鼓勵其他學生來提問,就會促使學生踴躍思考,并敢于提出自己的問題,這樣也會讓學生提問能力得到良好培養(yǎng)。
三、引導合作探究,鼓勵互相提問
當下,合作學習模式越來越受到教師和學生的歡迎,教師要靈活應用合作學習模式。不僅可以利用這種方式,讓學生共同去解決問題,還可以利用這種教學方式,去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大膽提問。相比教師鼓勵學生主動提問,會有更加明顯的引導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布置練習題的方式,讓同組的同學之間必須要提出一定的問題,然后再互相解答。在指導策略下,學生會積極去挖掘自己的疑惑點,對于幫助學生深度學習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用樹狀圖或表格求概率》一課,重點知識是要讓學生可以運用樹狀圖和列表法計算事件發(fā)生的概率。教師在導入課程時,可以讓先將學生分成三人一組,然后再提出問題:“袋中裝有一個紅球和一個黃球,它們除了顏色之處都相同。隨機從中摸出一球,記錄下顏色后放回袋中,充分搖勻后,再隨機摸出一球。怎樣用樹狀圖來表示其中的摸球的記錄,如何來統計概率?”。接著,再讓學生先在小組內進行自主合作學習課程內容,互相提出兩個以上的問題。并且,對問題進行解答。教師最后在加以指導和評價,就會讓學生對數學生新知識快速掌握。同時,還可以有效促使學生積極提出自己的疑問,讓其自主學習能力、解題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總結:
主動提問對于初中學生深度思考、掌握數學知識有極大的幫助。初中數學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愉快、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并為其提供主動提問的空間。并且要創(chuàng)新引導策略,通過布置提問任務的方式,促使學生深度思考,主動提問,才會幫助學生更加高效掌握數學知識,并提高提問能力。
參考文獻:
[1]陳炳玉.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途徑探尋[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6):37-39.
[2]周旭.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問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17):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