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娣
【摘 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聚焦“三力”(課堂有活力,學習有動力,師生長能力)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我校結合“三學”(先學—研學—助學)樣態(tài)不斷提升英語教學質量。在教學中聚焦“三力”,夯實“三學”,不僅符合現(xiàn)階段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還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可以幫助教師夯實英語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英語課堂 “三學”樣態(tài) 深化學習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英語課程應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知識、發(fā)展技能、拓寬視野、活躍思維、展現(xiàn)個性的過程?!薄肮膭顚W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體驗、實踐、參與、探究和合作等方式,發(fā)現(xiàn)語言規(guī)律,逐步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不斷調整情感態(tài)度,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p>
課堂教學實踐證明,注重學生的自我學習,引導他們在“先學—研學—助學”的過程中,準確理解語篇表達內容,有利于學生在有效強化理解和深入表達中提升語用的準確性,使學生在深入探究和運用中獲得深度理解。突出“三學”教學樣態(tài)的引導,有利于學生在把握問題本質的基礎上,找出更多的運用切入點,有利于學生在不斷聚焦問題的同時進行深度思考,滿足其多樣化發(fā)展需要。
一、依托導學單的先學,為英語課堂注入自主學習的源泉
英語課堂的自主學習取決于學生的學習期待與學習熱情。學習期待與學習熱情可分為激發(fā)與定向兩個階段,激發(fā)指調動學生的學習愿望,定向指學生能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這就好比我們參加旅行團,導游向我們介紹旅行地的美景,我們就會對即將到來的旅行充滿向往,接著導游為我們介紹具體的旅行計劃,讓我們心中有了具體的行動目標,這樣的旅行就會更高效。
導學單可以給學生提供知識體系相應的提示和引導,使學生了解學習內容的重難點,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豐富的感知思維。通過自學理解的方式豐富教學內容,能夠讓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知的意識,主動表達自己的學習感知,進而獲得有效的認知體驗,形成豐富的認知感悟,深化語言的實際運用。
如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4 Then and now 的Story time板塊中有一段關于布朗先生20年前生活和現(xiàn)在生活的對比描述:Twenty years ago, Mr Brown wrote letters to his friends...根據(jù)這個內容筆者設計了一個了解生活常識的導學單,要求學生從長輩那里詢問20年前生活的具體場景,對照現(xiàn)在的生活,比較20年前后生活的巨大變化。學生在完成這一導學單時,發(fā)現(xiàn)了許多的變化,從聯(lián)系方式到交通工具、飲食文化、思想理念,等等。導學單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學生通過自主的對比,驚嘆于生活變化之大,社會發(fā)展之快,科技力量之強。新舊時代生活模式的強烈對比,自然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的愿望和動力。在自主學習動力的助推下,學生的知識儲備越來越豐富,課堂仿佛注入了甘甜的泉水,源源不斷地涌現(xiàn)出新的詞匯和句型,有效地拓寬了課堂學習的深度和廣度。
二、借助小組合作的研學,為英語課堂增添自主學習的活力
(一)活動引領,激發(fā)興趣
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從做中學”是教育的基本原則,教學過程應該就是做的過程。兒童生來就有一種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對活動具有濃厚的興趣,教師要給予特別的重視,“從做中學”也就是“從活動中學”“從經(jīng)驗中學”,它使得學生將學校里知識的獲得與生活中的活動自然聯(lián)系起來。
如教學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8 At Christmas時,筆者在講故事之后設計了一個“背單詞”的環(huán)節(jié)。筆者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了兩組,并發(fā)給每組學生一些寫著英文字母的“字母帽”,戴上帽子,學生們就成了可愛的“字母小人”。筆者先在黑板上寫下一個關于圣誕節(jié)的英文單詞,如Christmas,并給每組學生兩分鐘的時間背誦,時間一到筆者就擦掉單詞,讓每組學生按照單詞正確的字母順序站成一隊。同時,筆者還考慮到了所給單詞中字母出現(xiàn)的頻率,盡量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在拼單詞中發(fā)揮作用。就這樣,present、pudding、turkey等這些單詞都被學生裝入了“記憶庫”。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對單詞的記憶明顯得到加強,如果記錯了字母,通過同組其他同學的糾正,也可以加深記憶。有些調皮的學生還在隊伍中扭動身體擺出字母的造型,逗得同學們捧腹大笑。就這樣,在小組的配合中,枯燥乏味的單詞記憶變得妙趣橫生,提升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強化了教學效果。
(二)互學交流,啟發(fā)思維
課堂教學中,教師作為引導者,主要引領學生全面透徹地掌握教材內容。根據(jù)英語學科的語言知識類型,教師要靈活地設計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不同類型的小組內進行交流探討,分享傳遞信息。課堂上,學生為主,同伴互動,積極交流思想;教師為輔,整體調控,適時點撥。為學生營造平等互助的和諧氛圍,培養(yǎng)學生從多方面獲取信息的能力,有目的地訓練學生加工整合信息的能力,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為學生全面提升英語學習的能力搭建平臺。
如在教學英語譯林版六年級上冊Unit 7 Protect the Earth時,筆者以兩個開放式的問題設計了小組討論活動:(1)How do we protect the Earth?(2)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the Earth?學生針對問題先理解文本上的知識 “Save water”等四個節(jié)能概念,熟練朗讀后結合實際生活深入地探討。在小組活動中,學生相互幫助糾正語音,細化文本中節(jié)水節(jié)能的要點,學習小組的優(yōu)秀成員組織展開討論收集更多的節(jié)能妙招。小組匯報時,有的小組提出“We should save water. We should save paper. We should save light energy.”還有的小組提出“Every people in the world should protect the Earth.”“Let’s make a poster to help the sick Earth.”學生稚嫩的語言充滿了思維的智慧,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迸發(fā)出奪目光彩。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引導學生進行信息交換和思想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聰明才智,高效地理解學習內容,讓英語課堂達到一定的深度。
(三)展示切磋,學以致用
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每個學生學習能力不同,理解事物的層次也存在差別,因此形成了獨具個性的學習體驗。正是學生這些個性化的體驗充實了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提高了英語課堂學習的效果?;谡n堂上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筆者明確了英語課堂的學習目標,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多媒體電教設施為輔助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設計多維度的課堂展示活動,推動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英語,著力發(fā)掘學生的學習潛能,為英語學習搭建展示切磋的平臺,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5 Signs時,筆者設計了一個課堂展示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根據(jù)課前收集到的各種signs圖片進行對話表演?!癢e often see some signs in our daily life . According to your knowledge ,act out with the ‘signs’.”學生按照筆者的要求,以活動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擅長的signs,展開豐富的想象,分配角色,進行自創(chuàng)性表演?!癓ook at the sign!You can’t park your car here.”“I’m sorry.”學生禁止停車的標準手勢,使師生情不自禁為他鼓掌,同時也激發(fā)出了其他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英語課堂注入了學習的動力。學生一次次的有內涵、有創(chuàng)意地展示,是小組合作的智慧火花,是模范榜樣的引領,是創(chuàng)造性運用語言能力的比拼。在這樣快樂輕松的口語表達展示中,學生英語口語實際運用能力獲得了更高層次的提升。因此,作為教師,要在英語課堂上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展示活動,強化學生真實獨特的體驗,拓展英語課堂學習的深度。
三、利用課堂檢測助學,為英語課堂開辟廣闊的學習空間
英語學習不能局限于英語教材內容的掌握上,教師要勇于跳出現(xiàn)有教材的框架,多方位搜集知識信息,為英語課堂開辟出更廣闊的學習空間。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進行文本內容的再構,適當拓展學習內容,尤其是英語文化差異的滲透,為學生的英語知識學習打開國際視野。在英語課堂上,教師要按照“三學”課堂教學樣態(tài),引入課堂檢測為助力,為學生補充廣泛的英語知識,引領學生自主地完成語言知識結構的構建,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努力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將學習延伸到課外。
如在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6 An intresing country的教學設計中,筆者根據(jù)Story time板塊的內容,設計了以下檢測學生閱讀效果的內容:
問題1.According to the dialogue,how do the children learn about Australia?
提示:Mike will .Wang Bing ? .Yang Ling .Liu Tao .I will (拓展檢測:你是如何搜集資料的)
問題2.通過資料的搜集,你還了解到了澳大利亞的哪些信息?嘗試用英語回答。
Australia is a country.The weather is ...
為了更好地完成檢測題目,學生們課前自主查閱資料,課上小組共享信息,請教老師,課后整理歸納資料并完成練習。學生們搜集的澳大利亞的相關信息比老師所了解的都多,還通過自學掌握了許多新詞匯,靈動的智慧火花在學習過程中閃耀。課堂檢測的助學效果,扎根于“三學”樣態(tài)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拓寬了學習視野。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只有有效執(zhí)行“三力”教學策略,夯實“三學”教學樣態(tài),真正做到讓課堂有活力,學習有動力,師生共同成長才能取得顯著效果。
【參考文獻】
[1]趙希斌.魅力課堂:高效與有趣的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張秀紅.慧學課堂,助力英語教學有深度[J].小學教學參考,2020(15).
[3]賈佳.英語課堂“三學”探微[J].科普童話,20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