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川
1842年,英國著名作家查爾斯·狄更斯來到美國,應(yīng)邀參觀了位于波士頓的柏金斯盲校,在這里,他見到一位極不尋常的女孩。
女孩剛剛過完13歲生日,名叫勞拉·布里奇曼。2歲時,疾病奪去了勞拉的視覺、聽覺與語言能力,還令她失去了嗅覺與味覺。年幼的勞拉只能通過觸摸和模仿,跟著母親學做一些針線活。除此之外,她還跟著一位聽障鄰居學會了一些手語。
當?shù)匾晃淮髮W教授得知此情況后,在報紙上發(fā)表了一篇關(guān)于她的文章,柏金斯盲校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塞繆爾·格瑞德里博士看到文章后,排除一切阻礙,讓已經(jīng)8歲的勞拉進入了柏金斯盲校,勞拉也因此成為該校有始以來首位盲聾啞學生。
塞繆爾博士的教學方法是這樣的:他先把湯匙等日常用品遞給勞拉,然后再把這一物體對應(yīng)單詞的盲文標簽遞給她,一旦勞拉明白了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后,他便開始教她一些字母、數(shù)學、科學與天文學。僅僅過了兩年,在勞拉10歲時,她便能用手清晰地表達自己的姓名,除此之外,她還學會了認字和寫字。
狄更斯把勞拉的故事寫進了《美國紀行》里,并高度贊賞了格瑞德里博士為勞拉所做的一切。40年后,一位美國婦女讀到狄更斯的文章激動起來。原來,她有一個像勞拉一樣的女兒,名叫海倫·凱勒,剛剛6歲。海倫的媽媽給柏金斯盲校寫了一封求助信。雖然事情的經(jīng)過有些曲折,但海倫·凱勒最后還是進入到了柏金斯盲校,安妮·沙麗文成為海倫·凱勒的老師,而安妮的手語老師,正是勞拉·布里奇曼。
今天,安妮·沙麗文老師和海倫·凱勒的故事早已傳遍了全世界。但是在海倫·凱勒之前,第一個成功接受教育的盲聾啞人勞拉·布里奇曼卻幾乎被人遺忘。勞拉一生都住在柏金斯盲校內(nèi)的小屋內(nèi),以教學與出售手工藝品為生。1889年5月24日,60歲的勞拉因肺炎病逝。
【素材點撥】勞拉·布里奇曼是一位開路先鋒。正是因為她,改變了世界對待特殊兒童的方式,那就是,不要對任何一個需要幫助的人輕易說“不”。
【適用話題】改變與影響;不要輕易說“不”;先鋒;引路人……
(田宇軒摘自2020年8月27日《勞動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