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華,陳少軍
(1 浙江醫(yī)藥高等??茖W校食品學院 浙江寧波315000 2 浙江醫(yī)藥高等??茖W校中藥學院 浙江寧波315000)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肺炎(新冠肺炎)于2019年12月以來在國內(nèi)外爆發(fā)、蔓延,已成為全球高度關(guān)注的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1-4]。世界衛(wèi)生組織于2020年2月12日宣布,將新冠肺炎命名為COVID-19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5]。COVID-19 被證實為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潛伏期長、傳染性強和人群普遍易感的特點[2,6-7]。COVID-19 的防治是當前面臨的緊急問題。通過一系列預防控制和醫(yī)療救治措施,我國境內(nèi)疫情得到抑制和緩解,而境外的發(fā)病人數(shù)呈上升趨勢[4]。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中醫(yī)藥在預防和治療COVID-19 全過程中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8]。
藥食同源的生姜是防治過程中常用到的一味藥。對國家和各省市、國醫(yī)大師、院士和知名中醫(yī)臨床專家發(fā)布的眾多中藥預防方案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黃芪、金銀花和生姜在預防用藥中值得予以關(guān)注[9]。預防方案中的足浴方是以花椒和生姜等辛香之品為主[10]。對《瘟疫論》、《廣瘟疫論》中治療瘟疫用藥規(guī)律分析,單味藥甘草、生姜和芍藥使用頻率最高[11]。在抗新型冠狀病毒基于花生四烯酸代謝通路防治“細胞因子風暴”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中藥厚樸、生姜、金銀花、大黃等對花生四烯酸代謝通路具有抑制成分[12]。同時,從中藥化學成分數(shù)據(jù)庫中篩選并發(fā)現(xiàn)生姜等中藥對SARS-CoV-2 病毒的3CL 水解酶有藥理活性作用[13]。從國家及各省市公布的中醫(yī)藥抗SARS 和新型冠狀病毒方案中篩選出46 個能作用于新型冠狀病毒S 蛋白與人體ACE2 結(jié)合區(qū)域且具有較高結(jié)合能的中草藥活性成分,它們主要歸屬于桑葉、蒼術(shù)、浙貝母、生姜、金銀花、連翹、草果等7 味中藥[14]。綜上,生姜具有潛在的COVID-19 防治作用。
生姜自古以來就是藥食兩用佳品,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和解毒功效。雖然它現(xiàn)在廣泛用于防治COVID-19,但其預防機理仍未清楚。本文以生姜活性成分6-姜辣素、8-姜酚和10-姜酚(三者均是藥典含量測定指標成分)為研究對象,采用化學相似性搜索方法預測其作用靶點;采用人工數(shù)據(jù)挖掘病毒性肺炎的疾病靶點,由交集獲得生姜活性成分作用于病毒性肺炎的靶點,然后進行基因本體富集和通路富集分析,并構(gòu)建 “成分-靶點-通路” 網(wǎng)絡,為了解生姜防治COVID-19 作用機理提供依據(jù),也為飲食調(diào)理提供參考。
藥物靶點的確認是藥物開發(fā)研究的核心步驟之一。SwissTargetPrediction 是以小分子化學結(jié)構(gòu)二維/三維結(jié)構(gòu)相似性原理來預測潛在靶點[15]。它包含有37 634 個小分子成分的化學庫和有3 068個靶點的大分子蛋白庫[15]。首先在Pubchem database 檢索并將6-姜辣素(Pubchem CID:442793)、8-姜酚(Pubchem CID:168114)和10-姜酚(Pubchem CID:168115)的 Canoncial SMILES 結(jié)構(gòu)分別導入到SwissTargetPrediction 服務器。獲得靶蛋白數(shù)據(jù)人工審核后做Venn 集合分析。取預測出來的靶蛋白做方法學驗證。
病毒性肺炎相關(guān)疾病蛋白分別從The 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數(shù)據(jù)庫(http://ctdbase.org/,CTD database)和 GeneCards (https://www.genecards.org/)數(shù)據(jù)庫中以“viral pneumonia”為關(guān)鍵詞進行查詢并人工校對,然后用String 11.0 對疾病相關(guān)蛋白相互作用進行分析。
對第1 步驟獲得的SwissTargetPrediction 預測的靶點集合和第2 步驟獲得病毒性肺炎疾病相關(guān)蛋白集合交集分析并Venn 作圖。交集的靶蛋白可能是生姜防治COVID-19 的潛在作用靶蛋白,并用GeneMANIA 分析。
將上一步驟的交集靶蛋白信息分別導入到Omicshare 平臺和DAVID 數(shù)據(jù)庫進行GO 富集分析和KEGG 通路注釋,并用Cytoscape 3.3 軟件構(gòu)建了“成分-靶點-通路”網(wǎng)絡作用圖。
SwissTargetPrediction 預測結(jié)果經(jīng)人工審核校對后,6-姜辣素、8-姜酚和10-姜酚的預測靶點分別是107,105 和106 個。這些靶蛋白主要分布在激酶(kinase),核受體(nuclear receptor)和A 類G 蛋白偶聯(lián)受體(Fmaily 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中(圖1a,b,c)。因6-姜辣素、8-姜酚和10-姜酚化學結(jié)構(gòu)高度相似,如Venn 圖所示,生姜3 個活性成分共涉及到168 個靶蛋白,其中三者都作用的靶蛋白有51 個(圖1d)。表1中列出前15 位的靶蛋白,其中HTR1A,ALOX5 和HSD11B1分別排在前3 位。
圖1 活性成分的預測靶蛋白分布餅圖Fig.1 Pie chart of predicted targets for active compounds
表1 SwissTargetPrediction 預測的前15 位潛在生姜活性成分作用靶點Table 1 The potential top 15 targets of active compounds from ginger by SwissTargetPrediction
在DrugBank 數(shù)據(jù)庫中分別查到小分子藥物丁螺環(huán)酮(Buspirone),齊留通(Ziltuton)和甲潑尼龍 (Methylprednisolone)可分別作用于HTR1A,ALOX5 和HSD11B1 蛋白。將這3 個小分子藥物的SMILE 化學結(jié)構(gòu)上傳到SwissTargetPrediction進行預測,可發(fā)現(xiàn)目標蛋白在預測結(jié)果中分別排第4 位,第1 位和第13 位(表2),說明SwissTargetPrediction 方法學具有較高的準確性。
以“viral pneumonia”為關(guān)鍵詞,從CTD 數(shù)據(jù)庫中檢索并審核得到34 個病毒性肺炎疾病相關(guān)蛋白集。同樣從GeneCard 數(shù)據(jù)庫中檢索到4 078個原始數(shù)據(jù),為提高準確度和減少工作量,本研究以相關(guān)性得分>15 篩選并刪掉重復值等,確定239個疾病相關(guān)蛋白集。這2 個蛋白集合并,最終獲得253 個與病毒性肺炎疾病相關(guān)的蛋白。這253 個構(gòu)成了一個非常復雜的蛋白相互作用網(wǎng)絡 (圖2)。表3列有其涉及到的前10 種生物過程,均與免疫系統(tǒng)調(diào)節(jié)和細胞因子反應等密切相關(guān)。
表2 用于方法學驗證的3 個對照藥SwissTargetPrediction 預測結(jié)果Table 2 The SwissTargetPrediction results of three control drugs for methodology validation
圖2 String 2.0 做出的253 個病毒性肺炎相關(guān)蛋白的相互作用網(wǎng)絡Fig.2 The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network of 253 viral pneumonia-related targets using String 2.0
表3 String 2.0 計算出的前10 位病毒性肺炎相關(guān)疾病蛋白的生物過程Table 3 The top 10 biological process of viral pneumonia-related targets using String 2.0
將試驗第1 步驟獲得生姜活性成分的SwissTargetPrediction 預測靶蛋白集與第2 步驟獲得2個病毒性肺炎相關(guān)蛋白集進行交集發(fā)現(xiàn),3 個集合共同交集于數(shù)目為3 的集合,且SwissTargetPrediction 與GeneCard 還交集于數(shù)目15 的集合 (圖3a)。這樣獲得了生姜活性成分作用于病毒性肺炎疾病密切相關(guān)的18 個靶蛋白(表4)。采用Gene-MANIA 分析發(fā)現(xiàn),這18 個興趣蛋白相互作用最主要的方式是物理相互作用 (physical interactions),占42.62%(圖3b),說明這些蛋白在功能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圖3 18 個生姜活性成分作用病毒性肺炎的潛在靶點Fig.3 The 18 target of active compounds of ginger for viral pneumonia
表4 生姜活性成分作用于病毒性肺炎的18 個潛在靶蛋白Table 4 Potential 18 targets for active compounds of ginger related to viral pneumonia
將這18 個重要靶蛋白分別輸入到Omicshare進行GO 富集分析,排前5 的生物過程分別是:白細胞分化(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肽基酪氨酸磷酸化(peptidyl-tyrosine phosphorylation)、肽基酪氨酸修飾(peptidyl-tyrosine modification)、細胞活化 (cell activation)和細胞表面受體信號通路(cell surfac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圖5)。
將這18 個重要靶蛋白分別輸入到DAVID 進行KEGG 富集分析,共獲得21 條靶標富集的疾病通路(P<0.05,false discovery rates,F(xiàn)DR<0.05)。前3 位分別是非小細胞肺癌通路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癌癥通路(Pathways in cancer)和病毒致癌通路(Viral carcinogenesis)(表5)。最后,采用Cytoscape 軟件構(gòu)建生姜的 “3 個活性成分-18個靶點-21 條通路”作用網(wǎng)絡,初步闡釋了生姜多成分、多靶點和多通路防治COVID-19 的機理研究。
圖4 核心靶蛋白的前20 位基因本體生物過程富集信息Fig.4 The top 20 GO biological process (BP)of 18 key targets
表5 生姜活性成分作用的病毒性肺炎相關(guān)靶點富集的KEGG 通路Table 5 KEGG pathways of viral pneumonia-related targets for active compounds of ginger
COVID-19 屬于中醫(yī)疫病,病位在肺,基本病機特點為“濕、熱、毒、瘀”,常見病機是邪毒犯肺,挾熱下利,肺失宣降,水停生濕[16-17]。因此,在防治方案中,辛味和苦味藥物配伍使用最多,采用了辛開苦降的治療大法[18]。作為藥食同源的代表藥,生姜歸肺經(jīng),辛溫發(fā)散,能溫肺散寒、化痰止咳,能對肺部疾病有較好的作用,這意味著對COVID-19能起一定治療作用。同時,生姜還歸經(jīng)于脾經(jīng)和胃經(jīng),具有溫中止嘔和解毒的功效。部分COVID-19患者表現(xiàn)出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4]。因此,生姜對COVID-19 患者帶的 “疫毒” 具有潛在解毒作用,還可能對脾胃等臟腑具有潛在保護作用。
生姜能作用于COVID-19 密切相關(guān)的靶蛋白,如IL2 誘導的T 細胞激酶(ITK),C-X-C 趨化因子受體2(CXCR2),細胞周期蛋白激酶CDK4,細胞周期蛋白CCND1 等(表4)。ITK 和CXCR2 蛋白與炎癥反應密切相關(guān)。ITK 在T 細胞中表達并在T 細胞受體信號通路發(fā)揮核心作用[19]。在ITK敲除和ITK 激酶失活的轉(zhuǎn)基因小鼠模型中,總IgE升高,減少肥大細胞脫顆粒,從而減少氣道炎癥和氣道高反應性[19]。CXCR2 是感染后循環(huán)和肺浸潤中性粒細胞中最主要的趨化因子受體,在白細胞募集和激活中起至關(guān)重要作用[20]。COVID-19 患者感染后炎癥反應增強,血漿中炎癥因子IL2、IL7、IL10、GSCF、IP10、MCP1、MIP1A 和TNFα 等表達水平顯著升高,從而引發(fā)細胞因子風暴[6]。因此,生姜活性成分可能是通過ITK,CXCR2 等來調(diào)節(jié)COVID-19 患者的炎癥反應,從而起防范作用。在Cdk4-/-小鼠中,肺損傷后,淋巴細胞募集受到損害,CDK4 參與了白細胞遷移與黏附,與機體免疫反應密切相關(guān)[21]。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患者的全血單核細胞中,CDK2 顯著下降,CCND1 明顯下降[22]。因此,生姜活性成分是通過多靶標發(fā)揮COVID-19防治作用的。因此,生姜還可通過CDK4 和CCND1等對炎癥導致細胞損傷起保護作用。需要注意是是,本研究只選了生姜的3 種活性成分(藥典含量測定指標成分),暫時未發(fā)現(xiàn)這3 個成分對COVID-19 研究熱點靶蛋白ACE2 或Mpro 等有作用,這也說明了生姜在防治過程中起著輔助和調(diào)理作用。
生姜活性成分作用的18 個重要靶蛋白生物過程富集主要集中在炎癥反應和免疫應答過程中,如白細胞分化,造血或淋巴器官發(fā)育,對細胞因子的反應,免疫系統(tǒng)的發(fā)育,T 細胞活化和白細胞激活等(圖4)。SARS-CoV 感染過程中免疫效應細胞釋放大量促炎性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引發(fā)了細胞因子風暴,導致致命的不可控制的全身炎癥反應[23]。這說明生姜可直接參與COVID-19 的炎癥反應調(diào)節(jié)。同時,GO 富集還包括細胞表面受體信號通路、調(diào)控凋亡,翻譯等一系列生物學過程,說明生姜對炎癥因子導致機體損傷有改善保護作用。
KEGG 通路分析發(fā)現(xiàn)生姜活性成分參與了多種信號通路(表5)。排第1 位的非小細胞肺癌通路(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與肺部損傷相關(guān),排第3 位的病毒致癌通路 (Viral carcinogenesis)和第7 位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與病毒感染有關(guān),還有趨化因子信號途徑(Chemokine signaling pathway)與免疫反應相關(guān)(表5)。這些通路直接與COVID-19 發(fā)生發(fā)展有著密切關(guān)系。值得注意的是,靶蛋白還參與了眾多癌癥通路,如非小細胞肺癌通路、腫瘤通路、膠質(zhì)細胞瘤通路、胰腺癌通路、前列腺癌通路、膀胱癌通路、子宮內(nèi)膜癌通路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通路等(表5)。研究報告癌癥患者比非癌癥患者更易感染COVID-19,且肺癌是最常見的類型,這些患者的預后較差[24]。推測生姜對COVID-19 患者的飲食調(diào)理有一定的幫助。
綜上所述,本文以生姜活性成分6-姜辣素、8-姜酚和10-姜酚為研究對象,通過化學相似法預測作用靶點,人工數(shù)據(jù)挖掘病毒性肺炎疾病相關(guān)蛋白,交集獲得生姜活性作用于病毒性肺炎的相關(guān)蛋白,并進行GO 富集和通路富集分析,構(gòu)建了作用網(wǎng)絡。發(fā)現(xiàn)生姜活性成分是通過多靶點和多信號通路作用于病毒性肺炎,具有多靶點和整體調(diào)節(jié)的特點。這為了解其防治COVID-19 提供理論依據(jù),也為日常食物調(diào)理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