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婷
【內容摘要】:2021年秋季,隨著新學期的到來,伴隨而來的還有國家的“雙減”政策。校內,學校教育質量要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回歸校園;校外,學科培訓基本消除,校外培訓基本降溫。學校教師該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呢?新政策之下的語文閱讀教學如何開展,語文素養(yǎng)如何強化,老師們又該如何做呢?筆者從“課堂教學改革、聽說讀寫結合、加強自學探索、應用信息論原理、發(fā)揮主體作用”五個方面來進行闡述。
【關鍵詞】:“雙減”政策 ?教師 ?語文 ?閱讀教學
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課時量最多的一部分,閱讀教學離不開課堂,課堂是語文基本功的主要訓練場。隨著2021年秋季新學期的到來,伴隨而來的還有國家的“雙減”政策,新政策之下的語文閱讀教學如何開展,語文素養(yǎng)如何強化,老師們又該如何做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改革課堂教學,提升學習興趣。
“雙減”不是讓學生遠離學習,而是對我們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鼓勵學習自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雙減”政策下的課堂教學,應更加關注學生的主體參與,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真正成為課堂的主流。教師要在課堂上精心設計各種有效情境,去點燃學生的激情。教師要秉著“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的信念讓教育回歸本真,授之以漁。我們可以從指導學生預習入手,指導學生學會預習,做記號,劃重點,記要點,多思索,提疑問,了解教材各知識點,并初步理解和找出疑難問題,學會運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疑難,使學生嘗到閱讀教材的甜頭,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為下一步學習做好必要準備。
二、聽說讀寫結合,提高語文能力。
語文閱讀教學中,聽、說、讀、寫四種能力是語文能力的全部。“雙減”政策下,學生自主支配的時間多了,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提高自主支配時間的有效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支配出來的時間讀好課文,多看一些課外書,在讓學生多讀書培養(yǎng)語感的同時教師注意進行寫作教學,做到有計劃、有步驟地把四種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起來,以讀促寫,以讀帶聽說,全方位地動口、動耳、動手、動腦,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如學習到寫景的文章時,教師讓學生回憶你看過的寫景文章,教會學生寫作時如何情景結合;學到寫人的文章時,聯系課外讀物,教會學生人物描寫運用到的各種手法……換一個角度說,就是把閱讀到的文本當成寫作的范文。同時,注意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求學生在聆聽別人說話的基礎上自己多開口說話,也可做一些相互辯駁的活動,既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又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有機結合,為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邁開堅實的一步。
三、加強自學探索,培養(yǎng)閱讀能力。
“雙減”政策之前,很多教師都把課堂知識的訓練放在課后作業(yè)的完成上,所以課堂上普遍采用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這樣的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學習,學生圍著老師轉,這顯然與語文新標準的目標要求不相稱,與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不相稱?!半p減”政策下,語文閱讀教學提倡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們提倡教師要學會用“導學式”、“啟發(fā)式”、“自學討論式”、“精講多練式”等多種閱讀教學模式,改變教師“一言堂”或者“一問一答”的牽著學生鼻子走的方式,在課堂上注重學生的參與,注重手腦并用,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思維習慣。
四、應用信息論原理,注意及時反饋。
現在,隨著計算機的普及,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計算機教學網絡進入了學校。有了這現代化的設施,我們就必須更新教育手段,從一本書、一支筆、一塊黑板的教學中解放出來,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半p減”政策下,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更要注重通過多媒體計算機來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外部刺激,為學生提供多種形式的參與機會,為學生提供建構新知識的材料途徑。注意建立充分的反饋通道,使信息得到及時反饋,學習效果得到及時檢驗,把教師、學生、媒體三者有機結合起來,進行異步教學,使學生得到全面、全體、個性三個發(fā)展,更有利于教師教學的調動和學生自我的調節(jié)。
五、發(fā)揮主體作用,綻放課堂光彩。
語文課堂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有效體現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因此,“雙減”政策下,語文閱讀教學應該讓學生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教師必須改變過去一貫盛行的灌輸式教學,挖掘課文中的情趣特點,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學態(tài)度,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讓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中活躍起來?!敖虒W過程是一個以學生的認識為歸宿的特殊過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解放兒童的頭腦,讓他們能想;解放兒童的手,讓他們能做;解放兒童的口,讓他能說……”這一教育思想。為了強化語文課上學生的思維活動,教師必須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協(xié)同活動,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教學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半p減”政策之前,課堂上的教師是演員,學生是觀眾。“雙減”政策之后,語文閱讀教學應注意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教師可以把課堂變舞臺,充當導演,讓學生充當演員。通過教學活動設置不同劇情,科學合理地利用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貫穿于課堂教學始終,讓課堂充滿光彩,使學生投入其中,樂在其中。
【參考文獻】:
2.陶行知《創(chuàng)造的兒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