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燕
【摘要】新課改中明確提出整本書閱讀的方式,這一方式也是發(fā)展的要求。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必須進一步深入對整本書閱讀的探究,作出一些必要的調整,最大限度地提升整本書閱讀的質量,促進高中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一、整本書閱讀的意義
1、有利于提高閱讀效率
在高中語文課本教材中,收錄了許多優(yōu)秀的名家名篇名句,其中許多是著名文章的部分優(yōu)秀片段。誠然,優(yōu)秀的段落對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但僅僅依靠這些名作的片段,很難讓學生了解整部作品的全部價值。整本書閱讀具有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在閱讀過程中系統(tǒng)性地進行閱讀,才能理清作者的思路以及文章的邏輯關系,感悟文章背后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利于習得新的閱讀方法
一個好的閱讀方法往往會獲得較多的效果,有效的閱讀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閱讀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從文中獲取有益的知識,還要掌握學習的正確方法,整本書中信息量大,知識點較多,因此只有掌握有效的方法,才能發(fā)現(xiàn)文章背后的知識,才能對文章內容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才能掌握文章的整體意思。整本書閱讀給學生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閱讀方法。在整本書閱讀的同時,學生還要從各個角度理解這本書,通過一定的閱讀方法,更好地把握書中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這樣讀完能更好地理解文章蘊涵的道理,能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
3、有利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對于語文科目的學習,閱讀絕對占重要的地位。由于高中生升學的壓力,學生往往沒有太多的時候用來閱讀,即使閱讀,學生也往往閱讀好的段落、好的句子。碎片化、功利化的閱讀方式,使學生對閱讀喪失興趣,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效果變得十分差。而閱讀又是作文素材的重要來源,對作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的。只有整本書閱讀,學生才能提高學習的興趣,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從而提高文學素養(yǎng)。
二、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1、豐富課堂形式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豐富課堂教學形式,以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此,教師要融入更多的趣味性元素,增強教學的生動性、形象性,并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性的引導,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閱讀,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例如,在教學《復活》一課時,教師可在課堂伊始利用多媒體播放作者列夫·托爾斯泰的生平,借助圖片和相關影視資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對文章寫作背景的了解,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
2、開展有效引導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注重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師要認真?zhèn)湔n,制定好教學方案,確定好教學重點和難點。在制定教學方案時,教師應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上下功夫,圍繞整本書閱讀多設計具有開放性、啟發(fā)性問題,引導學生在對問題的思考中發(fā)掘更多學習內容,獲得更多知識,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教學《雷雨》一課時,教師可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本課的學習內容包括舞臺藝術,教師可提出一些跟舞臺藝術有關的問題,如“舞臺藝術包含哪些基本元素”“戲劇中的人物都有怎樣的關系”等,引導學生討論交流。這樣的問題能調動學生閱讀熱情,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嚴謹性、邏輯性。教師設計的問題比較新穎,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探究熱情,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對文本的閱讀中。學生在對文本的閱讀中,能獲得一定的啟發(fā),并對這種啟發(fā)進行提煉和概括,然后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以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這種問題引導的教學方式,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3、多元閱讀手段
新課標提出,在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充分探討,而且需做好閱讀筆記,重視自主閱讀,不能讓教師的講解替代學生的思考。在具體閱讀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聽取學生的建議,開展一些相關閱讀活動,如推薦好書等,同時制訂整本書閱讀方案。另外,教師必須注重多樣性閱讀。
例如,在進行《邊城》教學時,教師必須緊密聯(lián)系課文內容,搜集與課文中翠翠等重點人物相聯(lián)系的材料,有效地引導學生展開《邊城》的整本書閱讀。具體閱讀期間,教師必須注重學生的閱讀體驗,可以讓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相關人物的詳細資料,并有效地做好讀書筆記,然后分組探討,以拓寬他們的知識面。
4、開展實踐活動
要進行以聽說書寫為形式的語言實踐活動。教師可以開展與讀書相關的實踐活動,與學生或者讓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推薦書目。讀完可以寫一寫對書籍的理解,因為書評能更好地展示學生對書目的理解,同時提高了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還可以舉辦一些與閱讀有關的話劇活動等,讓學生依據(jù)書上的片段進行表演,讓其中人物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文中人物的形象。整本書的閱讀對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對寫作能力的提升。而且整本書閱讀能促進學生對整本書的整體理解,這對語文學科的考試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學生快速理解文章的含義,提高做題的效率。同時豐富的閱讀量也為作文的寫作積累了豐厚的素材,為學生的學習積累了寶貴經(jīng)驗。
三、結語
整本書的閱讀方式,讓學生學會了閱讀的新方法,同時整本化閱讀也改善了片段的閱讀方式,讓學生從整體上理解文章,把握作者的思想,提高了學生對文學藝術的熱愛,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達到了更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孫亮亮.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探究[J].數(shù)碼設計,2017(23):27-28.
[2]劉千秋,董小玉.高中“整本書閱讀”的現(xiàn)狀調查及方法研究[J].語文建設,2017(1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