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習近平革命文化重要論述研究的文獻綜述

      2021-02-01 13:18:55邵艷梅
      石家莊學院學報 2021年5期
      關鍵詞:理想信念革命精神

      邵艷梅,杜 雪

      (河北工業(yè)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天津 300401)

      革命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05年,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就如何傳承革命文化發(fā)表了重要講話,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本文通過對習近平革命文化重要論述的相關文獻進行系統(tǒng)梳理,找出研究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期能為新時代傳承革命文化提供參考。

      一、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的相關基礎理論研究

      (一)國外相關研究

      就現(xiàn)有的研究成果來看,國外學者鮮有關于中國革命文化的專門研究,基本上都是關于中國革命精神的闡述,而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最精髓、最本質的部分。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在《西行漫記》中高度贊揚了長征精神,充分肯定了紅軍的革命優(yōu)良傳統(tǒng)。[1]173斯圖爾特·R·施拉姆(Stuart R.Schram)在《毛澤東的思想》中提到,毛澤東身上凝聚了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永不妥協(xié)、勇于獻身的革命精神,毛澤東的思想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具有一貫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形成和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2]140裴宜理(Elizabeth J.Perry)肯定了中國的革命理想情懷,認為應該發(fā)揮革命傳統(tǒng)的積極作用,并且指出要加強對革命文化資源的重視和利用。[3]總的來說,國外學術界關于中國革命文化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見,但對中國革命精神的相關研究同樣為習近平革命文化重要論述的研究提供了參考。

      (二)國內相關研究

      1.革命文化概念的研究

      概念是研究的邏輯起點。學者們從文化主體、構成要素、時間跨度等不同的定義視角,對革命文化的概念界定進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李康平認為,革命文化是隸屬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特有的文化形態(tài),其創(chuàng)造主體是黨、軍隊和人民。[4]李東朗認為,革命文化是物質文化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其中包括革命思想、革命理論、革命精神和革命文物等內容。[5]秦潔認為,革命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是文化傳承歷史中的關鍵樞紐,上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下啟社會主義先進文化。[6]梁化奎認為,革命文化是一種推陳出新的文化,它的內涵是隨著時代發(fā)展變化的。[7]總的來看,學界對革命文化的概念界定進行了諸多探討,學者們的觀點之間既有通用的核心概念,又有內涵上的重疊意指,基本上都包含革命文化的創(chuàng)造主體和生成時期。值得特別注意的是,關于革命文化與紅色文化的概念辨析尚不明朗,學術界的共識還遠未達成。有學者認為二者本質相同,都是以革命為思想核心的文化,基本可以通用;[8]也有學者認為二者內涵趨近相同,但外延不同。如陶璐、胡松指出革命文化跨越新、舊民主主義革命兩個時期,蘊含且超越了紅色文化;[9]而以魏本權為代表的一部分學者則認為紅色文化的外延更廣泛,紅色文化以革命文化為歷史根基,又是革命文化的當代呈現(xiàn)。[10]由此可見,關于革命文化與紅色文化的概念辨析學術界還存在較大分歧,需進一步研究。

      2.革命文化特征的研究

      基本特征研究是認識該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基本方法。關于革命文化的特征,學者們從不同層面進行了深入探討。朱金瑞認為,革命文化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基本特征是先進性、階級性、民族性、科學性和群眾性。[11]雷家軍認為,以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為基本對象的革命文化,具有群眾性、斗爭性、民族性和理想性的特征。[12]徐利蘭從革命文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啟迪層面出發(fā),認為其具有時代性、科學性、人民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特征。[13]趙莉娜從革命文化的政治性角度出發(fā),總結出中國革命文化的時代性、民族性及傳承性等特征。[14]還有學者從革命文化對現(xiàn)代化的助推作用考慮,認為革命文化具備“四個統(tǒng)一”的特征,如張建彪、田克勤指出,革命文化分別是繼承性與發(fā)展性、民族性與世界性、群眾性與創(chuàng)造性、科學性與政治性相統(tǒng)一的文化。[15]由此可見,大多數(shù)學者認同革命文化具有民族性、科學性和群眾性的特征。

      3.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的理論淵源

      理論構成研究的基礎。崔利萍認為,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論述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核心搭建的理論框架,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堅持。[16]武沫含認為,習近平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對革命文化的唯物史觀觀點。[17]趙丹陽強調,習近平是在吸收了馬克思主義關于實現(xiàn)人的解放、堅持無產階級的領導、堅持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等相關論述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系列論述。[18]劉星宇認為,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論述與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中國共產黨歷代領導人的思想遙相呼應,歷代領導人對革命精神的闡述為其奠定了理論基礎。[19]陳曦認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革命文化的文化基因,革命文化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愛國主義、民本思想一脈相承。[20]任新楠認為,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論述深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21]可見,學術界對習近平革命文化重要論述的理論淵源的探討以學位論文居多,期刊論文較少,其中大多數(shù)是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思想、中國共產黨主要領導人的革命文化思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三個角度進行分析。

      二、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的內涵研究

      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論述,思想深邃,內容豐富,涵蓋廣泛,準確把握其科學內涵是闡述習近平革命文化重要論述價值的前提。學術界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定理想信念、銘記革命歷史、發(fā)揚艱苦奮斗作風、堅持實事求是等不同視角切入,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革命文化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進行了深入探討,挖掘其內涵,形成了較為豐碩的理論成果。

      (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

      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論述蘊含鮮明的人民性。王紅光認為,人民是革命文化生成的邏輯起點和創(chuàng)造主體,人民性是革命文化先進性的內源性因素。[22]潘娜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群眾是革命文化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十分重視人民群眾在推動革命勝利和形成革命文化過程中發(fā)揮的積極作用。[23]劉星宇認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場,不僅是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的核心要義,更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之一。[19]黃冰鳳認為,習近平關于沂蒙精神、照金精神、呂梁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的重要論述中,蘊含著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價值訴求和人民立場,體現(xiàn)著濃重的為民情懷,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24]崔利萍提出,革命發(fā)展和勝利靠的是人民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從革命戰(zhàn)爭年代一直延續(xù)到新時代的價值訴求和根本宗旨,習近平總書記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治國理政的核心思想,同時也作為其革命文化重要論述的核心內涵。[25]

      (二)堅定理想信念的研究

      習近平在關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論述中提出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精神之鈣”等重要論斷,蘊含著堅定理想信念的科學內涵。崔利萍認為,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論述中蘊含著中國共產黨對理想信念的忠貞堅守,包括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恪守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追求;并且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居于國家戰(zhàn)略層面的高度,強調“理想信念”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重要意義,強調“理想信念”教育并不等同于普通的思想教育,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對理想信念的堅守。[25]陳玉斌、劉友田認為,習近平的紅色革命文化觀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包括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強的黨性原則、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勇于革新、實事求是、無私奉獻的精神等幾個方面,其中理想信念是中國人民在過去創(chuàng)造輝煌、在當下奪取偉大勝利、在未來創(chuàng)造美好愿景不可或缺的意志品質。[26]武沫含認為,革命理想信念是一劑清醒劑,能夠引領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為新時代黨的建設提供根本動力;指出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中所蘊含的理想信念內涵具備思想性特征,建設一支強大的無產階級政黨必須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17]

      (三)銘記革命歷史的研究

      革命文化與革命歷史相輔相成,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論述中蘊含著銘記革命歷史的重要內涵。呂延勤提到,習近平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指出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史和革命精神在新時代發(fā)揮著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是我們戰(zhàn)勝困難、開拓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要重溫這些偉大的歷史,從中汲取豐富營養(yǎng),增加巨大能量。[27]陳曦在《習近平關于弘揚革命文化的重要論述研究》中主要從黨員干部、人民群眾兩個價值主體出發(fā),以“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yǎng)劑”“革命歷史是理想信念的生動教材”等重要論述為著眼點,深入挖掘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中所蘊含的銘記革命歷史的重要內容,認為銘記革命歷史是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新局面的重要基礎,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修課”。[20]

      (四)發(fā)揚艱苦奮斗作風的研究

      艱苦奮斗的精神品格蘊含于習近平革命文化重要論述的豐富內涵之中,習近平在關于蘇區(qū)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和沂蒙精神等論述中多次提到了發(fā)揚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曹甜甜認為,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論述蘊含艱苦奮斗的實干作風和頑強拼搏的勇氣,并闡明艱苦奮斗精神是新時代黨帶領人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的精神動力。[28]黃偉從黨建視角切入,認為只有發(fā)揚艱苦奮斗作風,才能抵抗住各種腐敗,才能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水平,讓人民更加堅定依靠黨、跟黨走。[29]趙丹陽在《習近平關于弘揚革命文化的重要論述研究》中提到,井岡山精神是中國革命勝利的重要法寶,也是習近平論述較多、較為重視的革命精神之一,而在井岡山精神中所蘊含的艱苦奮斗作風豐富了中國革命文化的內容,是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的重要組成部分。[18]

      (五)堅持實事求是的研究

      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不僅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思想精髓,也是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的主要內涵之一。李世坤從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為研究視角,認為新時代黨員干部要發(fā)揚井岡山精神真抓實干,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態(tài)度,為百姓干實事、為人民謀幸福;還要利用延安精神涵養(yǎng)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清廉的黨員干部隊伍,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國家謀富強、為民族謀復興。[30]曹甜甜通過研究古田會議精神、延安精神和大慶精神等革命精神,認為革命精神的先進性是以科學求實為根本,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能夠將精神動力轉變?yōu)槲镔|力量。[28]黃偉通過研究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前往井岡山和延安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論述,認為黨員干部在工作中應該發(fā)揮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實事求是的精神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力量,是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法寶。[29]

      概言之,關于習近平革命文化重要論述內涵的研究成果較為豐富,其中以期刊論文占多數(shù),碩博論文相對較少。大部分學者認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的核心內涵。

      三、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的價值研究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論述在政治、文化、軍事、教育等領域發(fā)揮著重要的指導作用,為堅定中華文化自信、加強黨的建設、推進興軍強軍、加強鑄魂育人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根本遵循。

      (一)為堅定文化自信注入強大底氣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革命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倳浀倪@一重要論述為學術界關于堅定文化自信的研究提供了更權威、更有力的理論遵循。唐秀玲認為,習近平革命文化重要論述有利于切實增強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強調汲取革命文化的精神滋養(yǎng)要通過夯實物質載體、強化精神支撐、增強中國力量三方面來進行,從而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強大自信。[31]袁勇睢、陳愛華指出,革命文化被習近平稱之為“紅色基因”,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論述構筑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的必要根基,只有繼承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才能將文化自信內化于心,真正從歷史根基上建立起對革命文化的自覺與自信。[32]鐘天娥認為,弘揚革命文化有利于增強政治認同感,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的需要。[33]湯池認為,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頭,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從歷史邏輯來看,革命文化實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承上啟下;從現(xiàn)實邏輯來看,革命文化又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走向成功的精神力量。[34]渠長根認為,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論述有助于抵御歷史虛無主義、提升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35]陳曦、楊麗認為,樹立文化自信首先要將自身文化軟實力的基礎夯實,指出革命文化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弘揚革命文化就是堅定文化自信的底氣與底色。[36]

      (二)為加強黨的建設提供理論指導

      學者們認為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論述有利于加強黨的建設,體現(xiàn)在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堅定黨員的理想信念、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幾個方面。陳云認為,革命文化為黨的先進性建設提供了生動的教材和豐富的資源,革命文化中那些奮不顧身、舍己為人的革命英雄人物為黨員的先進性教育提供了現(xiàn)成的范本。[37]程彪、張榮榮、王春林從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入手,認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建設要從革命文化中去尋找回歸初心的精神家園。[38]胡獻忠認為,習近平強調要用革命文化推動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偉大的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而五四精神作為革命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必須充分發(fā)揮五四精神的重要作用。[39]張城認為,革命文化作為黨內政治文化的源頭,反映了黨的理想道德與價值追求,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論述對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意義重大,要深刻闡釋和準確把握習近平革命文化論述的精神內涵和指導價值,以革命理想、忠誠意識、犧牲精神等革命文化的精髓來涵養(yǎng)黨內政治文化。[40]

      (三)為推進興軍強軍工作指明方向

      學者們從不同視角研究了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對于推進興軍強軍工作的指導作用,但基本是以軍隊官兵作為研究的主體。詹紅菊從歷史和現(xiàn)實的視角出發(fā),強調革命文化對于治軍強軍的重要性,認為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論述是新時代治軍強軍的精神武器,全軍要發(fā)揚光榮革命傳統(tǒng),繼承偉大革命精神,賡續(xù)紅色基因,將紅色基因融入軍隊各級官兵的血脈,以引導官兵的價值追求和塑造官兵的靈魂。[41]時玉柱從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切入,指出革命文化與新時期的強軍目標一脈相承,是官兵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重要資源。[42]崔利萍針對當前軍隊尤其是少部分領導干部出現(xiàn)理想信念動搖、組織紀律渙散等問題,認為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論述對推進新時代興軍強軍工作有著重要的指導價值,為繼承和發(fā)揚革命時期軍隊思想建設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提高官兵思想覺悟、培養(yǎng)新一代革命軍人指明了正確方向。[25]

      (四)為加強鑄魂育人提供根本遵循

      有部分學者認為,習近平革命文化重要論述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如黃蓉生、丁玉峰認為,習近平革命文化重要論述引領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在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鞏固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和文化根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過程中提供了行動指南。[43]潘榮陽認為,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論述為思政課建設提供了深厚力量。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加強革命文化教育,利用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史為思政課建設提供力量源泉。[44]萬菊從全方位育人的視角切入,探究如何從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兩個層面將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論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45]石書臣、張朋林認為,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是利用革命文化資源加強新時代德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從理論維度、價值維度和實踐維度三個層面來闡述習近平革命文化重要論述的德育意義,厘清了革命文化與德育的內在聯(lián)系,強化了新時代革命文化的德育價值,拓展了革命文化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思路。[46]李巖麗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革命文化中蘊含著革命必勝的思想價值,為價值觀教育提供優(yōu)質資源,具有砥礪精神品格、筑牢理想信念、堅定文化自信、抵制不良文化思潮等價值觀教育功能。[47]

      由上可見,新時代關于習近平革命文化重要論述的研究呈現(xiàn)出成果豐富、角度多樣的特點。學術界從黨、政、軍、民、學等不同的主體層面出發(fā),對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進行系統(tǒng)而深入的研究,其在政治、文化、社會、軍事、教育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研究仍存在薄弱之處,具體有以下四個方面的不足:第一,革命文化的概念有待進一步明確。尤其革命文化與紅色文化二者概念的界定存在爭議,在時間跨度、內涵范疇上的界定還不夠清晰;第二,理論挖掘有待進一步深化。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的研究側重于習近平的論述本身,其理論淵源的挖掘有待加強,尤其是與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中國共產黨歷代主要領導人關于革命文化論述的比較研究相對薄弱;第三,研究的系統(tǒng)性有待進一步提升。關于習近平革命文化重要論述的相關研究,目前學術界主要集中于內涵研究和價值研究,且研究成果多以期刊論文為主。應著力加強對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的時代背景、理論淵源、發(fā)展脈絡、主要內容、基本特點、時代價值以及傳承路徑等系統(tǒng)性研究;第四,時代性有待進一步增強。當下,中國正處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jié)點上,應結合新的時代特點,進一步把握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在新時代的深刻內涵和重要價值,發(fā)揮習近平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在理論和實踐中的指導作用,為傳承革命文化、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根本的遵循和方向的引領。

      猜你喜歡
      理想信念革命精神
      理想信念是“政治靈魂”
      當代陜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2
      詮釋理想信念的寫作追求
      回族文學(2022年2期)2022-04-15 22:07:47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當代陜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拿出精神
      油改水革命誰主沉浮
      上海建材(2017年5期)2018-01-22 02:58:52
      堅定理想信念 錘煉優(yōu)良作風
      人大建設(2017年5期)2017-04-18 12:57:32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粉紅革命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48:47
      纳雍县| 章丘市| 永顺县| 钟祥市| 巍山| 松阳县| 黎城县| 上虞市| 息烽县| 阳原县| 岳普湖县| 涟源市| 报价| 抚顺市| 余姚市| 孟津县| 玉溪市| 额敏县| 朝阳区| 乌兰察布市| 汝城县| 湄潭县| 三穗县| 陇川县| 蓬溪县| 和平县| 翁源县| 双柏县| 红原县| 连城县| 涞源县| 游戏| 乐都县| 北海市| 泰州市| 育儿| 定边县| 玛多县| 梁平县| 鸡东县| 德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