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子
剛于2021年7月 成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地,泉州,地處福建省東南沿海,中心城區(qū)鯉城因形如鯉魚得名。比起“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mào)中心”的認定,“半城煙火半城仙”的美譽似乎更稱普通游客的心。吃不完的西街、香火很旺的古剎開元寺,文廟里演奏的南音臺下坐滿了人,民俗信仰和傳統(tǒng)文化藝術依然可以在街巷里隨處遇見,自然鮮活地存在在泉州人的日常。
麒麒是地道的泉州人,大學畢業(yè)后曾在泉州本土雜志《城市壹本》擔任編輯,很早就開始關注泉州的在地文化,每當有外地朋友來泉州,都愛讓他來帶路。后來工作變動,他索性在全是紅磚騎樓的中山南路開了一家民宿“麒麒商店”,也是自己的家,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做一件與他人分享泉州的美好事業(yè)。
近些年,泉州有許多年輕人回到家鄉(xiāng),在街頭巷尾開起有趣的生活方式類小店,麒麒也是其中的一員。在小店公眾號的簡介里,他寫著:“希望未來這家店是市井生活當中,溫暖的、有趣的、浪漫的、散發(fā)瑩瑩微光的所在。”
回顧三年多的經(jīng)營,最讓麒麒覺得開心的,就是順利開了民宿,做了一點自己喜歡做的事,交到了許多的朋友。不經(jīng)意的,還聽得到泉州朋友對他說,因為有這家店,讓他們覺得泉州不再那么無聊了。
青年的空間和藝文活動,像是泉州古城當下的文化注腳,既能往回看,又可以立足現(xiàn)在,以一股原生的活力感染越來越多人。
住在這兒,像回家一樣
麒麒商店所在的中山南路,沿街兩側(cè)全保留著商住兩用的廊柱式騎樓。麒麒在這條路上相中了現(xiàn)在的店面,內(nèi)部的水磨石地板、黃銅護腳踏和木制扶手散發(fā)的舊日氣息,完整體現(xiàn)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建筑風格,讓麒麒聯(lián)想起了自己的小學。
或許是某種緣分,盡管當時手里只有一萬元存款,卻在三天內(nèi)就決定了要租下這棟建筑來開民宿。前有三層高的沿街騎樓,后有五層高的寓所在金剛巷內(nèi),中間以一中庭天井相連,整個建筑保留了必要的自我空間,又與市井街道開放融合,這很像麒麒的性格:習慣獨處沉浸閱讀,又樂于分享交友。
從一開始,麒麒就想提供B&B式的傳統(tǒng)民宿,在自己居住的前提下,將多余的五個房間提供給房客。因為是自己居住的空間,在民宿的裝潢設計上幾乎也是以自己的需求出發(fā),硬件功能上考慮了許多細節(jié),極簡地滿足,房間里沒有安裝電視,希望大家能多些時間一起在一樓公共空間交流、喝茶、看電影。
“這里像家一樣”是他從房客那兒聽來的最高評價。每位來到麒麒商店的房客都會有一串鑰匙,可以自由進出。原想為房客提供早餐服務,結(jié)果來泉州的客人都會備好必吃打卡清單,反而是他們常常會打包回來和麒麒分享,也有好幾次收拾房間的時候,發(fā)現(xiàn)客人在書桌上留下了書,大家自然而然有了朋友式的相處。
騎樓奉茶茶攤
這幾年,受到疫情的影響,麒麒慢慢地將民宿前的騎樓空間打造了起來,開始售賣咖啡、精釀,也組織了許多有趣的活動。
奉茶,原是城市居民對販夫走卒的善意之舉,是泉州人流傳至今的傳統(tǒng)。如今每到炎熱的三伏天,小區(qū)門口、街巷邊還能遇見這樣的奉茶點,一個保溫桶里煮上茶餅,免費為過路人提供消暑茶水。
麒麒也將這一傳統(tǒng)放進店里,結(jié)合閩南茶桌的飲茶方式變成每月一期的“騎樓奉茶茶攤”活動。每期請上一些有趣的泉州年輕人來主持奉茶,像是民間信仰愛好者、梨園戲演員或空間主理人,來自不同的職業(yè)與文化背景。每次活動前,麒麒在公眾號里發(fā)布奉茶人的專業(yè)背景,感興趣的朋友不需報名就能來,隨到隨坐。茶桌上,常常會有房客和泉州本地青年共同落座,大家輕輕松松地喝茶談天,隨意向奉茶人拋出各種好奇。
除此之外,店里也還有圍爐讀詩會、自帶板凳觀影會等等不定期活動,讓旅行者與在地青年擁有了一處能夠直接對話的場所,打開旅行攻略之外的泉州。如同麒麒所言,“泉州有很榮光的歷史過往,但地方文化的活力要體現(xiàn)在當下,青年空間與活動即是這種體現(xiàn)。”
最近,疫情防控的人流限制讓麒麒面臨著許多困境,雖然不清楚未來會如何,但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通過民宿讓不同的旅行者感受更真實的泉州,這段經(jīng)歷對他而言依然值得且珍貴。
泉州“鵎迌”
泉州的街巷很多,穿街走巷去散步,是麒麒在泉州最日常的休閑方式。所以每有房客問起游玩路線,除了推薦能夠很好了解泉州歷史的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清凈寺,麒麒還會建議他們大可隨心閑逛,在巷弄之間穿行,不用害怕迷路,不經(jīng)意間就能感受古城的氣質(zhì)。“鵎迌(thit-tho)”在閩南語里是玩耍的意思,從廟宇逛到古巷、面線糊吃到姜母鴨、提線木偶戲看到梨園戲,每一處都可以停留。
感受半城煙火半城仙
泉州處處有神明,也因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而擁有眾多宗教文化,開元寺、關岳廟、清凈寺都相隔不遠,身入其中,可以感受當?shù)厝蓑\的信仰,以及風格迥異的古建歷史遺跡。遇到不解的,也可以隨時向麒麒詢問,像“關帝廟怎么拜、流程是怎樣的”之類的問題,他都能解答。逛完寺廟,不帶目的地隨意走進巷子,每條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一天可以吃八餐
泉州人的早餐從面線糊開始,中午有濃香的沙茶面、燉得軟爛入味的姜母鴨、醬汁熬煮的大塊牛排,下午溜進巷子里的咖啡館喝杯咖啡。若是逛進西街,潤餅、麻糍、豌豆黃……沿街各式各樣的小吃攤,也足夠逛吃。
鉆進“戲窩子”
到了孕育木偶戲、高甲戲、梨園戲、打城戲的泉州,不可錯過去看一場好戲。西街通政巷的泉州木偶劇團可以觀看提線木偶戲;關注“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公眾號,不定期也會有梨園戲在梨園古典劇院上演。晚飯后走進巷弄和古厝,如果偶遇正在演出的泉州南音,不妨走進找空位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