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敏
隨著天氣逐漸變寒,路上電動車“御寒神器”——反穿衣、擋風被、車把手套、長圍巾、擋雨棚又一個個“登場”了。殊不知,人們這樣騎車,往往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極易引發(fā)交通事故,從而帶來人身危險。
一、“御寒神器”易導致四大危險
1.影響手部靈活性。由于衣服前后設計不同,反穿衣時,整個手臂尤其是手肘處在用力時會遇到衣物阻礙,影響手部操作的靈活性。使用擋風被和車把手套也存在此隱患,它們降低了騎車人員對車輛平衡的掌控能力。另外,手套安裝在車把上,對剎車、按喇叭、扭動方向等手部操控動作也會產(chǎn)生限制,容易引發(fā)安全事故。
2.遇到突發(fā)情況無法自我保護。當遇到突發(fā)情況需要緊急剎車時,車輛容易發(fā)生傾斜倒地,這時人的本能反應一般會伸出雙手或雙腳撐地來保護自己。但如果身體被裹在厚厚的衣服或擋風被內,加上雙手束縛在車把手套中,無法及時伸出,騎車人員很可能會直接摔倒在地上,造成更嚴重的身體傷害。
3.衣物易卷入車輪內。許多騎車人員為了保暖,會反穿衣服或選擇擋風被、圍長圍巾,這類衣物很容易被卷入車輪內,從而影響自己和他人的行駛安全。
4.增加刮擦頻率。加裝擋雨棚會提高車輛橫向刮擦的概率。風吹在擋雨棚上會讓車身不穩(wěn)甚至左搖右晃,而且擋雨棚會阻擋視線,嚴重影響騎行安全。
二、騎電動車時如何正確穿戴保暖
交警提醒,在寒冷的天氣里,人們在騎行電動車的過程中,要注意在保暖的同時必須保證手部、頸部、肩部及腿部關節(jié)的靈活自如,以確保騎行的安全性。因此,騎電動車時,不應反穿衣服和使用擋風被,而是應該多穿防風保暖的衣物。比如:盡量選擇穿防風保暖性能好的沖鋒衣騎行;戴上能確保五指可以靈活活動和方便操控的電動車手套,佩戴季節(jié)頭盔或配備護頸,這樣既能防寒又能起到保護作用;使用保暖護膝、護肘,確保雙腳可以隨時支撐地面,如此就是萬一發(fā)生碰擦,也能保護膝蓋和胳膊。
三、電動車騎行人員要牢記“四要”
1.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騎行人員在騎行時切記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這樣才能大大減少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2.要經(jīng)常檢查剎車系統(tǒng)。在出行前,騎行人員要對剎車系統(tǒng)進行檢查,如發(fā)現(xiàn)剎車系統(tǒng)有異樣,應修理好后再騎行。這樣才能有效避免因剎車失靈等導致的電動車事故。
3.要戴頭盔。騎電動車戴頭盔不僅可以保暖,還能更好地保證騎行人員的安全性。因為在日常騎行過程中會遇到各種緊急情況,而戴頭盔往往能在關鍵時刻“救人一命”。
4.要選擇質量好的電動車。在購買電動車時,一定要選擇正規(guī)廠家生產(chǎn)的、有質量保證的電動車,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騎行安全,避免發(fā)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