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森,馬筱嫻,楊倩倩,鄭 琳,項 奎,修正武,李侃社,陳福欣**
(1.長慶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16;2.西安科技大學 高新學院,陜西 西安 710109;3.西安科技大學 化學與化工學院,陜西 西安 710054)
石蠟(也稱為蠟)是石油未開采之前,有機質(zhì)發(fā)生裂解而含有的部分高碳數(shù)烷烴,其碳數(shù)分布為20~70,甚至包括一些碳數(shù)更大的烷烴[1-2]。當碳數(shù)大于16時,石蠟將會由于溫度和壓力的變化而從油相中析出沉積在輸送管道,導致井眼和管道堵塞[3-4]。蠟沉積問題會使原油產(chǎn)能下降,甚至會造成油井停產(chǎn)[5-9]等嚴重后果。近年來,中國生產(chǎn)的原油中含蠟原油超過80%,其中很大一部分原油的蠟含量較高,約占20%(質(zhì)量比),有的甚至高達40%[10-11],如何清理蠟沉積是石油生產(chǎn)和運輸過程中一個復雜而重要的挑戰(zhàn),如果蠟沉積問題處理不當,將給石油工業(yè)造成重大的經(jīng)濟損失。
目前,長慶集團的油井普遍存在結蠟現(xiàn)象,現(xiàn)使用的化學清(防)蠟劑有2種。而判斷清防蠟工藝的使用效果,僅根據(jù)現(xiàn)場作業(yè)人員對抽油機電流、壓力、增油量和清防蠟周期的反饋,缺乏客觀的技術方面的分析評價,導致準確度低和浪費資源。根據(jù)目前實際使用效果來看,藥品的質(zhì)量無法保證,也無法清楚地判斷藥品的實際使用效果。
研究以長慶油田某作業(yè)區(qū)為研究對象,全面分析實驗區(qū)域原油的性質(zhì)、結蠟的組成以及造成結蠟的原因,有針對性地篩選適合于長慶采油廠低溫(25~30 ℃)油井的清防蠟劑,對結蠟油井的清蠟、減緩油井結蠟和提高油井產(chǎn)量均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和應用價值[12-13]。
原油(密度大于900 kg/m3),蠟樣,清蠟劑:作業(yè)區(qū)提供。氘代氯仿(CDCl3):純度≥99.5%,美國CIL(Cambridge Isotope Laboratories,Inc)公司;中性三氧化二鋁:75~150 μm,分析純,中國醫(yī)藥集團上?;瘜W試劑公司;苯、丙酮、石油醚:分析純,天津市富宇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核磁共振波譜儀:NMR,400 MHz,布魯克科技有限公司;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GC-MS):7890A-5975C,安捷倫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型恒溫水浴鍋: HH-600,龍口市先科儀器公司;真空干燥箱:DZF-6030,上海皓莊儀器有限公司;循環(huán)水式多用真空泵:SHB-Ⅲ,上??坪銓崢I(yè)發(fā)展有限公司;電動攪拌器:JJ-1,江蘇省金壇市金城國勝實驗儀器廠。
參考標準SY/T0537-2008測定。
10 g±0.1 g石油樣品(水含量不大于0.5%)用活化過的400 g三氧化二鋁在40~45 ℃保溫條件下柱層析分離。洗脫劑依次是石油醚(60~90 ℃100 mL)3次;苯(800 mL)。餾分蒸除溶劑后趁熱加入苯-丙酮(300 mL),轉移至蠟含量測定儀,于-22 ℃冷凍析出石蠟部分,趁冷抽濾,少量苯-丙酮洗滌;濾液蒸除溶劑后,105 ℃±1 ℃真空干燥至質(zhì)量恒定。
試樣的蠟含量w計算見公式(1)。
(1)
式中:w為蠟含量(質(zhì)量分數(shù)),%;m1為蠟的質(zhì)量,g;m2為試樣質(zhì)量,g。
采用GC-MS分析蠟樣的碳數(shù)分布。條件如下。
吹掃捕集條件:吹掃氣流量19 mL/min;氣相色譜條件:進樣口溫度290 ℃,采用不分流進樣方式,載氣流速為1 mL/min,程序升溫:初溫130 ℃,保持2 min,以5 ℃/min升溫至340 ℃,保持8 min,然后以10 ℃/min升溫至360 ℃,保持2 min。質(zhì)譜條件:采用EI源,離子源溫度230 ℃,全掃描方式進行掃描,質(zhì)量范圍為50~800m/z。
氣相色譜模擬蒸餾(HT-GC-SD)按照ASTM D2887標準,采用具有一定分離度的非極性色譜柱,在線性程序升溫的條件下,測定長慶油樣中烷烴混合物的保留時間,得到烷烴混合物的保留時間-沸點的校正曲線。
條件如下,氣化室,350 ℃;檢測室,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400 ℃。色譜儀爐升溫程序:初始35 ℃,0.5 min后以10 ℃/min升至340 ℃,恒溫1 min后以5 ℃/min升至400 ℃,再恒溫5 min,共49 min。
參考標準SY/T6300-2009,測定蠟球在清蠟劑中的溶解時間,計算得到清蠟劑的溶蠟速率。將石蠟溶化后倒入蠟球模具中制蠟球,準確稱量后置于溶蠟裝置中,加入15 mL清蠟劑。45 ℃±1 ℃測定蠟球溶完的時間。溶蠟速率計算公式見公式(2)。
(2)
式中:r為溶蠟速率,g/min;mb為蠟球質(zhì)量,g;t為蠟球溶完所用的時間,min。
(1)對清蠟劑進行1H NMR和13C NMR分析檢測,確認清蠟劑的結構。取樣品至核磁管中,并用移液槍加入約400 μL的CDCl3,放入NMR測試樣品的1H NMR和13C NMR。
(2)取清蠟劑50 μL,乙酸乙酯稀釋后進入GC-MS進行檢測,檢測條件如下。
色譜條件:色譜柱HP-5MS(30 m×250 μm×0.25 μm),載氣為高純氦氣。程序升溫:起始溫度100 ℃,維持1 min,以20 ℃/min速率加熱至200 ℃,維持10 min,再以20 ℃/min速率加熱至240 ℃,維持1 min,進樣量1.0 μL,流速1 mL/min,分流比1∶20,溶劑延遲3.75 min。
質(zhì)譜條件:EI離子源,電子能量80 eV,電子倍增器電壓1 668 kV,TIC掃描模式,質(zhì)量掃描范圍50~550m/z,離子源溫度250 ℃。
蠟含量實驗結果見表1。
表1 采出液含蠟量分析結果
續(xù)表
由表1可知,原油的重質(zhì)組分分布在20.39%~45.13%,w(蠟)分布在4.32%~22.98%。C49蠟樣重質(zhì)組分含量最高,占45.13%;C54蠟樣蠟含量最高,占22.98%。原油中重質(zhì)組分含量較高,容易出現(xiàn)結蠟的情況[14]。
原油組成復雜,高碳數(shù)分布較廣。由圖1(例C54樣品)GC-MS圖分析結果(圖2)可知,蠟樣組分中烷烴碳數(shù)分布在6~44,32碳烴的占15.09%,6碳烴的占18.21%。
時間
C原子數(shù)
表明成熟度和演化程度低,輕組分含量較低,重組分含量較高[15],清蠟的難度增大。
作為GC-MS的參考和補充,HT-GC-SD方法能夠更準確對高沸點混合油樣進行統(tǒng)一標準評價。研究對18個蠟樣的模擬蒸餾圖和GC-MS圖進行對比后發(fā)現(xiàn),二者在中低溫區(qū)域相似性較好,但在高沸點區(qū)域,區(qū)別明顯。其中,C54蠟樣的模擬蒸餾色譜圖(圖3)和沸點圖(圖4),進一步驗證了長慶油田作業(yè)區(qū)原油中重質(zhì)組分含量高,屬于超稠原油范圍。這一原油性質(zhì)不僅對清蠟劑的要求很高,同時對該作業(yè)區(qū)的其他藥劑,比如破乳劑等均有更高的要求,常規(guī)藥劑的應用效果不佳。
保留時間/min
沸點/℃
在45 ℃條件下測試了清(防)蠟劑的溶蠟速率,實驗結果見表2。所選清(防)蠟劑的溶蠟速率均大于標準中規(guī)定的0.016 0 g/min,清蠟劑11和清(防)蠟劑16的溶蠟速率最高,達到0.067 2 g/min,19清(防)蠟劑的溶蠟速率最低,為0.019 0 g/min。
表2 清(防)蠟劑評價結果
在相同條件下測試清蠟劑對井筒蠟樣的溶蠟速率則有較大差異。清蠟劑11和清(防)蠟劑16的溶蠟速率分別為0.012 2 g/min和0.009 37 g/min。初步的實驗結果顯示,該清蠟劑雖然符合企業(yè)標準,對標準蠟樣有較好的清防蠟效果;但是對實際井筒中的重質(zhì)蠟樣清蠟效果不理想,需要進一步研發(fā)針對重質(zhì)或超重質(zhì)原油的清防蠟劑。
清蠟劑NMR譜圖顯示的特征峰信號如下所示。
1H NMR(100 MHz,CDCl3)δ 7.40,7.34,7.33,7.32,7.30,7.26,7.19,7.18,7.16,2.52,2.51,2.46,1.47,1.45,1.43。其中,7.4~7.16的質(zhì)子信號表明可能為芳香類化合物,且以苯系為主;2.52~1.43的質(zhì)子信號表明可能為烷烴類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低沸點石油醚類物質(zhì)。
13C NMR(MHz,CDCl3)δ 137.68,136.38,134.59,129.86,129.56,128.88,128.27,128.11,127.80,126.01,125.77,125.56,77.32,21.26,20.87,19.63,15.57。其中,137~1 256的13C NMR信號表明可能為芳香類化合物,與1H NMR的質(zhì)子信號基本符合;2.52~1.43的質(zhì)子信號也驗證了烷烴類化合物的成分;該清蠟劑中可能含有二硫化碳等季碳化合物。
綜上所述,長慶油田使用的清蠟劑的主要物質(zhì)為長鏈烷烴和苯系物的混合清蠟劑,也屬于油基清蠟劑。
該清蠟劑中高密度溶劑包括重苯、二硫化碳等;中等密度溶劑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化合物;低密度溶劑包括石油醚、輕質(zhì)油等長鏈烷烴[16]。該清蠟劑中各組分對高碳數(shù)蠟的溶解作用和組分間的復配效果正在進一步研究中。
長慶油田部分井場原油中的重質(zhì)組分含量非常高,屬重質(zhì)原油;原油中高碳數(shù)烷烴占比較重(最高可達45%),蠟含量高(最高接近23%)。目前作業(yè)區(qū)使用的11號和16號清蠟劑的效果最好,其對標準蠟樣有較好的清防蠟效果;但是對實際蠟樣的效果不理想,需要進一步研發(fā)和篩選高效和針對性強的新型清防蠟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