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對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認識

      2021-02-24 08:00:25張麗琴
      求學·理科版 2021年2期
      關鍵詞:君權中央集權皇權

      張麗琴

      從秦朝以來中國古代的政治體制都是中央集權制度,包括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專制主義指最高統(tǒng)治者(皇帝)獨自掌握權力,是就中央的決策方式而言的;中央集權指中央對地方擁有統(tǒng)帥權,地方聽命于中央,是就中央與地方的關系而言的。這一制度在中國延續(xù)兩千多年,對中國社會尤其是古代中國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歷程

      1.戰(zhàn)國萌芽: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已經(jīng)出現(xiàn)郡制或者縣制,最為突出的是商鞅變法中確立的縣制,中央集權制開始萌芽。

      2.秦朝確立: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確立至高無上的皇帝制,并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加強君權;在全國范圍內確立郡縣制,形成中央對地方的垂直管理,從而建立了中央集權制。

      3.西漢鞏固:漢武帝時期,政治上,面對丞相位尊權貴的問題,實行中外朝制,架空了三公九卿的權力機構,從而加強皇權;面對王國問題,推行“推恩令”“附益之法”等,并在地方設置刺史以加強對地方高官的監(jiān)察。此外,經(jīng)濟上,實行鹽鐵官營政策;思想上,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不同方面加強了中央集權。

      4.隋唐完善: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長官均為宰相,相權一分為三,有利于避免宰相專權,又在一定程度上牽制君權,使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完善。

      5.北宋加強:北宋吸取歷史教訓,將地方的行政、軍事、財政權力收歸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據(jù)局面的出現(xiàn);在中央實行二府三司制分散相權,加強皇權。

      6.元朝發(fā)展:在中央,設中書省作為全國最高行政機構,保證中央統(tǒng)一政令的實行;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雖然行省權力大,但重要的民政、軍政事務要上報中書省,權力受中央約束。

      7.明清強化:明朝中央廢丞相,設內閣;地方廢行省,設三司,進一步削弱地方勢力。除此之外,明朝還遍設廠衛(wèi)特務機構,實行八股取士,這些都是強化中央集權制度的突出表現(xiàn)。清朝增設軍機處,大興文字獄,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思考1:為什么中國古代會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經(jīng)濟:封建社會的自然經(jīng)濟具有分散性,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來加強與鞏固。

      社會:維護和鞏固國家統(tǒng)一的需要。

      思想根源:法家思想為其奠定了理論基礎。

      歷史教訓:周王室衰落導致春秋戰(zhàn)國時期大混亂的歷史教訓。

      二、掌握中央集權制度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中央集權制度下往往存在皇權與相權、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中央機構調整的主要出發(fā)點往往是加強君主專制,而調整地方行政制度的目的多為加強中央集權。君相博弈中相權越來越小,直到明代廢除了丞相,君權和相權的矛盾以君權的勝利而宣告結束,到清朝建立軍機處,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在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斗爭中,中央集權不斷得到鞏固強化,地方的權力不斷削弱。

      2.實行中央集權不一定實行君主專制,實行君主專制必然實行中央集權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君主專制必然被淘汰,而中央集權制度將會繼續(xù)存在,比如當今的很多國家實行中央集權的管理體制,但不實行君主專制。

      3.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下的皇權在一定程度上受限,并非絕對的君主專制

      皇權受限的因素:

      儒家思想:儒家的“禮”“天人感應”思想及北宋的理學均對皇帝有一定程度的約束。

      古代官僚體系:三公九卿制下,相權獨大,有制度賦予丞相約束皇帝的權力;三省六部制下,皇帝詔令必須加蓋中書省、門下省的印章才是合法的;二府三司制下,仍保留唐制對皇權的某些制約因素,如封駁制度;內閣制下,閣臣權力地位提升,會對皇權產生一定的制約作用。另外,官僚體系下的諫官制度對皇權的制約作用也不可忽視。

      修史的傳統(tǒng):中國古代史官會記載皇帝言行,原則上皇帝是不能過問的,這對于想青史留名的皇帝來說有很大的約束力。

      4.君主專制的空前強化并不意味著封建制度有強大的生命力

      明清時期,皇帝通過設置廠衛(wèi)特務機構、文字獄、密折制等非正常的手段進行國家管理,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這一時期,國家正常的內在調節(jié)機制在逐漸失靈,封建制度的生命力也在逐漸減弱,隨之走向衰落。

      5.不能認為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落后于西方(雅典)的民主制度

      任何一個國家的制度建設都與本國國情密切相關,中央集權制度是中國古代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在封建社會的前期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在多方面推動了中國古代社會的發(fā)展,不能與西方古代的民主制度簡單對比。

      思考2: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產生了哪些影響?

      積極影響: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和發(fā)展;對于維護小農經(jīng)濟的穩(wěn)定有積極作用;有利于中華文化的延續(xù)和傳播;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王朝所沿用。

      消極影響:君主專制帶有濃厚的人治色彩,容易造成個人專斷,導致暴政出現(xiàn),進而激化階級矛盾。明清時期封建君主專制的強化,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束縛了社會生產力,其危害尤為嚴重。

      三、備考提示

      1.準確區(qū)分概念:對于中央集權制度下的兩個不同層面的概念——專制主義與中央集權的內涵要準確理解。

      2.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在復習中要縱向梳理中國古代各個時期加強中央集權制度的措施。

      3.突破定式思維:不要以歷史的結論代替歷史的分析,要善于從材料中得出結論;此外,還要以發(fā)展的眼光來看歷史,切忌把歷史理解成靜態(tài)的。

      猜你喜歡
      君權中央集權皇權
      浙江君權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汽車電器(2019年9期)2019-10-31 07:51:10
      西夏佛教圖像中的皇權意識
      敦煌學輯刊(2018年1期)2018-07-09 05:46:40
      王符《潛夫論》法律思想評析
      法制與社會(2018年6期)2018-04-18 09:19:04
      荀子基于人的局限性的社會秩序建構理論探究
      縣以下代表皇權的人員?——胡恒《皇權不下縣?》讀后
      法律史評論(2016年0期)2016-11-08 01:43:25
      費孝通紳權與皇權的關系研究
      唐山文學(2016年11期)2016-03-20 15:25:57
      漢代儒學獨尊地位探析
      求知導刊(2016年4期)2016-03-19 14:21:18
      從課標視角反思教學誤區(qū)——以“古代中國中央集權制度”的教學為例
      資金“中央集權”
      試析渤海世族家族與金朝皇權統(tǒng)治
      内江市| 柳州市| 弥勒县| 晋江市| 宣武区| 巴南区| 锡林浩特市| 来宾市| 乐安县| 犍为县| 兴山县| 山西省| 龙门县| 台山市| 凌源市| 汾西县| 永济市| 久治县| 濮阳县| 东乌| 绍兴县| 定陶县| 潜山县| 云霄县| 射洪县| 杂多县| 轮台县| 堆龙德庆县| 华蓥市| 广水市| 静宁县| 隆回县| 集贤县| 宜都市| 普定县| 兴化市| 新宾| 龙岩市| 定结县| 富蕴县| 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