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初唐七律之冠

      2021-02-24 08:01黃天驥
      古典文學知識 2021年1期
      關鍵詞:遼陽莫愁木葉

      黃天驥

      初唐時期,有兩位頗負盛名的詩人,一位是沈佺期,一位是宋之問,人們并稱之為“沈宋”,相比而言,我認為沈佺期的詩作,更能體現(xiàn)初唐詩風的特點。

      現(xiàn)存沈佺期的詩歌,據(jù)知有一百四十多首。而最受人關注,可以被視為精品的,不過是《獨不見》《雜詩(其三)》和《龍池篇》三首。尤其是《獨不見》,甚至被胡應麟視為“初唐七律之冠”(《詩藪·內編》)。從詩的特點和創(chuàng)作技巧看,這評價也不是沒有道理。

      沈佺期和宋之問,都是武則天的御用文人,寫的詩也是“應制”居多。眾所周知,御用文人要想得到帝王的恩寵,無非一是表忠心,拍馬屁;二是用詞遣句,富麗堂皇,色彩繽紛,讓皇帝老子在鎏金綴玉的文風中自我滿足,龍心大悅。其實,御用文人也是“人”,其內心世界,也有復雜的一面。特別是初唐政局還未完全穩(wěn)定的年代,官吏們受到各方利益的牽扯,其大腦,便如斑駁的調色板。當然,歌功頌德是他們日常的必修課,而對上頭的一些做法,卻未必時刻緊跟,未必沒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像沈佺期,一方面在《龍池篇》里,高唱“龍德先天天不違”,寫到圣天子君臨天下、萬國來朝的威風;一方面,對王朝年年用兵,不知節(jié)制,他也是有自己的判斷的。被人們稱道的《獨不見》和《雜詩》,便透露出他有一些憂國傷時的思想感情,而不至于只會一味大唱贊歌。

      關于《獨不見》,原來是古樂府的一首曲名,它以獨特凄婉的曲調和節(jié)奏,表達相愛者無法相見之苦??磥?,這種曲調和七言律詩的形式很接近。也可以說,七律的格律,很可能是受到《獨不見》等樂曲的啟發(fā),其后進一步形成固定的形式。

      有趣的是,沈佺期一面采用這首古樂府的曲名,而詩的內容,竟又真的是寫相愛的人不能相見。這曲名和詩的內容,完全吻合。且看全詩: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獨不見》開頭的第一句,首提“盧家少婦”。不過,詩人所說的那位少婦,倒不一定真是姓盧。詩人不過是借用當時很流行的蕭衍《河中之水歌》,其中說到的一位貴族少婦的名字“洛陽女兒名莫愁”,“十五嫁為盧家婦”。后來,這名字用開了,唐代好些美女、歌伎,也被泛稱為莫愁。而蕭衍所寫的那位莫愁,住的房子確是很華麗的,“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郁金蘇合香”。于是,沈佺期便把蕭衍的詩意,順手拈來,化而用之,泛指長安某些貴族之家的少婦。

      沈佺期很聰明,他只用“盧家少婦”一詞,卻沒有直接提出“莫愁”,這便屬于泛指富貴人家的少婦。但識者又都知道,他這里用典,恰好是它暗藏著“莫愁”的名字。至于“莫愁”一名,按字面的解釋,是讓人不要犯愁的意思。于是,人們往往以它來勸解犯愁的人,乃至用作對發(fā)愁者的襯托或反諷。例如李商隱說唐玄宗:“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闭f他當了近五十年皇帝,卻保不住楊貴妃的性命,讓她悲苦憂愁,反不如作為平民的盧氏莫愁那樣的無憂無慮。顯然,在《獨不見》里,沈佺期巧用蕭衍的詩,暗含深意,這是頗具匠心的安排。

      “郁金堂”,也是從蕭衍寫到盧氏居于“郁金蘇合香”的居室而來。郁金,即郁金蘇合香,是一種名貴的香料。以其涂堂,是點明這位少婦,居住在富貴之家。這一家屋梁鑲嵌著玳瑁片,顯得華貴光亮,富麗堂皇。在描寫奢華設施的同時,詩人卻又特別點出了一個細節(jié):在以名貴的玳瑁片鑲嵌的屋梁上,有一雙海燕,在那里棲息。

      海燕,即越燕,多飛翔在江南近海的地方。它胸前有紫色的毛,又被稱為紫燕。這小燕子有一個特性,喜歡棲息在濕暖的地方。古詩即謂“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南朝蕭統(tǒng)在《飲馬長城窟》中說:“胡馬依北風,越鳥見日喜?!薄秴窃酱呵铩愤€說到:“胡馬望北風而立,越鳥向日而熙,誰不愛其所近,悲其所思乎!”沈佺期特別注目于棲息在玳瑁梁上,喜歡溫暖、依戀南方的海燕。在這里,他不是從首句順流而下,例如直說“活色生香玳瑁梁”之類,而是引導讀者注意到玳瑁梁上的海燕,當然是有用意的。

      沈佺期寫思戀南方的海燕,特別又拈出了“雙棲”一語,這更值得我們注意了。要知道這是一雙一對依在富貴人家梁上的越燕。它們俯瞰著“盧家少婦”家里發(fā)生的一切,卻不是“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舊時王謝堂前燕”。而且,“雙棲”兩字和“獨不見”相應成文。詩人凸顯“海燕雙棲”溫馨的細節(jié),明顯和后文“含愁獨不見”相對應。顯然,沈佺期尋章覓句,是頗為考究的。這是他在謀篇布局時,有心設定的“詩眼”。

      按照一般詩人的寫法,詩第一、二句寫這富貴人家的華麗,順承而下,便應進一步描繪“盧家少婦”的幸福生活了。誰想到這詩的第三句,竟是“九月寒砧催木葉”,“寒”字一下,氣氛變了。

      在古代,九月已是深秋,家中的婦女,應該為外出的親人制作棉衣了。制作時,需要有質地堅硬的墊子,墊在衣料之下,再用工具把布料捶得綿軟,這便會發(fā)出嘭嘭的聲響,所以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有“搗衣砧上拂還來”之語;李白則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之句。而砧是物體,本身沒有感覺,也無所謂寒與不寒,只是搗衣的女子在深秋要制衣給遠方的征夫御寒,內心不免牽掛,不免凄然。這感情,外射到砧上,詩人便把砧也說成為有感知的東西,讓它映照著閨中人的心聲。

      至于說“寒砧催木葉”,也是沒有道理的。九月秋深,節(jié)候變化,自然是“無邊落木蕭蕭下”(杜甫句),不可能是由砧聲催下了木葉;其實,倒是木葉的落下,使人們知道秋的到來,該要制作寒衣了。沈佺期卻將因果關系顛倒過來,這固然有平仄方面的要求,但更重要的是,讓“寒砧”作為主語,把木葉的落下,寫成由于砧聲的催促,等于讓無情的木葉也化為有情。由于作者把“砧”和“木葉”作擬人化的處理,也讓讀者加深了對搗衣者同情。

      當然,如果按照律詩格律的要求,這頸聯(lián)以“寒砧”對“征戍”,以“木葉”對“遼陽”,兩者詞性不同,難免有“偏枯”之嫌。但是,這也說明在初唐階段,律詩格律尚未有嚴格的規(guī)定。所以,即使像李白、崔顥等詩人,也往往出現(xiàn)格律不工的狀態(tài)。即使是杜甫,也才是“晚節(jié)漸趨詩律細”的??磥?,大致遵守格律的規(guī)定,又首先考慮內容的表達,不被格律所完全束縛,這往往是作家們具有創(chuàng)新的表現(xiàn)。正如明代的湯顯祖說:“文以意、趣、神、色為主,四者到時,或有麗詞俊音可用,爾時能一一顧九宮四聲否?”這道理,與詩歌創(chuàng)作是完全一樣的。

      我們還需要體悟作者創(chuàng)作技巧的是:這詩的開首兩句,用詞遣句,如“郁金堂”“玳瑁梁”等等,瑰麗堂皇,五色并馳。但第三句一下,詩的意象,呈現(xiàn)出斷崖式的變化,讓人感到寒氣逼人的凄清。正如《唐詩鏡》說它“迥出常道”。這反常的描寫,正是詩人們常常運用的所謂反襯的方法。運用得好,便能產生強烈的效果。

      在我國古代的詩歌理論中,有所謂“賦、興、比”的說法,賦即直陳其事;興,是由一事引出另一事;比,則以一事與一事比較或比襯。但這三者在運用時,關系是復雜的,它們往往彼此糾纏融合在一起,所以有“賦而興又比也”的說法。像《詩經·小雅》的《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边@既是直陳親人過去和今天的相見時間,也是以今昔不同的景象,對比不同的心境。以昔日的“樂景”,反襯今天的“哀景”,這又更加突現(xiàn)今天凄涼的心情。因此《獨不見》前兩句,作者先極寫盧家少婦居室的輝煌,和其后所寫的狀況相比,便起到讓人心靈顫動的效果。

      為什么在堂皇的郁金堂里,會出現(xiàn)“寒”字,出現(xiàn)陰冷的心聲?詩人在第四句,便給予“十年征戍憶遼陽”的補足。

      如果說《獨不見》開頭的兩句,作者已經把那貴族少婦舒適的生活寫足,那么,當她聽到寒砧,便思緒翻騰,牽掛著離家多年征戰(zhàn)遼陽的丈夫。這欲抑先揚的寫法,一下子讓讀者的心,也掉進了冰窟。所謂“十年”,只是個整數(shù),是表現(xiàn)年復一年的意思。至于遼陽,則在今遼西一帶。在初盛唐時期,唐王朝和當?shù)氐牟孔澹洺0l(fā)生戰(zhàn)爭。特別在遼西、龍城一帶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地方,雙方互有勝負,包圍與反包圍的戰(zhàn)斗,經年不斷。而當唐王朝在用人不當時,東北地區(qū)的軍隊,或久攻不下,或長期被圍,駐軍也就長期得不到換防。所以,在初唐的詩壇上,我們經常看到許多與征戰(zhàn)有關的作品。

      人的思想是復雜的,沈佺期的仕途,有起有落,他也會關心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像他的《雜詩》(三首),“其二”說到“妾家臨渭北,春夢著遼西”,也就和“十年征戰(zhàn)憶遼陽”同出機杼。

      沈佺期還寫過《雜詩》(其三),這詩也很出色。我們不妨把它和《獨不見》作一比較: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蓱z閨里月,長在漢家營。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這首詩和《獨不見》一樣,都是以征戍問題為題材,都是運用月色作為夫婦雙方思念的媒介,結句也俱用詰問的口氣。但是格調完全不同。如果說《雜詩》(其三)是從征夫對家人思念的角度,希望征戰(zhàn)勝利,風格顯得在傷感中包融著慷慨沉穩(wěn);那么《獨不見》則是從思婦懷念征夫的角度,采用的是另一種創(chuàng)作手段。

      《獨不見》的頷聯(lián),接著三、四句,進一步寫思婦憶念的原因和情景:“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p>

      白狼河,即今遼寧大凌河,是指當年征夫戍邊的地方。這里與長安相隔千里萬里,關山難越,音訊斷絕。丹鳳城,指的是當時的首都長安,也就是“盧家少婦”居住的地方。歲月悠悠,她一直收不到征夫的消息;長夜漫漫,在寒砧聲里,越覺得秋天的夜,涼浸浸的,比白天更難抵受,更使她愁思倍增。這頷聯(lián),詩人運用得很巧妙,它既上承第四句順流而下,強調思婦對征夫的“憶”,又可以讓人感到,第五句和第六句,一寫遠在遼陽的征夫,一寫居住在長安的思婦。行者居者,相互對應,這可以讓人感到這兩句是因果關系,是征夫沒有音訊,讓思婦滿懷愁緒。就結構而言,頸聯(lián)和頷聯(lián)的關系,便如抽絲剝繭,思路鉤聯(lián),而頷聯(lián)本身的兩句,既似分寫夫婦兩方,各有司職;又似互相銜接,欲斷還連。這一來,在審美方面,也讓讀者感受到纏綿凄戚的意緒。

      另外,在用詞遣句方面,第五、六句以“白狼”與“丹鳳”相映襯,著色鮮明,讓人目眩。這固然是作為初唐時期的詩人,依然受到齊梁詩壇喜愛華艷詩風的影響。但也說明,就像這詩以“郁金堂”“玳瑁梁”開頭一樣,沈佺期一直注意運用“反襯”的手法,以華美的色彩和瑰麗的環(huán)境,映襯征夫思婦黯淡憂愁的心情,從而收到了獨特的審美效果。

      從頸聯(lián)進入頷聯(lián),配合著表達女性在閨中默默無言、幽幽怨楚的情懷,沈佺期一直采取了平緩沉著、婉轉舒徐的語調??墒堑搅说谄呔?,語勢陡然變化:“誰為含愁獨不見?”這詰問的句式,像是奇峰突兀,使人心頭一振。

      “誰為”,即誰使、誰令的意思。“獨不見”,直切曲名,而語帶雙關,直切題旨。詩人提出,到底是誰,讓盧家少婦獨守閨中,不見丈夫,只能惆悵含愁?這猛然一問,個中緣由,誰也明白,誰也不必回答。

      第八句,“更教明月照流黃”。更教,“尤其是”的意思。這少婦,已經夠可憐夠孤獨的了,又不知是誰,讓夜晚明亮的月色,照入閨中,讓閨中人倍感孤寂。流黃,有人解作窗簾的幃帳,有人解作床幕的流蘇。我覺得釋為后者更妥,明月照入空床,人去床在,少婦睡也不是,不睡也不是,她那“獨不見”的情態(tài),作者以含蓄的寫法,留給讀者自己去想象,去思考。換言之,作者在強烈的提問之后,又細膩營造出一種迷離空靈的意境,像是樂曲,在一記響徹行云的敲擊之后,緊接著,是余音裊裊,漸漸歸于寂靜。

      明代評論家胡應麟從為,《獨不見》是“初唐七律之冠”,即就此詩結構的精巧而言,詩人確是匠心獨運,不同凡響。它跳出一般詩人寫詩時采用起承轉合之法,倒是忽開忽合,明麗與凄婉相襯,流暢與曲折相連?!墩衙琳惭浴氛f它“曲折圓轉,如彈丸脫手”,確實,它用詞遣句,流暢中又起伏不定,很能表出少婦幽幽的思念和忐忑難安的情態(tài)。

      最后,我們還應注意這首詩的題目問題。

      據(jù)五代后蜀韋谷所編的《才調集》和北宋時期所編的《文苑英華》,其中所收沈佺期這首《獨不見》,題下有“贈補闕喬知之”或“古意呈喬補闕知之”的字句。很可能這首詩是作者特意要送給作為諫官的喬知之看的,不過后人把這一副題刪去了。據(jù)毛奇齡在《西河詩話》中指出,喬知之與沈佺期,同仕于武則天掌權的時候。喬有一妾,被當時權貴武承嗣奪去。喬知之思念不已,沈佺期便以戍婦思夫的比喻,安慰悲傷的喬知之。

      這故事不知是否屬實。果如此,這詩便有隱喻的意味。不過,從沈佺期寫過《雜詩》三首,說明他確是關注當時年年征戰(zhàn)的現(xiàn)實,至于有關征夫戍婦的內心世界,是社會人士包括喬知之在內,也是共同關心的問題,何況詩中也直接點明“遼陽”“白狼河”等征戍的具體地點。這也是后人肯定這詩具有積極意義之所在。至于后人刪去了詩的副題,無非是不想讓讀者把這詩的題旨,看得過于狹窄。退一步,即使這詩真如毛西河所說,有其特定的含義,但是,形象大于思維,往往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文學作品所呈示的客觀形象,以及它在審美受體心目中獲得的意涵,往往遠遠超越作者原來的想法。從《獨不見》描寫的形象和抒發(fā)的感情看,刪去了副題,反更能突出它在詩壇上的價值。

      (作者單位:中山大學中文系)

      猜你喜歡
      遼陽莫愁木葉
      從明清到近代: 試析交通因素對遼陽的影響
      我不是“莫愁大姐”
      《莫愁》于我如發(fā)小
      莫愁,莫愁!向上的力量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梅大圣
      澳大利亞遼寧商會考察團走進遼陽
      盞中,木葉似小舟
      勸君莫愁
      忠旺系
      赣榆县| 衡水市| 班玛县| 蕉岭县| 达孜县| 乡城县| 普定县| 紫阳县| 建始县| 金阳县| 长兴县| 民县| 仙游县| 郯城县| 洪雅县| 化州市| 滁州市| 溧水县| 鄂尔多斯市| 陆丰市| 永定县| 民权县| 萝北县| 博客| 城固县| 吉首市| 苍南县| 霸州市| 中西区| 普安县| 六枝特区| 龙胜| 启东市| 保德县| 博白县| 万州区| 沐川县| 灌云县| 昂仁县| 榆社县| 遂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