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彬,劉曉楓,田險峰
(菏澤家政職業(yè)學院,山東 菏澤 274300)
隨著國內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教師使用信息化的手段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混合式教學就是將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整合的有效教學模式,可基于二者優(yōu)勢互補作用提高教學質量。中職護理專業(yè)實踐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護理實踐技能作為教學目標,而護理實踐的前提是學生必須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如果以線下課堂作為開展教學的主要場所,那么學生將在課堂和實踐、實習場地內不斷奔波,這會對學生的學習效率、質量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1]。在此基礎上,中職護理專業(yè)可基于信息化條件,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教師可以更方便快捷地開展教學,學生可以更加自由地參與學習,進而有效提升護理專業(yè)實踐教學質量。因此,以信息化條件為基礎,在中職護理專業(yè)實踐教學中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具有提升教學效果的價值。
中職護理專業(yè)實踐教學中,在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存在一個普遍性的問題,那就是護理專業(yè)學生在校期間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具有較高的積極性,但當他們進入實踐教學或實習過程中時,理論學習的積極性便會下降。他們會更愿意參與實踐活動,認為在實踐中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經驗。這一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相較于枯燥的理論知識學習,實踐活動以動手操作為主,趣味性更強。并且理論教學大多是在固定時間、固定場所內開展,學生即使學習狀態(tài)不佳,也要被迫參與學習,易產生厭煩情緒。而混合式教學模式采用線上、線下結合教學,線上教學以互聯網作為媒介,學生具有更多自主權,在學習過程中的自由度較高,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就會提升,可以根據學習狀態(tài)調整學習時間。
在中等職業(yè)教育中,實踐教學是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資源消耗最多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如果理論指導和實踐實訓都在實體環(huán)境開展,綜合來看成本較高。但如果借助信息化條件開通混合式教學模式,那么理論指導的教學步驟便可以在互聯網中開展,只需要教師利用互聯網設備完成對教學視頻的錄制和剪輯,教學資源就可以供整個護理專業(yè)學生使用,無形中降低了較多教學成本。同時,線上教學內容大多是精簡凝練的知識點解析,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直接找到對應的教學視頻,迅速解決問題。整體來看,教學效果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護理專業(yè)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其休息時間很難完全統一。學生通常會以串休的方式輪流上夜班,他們無法找出一個固定的休息時間回到學校參與課堂學習。并且護士的工作以體力勞動和技術勞動為主,體力消耗較大。他們的休息時間更應該用來好好休息,以免在新一輪的工作中因體力不支出現工作失誤。但同時,第一次參與實踐或實習的學生,必然會在工作過程中遇到一些技術性問題,他們需要求助于專業(yè)教師。在此基礎上,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不受實踐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限制,為學生提供更加便利的教學服務。線上教學平臺不但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工作中需要的一切知識點解析,更可以提供一對一交流功能,學生可以在線上隨時隨地與指導教師進行交流,隔空解決技術問題。因此,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中職護理專業(yè)實踐教學中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線上平臺是保障學生和教師交流質量、保障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校方應該建設一個功能全面、交流暢通的線上平臺。功能全面指平臺既要有視頻學習模塊、論壇交流模塊,也要有師生一對一視頻模塊、可下載的教學資料庫,這些功能可以在一個平臺內實現。學校也可以將學習通、微信、QQ、TIM、釘釘、藍墨云班課等平臺作為線上教學的主要平臺,其重點在于要保證學生參與學習的自由度以及師生交流的流暢度。
在實踐階段,最具價值的是學生在參與護理實踐過程中,在真實工作環(huán)境和真實工作內所產生的疑問。但問題剛產生時,學生往往只能意識到自己產生了問題,卻并不明確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問題所反映的自身能力的欠缺。而線上教學中的教學資源,往往能夠解決比較清晰的問題。對于相對模糊的問題,則需要教師進一步研究解決[2]。對此,校方應該承擔起幫助學生了解自我、提升自我的責任。要設定一個目標明確、步驟清晰的線下教學模式,以“穩(wěn)準狠”的態(tài)度總結學生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且要針對性地去剖析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也要對學生在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從多個角度進行評估,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線上線下教學可以實現通力合作,迅速提升中職護理專業(yè)實踐教學的整體質量[3]。
首先,護理專業(yè)教師團隊要調查最受學生歡迎的網絡教學模式。學校建立實踐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應到規(guī)模較大的慕課網站和各大視頻平臺的學習模塊中進行查詢。目的是總結出學生在網絡學習方面的興趣取向,并以此為參考設定護理線上教學視頻的基本形式。其次,確認好視頻制作的基本形式后,教師應該根據護理專業(yè)不同實習崗位的具體需求,結合學生實習的可預見情況,對混合式模式進行教學設計[4]。如在線上教學階段,教師應根據護理實踐的基本內容上傳對應的教學視頻,如持物鉗等工具的更換時間、不同患者的導尿量把控、簡易呼吸器的氧流量和送氣量等。在線下教學階段,教師團隊應協商好工作任務,一部分教師負責處理線上平臺學生提出的疑問,另一部分教師負責規(guī)劃線下教學的基本任務,以最大化地協調學習和工作,使教學和實際工作任務高度混合。
學生在實踐學習階段中,教師應該提前將課程的重點、難點以知識點形式發(fā)送給學生,并標記好每個階段應該完成的學習任務。學生可以根據教師提出的要求定期觀看線上視頻完成階段性學習任務,也可以根據自己在實習階段遇到的問題,查找針對性的教學視頻進行專項學習。學習過程中學生產生疑問后,可以隨時通過線上平臺與教師進行一對一溝通。學生完成一個階段的視頻觀看學習任務后,教師應該在平臺上發(fā)布相應的階段考核測試,由學生在固定時間內進行統一作答??己顺煽儗⒆鳛楸緦W年教師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參考依據,與學生是否能夠順利畢業(yè)密切相關。如此一來,學生便會定期完成學習任務和考核,有效保障線上學習質量。
一般來講護理專業(yè)學生的實習都是在醫(yī)院內進行,我校護理專業(yè)學生主要在單縣中心醫(yī)院、菏澤市立醫(yī)院等三級以上醫(yī)院進行實習。實習階段的實踐教學由院內的專門帶教教師作為指導,學生在指導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工作任務。帶教教師定期對實習生的工作態(tài)度、工作狀態(tài)進行評價,整理后反饋學校教師;學校教師將相關問題集中,制訂一個具有針對性的線下指導計劃,即針對學生普遍出現的問題,再一次在實訓基地內對他們的操作技術、專業(yè)知識進行指導教學。教師也可將線下課堂的主體交還給學生,先根據學生遇到的問題設定一個模擬性的項目,在對學生的操作進行指導后,要求其組成不同的小組,共同完成該項目。實踐過程中,學生將在相對安全的場所中完成對自身能力的提升訓練,有效提升自身護理技能水平。
在一個階段的實踐實習任務結束后,教師需要整理線上、線下教學信息,并將其作為改進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重要參考。線上教學中,教師需要找出觀看次數最多的視頻以及學生評價最好的視頻,觀看次數最多說明視頻相關的知識點是學生實習過程中最常遇到的問題。評價最好的則是教學方法最受學生歡迎的視頻。教師可以根據這些視頻總結出可行的改進計劃,在下一階段的教學設計中加以應用。線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直接詢問學生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意見,并根據學生意見進行教學反思,繼而有效優(yōu)化教學方案。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消除學習過程中的條件障礙,使學生隨時隨地參與學習,同時也能夠最大限度保全教師教學的“原貌”,令線上教學效果與線下教學效果基本一致,從而使教師將更多時間、精力放在對學生實踐操作進行指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