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 要:對于日語二語習得者來說,存在句是一個十分基礎但又必不可少的學習知識。國內(nèi)常用的日語教材《新版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第二版)、《新編日語》、《新時代日本語》、《新大學日本語》、《日語教程》等中,將日語存在句句型基本定格在“~に~がある(いる)”或“~は~に~ある(いる)”上,對于日語二語習得者來說,單純的掌握這種句子結構、然后再理解其漢語意思,也許就可以認為已經(jīng)將日語存在句理解掌握了。很少有人去糾結日語存在句表達方式中助詞「は」「が」的使用及其是否可以互換。因此、本論文在助詞「は」「が」的基礎上初步探究一下助詞「は」「が」對日語存在句學習的影響。
關鍵詞:助詞「は」「が」 ? ? ?日語存在句教學 ? ? ?影響
絕大部分的日語二語習得者學習的第一個助詞都是「は」,并且知道助詞「は」是格助詞,可以用來提示句子的主題。在學習了助詞「は」以后,會出現(xiàn)助詞「が」,助詞「が」亦然可以用來提示句子的主題;那么,疑問就出現(xiàn)了,既然助詞「は」「が」都可以提示句子的主題,什么情況下用「は」什么情況下用「が」?二者是否可以互換使用?此時、“「が」前「は」后”的原則無疑就顯得必不可少、尤為重要了,“「が」前「は」后”原則對區(qū)分助詞「は」「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日語存在句的表達方式中也用到了助詞「は」「が」,那么、日語存在句的表達方式中的助詞「は」「が」是否可以替換呢?如果可以替換,那又有哪些區(qū)別呢?這也是日語教學過程中,本人想探究的問題之一。
一、~に~がある(いる)
“~に~がある(いる)”表達方式中的「が」提示的是說話者想要描述的人或物,是句子的主題。既然是句子的主題,那么助詞「が」就應該可以用助詞「は」來替代,因為助詞「は」也可以用來提示句子的主題。也就是說,原本的“~に~がある(いる)”表達方式也可說成“~に~はある(いる)”。
按照「が」前「は」后”原則,“~に~がある(いる)”表達方式強調(diào)的應該是「が」提示的主題,即某人或某物又或某種動物。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第一眼看到或發(fā)現(xiàn)了某人或某物時,下意識的強調(diào)的就是看到發(fā)現(xiàn)的人或物,此時、用“~に~がある(いる)”表達方式比較穩(wěn)妥。我們可以設置一個場景:當你第一眼看到桌子上有瓶花;教室里有學生;水池里有魚等?!盎?、學生、魚”是要描述的對象,是句子闡述的主題,用日語表達就應該是:
①機の上に花があります。
②教室に學生がいます。
③池の中に魚がいます。
例句①②③中,提示主題的助詞用的都是「が」,此時最好不用助詞「は」去替換,因為這是說話者第一眼看到的,下意識的想強調(diào)自己發(fā)現(xiàn)的事物,也就是說此時我們強調(diào)的是句子的主題,例句①強調(diào)桌子上有的是花不是其他;②強調(diào)教室里有的是學生而不是其他人或物;③強調(diào)的是水池里有的是魚而并非其他的物體。因此、此時用助詞「が」比較妥當。
另一方面、對于日語二語習得者來講,都知道疑問詞做句子的主語,提示助詞必須用「が」。同樣,對于日語存在句中的主題進行提問時,提示助詞也只能用「が」、即就是:
因為,此時發(fā)話者想知道存在的究竟是什么?;卮饡r,提示存在的人或物當然要用助詞「が」了。
如文章最開始所說,“~に~がある(いる)”表達方式中的「が」提示的是說話者想要描述的人或物,是句子的主題。既然是句子的主題,那么助詞「が」就應該可以用助詞「は」來替代,因為助詞「は」也可以用來提示句子的主題。也就是說,原本的“~に~がある(いる)”表達方式也可說成“~に~はある(いる)”了。
④機のうえに花はあります。
⑤教室に學生はいます。
⑥池の中に魚はいます。
根據(jù)“「が」前「は」后”的原則,此時例句④⑤⑥應該強調(diào)的時是“あります”和“います”,即強調(diào)的是謂語部分的“有”。那么,在日語中有沒有需要強調(diào)謂語“有”的情況呢?
⑦庭には桜の木がありますか。
はい、庭には桜の木があります。
いいえ、庭には桜の木はありません。
⑧池には赤い鯉と黒い鯉がいますか。
いいえ、池には赤い鯉がいます。でも、黒い鯉はいません。
例句⑦和⑧中,有比較明顯的語境,都是在發(fā)問的情況下進行回答,此時問句中提示句子主題的助詞是「が」,肯定的答句中提示句子主題的助詞依然是「が」,由此可見、即使說話者明確地知道有某物或某人,并且在問此人或此物有沒有的情況下,不管是問句還是肯定的答句,提示句子主題的助詞都是「が」,換句話說、說話者明確地知道有某物或某人,只是在問此人或此物“有沒有”的情況下,說話者的側重點依然實在主題上么?也就是說難道沒有需要強調(diào)謂語的“有”的情況嗎?然而否定的存句表達方式中,提示句子主題的助詞不用「が」卻用了「は」,這又是為何呢?難道日本人只強調(diào)否定的“沒有”,并不強調(diào)肯定的“有”?
⑨あなたのうちに電話はありませんか。
⑩庭に桜の木はありませんか。
對于例句⑨⑩,答句中提示句子主題的助詞因該用「が」還是「は」呢?因為問句中提示主題的助詞用的是「は」,那么不論是肯定的答句還是否定的答句,提示句子主題的助詞因該都用「は」吧。即:
⑨はい、電話はありません。 いいえ、電話はあります。
⑩はい、桜の木はありません。いいえ、桜の木はあります。
從答句中我們不難看出:使用在某處有某物的日語表達方式時,提示句子主題的助詞也可以用“は”了。綜上所述,本人認為:日語存在句的“~に~がある(いる)”表達方式中的“が”可以用“は”替換,但是使用時有比較嚴格的約束。當發(fā)話者描述第一眼看到發(fā)現(xiàn)的人或事物時,提示主題的助詞用“が”比較妥當;日語存在句中,問句中提示主題的助詞用“が”時,肯定答句中提示主題的助詞依然用“が”、否定答句中提示主題的助詞用“は”;然而、存在句問句中,提示主題的助詞用“は”時,答句中提示主題的助詞就用“は”,這樣是不是比較好呢。94511FAE-0654-49E4-8021-EA2D8622E53E
而“~に~がある(いる)”表達方式和“~に~はある(いる)”的表達方式則從另外一方面論證了
“「が」前「は」后”原則。
二、~は~にある(いる)
“~は~にある(いる)”也是日語中經(jīng)常使用的存在句表達方式,從漢語意思上來講,“~は~にある(いる)”和“~に~がある(いる)”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前者的漢語意思是“某人或某物在某個地方”,而后者的漢語意思是“在某處有某物或某人”。謂語的漢語意思分別是“有”和“在”。另一方面、提示句子主題的助詞也由原來的「が」變成了「は」,既然提示主題的助詞由原來的「が」變成了「は」,是不是就可以說明說話者強調(diào)的側重點由原來的主題變成了句子的后半部分了即“在某個地方”了呢?
⑾私のアパートは小學校の隣にあります。
⑿早稲田大學は東京にあります。
⒀山田さんは今事務室にいます。
例句⑨⑩⑾分別在描述“我的公寓、早稻田大學、山田”所在的位置,側重點應該在句子的后半部分即“~にある(いる)”上,因此,根據(jù)“「が」前「は」后”的原則,提示句子主題的助詞用“「は」”就比較妥當。
那么、我們將“~は~にある(いる)”中提示主題的助詞“は”換成“が”(因為助詞“は”“が”都具有可以提示句子主題的語法作用)。“~は~にある(いる)”表達方式就變成了“~が~にある(いる)”。然而、本人查閱了國內(nèi)常用日語教材《新版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第二版)、《新編日語》、《新時代日本語》、《新大學日本語》、《日語教程》等,其中都沒有羅列或提到“~が~にある(いる)”這種表達方式。那么,是不是可以說助詞「が」和「は」雖然都具有可以提示句子主題的語法意義,并且根據(jù)說話人強調(diào)部分的不同進行必要的選擇,可是這種潛規(guī)則卻并不使用于“~は~にある(いる)”這種表達方式呢?
三、~に~がある(いる)與 ~は~にある(いる)
“~に~がある(いる)”與“~は~にある(いる)”這兩個表達方式中,提示句子主題的助詞分別是“が”與“は”。根據(jù)“が前は后”原則,如果使用 “~に~がある(いる)”表達方式應該強調(diào)的就是句子的主題;與此相對如果使用“~は~にある(いる)”的表達方式,因該強調(diào)的是“~にある(いる)”這一部分了。由此可見,說話者在使用存在句表達方式的時候也會體現(xiàn)出自己的側重點,并且根據(jù)自己的說話的側重點選擇不同的表達方式,以至于將自己想表達的意思準確地傳達給對方。最終達到交流的目的。
結論:
第一、日語存在句的“~に~がある(いる)”表達方式中的“が”可以用“は”替換,但是使用時有比較嚴格的約束。當發(fā)話者描述第一眼看到發(fā)現(xiàn)的人或事物時,提示主題的助詞用“が”比較妥當;日語存在句中,問句中提示主題的助詞用“が”時,肯定答句中提示主題的助詞依然用“が”、否定答句中提示主題的助詞用“は”;然而、存在句問句中,提示主題的助詞用“は”時,答句中提示主題的助詞就用“は”,這樣是不是比較好呢。
第二、助詞「が」和「は」雖然都具有可以提示句子主題的語法意義,并且根據(jù)說話人強調(diào)部分的不同進行必要的選擇,可是也許這種潛規(guī)則卻并不使用于“~は~にある(いる)”這種表達方式。
第三、說話者在使用日語存在句表達方式的時候也會體現(xiàn)出自己的側重點,并且根據(jù)自己的說話的側重點選擇不同的表達方式就可以了,因為使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就可以將自己想表達的意思準確地傳達給對方,最終達到交流的目的。
第四、每個國家的語言都與自己國家的文化息息相關,想要學好一門語言,我們在學習此國語言表達方式的同時也應該了解本國的文化。
參考文獻:
[1]新版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第二版).中國: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2).
[2]劉金釗等編著.日語助詞、助動詞[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10).
[3]李培建著.淺析日語存在句現(xiàn)象[z].大連外國語學院.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01)
[4]李濯凡編著.日語句型例解活用辭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 社,2003(11).
[5]劉金釗李培建編著.實用日語句型[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 版社。1993(6).
[6]王廷凱著.大學日本語[M].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14(10).
[7]楊淑嬡.現(xiàn)代日語語法詞典[z],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
[8]森田良行.日本語乃表現(xiàn)[M].東京擅9林社,1983.94511FAE-0654-49E4-8021-EA2D8622E5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