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
游游在班上年齡最小,生理、智力發(fā)育比其他孩子明顯落后一些,他的功課經(jīng)常跟不上,尤其是數(shù)學,差很多。
簡單的一道計算題教他很多遍還是做錯,看著他每晚慢吞吞做作業(yè)到十點多,我越來越?jīng)]耐心,言語里也充滿了負能量。
那天,他做一會兒作業(yè)就東張西望,我不高興地喊道:“游游,快寫作業(yè),再拖作業(yè)又寫不完了。”
“媽媽,這道題我不會做?!庇斡蜗蛭覕傞_作業(yè)本,我一看題目立馬火冒三丈:“你怎么這么笨,這道題都教了你100遍了,你還是不會做?!蔽夷椭宰佑纸o他講解了幾遍后,他還是沒能做出來,最終作業(yè)又拖到很晚才完成。
有一天,游游拿著在學校完成的手工給我看:“媽媽,老師說我做得最棒!”我沒好氣地回他:“你學習成績這么差,光手工好有什么用?”游游委屈極了,哭著說:“媽媽,是我沒用?!?/p>
在一節(jié)親子教育課上,育兒老師提到孩子的逆反心理,她給大家做了個小實驗,讓我們閉上眼睛,然后說“請不要想月亮的樣子”。實驗結束,她問我們剛才腦子里想象的是什么,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月亮?!睘槭裁磿@樣呢?
在心理學上,人的思維容易產(chǎn)生逆反性,越是強迫對方不要怎么做,對方的腦中越是會出現(xiàn)那個情境。她解釋道:“用正向引導的方式,會產(chǎn)生正向循環(huán)、正向思考,最終會產(chǎn)生期待中的行為;如果采用負向引導的方式,就會產(chǎn)生負向循環(huán)、負向思考,從而就產(chǎn)生了跟期待相反的行為?!?/p>
她的話點醒了我,我平時跟游游的溝通不就是負向引導嗎?我告誡他再拖又寫不完了,結果他真的寫不完;我罵他太笨,結果他真的做不出來;我說他學習差,手工好沒用,于是他開始否定自己……
平日里對游游的苛責、謾罵聲在我耳邊回響,我深深體會到這些話給孩子帶來了多大的心理傷害。就像育兒老師說的那樣,也許被別人羞辱,孩子不一定會當回事,可是,被自己最依賴的父母貶低、羞辱,很容易自我否定,長此以往就會變得不自信,甚至產(chǎn)成心理缺陷。想到這,我內(nèi)心充滿了自責,下決心改變與兒子的溝通方式。
周末,見游游在玩他最愛的橡皮泥,我陪他一起捏橡皮泥。見我加入,他很開心,指揮我一會兒拿條棕色的橡皮泥,一會兒給他遞切泥刀。不一會兒,一個憨態(tài)可掬的小熊在游游的手里誕生了。我豎起大拇指,夸贊他說:“這小熊做得太可愛了,寶貝,你真厲害!”他害羞地一低頭,噘著嘴問我:“真的嗎?”我回他:“當然?!薄翱赡阏f過手工好、學習不好,是沒用的!”我連忙解釋說:“媽媽跟你道歉,學習好是優(yōu)點,手工好也是優(yōu)點,我們應該肯定優(yōu)點,我們游游手工水平一流,這么發(fā)展下家去,將來說不定能做個手工藝術家呢。”小伙聽了,這才露出開心的笑容。
暑假里,他和小伙伴在家玩,他們一起爭論誰的本領大,小伙伴說:“我的本領最大,這次期末考試我兩門100分?!庇斡尾桓适救酰瑩屵^話說:“我的本領最大,我跑步、跳繩都是第一名,我的手工作品也得了滿分?!彼∧樕蠏熘鴿M滿的自信,我知道是正向引導在他身上產(chǎn)生了積極作用。
那天,我和游游就一道數(shù)學題的解法產(chǎn)生了爭論,我正準備脫口而出:“媽媽覺得你說得很有道理,但是……”轉念一想,這種溝通方式會挫敗他的積極性。于是我說:“媽媽覺得你說得很有道理,我這里也有一個很好的主意,不妨我們再討論討論?”如此一來,游游既愿意向我訴說他的想法,也能接受我的意見。之后,我常變換思維,采用正向的溝通方式,慢慢地,游游愿意聽取我的建議,一切都朝我希望的方向發(fā)展。
游游在家有隨手丟垃圾的習慣,為這事我沒少嘮叨。有天,看到餐桌上空牛奶罐,我沒有像往常一樣批評他,而是指出事實:“呀,你喝完的牛奶罐忘在這里了?!庇斡慰纯次遥悬c不好意思地說:“媽媽,對不起,我又忘了。”說著把牛奶罐扔進了垃圾桶。
語言是有力量的,多用一些正面的語言來引導孩子,相信對孩子的發(fā)展會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