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仲妤
摘 要:突如其來的新型肺炎疫情,給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和學習帶來了極大的不便。特殊時期理應轉(zhuǎn)變觀念,及時改變教育模式,由面對面直接互動轉(zhuǎn)為遠程互動線上溝通,教師則從幕前轉(zhuǎn)為幕后,成為家長的指導者,能夠及時關注疫情變化推送線上活動,有效科學的開展家園合作指導工作。
關鍵詞:新冠疫情 兒童視角 居家指導
居家期間,我們立足園本實際,加強教育研究,設置不同的主題活動,更多的是進行一些居家游戲、科普小知識、好習慣培養(yǎng)的活動,家園配合,同步教育,實現(xiàn)隔空互聯(lián)、線上交流等措施,保障了幼兒不來園期間教育教學的正常運轉(zhuǎn)。即使是在線上進行,活動的選擇、設計、指導都不是隨意設定,要基于兒童的視角,因為兒童是有獨立思想和靈魂的個體,他們的腦海中充斥著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想法、創(chuàng)意。作為教師要學會傾聽兒童聲音、要理解兒童,解讀兒童,了解他們的思想,甚至向他們學習。
1 “兒童說什么,我們做什么”,了解兒童的發(fā)展與需要
在網(wǎng)絡開學典禮中,我們增加了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將幼兒園的照片和小朋友的照片制作成精美的視頻,發(fā)布在美篇中。因為前期老師與家長、小朋友的交流中都遇到了一個相同的話題——孩子們想念幼兒園、想念班上的小朋友。我們聽到了孩子們的心聲,采用視頻的方式滿足孩子們的愿望,這就是孩子們所感興趣的活動。居家期間“停課不停玩”,每日我們都推出居家樂時光親子活動美篇,與孩子們一起樂享居家生活。我們根據(jù)幼兒年齡段,思考什么是幼兒需要的、什么是幼兒所喜歡的,圍繞活動呈現(xiàn)方式、活動內(nèi)容、資源利用等方面開展研討,突出游戲活動趣味性、活動材料實用可替代性、游戲方法操作簡便性。組織部分教師錄制幼兒居家游戲活動視頻、音頻,讓孩子們能夠看到老師的樣子、聽到老師的聲音,就像是回到了幼兒園一樣。
每年的四月都是我們幼兒園的閱讀月,今年的閱讀月活動,為了讓我們更加走近兒童,走進兒童,發(fā)起了“兒童說——我眼中的閱讀月”討論活動,共設置了3個小問題:“小朋友,你知道什么是閱讀月嗎?”“你在閱讀月里想做些什么?”“你最喜歡的書是什么?為什么?”通過設置這些問題了解什么是兒童眼中的閱讀月,我們怎么做才是幼兒所感興趣的。對于閱讀月小朋友們都有不同的想法,每一個問題的回答都充滿了自己的創(chuàng)意?;诤⒆觽兊幕卮鹨约皩嶋H的情況,在今年的活動中我們增加了最美家庭讀書角評選活動,因為疫情小朋友們可以和爸爸媽媽有更多的相處時間,大家一起把久未整理的圖書進行分類,選一個光線好、安靜的窗邊角落,擺好書籍,一個簡單的家庭讀書角就布置好了。
2 基于《指南》精神,選擇合適的內(nèi)容促進兒童的發(fā)展
《指南》指出,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fā)育和技能發(fā)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tài)度的重要階段。在當前疫情背景下,我們需關注幼兒情緒狀態(tài),像是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也要注重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與衛(wèi)生習慣。孩子們是非常喜歡看動畫片,這是由他們心理年齡特點決定的,而且觀看后也會去模仿喜歡的動畫人物。在活動的設置上我們也會選擇兒童喜歡的動畫人物,像是海底小縱隊、巧虎、寶寶巴士等動畫形象,通過這些動畫人物,把活動設置成情境式,豐富活動的趣味性、形象性,與現(xiàn)實結合進行教育,將我們所要表達的一些好理念、好習慣、好品質(zhì)、好行為傳遞給孩子們,例如學會多喝水,掌握正確的七步洗手方法,養(yǎng)成良好有規(guī)律的生活作息和衛(wèi)生習慣,引導孩子們主動去模仿、學習自己喜歡的動畫人物的優(yōu)秀“本領”,樹立美好、健康的心理促進其良好行為的發(fā)展。
在這段特殊的時間里,孩子們聽家里人講、聽電視講、聽老師講病毒、講洗手、講戴口罩、講醫(yī)生護士、講抗疫故事......孩子們聽得許多了也知道了許多,而他們喜歡用多種方式進行表達,講一講,畫一畫,做一做。我們發(fā)起了“向英雄致敬,我為英雄畫幅畫”的活動,大班的孩子們積極參與,拿起手中的畫筆,把他們在這段時間所知道事情、想表達的感情都畫在了紙上,有的是對勇士們的崇敬、有的是對身在一線抗擊疫情的爸爸媽媽的想念,有的是對武漢小朋友深切關愛......家長和老師把孩子們的作品串聯(lián)起來,將一個個小故事連接成充滿大愛的故事,形成一個我們幼兒園原創(chuàng)的繪本故事,用這個繪本表達孩子們對英雄們的敬意和對我們祖國媽媽的熱愛。
3 轉(zhuǎn)換角度,積極回應與引導家長的需要
《指南》也強調(diào)家庭、幼兒園和社會應共同努力,為幼兒創(chuàng)設溫暖、關愛、平等的家庭和集體生活的氛圍。疫情期間,教師從幕前的教育者轉(zhuǎn)為了幕后的指導者,作為教師不能代替家庭育兒,我們能做的是更加科學的育兒指導。在家庭育兒指導中要根據(jù)兒童的特點進行指導,要讓家長明白學會激發(fā)幼兒思考而不是教幼兒玩,指導家長幼兒在游戲時會陪伴,玩看似很簡單,實則有大學問。每日我們都會推薦不同的親子游戲,在選擇布置游戲環(huán)節(jié)時,一定要從家長的角度出發(fā),知道家長需要什么,要會引導家長的積極性。家長陪孩子一起玩設計好的游戲,幫助孩子體驗放松身心、緩解焦慮、感受親子共享的愉快時光。同時教師也要和家長多多溝通,了解家庭和孩子的現(xiàn)狀,傾聽、理解、回應家長的想法,共同協(xié)商孩子發(fā)展之事。
美國學者波斯納曾說“經(jīng)驗+反思=成長”,疫情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考驗,也給了所有人思考的空間。我們應該抓住每一個學習提升的機會,不斷反思、總結,沉淀自我,用更好的姿態(tài)去做有溫度的教育。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M]. 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九七一醫(yī)院幼兒園 (山東省青島市 2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