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真實情境問題的評價何以促進五育融合

      2021-03-29 00:53鞠玉翠
      中國電化教育 2021年1期
      關鍵詞:表現(xiàn)性評價立德樹人

      摘要:五育并舉、融合育人是落實立德樹人工作的內在要求,所要培養(yǎng)的人才應當能夠探索并解決日常生活、學術科研、國家發(fā)展乃至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各種問題?;谡鎸嵡榫硢栴}的評價能夠彰顯五育價值;中考高考等紙筆測驗中納入真實情境問題有望為五育并舉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綜合素質評價中的真實情境問題讓五育融合于實際行動中?;谡鎸嵡榫硢栴}的評價體系的健全,有望促進學生在解決真實情境問題的過程中,有益、明智、健康、美妙、實在地付出體力和腦力,主動自信地把自身才干用于國家建設,服務于人民合理需要,同時不斷成長,讓人生出彩。

      關鍵詞:立德樹人;表現(xiàn)性評價;真實性評價;基于真實情境問題的評價

      中圖分類號:CJ434

      文獻標識碼:A

      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指出,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fā)展方向,有什么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么樣的辦學導向”。當前評價改革的指導思想就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1]。

      五育并舉、融合育人是落實立德樹人工作的內在要求,也是核心舉措。立德樹人工作所要培養(yǎng)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應當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能夠探索并解決日常生活、學術科研、國家發(fā)展乃至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各種問題”[2],在解決真實情境問題的過程中,能夠有益、明智、健康、美妙、實在地付出體力和腦力,自主、自尊地把自身才干用于社會建設,服務于人民合理需要,同時不斷成長,讓人生出彩?,F(xiàn)實中五育還存在疏于德、偏于智、弱于體美、缺于勞等問題,五育工作之間的割裂也比較嚴重?;谡鎸嵡榫硢栴}的評價,有望為五育并舉、融合育人提供可行的方向和路徑。

      一、基于真實情境問題的評價彰顯五育價值

      評價,特別是高利害評價的導向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中考、高考被稱為“指揮棒”,成為人們“奉行的教育目標”。評價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導向作用,是因為它可以理解為價值的動詞形式,體現(xiàn)了人們珍視的價值[3]。也就是說,評價總是或隱或顯地蘊含著某些價值,讓人們去追求;而某些價值如果不通過一定的評價手段加以彰顯,就可能被人們忽視。隨著我國對立德樹人、五育并舉認識的深入,既往評價無法充分體現(xiàn)這種價值追求的問題日益凸顯,相應的評價改革勢在必行。

      我們“立德樹人的落實機制研究”課題組調研中,對于“健全立德樹人機制最大的困難是什么?”這一問題,回答者反復提及“評價機制”。這是一個代表性的典型回答:“考試分數(shù)的多與少對于升學、人職、評價、考核的影響程度遠遠大于德育評價的影響。這一情況倒逼整個社會(包括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唯分數(shù)的功利思想有增無減??荚嚪謹?shù)高可以一好遮百丑,是一項硬指標,而德育評價好固然重要,但它只不過是一項軟指標”。

      可見,國家倡導的價值和目標如果不在高考、中考等評價體系中體現(xiàn),利益相關者大都會被高利害的評價導向所左右。中考高考為核心的評價改革事實上在立德樹人工作中起到實質的導向作用,可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建立了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jiān)測制度、開展了考試和招生制度改革、大力推進綜合素質評價,為立德樹人落實起到了積極作用。

      教育部考試中心于2019年11月出臺了《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提出以“生活實踐或學習探索問題情境為載體”承載考查內容[4]。本文稱這種評價方式為“基于真實情境問題的評價”,即運用充分體現(xiàn)核心價值的日常生活、學術科研、國家發(fā)展乃至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作為評價考查內容;當然,由于學生年齡階段和知識經驗或評價場景等限制,許多完全真實的現(xiàn)實問題并不適合直接用于學生評價,此時就需要根據(jù)情況加以簡化、調整。這種“基于真實情境問題的評價”與表現(xiàn)性評價、真實性評價緊密相關,又有所區(qū)別。概括而言,表現(xiàn)性評價是對學生開展某項活動或生成某種產品的技能的觀察或判斷。與之相似,真實性評價,是指直接考查學生在一些有價值的認知任務上的表現(xiàn)[5]。這些任務包括提出和解決學科內或跨學科問題,如開展數(shù)學、地理、歷史探究,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在群體討論中有效表達、傾聽等。所謂真實性的核心是學生能夠整合已有的知識、技能、興趣、態(tài)度等,并將其用于有意義的新問題情境,表現(xiàn)出對個體和社會都有用的高階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不論表現(xiàn)性評價,還是真實性評價,研究者都強調開放性問題的解決、探究過程的開展、評估檔案袋的制作等任務類型與過程,往往是與封閉性問題、被動選擇和記憶的紙筆測驗相對而言的;在目的和功用層面的探究多集中在思維能力上,較少涉及德、體、美、勞等方面,五育融合性探索更加缺乏。本研究借鑒了表現(xiàn)性評價和真實性評價的研究成果,強調評價情境與現(xiàn)實問題情境的相似性或保真性,強調考查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一方面將之運用于日常的綜合素質評價,另一方面,運用于包括中高考在內的紙筆測驗;力圖考察基于真實情境問題的評價在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融合育人中的導向、促進作用。

      基于真實情境問題的評價之所以重要,之所以可能促進立德樹人、五育并舉與融合,是因為我國教育體系致力于培養(yǎng)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應當能夠探索并解決個人、社會、國家發(fā)展所面臨的各種問題,正是這種學習、探索、解決真實問題的過程,為彰顯德智體美勞的融合價值提供了載體和途徑。

      首先,這種學習解決真實問題的指向具有明確的善良的意圖,是為了滿足自身、他人、社會、國家以至人類的合理需要;與損人利己、坑蒙拐騙、弄虛作假、偷工減料等不良意圖和行徑相區(qū)分,這體現(xiàn)了德育的基本旨趣,幫助學生確認自己在做有益的事。離開了這一指向,為了坑蒙拐騙等傷害他人、社會、國家、人類的目的去應用知識解決問題,是與教育“養(yǎng)子使作善”的初衷相違背的。

      第二,為了實現(xiàn)善良意圖,真正解決問題,需要相關的知識技能積累,需要觀察、分析、推理、判斷等綜合能力,也就是需要明智地解決問題,這是智育的主要任務,幫助學生確認自己在做明智的事。對于智育的相關探討較多,但是,對于智育的道德價值,如何明智地去達成善良意圖的討論就比較匱乏。人們之所以常常把求知的目的降低為考試、就業(yè)、晉升,把教學的過程等同于灌輸和死記硬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未能認識求知的更根本、實質的意義:掌握學習方法,學會獨立判斷,解決真實問題,滿足自我、他人、國家的合理需要,在此過程中發(fā)展自身的才干與德性。

      第三,解決問題的過程需要體力和腦力的付出,知識、技能只有轉化為主體的具身性素養(yǎng),才能在解決問題中發(fā)揮作用;只有腦體和諧、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解決面臨的問題,這體現(xiàn)了體育的要求,幫助學生確認自己在做健康的事。專門的體育課程、活動對于健康很重要;課堂學習中的坐姿訓練、工作中的體態(tài)訓練也具有健康意義;人們在日常工作、勞動中解決問題,運用體力的過程以及勞逸結合、腦體結合、身心和諧都是健康的重要保障。

      第四,美是合規(guī)律性與合目的性相統(tǒng)一的實踐活動及其結果。審美主體會體驗到自我確證感與和諧愉悅感[6]。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如果能夠以健康的狀態(tài)、明智的方式達成有益的目的,主體就會感受到身心、人己、天人之和諧,從而獲得自我確認的強烈美感。幫助學生確認自己在做美妙的事,這正是美育的追求。人們一般把美育等同于藝術教育,其合理性在于真正的藝術集中表現(xiàn)了美;但是,如果把美育簡化為唱歌、畫畫等技能訓練,如果不能深廣地理解美和美育,不能從技近乎道、自我確證、人的存在問題的層面去理解美和美育,五育融合就失去了基礎,至好只能是“五育相加”。

      第五,勞動是人們耗費一定的體力和腦力,通過活動來引起、調整和控制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精神變換,從而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過程,。勞動的目的是為了滿足需要,勞動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最基本的條件,是重要的教育載體[7]。解決真實問題的過程就是勞動的過程;看似簡單的體力勞動中也常常需要解決各種問題。不付出體力和腦力,問題解決就成為空話,善意只能是偽善,明智無從表現(xiàn),健康活力難免蛻化為怠惰懶散,和諧愉悅的美感也變得虛幻。這是勞動教育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好的勞動教育讓學生親身經歷,通過親自付出體力和腦力,確認自己在做實在的事。

      總之,真實情境的問題解決有效地將五育的要素融合其中,為五育并舉、融合育人提供了載體,使主體有可能由此確認自己在有益、明智、健康、美妙、實在地做事。當然,真實情境問題解決中蘊含的這些可能性要經過教育者的引導,要通過評價導向加以確認、強化并轉化為受教育者的經驗,其育人價值才能充分彰顯。如果評價體系不能鮮明地體現(xiàn)這些價值導向,教育者的實踐就很容易偏離五育并舉、融合育人的要求。

      二、真實情境問題讓紙筆測驗體現(xiàn)五育功能

      一般而言,紙筆測驗比較適合測查知識的識記、套用。如何較好地通過紙筆測試測查與引導五育,是個難題。經過長期的實踐及理論研究,教育部考試中心出臺了《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明確指出[8]:

      (1)從功能看,高考評價體系具有“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三項核心功能。其中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決定高考改革的方向;服務選才和引導教學,是兩個基本手段,二者都要堅持以德為先,培養(yǎng)的人才應當能夠探索并解決日常生活、學術科研、國家發(fā)展乃至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各種問題。

      (2)從內容看,核心價值在“四層”考查內容中居于首要地位,對學科素養(yǎng)、關鍵能力、必備知識具有引領作用。要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提升品德修養(yǎng)、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應地,高考命題旨趣從知識、能力立意向“價值引領、素養(yǎng)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轉變。

      (3)從實現(xiàn)機制看,測量學生核心價值水平的有效方式,是充分體現(xiàn)核心價值的問題情境——學習探索情境或復雜的生活實踐情境,學生必須以正確的思想觀念為指導,才能夠有效思考和解答。同時,與真實性評價類似,真實的問題情境能夠考查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技能靈活遷移以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死記硬背”“題海戰(zhàn)術”的收效大大降低,引導師生的關注點從“解題”向“解決問題”、從“做題”向“做人做事”轉變[9]。教育部《關于加強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也提出了充分考慮“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增強情境創(chuàng)設的真實性、典型性和適切性,提高試題情境設計水平”等類似的主張[10]。

      近年各學科的高考、中考試卷以及其他考試已經做了一些嘗試。如,2017年英語高考全國Ⅰ卷寫作部分第二節(jié)設置的任務情境是給向自己學習漢語的外國朋友寫一封郵件,告知下次學習的計劃,內容包括唐詩和相關歷史。這樣的情境設置較自然地融入了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內容,能夠引導考生在學習外語、了解外部世界的同時,運用中國元素講好中國故事,增強文化自信[11]。2019年高考數(shù)學試題“以真情實景落實‘五育并舉以理性思維踐行‘立德樹人一,依托“嫦娥四號”實現(xiàn)人類歷史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學生體質狀況抽樣調查、中國悠久的金石文化、工廠勞動實踐場景等具有德智體美勞育人價值的真實情境,設計試題,促進知識的綜合運用,體現(xiàn)了德智體美勞的滲透與引導[12]。這種與德智體美勞五方面相對應以設置真實情境問題的方式為促進五育并舉做出了有啟發(fā)意義的探索。

      基于真實情境問題的評價何以體現(xiàn)五育功能,其中的原理還需要進一步澄清,以便逼近理論的徹底性,從而進一步產生激發(fā)立德樹人、五育并舉的動力。孤立的知識,意義非常有限,而且難以發(fā)揮作用,或者說它的意義是潛在的。只有當知識與各種問題情境相關聯(lián),為了解決問題、為了滿足生存發(fā)展的合理需要而構成一個系統(tǒng)的時候,知識的意義才能比較充分地實現(xiàn)出來。德智體美勞特點突出的問題情境,有利于彰顯學科知識在各領域的作用,從而在各學科知識學習與考查的過程中滲透五育并舉的意圖。于是,學生在各科考試、學習過程中也從德智體美勞幾方面進一步運用所學、感受所學,獲得教益。由此推動五育短板的改善,做到德智體美勞一個都不能少。

      如果延續(xù)前文對五育關系的論述,五育不僅可以并舉,更應當融合。也就是說,在加強各育、補齊短板的基礎上,要認識五育的內在關聯(lián);甚至要樹立全息觀點,在所有的教育活動中盡可能體現(xiàn)五育功能。無論教授何種知識技能,要盡可能聯(lián)系其可能運用的真實情境。遺憾的是,人們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實踐中,往往把五育割裂開來。以德育和智育為例,對智育的良善目的和價值內涵關注不足,這既使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失去了根基,也使智育迷失了方向。一旦聽到上述分析和批評,有些教育者可能會說,這還用說啊,誰不知道學了知識應該往正道上用啊?誰會有意把學生教壞???但是,這些似乎是默認的原則也許因為太理所應當而被熟視無睹,一旦重要的考試命題中沒有充分體現(xiàn)知識的道德意義,其衍生的后果往往是,課程體系中、教育教學過程中也會遺忘我們真正努力的方向——教人向善,立德樹人;會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本職工作蛻化為教知識技能,甚至是通過機械刷題掌握孤立的知識技能,其結果是,所學的知識技能是零散的、僵死的,學生缺乏學以致用的心向,難以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實現(xiàn)良善意圖,也缺乏對學習意義的真切理解,難以產生對學習的喜愛、熱愛等積極情感;而這樣的知識技能像難以消化的食物一樣,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也就是說,這種離開了“知識用于解決問題、滿足合理需要之良善意圖”的教育,也就從根本上偏離了立德樹人的要求;為了立德樹人似乎只能在原有的教育教學工作之外增加一塊內容。于是,教育者在費心費力之余,也會感慨自己的無奈、辛勞??傊?,在以中高考為核心的各類紙筆測驗中增加真實情境問題的比例并加大相關培訓力度,有望引導廣大師生,在課堂教學、社會實踐等各項活動中切實關注五育并舉融合育人。

      三、綜合素質評價中的真實情境問題讓五育融合于日常行動

      高考、中考試題的改變有望對立德樹人、五育并舉的教育實踐起到積極的導向作用。但紙筆測驗的局限仍是客觀存在的,如只能考查認知層面,對于真實情境的實際行動和表現(xiàn)還需要行為觀察與記錄和面試等方式的幫助。綜合素質評價恰可以彌補這些缺陷,是健全評價機制,落實立德樹人,促進五育融合的必要舉措。

      2014年,國務院頒布《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確立了綜合素質評價在高中畢業(yè)升學中的重要參考作用[13],并開展第一批試點。2019年開始第三批試點。綜合素質評價旨在彌補過去較弱的教育環(huán)節(jié)和評價內容,如日常品德表現(xiàn)、身心健康狀況、公益服務和實踐活動等,引導學校全面育人,引導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fā)展。各實驗區(qū)依據(jù)《實施意見》制定本地的實施方案,評價內容盡管有一定差異,但大致來說基本都圍繞“思想道德、學業(yè)成就、身心健康、藝術素養(yǎng)、社會實踐”五個部分進行,大致對應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的表現(xiàn)。

      2016年《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在高中階段學??荚囌猩浫≈薪Y合綜合素質評價的[14]。從高考中的“參考”到中考中的“結合”,均要求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材料、結果納入高一級學校招生過程中[15]。

      實踐表明,綜合素質評價對于引導五育并舉具有積極意義。但仍存在如下問題:一是智育指標最為高一級學校看重,其他各項綜合素質評價在信息、效果和信譽度等方面的可參考性有待提升;二是記錄的內容多為結果性數(shù)據(jù),過程性的數(shù)據(jù)采集有待完善;三是幾個板塊數(shù)據(jù)間的聯(lián)系性未能很好地體現(xiàn)等[16]。

      綜合素質評價的完善,可以有不同的路徑和角度。如程序上,已經探索出寫實記錄、整理遴選、公示確認、錄入平臺、形成檔案等規(guī)范化環(huán)節(jié),以加強過程性數(shù)據(jù),提高可參考性;在誠信保證方面,已有經驗表明,誠信承諾、評價結果公示、評價信息公開、申訴復議、誠信追究等工作制度能夠有效保障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真實性[17]。延續(xù)上文的分析,基于真實情境問題的解決,記錄探究過程與結果,可能是破解上述問題的一條可行之路。

      首先,解決真實情境問題的過程比較全面、自然、內在關聯(lián)地反映了相關人的素養(yǎng):(1)解決問題的意義感和動力:發(fā)現(xiàn)問題、關心實際問題的敏感性,對公共事務的責任感,對他人的關切,對事物的好奇心,讓自己和周圍人的生活更加豐富有趣的愿望,特別是實際付出體力和腦力實現(xiàn)這些善意的意愿和表現(xiàn);(2)解決問題的加工與轉化能力:識別關鍵問題的能力;搜集必要信息,分辨和判斷龐雜信息的能力;知識清晰化、結構化與情境化的能力;想象和創(chuàng)造新觀點、新舉措的能力;清晰美觀多樣化地呈現(xiàn)結果的能力等;(3)與人合作、討論、集思廣益的能力;(4)解決問題的規(guī)劃、反思與調節(jié)能力:規(guī)劃問題解決過程的能力;對個人言行的自律,時間管理能力,調節(jié)消極情緒的能力,根據(jù)反饋及時改進的能力等。這樣通過真實問題解決,就較好地綜合體現(xiàn)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幾方面的發(fā)展狀況,較好地解決各板塊指標的關聯(lián)性,過程與結果關系等問題。學生其他的有代表性的表現(xiàn)可作為補充材料。

      其次,真實情境問題的范圍可以觸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探究食品安全、校園安全與美化、空氣污染、水治理、垃圾分類、交通通訊、公益服務或是新冠病毒、傳染病防治,或是進行規(guī)則合理性探討、藝術創(chuàng)作、運動游戲開發(fā)等等,每位學生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才干選擇領域、問題,一方面將所學綜合應用于實際問題,一方面在探究實際問題解決中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新知。這種在實踐中真實體現(xiàn)的興趣、才干等個性傾向與特征,對其自身認識自我,選擇高校、專業(yè)、職業(yè)提供了真切、自然的資源,構成生涯教育以至生命教育的核心內容;這些信息對于高校選擇適合的學生也具有很好的參考作用。如此,就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高一級學校錄取所需信息與培養(yǎng)學校記錄信息的匹配問題,也就更好地解決了招考育的一致性問題,可以大大提升綜合素質評價在立德樹人中的導向作用,讓教育者的工作一以貫之地開展,而不需要把立德樹人、五育并舉看成與應試沖突的工作。

      其三,真實情境問題往往打破學校與社會、家庭的壁壘,有利于改進教育生態(tài),有效促進協(xié)同育人。實踐者已經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許多區(qū)域和學校大力開展基于真實情境問題的項目式學習,帶動學校各項工作的整合式開展,并將之作為綜合素質評價的主干內容。如,一些學校積極拓展家庭、社會資源,研究和改進身邊的實際問題,如交通狀況、五水共治等,并構建涵蓋五育的課程和相應的綜合評價體系。許多教師嘗試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分割式、孤立式教學,努力用真實情境問題統(tǒng)領教學,布置家庭作業(yè),將教室與家庭、社會聯(lián)通,如有的思政課教師把新冠狀病毒疫情中產生的實際問題轉化為學生的學習任務和資源,其中一次課就以“評論并為社區(qū)撰寫抗疫標語”為統(tǒng)領性問題,帶領學生對所搜集的大量標語聯(lián)系抗疫中的各種現(xiàn)象,進行了分析、比較,理解其中的文化、政治、經濟意涵。這樣源自真實情境的問題和作業(yè)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的想象力得以釋放,也激活和整合了所學,有益、明智、健康、美妙、實在的自我確認感得到加強;學生把這樣的解決問題過程與成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在成長檔案中,就是綜合素質評價的良好素材。就連更加平常的學做菜等日常家務勞動,如果善加處理就是立德樹人的好內容、好載體,在自然而然中實現(xiàn)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為孩子的幸福成長奠基,也可作為綜合素質評價的一部分。生活的酸甜苦辣、大小真實情境問題,都有可能發(fā)揮相似的評價和教育功能。

      總之,綜合素質評價是真實情境問題解決的必要一環(huán),甚至是貫穿始終的一環(huán):整個活動過程出于怎樣的動因開展,做了怎樣的規(guī)劃和準備,與誰進行了討論與分工協(xié)作,具體如何展開,取得了怎樣的效果,還可怎樣改進——記錄整個歷程和結果,就記錄了主體成長的軌跡,成為其經驗的豐富、深化、完善的一部分。這一過程對于五育效能的確認、延展與提升不可或缺。他人的贊美,會強化學生的成就感、滿意感、自信感,亦即本質力量的確證;聽聽他人的“負面的”反饋,這時主體可能有些委屈,教育者要適時指導,讓學生明白這其實是一個評價、反饋、反思、改進的過程——實事求是的反饋,利于促進成長。整個實踐過程中教育者要多鼓勵,但也要適時地指出問題。這對培養(yǎng)恰當?shù)淖晕艺J識、情緒調節(jié)能力、抗壓力、堅持力都很重要。經過一定的實踐鍛煉之后,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幾方面的綜合素養(yǎng)會扎實穩(wěn)步地提高。這是“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的過程——通過實踐體現(xiàn)和提升自己的抱負、修養(yǎng)、創(chuàng)造力以至整個的生命力量。離開了日常生活和真實問題,立德樹人、五育并舉就失去了生活的源泉;書本、課堂中的學習只有回應真實問題才能真正起到立德樹人的作用。概括而言,基于真實情境問題的評價,是為了真實情境問題的解決,要通過真實情境問題解決的實際過程得以實現(xiàn)。

      教育評價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中高考和綜合素質評價都是直接評價學生個體,對于學校、區(qū)域教育質量的評價,我國開展了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的研究與實踐。學校和行政部門可以根據(jù)綜合評價的信息進行自我診斷與改進,從而做到可持續(xù)發(fā)展。隨著方法、程序和數(shù)據(jù)的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所使用的評價方式方法、所積累起來的評價數(shù)據(jù)都可以直接為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服務,成為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所需信息的一部分。此外,許多地方在評優(yōu)評先、職稱評定等方面都將立德樹人、五育并舉、職業(yè)道德作為必要條件;但是對于如何才能取得更好的導向作用,還需要深入研究,基于真實情境問題的評價在這些方面也是一條值得嘗試的路徑。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育人功能都能轉化為評價指標;評價本身也不是目的,師生體會評價所珍視的價值,理解這些價值的重要性,并扎實地體現(xiàn)在日常的工作學習中,讓自身真正做到德智體美勞融合發(fā)展,評價的目的才得以達成。評價的改進是健全動力機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能夠有效助力立德樹人的落實,但優(yōu)秀的實踐者不會等待評價改進之后再行動,而是主動根據(jù)立德樹人的要求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并注意合作協(xié)同,扎扎實實立足工作實際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推進評價和其他工作的改進,努力把本職工作服務于人民需要的道德意義充分彰顯,同時也展現(xiàn)了自身的整體素養(yǎng),滿足了自身的發(fā)展需要。整個社會良好的文化生態(tài)就這樣營造起來,產生強大的陶冶力量,推動著個體思想道德品質的升華和各方面素養(yǎng)的融合發(fā)展與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2020-10-18.

      [2][4][8]教育部考試中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石中英.杜威的價值理論及其當代教育意義[J].教育研究,2019,(12):36-43.

      [5]楊向東."真實性評價"之辨[J].全球教育展望,2015,(5):36-49.

      [6]鞠玉翠."立美教育"再探[J].教育研究,2018,(9):59-65.

      [7]鞠玉翠.追尋勞動的教育美學意蘊[J].教育學報,2018,(5):55-62.

      [9]教育部考試中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19.17.

      [10]教育部.關于加強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EB/OL].http:// 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191 l/t20191128_409951.html,2020-08-09.

      [11]教育部考試中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英語考試內容改 革--2017年高考英語試題評析[J].中國考試,2017,(7): 13-16.

      [12]教育部考試中心.以真情實景落實"五育并舉"以理性思維踐行"立 德樹人"--201啤高考數(shù)學試題評析[J].中國考試2019,(7):7-10-

      [13]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EB/OL].http:// 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147/201409/174589.html,2020-08-09.

      [14]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荚囌猩贫雀母锏闹?導意見[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732/201609/ t20160920.281610.html,2020-08-09.

      [15]董秀華,駢茂林等.綜合素質評價政策實踐與功能定位反思m.教 育發(fā)展研究,2019,(17):1-7.

      [16] 張治,劉小龍等."新高考"背景下綜合素質果應用的研究-- 以上海市綜合素質評價實踐為例[J].教育發(fā)展研究3)19,(17):8-14

      [17]辛濤,張彩.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現(xiàn)狀與前瞻熱點問 題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8,(8):37-41.

      作者簡介:

      鞠玉翠: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教育哲學。

      收稿日期:2020年9月10日

      責任編編:趙云建

      猜你喜歡
      表現(xiàn)性評價立德樹人
      立德樹人視閾下的服務型基層黨支部構建方式探究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態(tài)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表現(xiàn)性評價在“營銷策劃”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淺析中職學生考試、考核評價策略
      數(shù)學表現(xiàn)性評價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進行“表現(xiàn)性評價”
      苍梧县| 唐山市| 赣榆县| 垫江县| 闸北区| 平阳县| 巴南区| 莱芜市| 武清区| 丹寨县| 广丰县| 新竹市| 通化市| 清镇市| 乌拉特后旗| 同心县| 松阳县| 秦安县| 衢州市| 花垣县| 南投县| 郎溪县| 兴义市| 平陆县| 平潭县| 吴忠市| 和林格尔县| 岳阳市| 云南省| 高阳县| 辽宁省| 永泰县| 萨迦县| 吉木萨尔县| 沁水县| 丹寨县| 鄂托克前旗| 封开县| 绍兴县| 大同市| 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