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部編版語文教材習作單元中的精讀課文為例,論述習作單元中精讀課文的教學方法:抓主題,整體中定位目標;重表達,品讀中感悟方法;悅評價,模仿中創(chuàng)新思維,從而準確定位教學目標,分解與突破重難點,為學生習得習作方法打開思路。
【關(guān)鍵詞】習作單元 精讀課文 教學策略 《宇宙的另一邊》
細致的觀察和大膽的想象是寫作的雙翼。部編版語文教材在習作的起始年級,就將這兩大方法教給了學生:三年級上冊為“留心觀察”,下冊為“大膽想象”,四、五年級圍繞著寫事、寫景、寫物與寫人,六年級則是圍繞中心意思和表達真情實感等方面進行訓練。習作單元依據(jù)小學生作文能力發(fā)展的特點,分段教授最基本的寫作方法。單元建構(gòu)圍繞學習表達方法設(shè)計六個板塊:“導語”提出單元要素和學習要求;“精讀課文”從閱讀中學習表達方法;“交流平臺”歸納梳理,提煉方法;“初試身手”引導學生初步嘗試運用;“習作例文”進一步感知方法;“單元習作”要求學生形成單元學習結(jié)果。那么,在習作單元中精讀課文應該怎么教學呢?下面,筆者以三年級下冊《宇宙的另一邊》為例,提出以下教學建議。
一、抓主題,整體中定位目標
(一)主題的整體定位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主題為“大膽想象”。學習目標有兩個:一是走進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二是發(fā)揮想象寫故事,創(chuàng)造自己的想象世界?!跋胂蟆边@一主題在此之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過,從二年級上冊的“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到二年級下冊“讀句子,想象畫面”“把想到的寫下來”,再到三年級“感受想象的神奇,發(fā)揮想象寫故事”,教材編排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從“感受”逐步過渡到“表達”。從教材的整體設(shè)計來看,本單元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學會大膽想象的表達方法是單元的主題目標。
(二)目標的單元定位
《宇宙的另一邊》是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它是連接導語和后面板塊的重要紐帶,在單元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敖涣髌脚_”提示學生應該在品讀重點段落時,感受大膽想象的方法:創(chuàng)造出現(xiàn)實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課后作業(yè)明確提出:一是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宇宙另一邊”有哪些秘密(指向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時感受想象的神奇);二是想象宇宙的另一邊還有哪些秘密(指向表達方法與實踐)。因此,筆者把教學目標定為:1.會認“淌、秘”等6個生字,會寫“秘、淌”等10個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寫了宇宙另一邊的哪些秘密,感受作者大膽而奇特的想象。3.能仿照課文展開想象,和同學交流宇宙的另一邊還會有哪些秘密。
(三)重難點的課時定位
教學目標中的第2點和第3點是教學的重難點,怎么在兩節(jié)課中分解重難點呢?第一課時,可以讓學生先學習課文第1~9自然段,重點品讀石頭和上課內(nèi)容兩個部分,體會想象的兩大寫法:一是立足現(xiàn)實,打破常規(guī),把沒有生命的事物賦予生命;二是把自己生活中無法實現(xiàn),又特別想實現(xiàn)和向往的事物描繪到想象中去。第二課時,讓學生學習第10~12自然段,品讀關(guān)于“宇宙另一邊的習作”那一部分,比較這個寫法與前面兩種寫法的不一樣——為解決實際問題而展開大膽的想象。三種寫法都能創(chuàng)造現(xiàn)實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讓想象的寫法豐富多彩。在學生了解大膽想象的方法后,再試著模仿作者的寫法,想象宇宙的另一邊還有哪些秘密。這樣,兩個課時都直指表達,從理解到運用、從模仿到創(chuàng)作,層層推進學生的學習。
二、重表達,品讀中感悟方法
習作單元的課文學習,重在習得表達方法。同樣是品讀課文,它所承載的意義卻不一樣。對習作單元課文的品讀,教師應該抓住關(guān)鍵詞句和重點句段進行。
(一)關(guān)鍵詞句的概括引領(lǐng)
在《宇宙的另一邊》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抓住兩個關(guān)鍵詞,一個是“秘密”,這個關(guān)鍵詞貫穿了兩節(jié)課的始終。要理解這個關(guān)鍵詞,首先要讓學生理解“秘密”的含義,然后找一找“宇宙的另一邊”的秘密,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些秘密;其次是了解作者是怎么寫“宇宙的另一邊”的秘密的;最后自己試著想象一下,宇宙的另一邊還有哪些秘密。作者在寫“宇宙的另一邊”的秘密時,有一條線索,那就是“宇宙的另一邊,是這一邊的倒影”。由此,課文的另一個關(guān)鍵詞“倒影”自然被引出。運用圖示和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學生能了解“倒影”的兩個特點:一是和原來的事物是一樣的,二是事物的方向正好相反。作者主要是根據(jù)“相反”這一特點來展開想象的。通過兩個關(guān)鍵詞,學生填寫如下表格,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為接下來的簡要復述做好準備:
(二)重點句段的品讀辨析
在課文中,體現(xiàn)想象的神奇的重點句段有三個,第一個是描寫石頭的句子。第二個是描寫數(shù)學課的兩個段落,分別寫了在雪地里玩耍的加法和在春光中放風箏的乘法。第三個段落是第11自然段,這段話中有一個比較復雜的長句,針對平時習作難的問題,作者展開了想象,讓自己飛起來,飛得越高,習作的分數(shù)就越高。如何引導學生在品讀中對比辨析,感受表達的神奇呢?以第11自然段的品讀為例,筆者讓學生讀三遍句子:一讀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二讀句子,想象畫面,體會神奇之處;三讀句子,對比思辨,體會句段中的表達方法。這樣,學生對表達的理解就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思考:
師:這個句子很長,我們來讀一讀它。這個句子主要講了幾層意思呢?
生:它講了兩層意思,一是如果要寫一篇風的習作,就得把自己想象成風。二是在想象中自己飛得越高,習作的分數(shù)就越高。
師:老師讀一讀這個句子,你們閉上眼睛,想象這個句子描繪的畫面,好嗎?
(師讀略)
師:從老師的朗讀中,你感受到神奇了嗎?那么這個畫面神奇在哪里呢?
生:我覺得讓自己變成風飛起來,很神奇。還有呢,飛得越高習作分數(shù)也就越高,也很神奇。因為這些在現(xiàn)實中都是不存在的。
師:對,這就是想象最大的秘密:創(chuàng)造現(xiàn)實中不存在的事物或景象。正是因為大膽想象為我們創(chuàng)造出了現(xiàn)實中不存在的景象,讓我們擁有了奇異的經(jīng)歷,所以我們讀這樣的句子,感覺特別有意思。你們能試試看,讀出它的神奇嗎?
(生讀句子)
師:我們回憶一下,上節(jié)課給我們印象最深的開花和走路的石頭、玩雪和放風箏的數(shù)學課,是作者創(chuàng)造出的現(xiàn)實中不存在的事物或景象嗎?
生:是的。
師:那么作者在描寫想象的時候,用了哪些方法呢?
生: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想象的兩種寫法:一是把沒有生命的事物賦予生命,二是把自己向往和喜愛的事物寫具體。
師:同樣是創(chuàng)造現(xiàn)實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剛才我們讀過的這段關(guān)于習作的文字里面,作者的寫法與前面一樣嗎?
生:不太一樣,這次是為了解決一個大難題——寫作文。
師:對,我們今天又學到了想象的第三種方法——想辦法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
三、“悅”評價,模仿中創(chuàng)新思維
“悅”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有二:一為高興、愉快,二為使愉快?!睹献印じ孀由稀贰爸行膼偠\服”則將悅解釋為“從心里佩服”?;凇皭偂钡暮x,我們進行了“悅課堂”的研究。在這節(jié)課里面的“悅”評價有幾層意思:一是指教師用欣賞的眼光高興、愉快地評價學生的表達;二是指教師的評價使學生受到鼓舞,得到愉快的心理感受;三是指學生對教師的指導從心里佩服和接受?!队钪娴牧硪贿叀分赶虻氖潜磉_,要求學生試著模仿課文的方法,說一說宇宙的另一邊有什么秘密。這個時候,教師的評價就需要有技巧和藝術(shù)。下面,筆者以三個小片段為例,解釋“悅”評價的具體方法:
(一)追問——溫習方法,細化思路
師:了解了大膽想象的作用和方法,你能試著像作者這樣,大膽想象一下宇宙的另一邊還會有哪些秘密嗎?看看誰想得更奇妙哦!
生1:在宇宙的另一邊,如果想去某個地方,根本用不著走路、坐車或者乘坐別的交通工具,只要吃下一個云朵面包,就可以飄浮在空中,飛到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我們飛行在空中的時候,看著堵在地面上的汽車,開心地對它們說:“拜拜?!?/p>
師:我們聽了他的想象,想一想他有沒有創(chuàng)造出現(xiàn)實中不存在的事物或景象?
生(全體):有,是吃下云朵面包后在空中飛行。
師:那么我想問問這個同學,你用了哪種方法大膽想象呢?
生1:我用了第三種方法——為解決問題想辦法。
師:你能說一下自己的想法嗎?
生1:為了解決路上堵車的問題,我想出了飛起來的辦法。我又想,怎么才能飛起來呢?那就來一個有特效的云朵面包吧!
師:你的想法非常好!這樣,為解決某一個問題去發(fā)揮想象,想出好的辦法來,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哦。
上述教學片段中,教師運用了追問的技巧,不僅讓學生溫習了課文中的表達方法,還讓學生了解到方法下的思考路徑,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擁有獲得感。
(二)建議——豐富內(nèi)容,完善表達
生2:宇宙的這一邊,一個星期上5天課,而在宇宙的另一邊,一個星期只用上2天課,剩下的時間也不用上興趣班,爸爸媽媽帶著我們到公園游玩,到野外探險、到海邊游泳……
師:哈哈,我喜歡你的想象!我們來看看,這個同學的想象用了什么方法,是不是把自己向往和喜愛的事物描繪出來了。老師想送你一個建議:你能不能把外出游玩的快樂描繪得更加具體細致呢?或者再用上別的方法?
生2:我加一點點,公園里的花草樹木會說話了,他們熱情地和我們打招呼,還邀請我們留下來參加晚上的篝火舞會呢!我們來到海邊游泳,光著腳丫在海灘上奔跑,和貝殼、螃蟹、海星一起,建一座一望無際的沙堡。
師:同學們,讓我們給這名同學一點掌聲!你真的非常了不起,不僅用擬人修辭手法描寫花草樹木,還把自己喜愛的事物描寫得如此具體細致,給了我們一段神奇的旅程,謝謝你。
這個片段中,教師給學生提出了兩個建議,使學生在教師的委婉提示下欣然接納,并得到了教師的及時肯定。從中,學生收獲了成功的喜悅,對學習也更有自信心了。
(三)定義——打開思路,鼓勵創(chuàng)新
生3:我也來分享我想象的世界:宇宙的另一邊,每個人可以隨意地變成各種樣子,坐在教室里的有青菜、蘋果,也有小狗、小貓,還有電腦和飛船。老師也經(jīng)常變成各種樣子,今天是一張馬臉,明天是一輪小太陽。我們和老師在一起玩百變游戲,好奇怪,老師只要戴上一個奇妙的紫色方形眼鏡,就能準確地認出我們來,誰也逃不過。
師:這個同學的想象可真有趣,那么你有沒有運用上面的三種方法來想象呢?
生3:沒有,我就是想著如果我們能變成各種各樣,老師還認識我們嗎?然后就開始胡編了。
師:你這可不是胡編哦,這是奇思妙想!感謝你帶我們進入了一個奇妙的世界!同學們,大膽想象的方法有很多,不僅僅是我們從課文中學到的方法,還包括各種奇思妙想。
這一次的評價,教師給學生的想象定義為“奇思妙想”,有助于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下不受方法的拘束,打開思路,大膽想象。
以上三個策略的運用,第一個關(guān)注怎么教,要求教師教正確的知識;后兩個關(guān)注怎么學,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主體,適度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在習作單元的精讀課文教學中,如果想運用好如上三個策略,就要求教師以讀為起點,在語言的建構(gòu)與運用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思維力及初步的審美能力,最后落實在語言的運用——習作之中。
【參考文獻】
[1]溫儒敏,陳先云.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科書教學設(shè)計與指導[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
[2]常志丹.部編小學語文教材習作編排特點及教學中注意的問題[J].語文建設(shè)·上旬,2018(8)
[3]梁昌輝.統(tǒng)編教材習作單元教什么、怎么教——以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習作單元為例[J].語文教學通訊·小學,2018(10)
作者簡介:鄭勝梅(1977— ),女,湖南常德人,大學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現(xiàn)任南寧市鳳翔路小學景暉校區(qū)常務(wù)副校長,系南寧市優(yōu)秀教師、學科帶頭人,研究方向為德育管理和語文教學。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