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理由 梳理了深刻塑造21世紀教育圖景的27個教育理念,深入淺出地解讀各種理念的來龍去脈、意義內涵,通過真實案例,生動展示其學理邏輯和實踐邏輯,對于我國在教育現代化進程中不斷完善、凝練適合我國國情的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主要觀點 書中認為,《教育2030行動綱領》強調教育是一項基本人權,是一種公共產品,教育應以人類個性的全面發(fā)展以及促進相互理解、寬容、友誼與和平為目標。未來教育應以終身學習理念為引導。為了對正規(guī)的學校教育進行補充和輔助,應該通過提供資源充足、機制健全的非正規(guī)學習途徑,鼓勵非正式學習。其中包括,到2030年,確保所有女性和男性平等獲得負擔得起的優(yōu)質的職業(yè)技術教育和培訓以及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到2030年,大幅度增加擁有相關技能的青年人數量,這些技能包括就業(yè)、獲得體面工作和創(chuàng)業(yè)所需要的技術和職業(yè)技能;到2030年,消除教育中的性別差異,確保殘疾人、原住民和弱勢兒童等弱勢群體平等地獲得各級教育和職業(yè)培訓。
書中強調,學習型社會是一種教育思潮。建設學習型社會不僅是教育部門的責任,還需要政府、社會機構乃至個體付出一系列努力。第一,要把整個教育體系納入終身教育體系中,更加注重非正規(guī)、非學歷教育;第二,要把學校、家庭、社會結合起來,建立社區(qū)教育的新體系;第三,社會各種單位和組織都要成為學習共同體;第四,提倡全民閱讀,推動全民學習,形成人人皆學、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學習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