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墨
一位是英國前王室成員,一位是美國前總統(tǒng),梅根與特朗普看上去似乎沒什么交集。但從最近發(fā)生的事來看,這兩個人看起來有可能“走到一起”。
3月13日,英國《每日郵報》爆料,從英國王室“離職”的哈里王子的妻子梅根·馬克爾,正考慮2024年競選美國總統(tǒng)。3月16日,特朗普在一次采訪中,稱他對梅根參選樂觀其成,并表示,如果“這發(fā)生了,那我就更有強烈的意愿去競選了。”
梅根與特朗普,是否會在2024年同臺競技?那肯定是一場史詩級大戲,但這不是我今天想說的重點。
在梅根與哈里王子接受媒體采訪,大爆英國王室“黑料”的事鬧得沸沸揚揚時,我曾與同事開玩笑,“梅根與特朗普是什么關系?”因為我覺得這倆人太像了,都是從“外圍”進入“核心”,然后扮演“解構”角色。
為什么這么說呢?先來看看梅根。她的出身,既非名門也非望族,還帶有部分非洲裔血統(tǒng)。所以,當年梅根與哈里王子的大婚,讓她的“灰姑娘”形象躍然紙上。但最近因她主動爆料引發(fā)的英國王室危機,似乎證明她更像是“灰犀?!?。
那期專訪里,梅根說了很多。準確地說,是抱怨了很多。但最讓英國王室恐慌的,無疑是那句“孩子會有多黑”。她對著媒體鏡頭,爆料有王室成員質(zhì)疑她與哈里王子的孩子“有多黑”。她不可能不知道,種族歧視是西方政治的禁忌。即便是王室,也背不起“政治不正確”的鍋。
所以,在專訪播出后,英國王室如臨大敵,還以女王的名義發(fā)了“安撫聲明”。有媒體稱,那是自戴安娜王妃事件以來,英國王室面臨的最大危機。危機并不必然導向悲劇性結局,但肯定凸顯了問題的嚴重性。
梅根“打擊”的,正是英國人珍視的東西。類似的事件再來幾輪,英國王室即便不搖搖欲墜,至少也可能威信掃地。
從政治屬性角度看,在當今的世界大國中,英國的獨特之處,肯定不在于它有首相,而是因為它有女王。在英國社會,支持廢除王室的比例,從來沒有超過20%,這足以說明女王之于英國的重要性。而梅根“打擊”的,正是英國人珍視的東西。類似的事件再來幾輪,英國王室即便不搖搖欲墜,至少也可能威信掃地。
我們再來看看特朗普。這位地產(chǎn)商2015年宣布競選美國總統(tǒng)時,幾乎沒人看好他。論財富,他或許可以算得上富豪。但那之前從未涉足政治的特朗普,絕對是政界的貧困戶。換句話說,那時的特朗普,也是“灰姑娘”。誰是“王子”呢?美國的政治權力核心。
當年特朗普能“嫁入豪門”,進入美國的政治權力核心,有效的競選手段不少。但有一點至關重要,即他對建制派的攻擊。何為建制派?扒開學究外衣,實際上就是指那些熟悉和掌握國家權力運轉機器,并能從中受益的一幫“存在”。這幫存在,扮演著美國“集體國王”的角色。
雖然做了四年總統(tǒng),但特朗普一直沒有找到做總統(tǒng)的感覺。他總是抱怨“集體國王”在作怪。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深度國家”。而從特朗普不長的從政經(jīng)歷來看,他扮演的角色,可以說就是在解構美國政治。
無論是建制派也好,深度國家也罷,你不得不承認,美國實力的壯大乃至成為世界老大,都得益于它的存在。也就是說,這個“集體國王”對美國來說,很重要。而這,正是特朗普耿耿于懷的。
在回應梅根參選一事時,特朗普多次說他不是梅根的粉絲(梅根曾闖蕩好萊塢)。梅根也從未表示她對特朗普的好感。我倒是覺得,這倆人應該“互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