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新政
摘? ?要:文章利用新技術——高亮度感光材料和手機內(nèi)置傳感器制作物理教學用具,詳盡地闡述了這些教具的設計背景、制作過程、教學過程等。
關鍵詞:高中物理;自制教具;內(nèi)置傳感器;感光材料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3-6148(2021)3-0054-2
科學探究中的求證環(huán)節(jié),是切實解決問題、驗證猜想的具體落點,針對某一問題的猜想,來設計探究方案或驗證方案,能夠鍛煉學生和教師的綜合能力。這些能力首先是實驗設計的能力,要求理論基礎過硬。其次是動手實踐的能力,再好的實驗設計也要落實到實踐操作中。這也是目前我國中學生亟待提升的能力之一。
1? ? 利用感光材料制作物理教具
高中階段,有很多需要將運動軌跡記錄下來的實驗,比如自由落體、平拋運動、探究小車的加速度與外力和質(zhì)量的關系等實驗。傳統(tǒng)的教具或?qū)嶒炘O計大多較為繁瑣,比如自由落體常常采用頻閃照相的方式,頻閃照相需要的拍攝環(huán)境、拍攝裝備都不是一線教師易于獲得的。
本文提出了一種利用感光材料記錄運動軌跡的新技術,它集成了頻閃照相、打點計時器等傳統(tǒng)教具的優(yōu)點,極大地提高了實驗效率。相比頻閃照相,操作更加方便,不需要苛刻的拍攝環(huán)境,不需要額外對多張照片進行技術合成,就能直接顯示運動軌跡;相比打點計時器,減少了紙帶與限位孔摩擦帶來的誤差,避免了傳統(tǒng)打點計時器冗雜的實驗步驟和誤差分析,可以很好地加深學生對打點計時器主要原理的理解。
1.1? ? 制作方法
激光照射在高亮感光變色粉顏料上,照射光斑上的變色粉會明顯變亮,能夠有效實現(xiàn)對光斑進行探測、跟蹤、校對和識別,具有使用壽命長、效率高等特點。并且感光材料在失去激光照射后,光斑處變色粉的亮度又會重新恢復初始狀態(tài),不同的材料光斑留跡的恢復時間是不同的,本文大致將其分為短時留跡材料和長時留跡材料。具體制作方法是,將高亮感光變色粉顏料與適量的水混合,涂抹在紙張上,待水晾干后,便得到了感光板。同時,還需制作一個激光頻閃光源,用單片機編程可以控制激光閃爍的頻率。
1.2? ? 教學過程
以探究小車的加速度與力和質(zhì)量的關系實驗模擬教學過程,該實驗中,感光板替代打點計時器中的紙帶,激光頻閃光源替代打點計時器。將激光頻閃光源置于小車中,長條形的感光板放置在小車運動方向的側(cè)邊位置,保證感光板與小車運動方向平行,以免光斑距離發(fā)生光學變形,影響數(shù)據(jù)處理。其效果如圖1所示。
2? ? 利用手機內(nèi)置傳感器制作高中物理教具
當前,智能手機普及程度越來越高,智能手機具備的功能也愈加強大。手機內(nèi)置了多種傳感器,可以監(jiān)控手機的加速度、角度、所處環(huán)境的光強、氣壓等,但是這些參數(shù)一般是無法直接從手機原生軟件上讀取的,我們可以借助第三方APP實現(xiàn)讀取功能。本文以蘋果手機ios系統(tǒng)上的一款手機傳感器作為講解案例,軟件名稱是Phyphox。筆者測試了目前ios系統(tǒng)上大多數(shù)免費的傳感器APP,這是界面最為簡潔且支持中文的軟件。安卓系統(tǒng)也有類似軟件。筆者推薦一款名稱為科學日志的APP,利用手機替代DIS傳感器可以大大降低實驗操作成本,學生自己也可以自行設計和完成實驗。
Phyphox軟件功能十分強大,其內(nèi)置了力學、光學、聲學等若干個傳感器模塊。本文介紹了幾種高中物理傳統(tǒng)實驗中很少做的幾個物理實驗,來展示Phyphox軟件的使用過程,凸顯手機傳感器軟件的巨大優(yōu)勢。
案例1:演示下蹲、起立過程中超重、失重問題的加速度的變化情況
Phyphox軟件的加速度計默認測量三個維度的加速度,案例1中,筆者將手機豎直放置,容易觀察豎直方向的加速度變化情況。觀察Y軸線性加速度隨著時間的變化圖,可以明顯地看出下蹲和起立過程豎直方向加速度的情況(圖2)。即,下蹲過程中先加速下蹲,再減速下蹲,前半段是失重,后半段是超重;同樣的,起立過程中,先加速起立,再減速起立,前半段是超重,后半段是失重。
案例2:演示電流的磁效應
19世紀,物理學家奧斯特給直導線通電,發(fā)現(xiàn)放置在通電導線下的小磁針發(fā)生了偏轉(zhuǎn),從而意識到通電導線周邊會產(chǎn)生磁場。筆者使用手機內(nèi)置傳感器重復類似實驗,將手機固定在直導線附近某一位置,利用Phyphox軟件的磁力計工具,接通電源后,可以明顯地看到通電導線周邊的磁場強度變化,增大或減小電流磁力計示數(shù)不同,當電流穩(wěn)定時,磁力計示數(shù)保持不變(如圖3)。
參考文獻:
[1]遲鑫.基于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
[2]朱國慶.物理自制教具設計與制作[J].考試周刊,2015(28):134,143.
[3]朱云俊.中學物理教具自制照相機的設計、制作及應用[J].新課程學習(下), 2013(06):180-181.
[4]康賢明. 借助Phyphox軟件用手機做物理實驗[J]. 物理之友, 2019, 35(03):36-37.
(欄目編輯? ? 王柏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