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瓊
摘 要:班主任在管理中除了要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之外,還要注重德育工作,努力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文章立足農村小學的客觀現(xiàn)實,深入研究德育教育的意義,并探究了農村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幾種有效途徑:正確認識德育教育,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巧用班會時間,強化德育教育;發(fā)揮榜樣的作用,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擴大校園文化的影響;德育教育工作與實踐相結合。
關鍵詞:農村;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
小學生正是接受教育的初始階段,這個時期是為學生終身學習打基礎的關鍵時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視。班主任作為小學班級中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必須重視學生德育品質的培養(yǎng)。因此,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要起帶頭作用,要為學生樹立榜樣,努力提升道德修養(yǎng),利用科學合理的教育方式,打造出良好的班級氛圍,促使學生在團結友愛的班級中健康成長。
一、正確認識德育教育,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
德育教育是教學活動的起始,更是教育教學活動的根本,教師在傳授學生知識時,要先教會學生做人。小學是接受德育教學的初始階段,班主任必須正確認識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利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引導學生。同時,班主任還要認識自己在塑造學生道德品質方面的重要性,要做學生的榜樣,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重大影響。在大力倡導素質教學的當下,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必須重視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在德育工作中實現(xiàn)創(chuàng)新和突破。除此之外,班主任還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質,每時每刻都要注重自身的修養(yǎng),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用積極的言行感染學生、教育學生,讓他們能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
二、巧用班會時間,強化德育教育
為了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班主任可以利用班會時間,強化學生的德育教育。學校是一個大集體,而班級是大集體中的小集體,小學生喜歡模仿,很容易受到身邊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教師必須保證大環(huán)境與小環(huán)境的建設。班主任還要將自身的作用充分利用起來,將班級構建成團結友愛、和諧互助的團體,學生在這樣良好氛圍中學習,久而久之能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班主任在開展班會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實際教學中的真實案例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或者組織相關的專題教育活動。比如,開展尊老愛幼的德育教育活動,開展校紀校規(guī)教育活動,開展遵守交通規(guī)則教育活動等,或者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傊處熆梢酝ㄟ^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
三、發(fā)揮榜樣的作用,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
學生由于年齡小,還不具備成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方式,更不具備分辨是非的能力,只知道一味模仿與他人不同的一面。因此,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的過程中,不妨將學生愛模仿的這一特點充分利用起來,將學生的道德品質逐漸提升上去。學生生活學習中接觸的人群主要是教師與同學,如果教師想發(fā)揮自身的榜樣作用,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促使學生在教師的言傳身教中,認識到規(guī)范自身行為的重要性。比如,教師日常的著裝及言行舉止都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課余時間要積極與學生溝通,從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優(yōu)點與亮點,班主任要善于挖掘學生身上的這些優(yōu)點,為學生樹立班級的學習榜樣,鼓勵學生積極學習他們的優(yōu)點。例如,某一天,班中有學生撿到了五十元錢,他擔心失主著急,于是委托筆者通過學校廣播尋找丟失者,最終將錢交還失主。通過這樣的事情,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個學生助人為樂和拾金不昧的精神。于是筆者在班會上將這名學生拾金不昧的精神作為典型,希望其他同學向這名學生學習,做一個拾金不昧、樂于助人的好學生。
四、擴大校園文化的影響
除了家庭以外,學校是小學生每天停留時間最長的場所。因此,校園文化同樣可以對學生的思想觀念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更是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的重要載體之一。從學校的角度來看,要對學校的歷史文化進行取舍與提煉,將其中精華、最具價值的部分凝結成校訓、校規(guī)等校園文化。從班主任的層面來看,要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對校園文化進行傳承與傳播,例如通過一些真實的好人好事對本校校訓進行詮釋,加深全體學生對校訓的理解與記憶。還可以將班級中的公告欄、黑板報充分利用起來,張貼一些名言警句或者勵志格言,幫助小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道德觀,促進其思想觀念和行為準則的不斷完善,逐漸獲得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五、德育教育工作與實踐相結合
農村小學班主任要利用多樣化的德育教學方式,不能只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還要在實踐生活中開展教學工作,讓學生時時刻刻都能受到德育教學的熏陶。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校園中,或者走出校園參與一些志愿服務活動。比如,班主任在周六休息時,可以組織學生去敬老院幫助孤寡老人打掃衛(wèi)生或者聊天等,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班主任還可以舉辦愛心活動等,在各種不同的實踐中,激發(fā)學生的同情心,從小培養(yǎng)他們的愛心,形成互幫互助、樂于奉獻的良好品質。班主任也可以組織家長與學校配合,共同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讓學生回到家中依然可以受到德育的熏陶。比如,班主任可以鼓勵學生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家長負責監(jiān)督工作,培養(yǎng)學生有責任感和孝敬父母等良好品質。同時,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能夠幫助學生樹立獨立自主的思維模式,為小學生未來的生活奠定基礎。
總之,將德育教學滲透進農村小學中,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務。班主任必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以平等、真誠及關愛的心對待學生,幫助學生改正不足,發(fā)揮優(yōu)勢,做到以生為本,久而久之,自然能夠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王鳳,史清.淺談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8(09).
[2]馬玉霞.以愛施教以情動人——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A].教育理論研究(第三輯)[C].2018.
[3]趙啟航.小學班主任有效開展德育工作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01).
(廣東省化州市楊梅鎮(zhèn)中心小學,化州5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