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貴
人與動物本質(zhì)區(qū)別,抑或人之所以配稱為人,當然不是因為人比動物少一身毛,而是因為人比動物多一個敬畏。相對于人群中的“無知者無畏”,“有知者無畏”更可怕。
無知者無畏,不外乎兩種情形,一種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式的無知,不知曉法律和道德底線的人,自然談不上忌憚法律和道德底線。另一種是“我是流氓我怕誰”式的無畏,“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自然不懼天律不敬尊者不信真理??鬃釉唬骸熬佑腥罚何诽烀?,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绷髅プ匀粴w屬小人之列。
有知者無畏,并非出于無知,而是無信仰。有媒體人胡編亂造啞巴會說話、植物人會微笑、20天嬰兒會叫媽等奇聞,把新聞故事折騰成新聞事故,顯然他們并非不諳新聞操守,而是不信新聞操守;汶川地震后,有作家將天災(zāi)唱成“縱做鬼,也幸福”贊歌,新冠疫情時有詩人作詩“感謝冠狀”,疫情后有“學(xué)者”叫囂“死4000人等于沒死人”,引發(fā)人神共憤,同樣,是類并非不識人性良知,而是人性良知泯滅。知識分子尤其是公知,無疑是有知者中的最核心分子。有人曾概括少數(shù)公知墮落無恥的十大表現(xiàn):處處都是著名學(xué)者,卻少了學(xué)術(shù);滿紙都是道德良心,卻少了良知;遍地都是天才鬼才,卻少了人才;滿街都是專家教授,卻少了成果;到處都是文化巨匠,卻少了文化;天天都是探求真相,卻少了真誠;人人都是道德標桿,卻少了公德;滿地都是國學(xué)大師,卻少了國學(xué);個個都是心靈大廚,卻少了靈魂;時時都是思想先鋒,卻少了思想。其之所以齷齪卑劣至這步田地,當然不是因為無知無畏,而是有知無畏,放棄了對獨立人格和天然使命的信仰,喪失了對學(xué)術(shù)良知和道德操守的敬畏。
“無知者無畏”往往明火執(zhí)仗,明槍好躲;“有知者無畏”常常暗中作祟,暗箭難防。無知者因為無知,實施侵害行為時,往往如入無人之境,唯恐天下不知;有知者則憑借專業(yè)領(lǐng)域話語權(quán),往往作惡不易被察覺,打誑語易被輕信。比如,無知者不知文物價值及毀壞法律后果,造孽毀壞文物自然不計后果。有著800多年歷史的泰國清邁古城墻塔佩門,就曾罹遭兩名游客涂鴉,被控破壞文物罪被拘留。早年一起巨額貸款詐騙案起底出驚天秘密,國內(nèi)5名頂級鑒定專家,為騙子自制“金縷玉衣”開出24億元天價評估。頂級專家集體簽名,讓某銀行兩名行長輕信騙子經(jīng)濟實力,導(dǎo)致銀行損失5.4億多元。事后專家承認,評估時他們連“金縷玉衣”玻璃罩都未打開,屬于“過程不太合規(guī)矩”。試想,騙子如若不是拿“權(quán)威”評估報告“拉大旗作虎皮”,恐怕騙術(shù)再高明也未必能犯罪既遂。
通常情形下,“無知者無畏”頂多導(dǎo)致局部侵害后果,且容易被道德審判或依法追究;“有知者無畏”則有可能肇害全局,且容易規(guī)避追究“沒事偷著樂”。雖然法律不承認“不知者無罪”,但在特定情形下,無知者犯罪的“主觀方面”若被證明無故意,或可作為定罪量刑的法定或酌定情節(jié)而被減輕處罰。對“有知者無畏”危害性的揭示,錢理群教授可謂洞若觀火:“我們的一些大學(xué),正在培養(yǎng)一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quán)力,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苯臧l(fā)案曝光的一些所謂“學(xué)者型”貪官,便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現(xiàn)實標本??胺Q登峰造極者,庶幾非某書協(xié)一把手莫屬。此公將不入流書法作品用于權(quán)錢交易,行賄者多以“買字”幌子向其輸送利益,十數(shù)年間斂財2400多萬元。奇葩的是,其居然自鳴得意提煉出一套順口溜:“當官的收錢,不是貪污就是受賄;我收錢是稿費,既不犯法又不犯罪,頂多交點稅。我收錢,不用躲,不用藏,直接存銀行;不怕警車叫,照樣睡好覺?!笨梢姡盁o知者無畏”荼毒的頂多是水流,“有知者無畏”則有可能污染水源。
關(guān)于知識與信仰的關(guān)系,費希特開示:“信仰決不是知識,而是使知識有效的意志決斷。”愛默生則告誡:“有兩件事是我最憎恨:沒有信仰的博學(xué)多才和充滿信仰的愚昧無知?!绷_曼·羅蘭揭示得更為直白:“信仰不是一種學(xué)問。信仰是一種行為,它只被實踐的時候才有意義。”哲人異口同聲昭示我們:知識不等于敬畏,“無知者”會“無畏”,“有知者”也會“無畏”;需提防“無知者無畏”,更須警覺“有知者無畏”。
羅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