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峰 陳宣東
【摘要】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近年來常用的課程教學方式之一,尤其是在課程課時普遍壓縮的大背景下,混合式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其通過合理安排線上、線下教學內容,能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效果。以土木施工課程為例,通過雨課堂一體化平臺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全程記錄并評判線上、線下教學活動,給出的平時成績評價依據充分,學生能積極參與課程平時學習,經過一輪次的混合式教學后教學效果提升明顯。
【關鍵詞】土木工程施工? 混合式教學? 雨課堂一體化平臺? 過程考核
【基金項目】桂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施工一流課程建設項目,項目編號:ylkc2021060;桂林理工大學2021年度本科教改項目《Revit軟件實訓》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項目編號:2021B11。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2-0182-02
一、引言
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專業(yè)重要的專業(yè)課程之一,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和土木工程施工組織兩大部分,共14章。由于授課內容多,傳統(tǒng)的教室課堂很難在規(guī)定的課時內較好地完成所有課程內容教學,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不足,很多學生僅僅將學習重點放在課程考試及結課成績上,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不高,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不透徹,考前突擊、考后即忘,課程學效果不好。因此,很有必要深入思考目前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和改革課程教學方式,嘗試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做好過程性考核設計和評價,改變以結課考試為主的考核評價方式,重視平時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效果。
混合式教學要求有線上教學資源,目前大多數課程的混合式教學采用的是以MOOC、SPOC為代表的線上課程模式,此類平臺線上課程制作質量高,課程內容完整,線上考核方式完善。但由于建設和運行線上課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成本、時間和精力,大多數課程任課教師很難自行完成,多采用引用或購買線上課程的形式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也有采用慕課平臺的完全開放的課程進行線上部分的教學。這樣雖然解決了線上課程建設的難題,但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很難滿足本校課程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需求,例如完全開放慕課課程教學進程與本校本課程的安排差異較大,導致開展混合式教學難度較大,甚至沒法開展。通過購買方式引用的課程雖能解決進度安排問題,但課程內容可能與本課程有區(qū)別,課程的教學方式不一定適用于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實現混合式教學有一定的難度。對于大多數課程來講,能按照教師自己的安排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最好的方式。以下以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為例,探索利用雨課堂一體化平臺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雨課堂一體化平臺是在雨課堂教學工具的基礎上開發(fā)的課程教學平臺,其充分融合了線上、線下教學活動,其通過在平臺自建SPOC課程,通常不需要整門課程完整視頻,可僅僅拍攝混合式教學設計中線上課程部分視頻即可,通常占總課時的20%~40%,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實際情況進行線上課時確定線上課時的比例,進行線上課程的建設??梢愿鶕拘J谡n對象的實際情況和課程特點,合理安排線上內容及線上學習任務,使線上與線下有機結合,教學效果更佳。
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
采用混合式教學的初衷為了提升教學效果,尤其是在課程內容不減但教學課時普遍減少的情況下,保證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要開展混合式教學,必須進行教學設計,而且要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細致安排,才能達到混合式教學的效果,這是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首要任務。
土木工程施工課程安排課時為64個,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并結合近年來本課程進行的混合式教學初步嘗試,擬安排25%的課時,即16個課時為線上課程,其余48個課時為線下教學。線上課程的安排可以靈活進行,每次線上課程0.5~2課時不等,可根據線上教學內容要求靈活設置,如拘泥于每次課2課時形式,混合式教學設計將很難進行,課程開展混合式教學的困難很大,將達不到期望的教學效果。當然,混合式教學設計不是固定不變的,在課程教學進行中要根據學生完成情況進行及動態(tài)調整和完善,由于學生完成情況的不確定性,所以混合式教學需要教師即時掌握學生學習動態(tài),及時進行調整方可完成。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以施工降水為例,線上0.5課時安排學生學習施工降水的原因、施工降水的原理、集水井降水的施工過程等內容,將集水井降水的缺點留作思考內容,在一體化平臺設置討論帖供學生跟帖討論,線下課堂根據線上學習情況及討論跟帖發(fā)言,靈活安排過渡內容,引出井點降水的必要性,對比分析集水井降水和井點降水的特點后,繼續(xù)進行后續(xù)內容的講授??傊?,土木工程施工課程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后,教學過程是動態(tài)的,要在教學設計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靈活調整。
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實施
在2021春季學期,在以前探索混合式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利用雨課堂一體化平臺進行開展混合式教學一輪次,教學過程全部數據均在雨課堂一體化平臺逐次記錄,并折算為考核分數,最終計入平時成績中。本輪次教學中,課程平時成績構成評分點分為9大類(見表1),共設定評分活動161次。
線上任務主要內容為視頻觀看、課件、練習題(節(jié)次測試)、線上討論等,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打分。例如,課程進行中根據教學進度發(fā)布30個視頻,要求學生及時完成,每個視頻均有明確的截止時刻。因為需要及時了解學習情況來調整線下課堂的教學內容和方式,線上視頻觀看的截止時刻一般為后續(xù)線下課堂前一天的23點59分,過期雖能觀看學習,但不能計入平時成績,如此設定可以有效地督促學生及時完成線上學習任務。同時結合當次線上任務的線上測試、線上討論等完成情況,在下次線下課通過判斷學生對線上內容的掌握程度,進行后續(xù)課程的備課和準備,教學內容更具針對性。從表1中的參與人次可以看出,由于設定了相應的評分標準和規(guī)則,學生重視過程性學習,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積極完成學習任務。
四、教學效果分析
在2021春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結束后,對本次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效果進行分析。與以前輪次教學效果相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頻次加強,能及時完成學習任務,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較好。通過參與課程討論,對相關問題能進行深入的思考,在討論過程中相互啟發(fā)、相互學習,最后能提出完整、可行的解決思路或方法,改變了過去對課程知識的學習僅僅停留在表面的狀態(tài),提高了學生課程學習的積極性。
課程考試是衡量學習效果的直接手段,考試成績是衡量教學效果的直接指標。2021春季學期在考核難度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考試成績提升明顯,考試卷面成績比2019春提高7.1分,較2020春提高0.9分。同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過程性考核措施和評價,也更具針對性,學生的平時學習態(tài)度、參與程度、學習效果等與其結課考試成績密切相關,平時的努力能在考試中體現出來。經過對平時成績和考試卷面成績的對比分析可知,2021春季學期的平時成績與考試成績相關系數達到0.643,而2019春、2020春分別為0.561、0.422,說明2021春季學期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利用雨課堂平臺進行全過程記錄得到的平時成績與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較強的相關性,平時成績的評定依據充分、方法合理。
五、結論
土木施工課程教學內容多,教學進程較長,適合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線上課程除了一般的MOOC外,利用雨課堂一體化平臺也可以實現混合式教學,其簡單、可行,教師在熟悉雨課堂的基礎上可以很快利用一體化平臺開展混合式教學、設計和布置線上學習任務,學生可不用額外登錄雨課堂一體化平臺,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雨課堂開展學習活動并完成學習任務?;旌鲜浇虒W過程中的所有數據,不論線上線下均會逐步記錄到一體化平臺并按設定的評分標準給出評分,最后綜合得到的平時成績。經過土木工程施工課程一輪次的教學實踐發(fā)現,由于評分依據合理、科學,學生能積極參與線上、線下教學活動,學習主動性明顯提高,課程教學效果顯著提升。在后續(xù)的教學中,可以繼續(xù)細化課程混合式教學設計,更為科學合理地安排線上學習任務,及時進行教學反饋,最終達到進一步提升本課程教學效果的目的。同時,應注重混合式教學過程的靈活性,不能固化進度安排,摒棄形式上的線上線下教學混合,而應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及時調整,以更好適應混合教學實際需要。
參考文獻:
[1]柳琳琳,呂建林,覃毅等. 基于雨課堂平臺的混合式教學在中醫(yī)護理學課程中的實踐與反思[J].高教學刊, 2021(7): 127-130.
[2]翟艷男,張暉,宋暖. 基于混合式教學的過程性考核實踐研究——以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為例[J].電子測試, 2020(10): 115-117.
[3]王輝,邾玢鑫,王凌云.基于雨課堂SPOC的電力電子技術課程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 2021(2): 44-47.
作者簡介:
王曉峰(1977年-),陜西岐山人,博士,講師,主要從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專業(yè)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