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薇
摘要:本文簡要分析了快速測試片在食品檢測中的優(yōu)勢,提出了在食品微生物檢測中使用快速測試片的檢測形式:濾紙檢測、Petrifilm檢測,以此揭示快速測試片的應用方法,彰顯快速測試片的檢測效能,便于食品微生物檢測工作有序完成。
關鍵詞:染色法;熒光法;濾紙測試片
如今,人們逐漸認識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以期減少微生物對食品產生污染,提升飲食的安全性。在食品各項處理程序中,比如食品生產、食品加工、食品保存、食品交通運輸、食品營銷等,防止微生物對食品產生污染,減少人們食物中毒事件發(fā)生。
使用快速測試卡開展食品微生物檢測工作,能夠縮短檢測工作消耗的時間,在其他輔助試劑未予使用的情況下,高效完成檢測流程。同時,快速測試卡具有一定的應用生態(tài)性,在檢測全程序中,不會生成較大數(shù)量的廢渣、廢液等物質,能夠在室外完成食品微生物的檢測工作。快速測試卡在實際應用期間,能夠同時進行取樣、接種兩個程序,確保檢測結果的可信度,有效降低了檢測誤差??焖贆z測卡在食品微生物檢測工作中,表現(xiàn)出耗時短的檢測優(yōu)勢,能夠及時遏制菌群繁殖,具有檢測及時性。
2.1 濾紙測試片的檢測應用
2.1.1 檢測菌落數(shù)量
在濾紙檢測期間,應全面檢查濾紙品質,保障其吸附能力、表面密度的合格性。在剪裁濾紙期間,通常剪裁規(guī)格為長4厘米、寬5厘米。在無菌培養(yǎng)基中,完成TTC添加,繼而使用無菌濾紙開展微生物的吸附活動,在干燥時完成吸收濾紙的封裝。在檢測期間使用TTC,是借助其氧化還原特點,便于TTC與氫產生反應,獲得三苯甲酯生成物,此生成物為紅色,具有可見明顯性。在檢測完成時,計量紅點數(shù)量即可,以此獲得細菌數(shù)量,能夠保障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在使用測試片期間,應有效控制TTC的使用量,減少TTC對菌體形成抑制作用,保障檢測結果的真實性。培養(yǎng)期間,環(huán)境溫度以37攝氏度為宜,培養(yǎng)周期確定為17小時。
2.1.2 測試片結合染色法的檢測應用
在浸液制作期間,應有效控制原材料的各項參數(shù),比如數(shù)量、濃度等。同時開展檢測各環(huán)節(jié)溫度控制工作,滅菌環(huán)境溫度確定為115攝氏度,浸泡溫度確定為60攝氏度,烘干溫度確定為55攝氏度。酸堿度的合理范圍為6.9左右。在測定培養(yǎng)期間,培養(yǎng)時間同樣以17小時為基準。當培養(yǎng)基中生成紅色斑點時,同時紅色斑點外圍表現(xiàn)為黃暈,則確定食品中含有微生物。
2.1.3 測試片結合熒光法的檢測應用
細菌具有代謝酶的性質,在熒光法測定食品微生物期間,借助應用酶底物反應原理,測定大腸菌落的酶活性,以此完成食品含有微生物的數(shù)量統(tǒng)計。在培養(yǎng)期間,溫度以37攝氏度為標準,熒光燈在設定波長時,確定為365nm,以此完成微生物的高效檢測,同時能夠對食品中含有的微生物含量開展定量分析。
2.2 載體為Petrifilm的檢測應用
2.2.1 測試菌落總數(shù)
在測試片中添加容量為1毫升的待測液,對其采取覆蓋處理,保障樣品在測試片表面處于均勻分布狀態(tài)。靜置1分鐘時間,以此發(fā)揮凝膠固化作用。同時,保障檢測溫度條件的正常性,減少溫度大幅度發(fā)生變化,培養(yǎng)時間控制在48小時以內。
2.2.2 測試霉菌
在測試食品中的霉菌時,使用含有營養(yǎng)物質的測試片,借助抗生素抑制細菌生長。培養(yǎng)室溫維持在(23±2)攝氏度,培養(yǎng)時間設定為4天左右。酵母菌具有較小的菌落,同時能夠清晰觀測酵母菌外邊緣,保障酵母菌顏色的均衡性。霉菌菌落具有外形較大、邊緣模糊等特點。
綜上所述,濾紙、Petrifilm兩種載體的測試片,作為當前快速檢測法的主要應用,能夠在短時間內有效完成食品微生物的檢測工作,具有操作便利、檢測結果真實等應用優(yōu)勢。在實踐檢測工作中,應確定各類測試片的應用性能,以此發(fā)揮測試片的檢測優(yōu)勢,提升食品安全檢測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