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 朱戰(zhàn)波
摘 要:《動物流行病學》是動物醫(yī)學專業(yè)中的一門重要課程,是預防獸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課程內容涵蓋范圍廣,不僅涉及疾病的自然史、病因分析,更有動物健康體系構建、風險分析、動物經濟學及統(tǒng)計分析與處理等內容,知識點相對抽象難懂,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難以理解和記憶。隨著互聯(lián)網和網絡教學平臺的不斷發(fā)展,通過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將課程內容更全面、更直觀、更生動地呈現給學生,可以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我們基于藍墨云網絡教學平臺構建了《動物流行病學》案例數據庫。以學生為中心,在本科教學中實踐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并從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教學管理、考核機制等方面進行了教學實踐反思。
關鍵詞:動物流行病學;藍墨云;網絡教學平臺;案例數據庫;教學實踐反思
《動物流行病學》是研究動物群體中疫病的分布規(guī)律和決定因素,制定有效防治對策,并評估其防控效果的預防獸醫(yī)學重點學科[1,2]。《動物流行病學》不僅涉及疾病的自然史、病因分析、防控對策制定、更有動物健康體系構建、風險分析、動物經濟學及數據統(tǒng)計分析與處理等內容[3],知識點相對抽象難懂,學生難以理解和記憶。此外,隨著動物疾病流行及防控形勢的日趨嚴峻,社會對《動物流行病學》專業(yè)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對了對《動物流行病學》的教學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4]。教學工作應該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積極探索出適應新時代學生學習習慣與特點,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與方法,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并學以致用。
在互聯(lián)網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可以通過輔助現代網絡教學技術手段來完成與解決上述問題與困難,例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互聯(lián)網教學、慕課教學、移動教學APP等。其中,以藍墨云為信息平臺為基礎,利用移動設備把課堂教學從傳統(tǒng)教學升級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使教學方式多樣化,同時為師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機會,更有效的跟蹤了學生學習進度以及對知識掌握程度等,充分體現了新型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5]。目前,以藍墨云為平臺的教學模式改革研究已在動物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動物寄生蟲學等獸醫(yī)相關學科得到了廣泛。馬建民等[6]在《動物生物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應用了藍墨云班課。在課前、課中和課后中創(chuàng)新了教學設計。結果發(fā)現通過課前發(fā)布線上資源和測試活動,課堂上用“作業(yè)/小組任務”記錄實驗過程,課后教學評價及實驗拓展,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實驗教學效果。張新國[7]等研究了藍墨云在微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了存在的問題。通過藍墨云班課教學模式的實施,學生學習氣氛濃郁,學習興趣高漲,平均成績較去年提高了10.53分,及格率較前5年平均值提高了11.39%。葉秀娟等[8]研究了藍墨云班課在動物寄生蟲課程教學的應用情況。問卷調查結果發(fā)現,90%以上的同學認為:藍墨云班課調動了學生課堂積極性,提高了課堂參與度,有效改正了學生們上課玩手機的不良習慣,加強了師生間的交流與互動。
本文基于藍墨云網絡教學平臺構建了《動物流行病學》案例數據庫。以學生為中心,在本科教學中實踐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并從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教學管理、考核機制等方面進行了教學實踐反思。
一、《動物流行病學》案例網絡數據庫的建設與應用
(一)案例網絡數據庫的建立
為培養(yǎng)本科生的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提升《動物流行病學》教學質量,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動物流行病學》教學團隊結合重大動物疫病流行的實際狀況和常態(tài)化防控的生產需要,以藍墨云APP移動網絡平臺為基礎,建立《動物流行病學》案例教學移動網絡數據庫,構建生動、形象、互動、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動物流行病學》移動網絡教學新模式。
針對不同的教學主體(創(chuàng)新人才班、本科班、專升本班、應用本科班等)、課程重點和難點章節(jié)(疾病分布、疾病篩檢、分析性研究、病因推斷、動物疾病監(jiān)測與防控等),建立相應的案例教學網絡數據庫。從NCBI、CNKI、WHO、OIE等網站數據庫、及農業(yè)農村部、中國動物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省農業(yè)農村廳、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等網站公告信息、或現場調研中收集、整理與《動物流行病學》教學密切相關的經典或新發(fā)案例,將案例以視頻、圖片、PPT、文章、研究報告等形式在藍墨云平移動網絡平臺上加以生動、形象的展示,從而建立《動物流行病學》案例教學網絡數據庫。
(二)教學實踐的方法和路徑
1.課前推送教學資源,學生自主學習
課前教學資源主要包含各章節(jié)的學習目標、重點、難點、課件、網絡數據庫案例資源(視頻、圖片、PDF文件)等,要求教師在課前向藍墨云移動網絡教學平臺推送最新的教學資源,并及時更新各章節(jié)教學資源。例如在動醫(yī)17級(4)班和(5)班《動物流行病學》授課過程中,我們從案例庫中選取了“察布查爾病流行病學研究實例”,在第十章(描述性研究)課前將案例視頻資源推送到藍墨云移動網絡平臺。供學生課前預習課程內容,使同學們在了解授課內容的同時,帶著問題在課上認真聽取老師的重點講解。此外,將每一項案例資源設置經驗值,學生每學習完一項教學資源即可獲得相應的經驗值,經驗值可作為平時成績量分參考。應為學生預留出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學生可以通過手機端隨時隨地利用移動網絡在線學習平臺上的教學資源。同時,教師也可以隨時檢查學生的課前學習情況。此外,通過“提醒”功能,還能向未及時完成教學資源的學生推送提醒。
2.課堂互動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通過藍墨云APP中的便捷“簽到”功能,可實現全員一鍵簽到,提高效率同時兼具趣味性。此外,通過“課堂表現”功能可以在課中開展舉手、搶答、隨機選人、手動選人及小組評價等課堂活動。其中,“小組評價”這一課堂活動可以檢驗學生在課前對上傳的網絡數據庫案例資源學習情況。例如,為了讓同學們更生動、更全面、更深入地學習和掌握第二章(疾病分布)的重點內容(疾病的三間分布),我們從案例庫中選取了“三間分布的綜合描述”。在第二章課前將案例視頻資源推送到藍墨云移動網絡平臺,并通知學生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開展課上的小組評價與討論活動。通過隨機分組或線下分組進行小組合作討論,設計評分項和標準,開展小組互評,使得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提問轉變?yōu)樾问蕉鄻拥幕咏虒W活動。
3.課后總結與反饋
通過藍墨云APP將教學過程各環(huán)節(jié)進行數據化,以詳細的實時記錄加以展現。教師可以利用平臺的數據進行分析,總結問題與經驗,更新、完善相應章節(jié)的教學計劃內容,真正實現以學生為本,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尤其是通過“小墨消息”之一特色功能,教師每周都可以了解班級每一位同學的課程學習情況,及時發(fā)現學習效果和效率顯著提升或下降的同學,在總結經驗的同時分析導致學習效率下降的原因,便于日后進行教學計劃的整改和完善。同時,還可以通過“班課通知”與班級所有同學分享學習經驗與總結。將藍墨云網絡平臺數據與教師課上教學情況進行有機結合,通過整合課上提問、小組討論資、云平臺經驗值、云平臺問卷調查及期末試卷成績等考核指標,綜合分析學生對《動物流行病學》重點內容的掌握情況。
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未來與展望
通過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授課的班級對比分析發(fā)現,在以藍墨云移動網絡平臺為基礎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下班級平均成績較高,整體反饋良好,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高漲,師生課上課下的交流與互動得到了增強,達到了預期的目標。然而,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整體實施過程中我們仍然發(fā)現了一些有待于進一步反思或改進的方面。首先,案例庫中的視頻或圖片等資源是混合教學模式中的關鍵,資源不應該是簡單的數量上的羅列,更應兼顧知識性、趣味性、生動性。此外,可以在網絡教學資源中插入或設置重點問題,依據問題回答情況及得分評估學生課前預習成效。另外,藍墨云APP的資源上傳環(huán)節(jié)有待優(yōu)化,每次通過手機從本地上傳資源時都需要重新瀏覽文件夾路徑,并且上傳較大的視頻文件時候,速度較慢,導致資源上傳整體效率低。
三、結語
在當前互聯(lián)網技術飛速發(fā)展的背景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手段可以更好地優(yōu)化《動物流行病學》教學全過程,做到學生為中心、以服務學生為主要目的,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通過對其推廣及應用,將有助于推進《動物流行病學》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朱妍,韓彩霞,張萍.獸醫(yī)流行病學教學方法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6,(4):60-62.
[2]劉曉文,王曉泉.獸醫(yī)流行病學研究性教學初探[J].中國家禽,2013,35(23):58-59.
[3]劉秀梵.獸醫(yī)流行病學[M].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2.
[4]王新衛(wèi),王川慶,周彥,等.獸醫(yī)流行病學教學改革探析[J].信陽農林學院學報,2015,25(2):132-134.
[5]喬利敏,曹授俊,肖西山,等.基于云班課的移動教學模式在動物繁殖技術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畜牧獸醫(yī),2019,40(7):62-64.
[6]馬建民,韓杰,王金秋.“動物生物化學”藍墨云班課實驗教學設計方案[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18,(4):216-217.
[7]張新國,龐雪茹,王蓓.藍墨云班課在《微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及思考[J].生命的化學,2019,229(4):178-184.
[8]葉秀娟.藍墨云班課在動物寄生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8,249(12):76-78.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教學研究課題的研究成果,課題名稱:基于藍墨云平臺的《動物流行病學》網絡數據庫案例教學模式研究(項目編號:2011050082)
作者簡介:劉宇(1982— ),男,漢族,吉林扶余人,農學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預防獸醫(yī)學;朱戰(zhàn)波(1969— ),男,漢族,河南新野人,農學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預防獸醫(y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