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紅 顧雨靖
【摘要】基礎教育已經進入了核心素養(yǎng)時代,核心素養(yǎng)要求學生用美術的方式,用跨學科的方式來解決美術的問題及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如何讓美術的五大核心素養(yǎng)在非遺課堂落地生根,成為我這幾年實踐的課題。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非遺傳承? 草編
【中圖分類號】G6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4-0136-03
一、課程背景
2011年頒布的《美術課程標準》里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作為實施課程總目標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1],我們農村盛產玉米,秋天田間地頭到處散落著玉米皮,經過長期的研究,我發(fā)現(xiàn)玉米皮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美術課程資源。
草編在2008年就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玉米皮草編在我國農村十分盛行,作為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有著深遠的意義。
(一)促進了非遺文化的傳承發(fā)展
非遺文化保護教育已納入了國民教育體系,讓非遺走進校園,促進非遺文化的傳播和弘揚,已經成為各級教育和文化部門一項重要的工作。把玉米皮合理地開發(fā)利用,可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課程,促進非遺文化的傳承發(fā)展。
(二)豐富了美術教育教學的內容
玉米皮草編校本課程的開發(fā)不僅讓學生學習了新的、國家硬行的美術教學內容,還能看到、聽到、學到許多動手創(chuàng)造的內容,真正讓我們的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開闊了學生的藝術視野,滿足了學生學習興趣的需求,發(fā)展了學生的個性。
(三)磨練了學生的工匠品質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培養(yǎng)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草編時,學生每編一股都要審視一番,做到步步為營。每一件作品的編織,其實都是一次恪守靜篤的修行,是一次意志的磨練。
二、實踐策略
(一)處理玉米皮
秋收時節(jié),我?guī)ьI學生到農戶家里去挑選白凈、寬長的玉米皮(圖1),而后我又組織學生用次氯酸鈉進行了漂白,最后進行加溫、染色(圖2)、洗去浮色、去氯、晾曬(圖3)。在深入農戶的過程中,學生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也踐行了環(huán)保理念。
(二)圖像識讀
圖像識讀作為美術核心素養(yǎng)中的第一條對學生素養(yǎng)形成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圖像識讀是對美術作品、各種圖像符號的識別和解讀。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我從網上購買了許多玉米皮草編工藝品,讓學生欣賞,從中發(fā)現(xiàn)草編的色彩、編織方法、均衡對稱等信息,并讓學生嘗試拆掉還原,探究其制作方法,為創(chuàng)意設計草編作品奠定了基礎(圖4)。
(三)美術表現(xiàn)
“美術表現(xiàn)”是運用一定的媒材、技術和美術語言創(chuàng)造圖像。在草編教學中,我通過直觀教學,使學生掌握草編表現(xiàn)形式?!凹歼M乎藝”草編具有很強的工藝性,需要一定的技能支撐,在教學中我注重精講多練。
1.編辮子
無論是3股辮子還是5股7股辮子,我都要求接頭從一張玉米皮的中間開始接,否則會粗細不一,接頭最好從一面,保證另一面光滑。3股辮子適合盤縫坐墊、杯墊和拖鞋,7股辮子適合縫時尚的包(圖5-7)。
2.經緯穿插
經線要細,緯線可以是辮子也可以是玉米皮,技法有壓一挑一(圖8),壓二挑二,壓一挑二等等,盡量把接頭處藏在里面。
3.卷、折、剪法
折玫瑰花時要保持花瓣的折角圓潤,呈現(xiàn)水滴狀,卷的時候要上端平齊,最后整個花朵是圓形。制作別的花的時候還可以觀察鮮花的花瓣,雙層玉米皮中間夾鐵絲用膠粘住就可以任意彎曲,使花更加立體逼真(圖9-10)。
(四)創(chuàng)意實踐
“創(chuàng)意實踐”是指在創(chuàng)新意識的主導下的思維和行為,是運用聯(lián)想、想象和變通的方式進行構想與生成有創(chuàng)意的意圖,進行創(chuàng)造和實踐。
草編課堂中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指導借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觸類旁通,比如魚的眼睛是圓形,就可以用小玫瑰花代替,不一定都用卷的方法,還可以進行夸張變形,比如把狗的嘴巴折成彎彎的笑容,也可以斜立著彎成生氣狀,這樣作品的表現(xiàn)力更強(圖11)。
(五)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是指從文化的角度觀察和理解美術作品和美術現(xiàn)象,認同中華優(yōu)秀文化,尊重人類文化的多樣性。
草編雖然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不愿意學習此門手藝,這項古老的藝術將瀕臨失傳,草編離學生實際生活也漸行漸遠了,為了讓學生了解草編文化,我特意到鄉(xiāng)下——朱頂鎮(zhèn)大圣寺村拜訪錄制了民間藝人某大爺(圖12),老人從13歲就從事了草編行業(yè)養(yǎng)家糊口,如今已80多歲了還做草編趕集叫賣。學生看了老藝人的視頻后,知道了民間草編藝術不僅僅囿于經濟實用價值,還是勞動人民的精神家園,通過觀看視頻,增強了學生對家鄉(xiāng)草編藝術的自豪感、榮譽感,形成了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2],同時也尊重民間藝人的創(chuàng)造成果和對草編文化的貢獻。
三、創(chuàng)新之處
(一)學科融合
用微課助力草編課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種草編的過程我都會用手機“美攝”軟件拍攝成微課,既有靜態(tài)的步驟圖也有動態(tài)的制作過程,上課時在班班通的多媒體上反復播放,易于學生學習,我還把草編包微課制作成二維碼發(fā)到家長的微信群和QQ群里(圖13-15),學生和家長一起學習,傳承的輻射面更廣,實現(xiàn)信息技術和草編課的深度融合。
現(xiàn)階段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在草編實踐活動中我們滲透了德育內容,進行義賣活動,把草編義賣的錢款購買了襪子、手套、洗發(fā)水等等物品去慰問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培養(yǎng)了孩子們敬老愛老的傳統(tǒng)美德。
(二)以用促學
原來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學以致用”——學習了很多東西,為將來打下了基礎;而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學生學習方式是“以用促學”——用問題驅動,運用知識和技能來解決實際問題。在學生學習了草編的基本技能后,我們就會讓學生把草編作品變成商品,去義賣或者贈送。例如如何讓自己的草編花順利賣出去,學生不僅要學習插花技術,還要學習色彩的搭配,同時要融入時尚的元素。有的設計小清新粉嫩系的,有的設計成北歐風格的,還有的設計成復古味道的(圖16-18)。在義賣之前學生會從家居店和淘寶網上借鑒尋找靈感,一次次嘗試、推翻。在這個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獲取了知識,并學會解決問題,進而形成了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
(三)以人為本
在草編教學中,我既強調全體學生得到發(fā)展,又強調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草編課程的實施,我不僅引導農村學生參與草編傳承,還建立了手工坊,滿足了學有余力或有興趣的學生的更高需求,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作能力,給手工坊學生提供展示個性才能的空間。
(四)雙師課堂
因為手工課費時,特別是指導學生環(huán)節(jié),老師顧不過來,我采取了雙師型上課形式(圖19),有效地節(jié)省了時間,輔導學生也高效了。
四、成績斐然
經過幾年的實踐探索,我校草編特色教學已初步形成,不僅在區(qū)內進行了送教下鄉(xiāng)推廣交流,還到合肥六中進行傳承,在省內外有了一定的影響:華東地區(qū)優(yōu)秀期刊《初中生必讀》進行了整個封底的宣傳報道;國家級核心期刊《少兒美術》刊登了我撰寫的玉米皮草編論文;省教育網進行了報道;浙江外貿商讓我們給他們加工玉米皮草編出口;電視臺對我校的手工作品義賣做了新聞報道;申報的市級課題《玉米皮的課程化開發(fā)研究》,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輻射到社區(qū),在吳家嘴社區(qū)開設了草編課堂,為社區(qū)文化建設錦上添花,省市縣領導多次去觀摩(圖20),制作的玉米皮畫還被團縣委作為禮物贈送給省領導;手工坊在省、市、縣進行了多次的展演活動,分別獲得了省一等獎和全國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
教學實踐證明,在玉米皮草編教學過程中學生找到了樂趣,獲得了美術的基本技能和技法,提高了審美能力,形成了正確的審美價值觀,提升了文化自信。
世界越是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我們就越要對自己民族傳統(tǒng)文化有一以貫之的堅守和弘揚,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2.
[2]尹少淳.美術核心素養(yǎng)大家談[I].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
朱明紅(1971-),女,安徽蚌埠人,本科學歷,省特級教師,蘇州大學第二實驗學校高級教師。
顧雨靖(1995-),女,江蘇蘇州人,蘇州大學實驗學校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