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實心基臺與轉移基臺種植修復并發(fā)癥的比較*

      2021-04-23 02:29:46史峻竹王建春竇麗鑫王宏遠
      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 2021年2期
      關鍵詞:基臺實心固位

      史峻竹 王建春 竇麗鑫 王宏遠

      平臺轉移[1]的概念在種植界提出后,被廣大種植廠家所采用,廣大醫(yī)師使用后也逐漸接受該技術,且廣泛地應用在臨床實踐中。

      近幾年國內的學者[2?5]認同了傳統(tǒng)設計的種植體頸部會出現(xiàn)比應用平臺轉移技術更加明顯的骨吸收。但平臺轉移基臺也會存在一些并發(fā)癥。Gardner等[6,7]通過三維有限元分析表明平臺轉移的設計會增大其機械并發(fā)癥的風險。羅佳等[8]報道:種植德國Ankylos種植體一段時間后,出現(xiàn)了6例平臺轉移基臺折斷的病例,并且不能完全去除,證明了平臺轉移基臺折斷是種植修復后的并發(fā)癥風險因素。有學者利用三維有限元的方法研究顯示,OSSTEM的骨水平(TS)設計對比同系統(tǒng)軟組織水平(SS)而言,可以減小種植體頸部周圍骨組織的應力,但TS系統(tǒng)種植體也有缺點,它比SS種植體更容易出現(xiàn)基臺及中央螺絲折斷的情況。學者還發(fā)現(xiàn),通過增加基臺及中央螺絲在種植體內的長度,可以減小基臺及其中央螺絲的應力集中,且對種植體的受力不會產生其他影響[9]。經以上研究得出,平臺轉移基臺的應用將有助于減少種植體邊緣骨吸收,但是會存在機械并發(fā)癥的風險。對于不同的平臺轉移基臺會不會有不同的結果呢?這仍有待研究。

      大部分研究僅是研究平臺轉移基臺與傳統(tǒng)基臺修復后種植體周圍骨吸收情況及進行有限元分析應力分布狀況。國內外尚未報道實心基臺和轉移基臺的修復效果比較研究。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類型轉移基臺的臨床應用效果。

      1.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5年6月至2015年10月之間,種植OSSTEM骨水平(TS)種植體并進行種植修復磨牙區(qū)的患者,共100例,年齡范圍為19-63歲,其中男女性別比為53∶47。對其種植體上部結構修復后3個月、6個月、1年、2年、3年各時間點種植體的留存率、機械并發(fā)癥和種植體周圍的硬組織情況,進行測量和比較以評估影響種植體的臨床因素。

      1.2 診斷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如下[10]:患者無口腔黏膜疾病;骨組織無某些異常疾病;無頜骨骨折、腫物等;種植區(qū)域骨量適中,種植時無骨增量手術;種植體的型號皆為標準型號;均為傳統(tǒng)負重方式(4-6個月);采用二氧化鋯全瓷冠修復,并行粘接固位。

      受試者排除標準:過敏體質患者;有磨牙不良習慣患者;重度牙周炎患者;精神疾患患者;大量飲酒,或有別的不良嗜好者。

      1.3 研究器材與設備TS 種植體系;實心基臺(GSRAS4621)、轉移基臺(GSTAS4621);口腔科專用柯達3D9000 錐形束CT;數(shù)碼相機:佳能650D;Planmeca高頻口腔X射線機;SCANORA5.2.6讀片軟件。

      1.4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顧性調查的方法,對兩種平臺轉移基臺的應用進行調查研究。

      1.4.1 術前準備及手術 常規(guī)術前準備及常規(guī)種植體植入術。

      1.4.2 上部結構修復 二期手術在一期手術后4-6個月進行,并且在二期手術后2-4周,進行臨床檢查和X射線檢查以確定種植體的骨結合。種植體具有良好的骨結合和穩(wěn)定性后,采用硅橡膠印模材料制取印模,實心基臺組選擇使用基臺水平非開窗式取模方法,轉移基臺組選擇種植體水平開窗式方法。

      1.4.3 評價指標及其測量方法

      (1)種植體留存率:種植體使用后可以正常發(fā)揮咀嚼功能,隨訪期間無需臨床干預,定義為種植修復成功,使用Wheeler[11,12]等人的留存標準進行評估,臨床上查看種植體未見移動、無疼痛和不適癥狀、無種植體周圍感染及種植體周圍無連續(xù)透射影等。

      (2)機械并發(fā)癥:通過探診、視診的方法,評價種植體上部結構的穩(wěn)定性,觀察和記錄基臺松動、斷裂、修復體崩瓷和中央螺絲松動的情況[13]。

      (3)MBL 值[14]:種植體修復當天采用平行投影法拍攝X 線片,以當天邊緣骨水平為基線骨水平。將X 線片圖像信息由SCANORA 5.2.6 軟件讀取,進行測量。隨后,在每個觀測時間點拍攝X 線片,計算測量數(shù)據(jù)與基線數(shù)據(jù)之間的差異。利用種植體的實際長度與在X 線片上測量的長度,并使用公式來計算種植體周圍的骨吸收。

      測量標準確定如下[15]:邊緣骨吸收實際高度h=H*l/L

      (H:X線片上測得邊緣骨吸收值;L:X線片上測得種植體長度;l:種植體實際長度)記錄種植體近中和遠中的牙槽骨吸收。為了避免誤差,同一患者每次需要測量3次,并取平均值(見圖1)。

      圖1 邊緣骨吸收測量方法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并且使用獨立樣本t 檢驗比較兩組的MBL 值。計數(shù)數(shù)據(jù)由組成比或率表示,種植體留存率比較使用X2檢驗或Fisher 確切概率法。按檢驗水準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2 實心基臺組和轉移基臺組邊緣骨吸收的比較()

      表2 實心基臺組和轉移基臺組邊緣骨吸收的比較()

      分組A組B組t P 3個月0.66±0.36 0.63±0.34 0.397 0.692 6個月0.85±0.35 0.82±0.34 0.396 0.693 1年0.96±0.37 0.92±0.34 0.598 0.551 2年1.07±0.37 1.04±0.35 0.441 0.66 3年1.19±0.38 1.13±0.35 0.768 0.444

      2.結果

      實心基臺組留存率98%,轉移基臺組種植體留存率100%。兩組無顯著性差異,短期內留存情況相似,長期留存率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表1 實心基臺組與轉移基臺組機械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其中,A組為實心基臺組,B組為轉移基臺組。表1可知實心基臺組和轉移基臺組的機械并發(fā)癥,兩組間無顯著性差異。表2可知實心基臺組和轉移基臺組的邊緣骨吸收情況,各時間點兩組間邊緣骨吸收值無顯著性差異。

      3.討論

      3.1 種植體留存率 在3年的觀察期內,實心基臺組的留存率為98%,轉移基臺組的留存率為100%。與文獻報道種植體成功率5年末上頜為85%,下頜為90%[16]相比,均高于此值。其中1例種植體脫落的主要原因是由種植體周圍的炎癥引起的松動,大約在種植修復18個月時脫落。這提示我們,為了提高種植體的留存率,還必須從種植體周圍的炎癥下手。實驗還觀察到實心基臺組的齦溝出血指數(shù)(SBI)高于轉移基臺組,轉移基臺組牙齦乳頭恢復情況優(yōu)于實心基臺組。

      3.2 機械并發(fā)癥及其處理 有不少文獻[13,17,18]報道了關于平臺轉移設計種植體使用后存在的機械并發(fā)癥,其中包括螺絲松動,基臺折斷等情況。在本研究中,機械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時間多為負重后2年到3年。其中實心基臺組的機械并發(fā)癥數(shù)量為3例,其中2例在27、37位置上發(fā)生了螺絲松動、牙冠旋轉。實心基臺發(fā)生松動轉動主要以牙冠整體轉動為主,發(fā)現(xiàn)主要發(fā)生在游離端,加上游離端種植體容易受到側向力和扭力的作用,又導致了其穩(wěn)定性差。實心基臺組在36位置上還發(fā)生了種植冠脫落,發(fā)生在負重后6個月左右。查看口腔后發(fā)現(xiàn),口內齦距離為4mm左右,實心基臺垂直距離為3mm,而種植冠的粘接以基臺的高度為主要固位。種植冠脫落的原因與齦距離短,第一磨牙區(qū)為主要受力區(qū)等原因有關。粘接固位時采用的是松風CX粘接劑,種植冠脫落后,采用Super-Bond超級粘接劑進行粘接,到實驗觀察期結束時,尚未發(fā)生二次種植冠脫落。但以后仍需注意齦距離較低患者的種植冠固位問題,必要時可以嘗試采用螺絲固位方式,或者采用更強粘接功能的粘接劑進行粘接固位,或粘接時采用嚴格的粘接步驟,以求獲得最大的粘接力,或采用個性基臺,增加基臺周徑,即增加粘接面積給予修復。

      轉移基臺組發(fā)生機械并發(fā)癥的例數(shù)為5例,其中4例在16、27、36和37位置上發(fā)生了中央螺絲松動,牙冠旋轉,實心基臺和轉移基臺的設計是不同的,轉移基臺又增加了一分體結構,即起連接作用的中央螺絲,就又增加了內部結構發(fā)生松動的幾率,轉動主要以其內部的中央螺絲松動旋轉為主。有1例在46位置上發(fā)生了中央螺絲折斷。隨后,對中央螺絲折斷的患者進行問診,發(fā)現(xiàn)是患者咬硬物導致的折斷,由于第一磨牙為咬合力的部位之一,所以過大的應力對轉移基臺的中央螺絲是一大考驗。

      實心基臺組和轉移基臺組機械并發(fā)癥的修理大不相同。實心基臺組發(fā)生牙冠旋轉松動時,由于均采用粘接固位,只有強行破壞拆除牙冠,用扳手擰緊實心基臺后再重新取模制作牙冠才能解決問題。然而對于轉移基臺組的種植體在出現(xiàn)中央螺絲松動等問題時,由于其牙冠面留有中央螺絲開口位置的窩洞,解決此問題便變得相對簡單。只需直接對中央螺絲進行加力處理即可,待加力完成后,再用樹脂等材料重新封閉牙冠上的窩洞。

      有學者指出[19]當患者游離端缺失時,其各種適應癥均滿足于種植條件,首選修復應為種植修復。但種植修復也會存在一些應力集中等問題,所以在選擇平臺轉移基臺時,如果為非游離端,選擇實心基臺修復可能會減少機械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對于游離端的種植體,有必要加強其種植體的護理和維護。在以后的種植手術前,也要評估齦距離及咬合力的大小是否平衡,種植修復醫(yī)生在試戴種植冠時也應考慮學方面的細節(jié),更應注意口內的調。

      研究發(fā)現(xiàn),8例機械并發(fā)癥中,7例的對頜牙均為天然牙。當種植體與天然牙齒接觸時,由于種植體沒有天然牙齒的生理活動性,因此種植體上的負荷比天然牙齒重。一些研究[20]表明,天然牙齒具有良好的承載能力,牙周韌帶可以吸收咬合力并分散應力。而種植體的承載能力不如天然牙,因此不能吸收咬合應力,容易導致咬合應力集中在牙槽嵴頂附近。學者[19]還利用三維有限元指出種植體第一磨牙與第二磨牙的應力分布相似,應力集中部位均為舌側牙頸部。所以如何減輕種植體的舌側牙頸部的應力呢?在正確調、種植時種植體長軸走向、減少種植體受到的側向力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有學者[21]曾對其他廠家的種植體進行為期4年的回顧性研究,其中得出的結果是修復體成功率為85.81%,對比其成功率,無論是實心基臺組還是轉移基臺組均高于此值。

      3.3 MBL值及其他影響因素MBL值會影響種植體的長期功能性、穩(wěn)定性和美觀性[15,22]。學者[23]發(fā)現(xiàn)平臺轉移技術可以有效地轉移骨-種植體界面之間的應力,從而維持種植體周圍的骨穩(wěn)定性。目前,種植義齒成功時邊緣骨吸收值是基于Albrektsson 和Zarb等人提出的標準[24]。該研究顯示,實心基臺組與轉移基臺組的種植體邊緣骨吸收量符合種植義齒成功標準且無差異。目前平臺轉移對邊緣骨吸收穩(wěn)定性的作用已經被不同的學者證實[25]。據(jù)文獻報道,有很多的外界因素及患者的自身因素會影響MBL值。為了減少MBL值,還需要在手術方式、術后護理、植體使用維護、患者口腔衛(wèi)生條件、患者身體狀況等方面進行研究。

      所以本研究認為,轉移基臺與實心基臺對種植體周圍骨組織、種植體留存率和機械并發(fā)癥的影響短期內無差異,長期還有待于觀察。但出于后期維護修理的角度,建議使用轉移基臺。

      猜你喜歡
      基臺實心固位
      不同修復基臺經循環(huán)加載后的扭矩喪失和基臺沉降
      45例種植體基臺螺絲失能情況回顧分析*
      種植固定修復中基臺機械并發(fā)癥的研究進展
      一種實心輪胎檢測裝置及其系統(tǒng)
      GFRP管實心混凝土組合柱的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
      江西建材(2018年4期)2018-04-10 12:36:52
      長箭頭卡的臨床應用
      種植修復基臺的選擇
      鈷鉻合金烤瓷髓腔固位冠邊緣設計對內冠適合性影響的研究
      某圓端型實心橋墩動力彈塑性時程分析
      種植支持式固定修復體兩種固位方式的研究進展
      蓬安县| 青龙| 富锦市| 铜山县| 惠安县| 江达县| 潜江市| 教育| 江阴市| 远安县| 兰州市| 思南县| 合江县| 南江县| 武宣县| 阳泉市| 鄂托克前旗| 南丹县| 科技| 宜昌市| 贵德县| 太湖县| 阳原县| 柳州市| 沿河| 西乌珠穆沁旗| 斗六市| 武安市| 会理县| 冀州市| 龙游县| 荣成市| 沁阳市| 宝兴县| 依安县| 淄博市| 于都县| 迁西县| 贡山| 晋宁县| 临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