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昊
摘要:近年來,在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和教學方式的持續(xù)優(yōu)化下,我國青少年的教育、教學方式在不斷進步,學生的教學成果也愈加顯著。然而,一個青少年的優(yōu)質(zhì)成長除了成績外,健康的心理、思想與正確的法律意識也不能忽視。道德與法治教育一直以來都是青少年階段思想品德課程中的重點,同時法制教育的實施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青少年的行為準則,基于此,本文就以法制教育的實施策略為方向,對優(yōu)化學生法制教育的教學成果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guān)鍵詞:法制教育;道德與法治教學;教學策略
道德與法治知識不僅僅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學科知識,更是學生在社會中生存的行為準則與道德標準,是學生維護、捍衛(wèi)自己權(quán)益的強力手段。初中階段是青少年成長的重要“地基”時期,在此階段讓學生知曉法制準則,理解法治知識、懂得道德法治的應用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學習距離“自主學習、主動探索”還是存在差距,因此通過優(yōu)化實施策略,提升教學效果十分必要。一、法制教育策略的實施優(yōu)化方式(一)教材為本、趣味講解,提高知識易理解程度
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有兩部分尤為重要,一是教材,一是講解。系統(tǒng)、有邏輯以及權(quán)威性的教材固然重要,但貼近現(xiàn)實、能夠讓學生有興趣聽取的講解方式則更為添彩。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是學生了解國家法律知識和社會道德法則的橋梁,法制教育策略的實施更是離不開思品教材的應用。教師想要讓學生全面的理解和應用道、法知識就務必要讓學生對課程感興趣、對內(nèi)容想探索,基于此,我們則可以在教材的基礎上改善外部課堂環(huán)境和氛圍,例如在課前十分鐘利用特殊案例或?qū)W生身邊事件集中學生的注意,引起學生的探索興趣;課中結(jié)合學生個性做實際扮演等等,通過這些方式,減少道、法知識的枯燥性,活躍課堂氛圍,進而提高道法教學的整體教育成果。(二)案例生活化,降低法律術(shù)語的理解難度
法制教育中的法律知識相較于其他學科具有明顯的實用性和現(xiàn)實性,而我們正是要利用這一特點,將難懂、嚴謹、晦澀的法律條文生活化,從而彌補初中生在理解分析能力上的不足。案例生活化需要教師在以課程主旨為中心的基礎上,通過學生的實際活動、實踐、扮演等方式,將法律條文融于學生的參與、行動中,讓學生實際感受何為正確的道、法行動,什么是不能觸犯的道法標準等法治道德知識,最終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三)家校合作,擴大法制教育的實施路徑
道德思想與法治意識的培養(yǎng)不止要在學校中完成,更需要家庭的熏陶與示范。家校結(jié)合,以法制教育為核心的教育策略一方面需要教師與家長的及時、充分溝通,分享學生在校、在家的思想精神面貌與教育痛點,互通有無。另一方面則是需要家長與教師、與學校一起完成共育平臺的建設,通過定期的家長會了解家庭情況與變化,進而針對性的制定一些避免學生走上“彎路”教育實例;通過與學校合作,發(fā)揮學校及個人家庭能力,積極與社會中的正向團體、教育局或法律部門合作,舉辦與展開不同主題的普法、弘揚正向道德精神的活動,用模范人物、模范團體或先進事件來強化道德與法治的作用,進而培養(yǎng)學生形成美好的道德思想與正確的法治觀念。(四)創(chuàng)設情境,用自主探究了解與糾正學生的道法思想
在實際的思品教學過程中,除了教師單方面的傳授,同學間的主題探討也能夠幫助教師快速掌握學生的思想觀念,宣貫法制知識。借助這個方法,教師只需要在每課開始前或課程結(jié)束后布置下一課的主題方向和組合名單,讓學生們自己搜索相關(guān)知識、案例,并以自己搜尋材料為論據(jù)在課堂中展示,教師適當提出問題,摸索學生思品情況,稍加引導,宣貫正確法制意識,則能夠?qū)崿F(xiàn)培養(yǎng)學生正確價值道德、法律觀念和自主探索、合作協(xié)作能力的雙重目的[1]。(五)身體力行,樹立遵紀守法移動標桿
與社會中的已有實例一樣,教師與家長的身體力行同樣能夠影響青少年對道德、法律和正確社會行為的感知。既如此,法制教育的策略實施就離不開我們的身體力行。一個教師或者一個家長,無論怎樣努力的對學生傳授思品知識,但自身不遵紀守法,其教育成果都必然失敗,而若一個學校存在暴力、欺凌弱小情況的情況且有著容許此類事件再次發(fā)生的校園制度,無疑也是不利于學生成長。只有家長、教師和校方身體力行的遵守法律,秉持正確的道德觀念,遇事正向處理,才會更強烈的刺激孩子們的感觀,引領(lǐng)孩子們?nèi)W習和模仿。結(jié)語:
思想品德與法制觀念不僅僅是初中階段的一門課程,其更是折射和反應社會善惡標準與我國法律制度的一面鏡子。新課改要求下,學生的成績已經(jīng)遠不如其自身的品德觀念重要,且在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課程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遵紀守法,知恥有德,因此,我們要在做好自身的前提下,盡最大的能力去開拓法制教育的實施策略,深化道德、法制的正向作用,讓學生知法、懂法依法行事,遵紀有德,能夠依法生活,最終成長為一個兼具正向道德、思想觀念和正確法律意識的社會人。
參考文獻:
[1]于東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法制教育實施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20(23):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