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僑峰
【摘 要】 物理是一門具有較強科學性和理論性的學科。因此,學生要想學好物理,除了在課堂上領會教師關于基礎知識的講解之外,還要進行一些物理實驗。從實驗中得到的物理結論加深知識的理解,同時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及思考能力。
【關鍵詞】 初中物理? 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 實踐探索
在我國目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師最重要的教學目的應該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總結其學習規(guī)律,注重教學方法的完善和改進。但就初中物理來說,實驗所呈現(xiàn)的教學效果并沒有那么理想。因此,對物理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是必然的。
1. 對于初中物理的現(xiàn)狀分析
1.1 從應試環(huán)境分析
當前部分初中物理的教學仍然沒有意識到物理實驗的重要性。受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影響,初中物理教師在課上仍然是采取依據(jù)課本講解基礎知識,學生做筆記記錄的形式。這種教學方式是教師占據(jù)主動地位而學生處于被動的知識灌輸之中。即使是在實驗課,也是教師在講臺上展示,由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得出結論。在實驗中并沒有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究其原因,還是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因為實驗教學缺乏必要的考核方式,所以對教師來說,更傾向于讓學生通過做習題來強化自己的解題能力。另外,也不排除部分學校由于教學設施不夠完善,難以提供給學生必要的實驗場所及實驗材料,加大了實驗課學生親自動手實驗的難度。這種情況下,即使教師想要開展有效的課堂實驗也是有心無力。
1.2 從教師層面分析
目前初中物理教師大多是剛畢業(yè)的大學生或者是已進行多年教學的老教師。剛畢業(yè)的大學生因為教學經驗的不足,缺乏相應的教學規(guī)劃以及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所以在實驗課教學中都是按照課本進行講解。而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受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在實驗課上也是以宣講課本為主。這就造成了教學模式的“單一化”。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很容易產生疲憊感,甚至部分學生會對物理學習產生厭倦和抵觸情緒。老師按照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而學生只是死記硬背,這并不符合初中物理實驗的初衷:讓學生在實驗中找到對物理的興趣并激發(fā)學習主動性。
2. 初中物理實驗的實踐和改進策略
2.1 培養(yǎng)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觀察能力
物理課的學習應該是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學生自行探索實驗現(xiàn)象,揭示其中蘊含的物理規(guī)律并得出結論將其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學生會得到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所以,物理實驗要和現(xiàn)實具體例子相連接,讓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物理這門學科的實用性。同時還要建立物理實驗情景,比如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圖像、聲音、視頻等表現(xiàn)方式創(chuàng)設所需的實驗情景。
比如,在學習“探究凸透鏡成像原理”這一節(jié)課時。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在生活中凹凸鏡的應用——放大鏡、照相機等,然后再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知不知道凸透鏡為什么在不同的情況下可以得到放大和縮小的像呢?放大和縮小的像又分別對應哪種情況呢?”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實驗探究興趣。之后再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講解蠟燭、凸透鏡、光具座、光屏等實驗器材還有它們各自的作用。然后在光具座放置凸透鏡和蠟燭,點燃蠟燭并讓蠟燭的火焰與凸透鏡光處于同一水平面上。再調節(jié)蠟燭與凸透鏡的距離:從遠處移動蠟燭到近處直到焦距為止,讓學生觀察像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2.2 鼓勵學生體驗,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學生作為實驗課的主體,應處在課堂的主導地位。然而在傳統(tǒng)實驗中,很多教師往往意識不到學生在其中的重要性。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動手能力,教師應鼓勵學生體驗實驗課堂,激發(fā)他們探索實驗的激情。
比如,在學習“伏安法測量電阻”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發(fā)組成學習小組,并按照小組合作的方式準備好必要的電池組、開關、導線等儀器。在進行實驗之前,教師可以稍微講解本節(jié)課的基本實驗原理并告訴學生本節(jié)課還會用到滑動變阻器和電壓表等設施。而其中滑動變阻器需要組內成員根據(jù)現(xiàn)有實驗道具自行制作出來。然后讓學生回想之前學過的有關滑動變阻器的知識,回想其構成原理,再進行簡易組裝。在小組交流合作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自主思考能夠利用哪些實驗道具,并自行制定一個完整的實驗方案,最終進行實驗得出結論。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每個人都會參與進去,提高了動手能力,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2.3 組織開展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物理實驗方法是初中物理實驗的重中之重,學生只有掌握基本的物理方法,才可以自主順利進行物理實驗。因此,在物理實驗過程中,教師應選擇一個科學的探究方法,并根據(jù)不同實驗的特性選擇相匹配的教學方法。另外,教師還應該注重學生在實驗中的自主思考,以及注重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比如在學習“電流做功與電功率”一節(jié)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當?shù)氐碾娏S,由工作人員為學生講解工廠的配電原理。同時教師進行電流做功的知識點的講解。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物理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大幅提高學生的實踐興趣。
3. 總結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實驗對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思考能力及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方面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初中物理實驗的學習及改進存在一些局限性。這也要求教師改變教學方式,將學生變?yōu)槲锢韺嶒炚n堂上的主人公。
參考文獻
[1] 李瓊.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的改進策略思考[J].魅力中國,2020(2):20.
[2] 劉世倩.STEAM理念下的初中物理課程設計改進分析[J].考試周刊,2020(2):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