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摘 要:初中道德和法制課程的教學中,需要將理論和實踐融合在一起,一方面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播,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道德與法治理論,另一方面指導學生進行實踐,在實踐中形成正確的三觀。對于教師而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進行生活化的教學,指導學生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中,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規(guī)范約束,成為道德與法治的踐行者。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 生活化 教學策略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遵守法律與道德,對自身的思想、行為進行規(guī)范約束,成為道德與法治的踐行者。而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就要教師采用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
1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應用生活化教學勢在必行。開展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有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在道德與法治課上開展生活化教學,可以讓學生對課文中的一些基本原理有更好的理解。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有很多較難理解的知識原理,學生的閱歷比較少,很難深入理解這些原理。如果教師能結合生活實際把相關知識教授給學生,就可以讓學生對生活中的道德與法治知識有更加直觀的接受。在創(chuàng)設生活化課程時,教師可以把一些有趣的生活案例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在這些生活案例中反思教材中蘊含的道理,這對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有促進作用。其次,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開展生活化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生活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不重視學生的情感和思想
通過對比和分析學生的訪談結果,以及一些教師調(diào)查問卷的反饋,不難看出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知識掌握不扎實、師生關系不融洽等。在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不重視學生的情感和思想,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和態(tài)度;有些教師過于強調(diào)實踐的重要性,反而忽略了教材的重要意義;有些教師重視應試教育,禁錮了學生的思想,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實踐。
2.2 缺少有效的課程評價體系
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另一問題就是缺少有效的課程評價體系。要改變目前的課程評價體系,把評比功能對學生和教師的強烈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就要科學地贊賞學生,避免學生產(chǎn)生浮躁心理,如果鼓勵和贊揚變成常態(tài)化,就失去了贊揚的本意。同時,教師也要注意,無論是贊揚還是批評都要有度,如果教師任意贊揚或者批評,不但不會發(fā)揮出原本的作用,甚至還會讓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隨意應付的心理,不利于課程的順利開展。
3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的實施
3.1 在情境教學中實現(xiàn)生活化
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開展,有必要將其與情境教學結合起來。通過情境教學,能夠提升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道德與法治修養(yǎng)。因此,在情境教學中實現(xiàn)生活化,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首先,應用問題情境教學法,利用提問的方式,實現(xiàn)生活化教學,拓展學生思維,提升學生思考能力;其次,應用模擬情境教學法,使學生感同身受,增強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
3.2 從生活中選擇教學素材
為了實現(xiàn)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教師需要在生活中充分挖掘教學素材,將其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促進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順利開展。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如果教師照本宣科,或者教學筆記空洞,那么生活化教學將難以實現(xiàn),不利于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開展。只有在生活中合理選擇教學素材,才能把學生的思維完全激發(fā)出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感悟人生。
3.3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
在開展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是重要前提。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提升學生教學活動的參與度。首先,教師要傾聽學生的意見,并且讓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判斷,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其次,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可以放松身心,暢所欲言,把主體地位和作用凸顯出來,同時為有效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
3.4 擺脫教學限制,讓理念充分滲透
教學時間、地點和內(nèi)容等都具備限制性,因此如果沒有采取科學的教學方式,預期的教學目標就難以實現(xiàn)。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亦然,其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時時刻刻通過法律和道德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而非只在初中三年如此,因此教育本身和應試教育存在明顯矛盾。為了讓道德與法治滲入到學生的思想觀念中,影響學生的一生,教師要在擺脫教學的限制,將法制與道德教育和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有機融合在一起,對學生的言行舉止進行指導,讓學生在平時學習、生活中便養(yǎng)成良好的觀念,采取科學的行動。
4 結語
綜上所述,開展生活化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主要致力于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當然,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生活化教學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需要教師真正做到將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以更好地達到知行合一,提高學生整體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 張文學.淺談初級中學生的道德與法制教學[J].中國新通信,2018(15).
[2] 鄭曉哲.新課標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創(chuàng)新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8(29).
[3] 袁聞.談初中道德與法制教學如何“接地氣”[J].課程教育研究,2017(36).
青島西海岸新區(qū)實驗初級中學 (山東省青島市 2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