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說: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本互不雷同的書,都有自己鮮明的個性、愛好、憂愁和懷疑。我們做教育工作的,不僅要讀懂這本書,而且還要把它加以創(chuàng)造。一個班幾十個學生,總有幾個后進生。這些學生上課無精打采,不認真聽講,有的甚至在課堂上搗亂,讓很多老師頭疼心煩。下面就談?wù)劷逃娃D(zhuǎn)化后進生幾點做法。
一、知之以因,曉之以理
后進生之所以后進,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學生個體差異的,家長監(jiān)管不當或缺失的,家庭殘缺不全缺乏親情的等等。教育轉(zhuǎn)化后進生,只有了解學生后進的原因,對癥下藥,全面深刻地分析原因。在對后進生知之以因的前提下,曉之以理。針對學生所犯的錯誤,講道理,幫助學生分清是非曲直,認識其行為已經(jīng)導致或者可能導致的不良后果,分析其產(chǎn)生的根源,不但使他們明白自己遇到的問題,怎樣做對,怎樣做錯,還要使他們知其中的道理。讓學生心服口服,心悅誠服。
二、理解、尊重差生,借助更多力量來幫助后進生
教學的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學習者的智力因素,還取決于他們情緒、態(tài)度、學習動力等,因此教師在任何時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遷、不怒、不急躁,切忌使用訓斥、侮辱人格和傷害自尊心的語言;切忌向家長及班主任告狀。
每一個學生都是生活在集體中的,因此我們可以借助集體的力量來感染后進生。讓后進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與成績較好的同學結(jié)對子,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習,還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讓后進生更好地融入到班集體中。
在學校有老師的教育,而家庭中的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老師要經(jīng)常與家長溝通,勸告父母不把他們當作包袱,不鄙視他們,不放棄他們,了解他們的特長、愛好,并且?guī)椭?、鼓勵他們,用愛心去感化他們?/p>
三、揚長避短,激勵前行
激勵是教育管理中一種常用的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鼓勵,是對他人的思想、言行進行認可、肯定性的評價。它能夠強化人們的行為習慣或行為傾向,增強其發(fā)生行為的動力,激發(fā)起自信心。后進生的心理過程中,最缺乏的是自信心。由于其“閃光點”比較微弱,常常被大量的消極因素所掩蓋,關(guān)鍵在于我們教育者要做好引導和發(fā)現(xiàn)工作,要用“放大鏡”觀察,讓他們充分看到自己的閃光點,增強自信心。有的學生善于表達,就讓他多朗讀,從讀中悟理;有的學生熱愛勞動,就讓當勞動干事,發(fā)揮自己的才能;有的學生善于表演,就讓他表演,從表演中激趣。因此,我們對待所謂的后進生,應(yīng)該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長處,并且在恰當?shù)臋C會給予表揚,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上進心,讓他們對學習產(chǎn)生一些欲望。
四、給后進生指出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讓他們從實現(xiàn)中獲得成就感
沒有目標就沒有方向。一定的學習目標是學生獲得學習動力的源泉。后進生之所以成為后進生,沒有奮斗目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家長和老師應(yīng)該通過觀察他們的興趣、天性,幫助后進生樹立短時間內(nèi)的奮斗目標。目標一定要讓他們覺得能完成,但卻有一點挑戰(zhàn)性,讓他們有完成的信心。當然,如果學習目標定得太大、太遠,會讓后進生難以實現(xiàn),產(chǎn)生挫敗感。所以我們要分后進生的學習基礎(chǔ),根據(jù)學科特點,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以此激發(fā)他們學習的動力。
五、定期抽查、檢測學習效果
對后進生學習成績的檢測和優(yōu)秀學生的檢測在方式、試題的難度等方面有所區(qū)別。對后進生可以采取個別抽查或小組測試等方式,題目不宜過難,應(yīng)保證他們在學了一段時間之后,準看到一定程度的收獲和成功,這對于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自信心是相當重要的。
總之,在教育轉(zhuǎn)化后進生的工作中,應(yīng)該掌握后進生的心理,用真誠和科學的方法達到教學效果,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培養(yǎng)他們自律、自強的能力,我們要不斷努力探索更多的有效的方法,使每一位后進生都有所進步。
陜西省大荔縣兩宜中心小學?嚴艷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