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巍
摘要:目的:通過對比腹腔鏡和開放式手術對于結腸癌進行治療的遠期療效,旨在篩選出一種有效治療結腸癌的方法。方法:選擇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0例結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術式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患者數(shù)均為50例。分別采用開放式手術與腹腔鏡手術進行治療。比較2組遠期療效(2組患者術后5年癌細胞遠端轉移率以及病情復發(fā)率、2組患者3年及5年生存率)。結果:(1)觀察組患者術后5年癌細胞遠端轉移率以及病情復發(fā)率分別為14.00%與12.00%,均分別顯著低于對照組(分別為24.00%與22.00%)(P均<0.05);(2)觀察組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分別為90.00%及50.00%,均分別顯著高于對照組(分別為80.00%及32.00%)(P均<0.05)。結論:與開放手術比較,腹腔鏡手術治療結腸癌療效更加顯著,復發(fā)率及轉移率更低,生存率更高,應加以推廣及應用。
關鍵詞:結腸癌;腹腔鏡手術;開放式手術;遠期療效
【中圖分類號】R24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4-176-01
引言
結腸癌屬于較為常見的一種消化系惡性腫瘤,在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的位置的患病率則更高。相關臨床研究結果顯示:男性肥胖、結腸息肉以及慢性結腸炎患者均屬于易感人群[1]。目前,腹腔鏡技術被廣泛地應用于各種疾病的臨床治療之中,其優(yōu)勢較為突出,然而關于遠期療效的研究卻相對較少[2]。本研究主要對比分析了腹腔鏡和開放式手術對于結腸癌進行治療的遠期療效,從而選擇一種有效治療結腸癌的術式,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0例結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術式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患者數(shù)均為50例。對照組:男、女性患者數(shù)分別為29例、21例;年齡34~77歲,平均(60.09±10.21)歲;腫瘤直徑為3~10cm,平均(5.24±0.56)cm;觀察組:男、女性患者數(shù)分別為30例、20例;年齡32~79歲,平均(59.79±10.32)歲;腫瘤直徑為3.5~9.9cm,平均(5.30±0.61)cm。經(jīng)分析,2組患者數(shù)基礎資料差異均無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開放手術進行治療,觀察組則接受腹腔鏡下手術治療,具體方法為:結合患者腫瘤所在部位選擇合適體位,使用全身麻醉之后構建人工氣腹,將腹壓維持在13mmHg左右。于臍下雙側進行穿刺,將腹腔鏡置于其中,作為觀察孔。于左右上腹部穿刺5.0mmm Trocar形成操作孔,然后置入手術器械。然后根據(jù)患者腫瘤所在位置與大小等,進行切除手術。于手術過程中,將區(qū)域淋巴結加以清除,游離結腸以及切除腫瘤腸段等方面的手術操作,然后進行沖洗,最后將手術切口加以關閉。
1.3 觀察指標?主要包括:(1)比較2組患者術后5年癌細胞遠端轉移率以及病情復發(fā)率;(2)比較2組患者3年及5年生存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軟件對數(shù)據(jù)加以統(tǒng)計分析,本研究結果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n(%)”的形式加以表示,組間對比均采用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術后5年癌細胞遠端轉移率以及病情復發(fā)率對比?觀察組患者術后5年癌細胞遠端轉移率以及病情復發(fā)率分別為14.00%與12.00%,均分別顯著低于對照組(分別為24.00%與22.00%)(P均<0.05),見表1。
2.2 2組患者3年及5年生存率對比?觀察組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分別為90.00%及50.00%,均分別顯著高于對照組(分別為80.00%及32.00%)(P均<0.05),見表2。
3 討論
結腸癌作為消化系較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目前臨床上一般采用手術進行治療。雖然傳統(tǒng)手術能夠取得一定的臨床效果,然而其手術風險發(fā)生率非常高,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對患者預后狀況及生活質量造成極大的影響[3]。隨著醫(yī)學技術水平地不斷提高以及不斷進步,腹腔鏡技術逐步發(fā)展成熟,因此該術式被廣泛地應用于臨床治療之中[4]。腹腔鏡手術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地、治療療效較為顯著,基于這些優(yōu)勢之處,其被廣泛地應用于臨床治療之中。然而目前該術式治療惡性腫瘤的療效尚處于爭議當中,尤其是穿刺轉移以及切口種植等方面的爭議非常大。相關研究結果顯示[5],腹腔鏡手術治療結腸癌切口種植切口相對于開放手術要高很多,隨著腹腔鏡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目前手術切口種植率明顯下降。國內(nèi)有報道稱[6]跟蹤隨訪了320例結腸癌患者,結果顯示:腹腔鏡手術患者3年生存率要高于開腹手術,與本研究結果相符。此外,本研究結果還與陳再平等[7]、王智濤[8]、朱勇[9]研究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與開放手術比較,腹腔鏡手術治療結腸癌療效更加顯著,復發(fā)率及轉移率更低,生存率更高,應加以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趙起輝,程桂福.腹腔鏡與開放手術用于結腸癌治療的遠期療效評價[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16,22(20):113-114.
[2]周海生,黃華東.淺談腹腔鏡與開放手術治療結腸癌的遠期效果比較[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31(12):105-105.
[3]劉興國.腹腔鏡下手術治療結腸癌的臨床效果[J].中國白求恩醫(yī)學雜志,2015,12(2):408-409.
[4]葉志堅.淺析腹腔鏡輔助右半結腸癌根治術中的應用[J].中 華普通外科雜志,2015,22(13):213-215.
[5]馮勇.腹腔鏡與開腹結腸癌完整結腸系膜切除術比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6,35(12):79-85.
[6]楊衛(wèi)青,單雋,高月紅,等.腹腔鏡與開放手術治療結腸癌的遠期療效比較[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02):113-114.
[7]陳再平,吳崇山,朱雄文,等.腹腔鏡與開放手術治療結腸癌的遠期療效比較[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8,56(14):45-48.
[8]王智濤.腹腔鏡與開放手術治療結腸癌的近遠期效果比較[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8,27(14):119-120.
[9]朱勇.腹腔鏡根治術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治療結腸癌的臨床效果對比分析[J].飲食保健,2019,6(04):13-14.
南平市第二醫(yī)院基礎外科?福建南平?35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