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霞
摘要:政治與生活的聯(lián)系十分緊密,很多時事熱點也與政治學科內容密切相關。近年來,在新課改政策如火如荼實施的背景下,高中階段的政治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認識到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學實踐中運用時事熱點導入新課,在多元化教學實踐過程中提高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時事熱點;高中政治;教學效率;提高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25-0055
“時事政治”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重要補充,其具有內容新鮮、話題主流、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以及話題與時俱進等特征。因此,時事政治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職責,其與其他學科內容一同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為學生共同營造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故將時事政治引入高中政治教學中,能夠有效擴充教學內容,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教學成效[1]。
一、運用時事熱點設置良好的教學情境
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最困難的問題是教師如何為學生引出話題,導入新課,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因此在新課導入前,教師可為學生設置良好的教學情境,巧妙運用時事熱點,為學生有效植入新課內容,用良好的話題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這樣能夠有效避免唐突地講授新課,還可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情趣,使學生帶著疑惑進入新課學習環(huán)節(jié)[2]。
例如,在講授魯教版教材高中政治中的價格變動的影響這部分經濟學知識內容時,教師可充分利用國內外最新發(fā)生的“豬瘟”“新冠肺炎”等時事熱點事件將新課導入。由于在社會中流行的“豬瘟”事件可導致雞肉、魚肉以及牛肉等食品的價格大幅上漲,因此結合這一時事熱點,可為學生引入價格與需求量之間的變化關系的相關政治內容。還比如,在講授財政與稅收有關政治知識內容時,就可以圍繞2018年火爆全網的知名影星范冰冰“偷稅漏稅”時事熱點話題讓學生討論和反思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該不該偷稅漏稅,從而讓學生結合相關社會實際問題,對國家所實施的征稅納稅政策制度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從而為之后相關內容的學習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從這一層面而言,運用時事熱點引入新課,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并將學生更快地引入相關的課堂情境,有效地調動學生高效、自主地學習。
二、運用時事熱點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近年實施的新課改政策中,很多版本的高中政治必修、選修教材中都增加了與學生政治生活緊密相關的內容,如《法律與生活》《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內容。而且這些相關的政治必修、選修內容的邏輯性與知識性特點較為突出,涵蓋的相關知識點較多。因此,在新課改之后,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實踐中要改變以往教學理念,運用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時事熱點加強邏輯性和理論性教學,將相關時事熱點巧妙地穿插、融合到政治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增進對課本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3]。
例如,在教學魯教版教材高中政治企業(yè)與勞動者這部分相關知識內容時,教師可向學生詳細展示最近幾年來我國大學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形勢走向圖,并針對近些年來高校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形勢嚴峻、就業(yè)壓力大等問題以及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各個階層人士“慢就業(yè)”狀況,為學生引入黨中央國務院最新出臺和實施的相關就業(yè)政策。比如2019年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以及最新實施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政策等,國家都在釋放“穩(wěn)就業(yè)”的社會保障信號,從這一時事熱點可以看出,國家都在大力解決我國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難的問題。雖然一系列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政策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yè)壓力,但我國各個階層人士仍然在就業(yè)方面存在一定的體制性和結構性問題。通過對社會時事熱點的分析和解讀,能夠幫助學生跳出課本理論,客觀認識到我國的就業(yè)現(xiàn)狀。同時,教師還可組織學生討論分析大學畢業(yè)生出現(xiàn)“慢就業(yè)”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國家大力出臺就業(yè)政策穩(wěn)定就業(yè)的意義是什么?從而使學生正確認清社會現(xiàn)實,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各項綜合能力。
三、運用時事熱點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為了能夠讓時事熱點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巨大作用,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引導學生認真研讀教材,把握重點和難點,同時通過報紙、微信或者互聯(lián)網渠道等,多關注國內、外最新發(fā)生的時事熱點事件,從中篩選出與課本相關知識內容相關的素材,學會整合知識,盡可能開展多元化教學,將抽象的課本理論運用時事熱點轉化為更能夠吸引學生眼球的生活化知識。為此,教師可開展時事政治專題活動。比如在每節(jié)課的課前5分鐘,讓學生自主針對國內、外最新發(fā)生的時事熱點事件進行分享和報道,言簡意賅,抓住事件發(fā)生重點進行講解和分享,更要組織學生在課后開展有關時事熱點事件的知識講座、舉辦校園演講活動等,通過豐富多樣的時事政治知識競賽和分門別類的時事分享論壇,鍛煉學生學習言語表達能力。
總而言之,高中政治教學中時事政治內容的植入與教學,要以素質教育為核心,而無論是素質教育還是知識教育,對于學生而言,整個學習過程不僅僅要在課內完成,更要向課外拓展,除了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之外,教師還可利用班級微信群,為學生定時分享最新時事資訊,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在探究討論過程中,運用時事熱點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通過時事政治熱點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讓政治課堂妙趣橫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4]。
參考文獻:
[1]邵迪.試論高中政治教學中時事政治內容的植入與教學方式[J].亞太教育,2019(11).
[2]鄭艷麗,馬輪輪.時事政治讓高中政治課教學活起來[J].學理論,2015(11).
[3]呂紅香.淺談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5(7).
[4]孫玉潔.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研究[J].科技資訊,2019(19).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州第二中學26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