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航 杜易桓 郭昊 趙頔 馬銀花
摘要:主要探究OsENOD93b基因在水稻中的組織表達模式,并對其作生物信息學分析。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分析OsENOD93b基因的表達模式。用ExPASy-Protparam、Protscale、CDD、SOPMA、Phyre 2、Psort等在線工具對OsENOD93b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經(jīng)組織表達模式分析可知,OsENOD93b基因在葉片中的含量最多,其次是莖,含量最少的為根。通過ExPASy-Protparam分析發(fā)現(xiàn),OsENOD93b分子量為16.429 89 ku,是一種具有親水性的不穩(wěn)定的堿性蛋白。該蛋白屬于ENOD93超級家族。通過SOPMA在線軟件對OsENOD93b蛋白的二級結構進行分析預測,發(fā)現(xiàn)其由無規(guī)則卷曲(41.56%)、α-螺旋(39.61%)、延伸鏈區(qū)(14.94%)和β-轉角(3.90%)4種形式組成。此外,利用不同在線工具對OsENOD93b蛋白的三級結構、保守區(qū)域、亞細胞定位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結果表明,OsENOD93b基因在進化過程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并有多樣的潛在功能待研究。研究結果為進一步探明OsENOD93b基因的生物學功能提供了依據(jù)。
關鍵詞:水稻;ENOD;OsENOD93b;組織表達模式分析;生物信息學
中圖分類號: Q78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21)07-0067-04
收稿日期:2020-08-25
基金項目: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編號:2019JJ50281);湖南省教育廳項目(編號:18B455);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平臺項目(編號:201910553027X )。
作者簡介:何雨航(1999—),女,湖南邵陽人,主要從事水稻遺傳及轉基因方面的研究。E-mail:1835147713@qq.com。
通信作者:馬銀花,博士,講師,主要從事水稻遺傳及轉基因方面的研究。E-mail:mayinhua1988@126.com。
水稻(Oryza sativa L.)是稻屬谷類作物,這類經(jīng)濟作物需要吸收氮素合成自身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因此對水稻結瘤固氮潛能進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經(jīng)濟意義[1-2]。生物學上一般把宿主植物基因編碼的根瘤特異性蛋白統(tǒng)稱為結瘤素,編碼這些物質的基因稱為結瘤素基因[3]。按照結瘤素基因出現(xiàn)的早晚和功能不同,將其分為早期結瘤素基因、晚期結瘤素基因[4-5]。根據(jù)不同結瘤基因突變體對結瘤過程的影響,將結瘤基因分為共同結瘤基因、寄主專一性基因、調節(jié)基因三大類[6]。早期結瘤素基因參與根瘤菌的侵染和根瘤發(fā)育過程,而晚期結瘤素基因主要負責根瘤的功能[7]。早期結瘤素基因包括豌豆(Pisum sativum L.)中的PsSYM10、PsENOD5、PsENOD12A,大豆[Glycine max (Linn.) Merr.]中的ENOD2B、蠟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inn.) Link.]中的CpNOD等。晚期結瘤素基因有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的AsⅡC259、AsG2511、AsNODF32及百脈根(Lotus corniculatus Linn.)的LjCyp5等[8-15]。到目前為止,大豆早期結瘤素中研究得最清楚的是N-75基因,晚期結瘤素中研究得較清楚的是豆血紅蛋白,它是豆科植物根瘤內(nèi)的一種血紅蛋白,主要功能是運輸氧、降低擬菌體周圍的氧分壓[4]。
利用ENODZ的mRNA作探針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在豌豆、菜豆及苜蓿中都有1段與ENODZ同源的基因。另外有據(jù)報道顯示,不同宿主植物內(nèi)含有的早期結瘤素基因的類型不同,但均含有Enod2、Enod5、Enod12、Enod40[16-17]。ENOD93就是一種早期結瘤素,它在根瘤形成過程中的作用機制及在非豆科植物中的功能并不明確,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4]。此外,Sym(symbiotic)基因也屬于早期結瘤素基因,它是一類存在于豌豆中的共生基因[18]。
研究人員利用生物信息學方法證明,水稻基因組有31個基因與結瘤素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如水稻基因CAC39050、S23543、BAB63833、BAB93352與結瘤素基因的同源性高達70%以上[7]。據(jù)報道,大豆早期結瘤素基因Gmenod40和水稻早期結瘤素基因Osenod40的表達模式相似[19-20]。此外,已發(fā)表的文獻顯示,豆科植物苜蓿的早期結瘤索基因Mrenod40在水稻、苜蓿中的表達方式相同[2,21]。水稻結瘤素的研究對于提高水稻產(chǎn)量和經(jīng)濟價值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發(fā)現(xiàn)更多具有特異性功能的結瘤素家族成員也是目前研究的重要任務。
本試驗以水稻為研究對象,對篩選出的OsENOD93b(LOC_Os02g13380)進行理化性質分析與親水性疏水性、保守區(qū)域、蛋白二級、三級結構預測,并進行亞細胞定位,以期為深入研究該基因提供理論依據(jù),豐富水稻結瘤素基因家族的種類。
1 材料與方法
1.1 OsENOD93b蛋白的生物信息學預測
OsENOD93b蛋白的理化性質使用線上工具ExPASy-Protparam進行分析;親水性、疏水性使用Protscale線上軟件進行分析;蛋白保守功能區(qū)通過CDD軟件進行在線分析;蛋白二級結構使用線上工具SOPMA進行分析;蛋白三級結構通過Phyre 2軟件進行預測,蛋白亞細胞定位使用在線網(wǎng)站 Psort進行分析。上述各軟件的網(wǎng)址見表1[22]。
1.2 OsENOD93b組織表達模式分析
首先進行水稻各組織器官總RNA的提取,其次,將獲得的RNA進行反轉錄形成cDNA,以此進行組織表達模式分析,具體步驟參考Ma等的方法[23-24]。
2 結果與分析
2.1 OsENOD93b蛋白理化性質分析與親水性預測
ExPASy-Protparam線上軟件的分析結果表明,OsENOD93b是1個由154 個氨基酸構成、分子式為C711H1 181N227O210S5、相對分子量為16.429 89 ku、理論等電點(theoretical pI)為11.42的蛋白質。該蛋白質富含強堿性氨基酸[包括精氨酸(Arg)、賴氨酸(Lys)等,共計23 個],且含有大量強酸性氨基酸[包括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共計9個]。OsENOD93b蛋白的不穩(wěn)定指數(shù)為67.09,表現(xiàn)出不穩(wěn)定性,其脂肪系數(shù)為 81.88。表2關于氨基酸組成的分析結果顯示,丙氨酸(Ala)、精氨酸、絲氨酸(Ser)、亮氨酸(Leu)、脯氨酸(Pro)、甘氨酸(Gly)、纈氨酸(Val)所占比例較高,分別為14.9%、104%、9.1%、7.1%、7.1%、6.5%、6.5%,色氨酸(Trp)、酪氨酸(Tyr)所占比例較低,都為0.6%。用Protscale線上工具對OsENOD93b蛋白的親水性進行預測,發(fā)現(xiàn)OsENOD93b蛋白的氨基酸組成中既有親水氨基酸,又有疏水氨基酸(圖1),其中主要包含親水性氨基酸,因此判斷該蛋白為親水性蛋白。綜上,OsENOD93b蛋白是1個具有親水性的不穩(wěn)定的堿性蛋白。
2.2 OsENOD93b蛋白的保守域
用CDD在線軟件對OsENOD93b蛋白的保守功能域進行預測,由圖2可知,OsENOD93b基因的特定匹配(specific hits)和非特定匹配(non-specific hits)都在ENOD93,且該蛋白屬于ENOD93 superfamily(ENOD93超級家族)。
2.3 OsENOD93b蛋白的二級結構
利用線上工具SOPMA預測OsENOD93b蛋白的二級結構。由圖3可以看出,OsENOD93b蛋白的二級結構主要由無規(guī)則卷曲(41.56%)、α-螺旋(39.61%)、延伸鏈區(qū)(14.94%)和β-轉角(390%)組成。因此可知,該蛋白的空間構象可能主要由無規(guī)則卷曲結構構成。
2.4 OsENOD93b蛋白的三級結構預測
利用線上工具Phyre2預測OsENOD93b蛋白的三級結構。由圖4可以看出,該蛋白只含有1條肽鏈,沒有三級結構,說明該蛋白空間構象較簡單,且不能折疊形成特異的空間構象。
2.5 OsENOD93b蛋白的亞細胞定位
通過線上工具Psort對OsENOD93b蛋白進行亞細胞定位,結果(表3)表明,該蛋白定位在線粒體的可能性為30.4%,定位在細胞質的可能性為26.1%,定位在細胞核、內(nèi)質網(wǎng)、高爾基體、液泡、分泌系統(tǒng)囊泡、細胞外(包括細胞壁)等地方的可能性分別為 8.7%、8.7%、8.7%、8.7%、4.3%、4.3%。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推測,OsENOD93b蛋白定位在線粒體的可能性最大,其次是細胞質,也可能是胞核、內(nèi)質網(wǎng)、高爾基體、液泡、分泌系統(tǒng)囊泡和細胞外(包括細胞壁)。
2.6 OsENOD93b基因組織表達模式分析
首先,通過特定方法提取水稻根、莖、葉的RNA,將其反轉錄成cDNA。其次,利用實時熒光定量PCR的方法,檢測OsENOD93b基因在不同組織器官中的表達水平。研究結果顯示,OsENOD93b 基因的總體表達水平相對較高,在根、莖、葉器官中均有表達,在葉中的表達量最高,其次是莖中,表達量最少的為根中(圖5)。上述結果表明,OsENOD93b的功能在不同植物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潛在多樣性。
3 討論
本研究發(fā)現(xiàn),OsENOD93b在水稻根、莖、葉中有不同水平的表達,在葉中的表達量最高,在根、莖中的表達量相對較低。但是根據(jù)其在各組織中均有表達,且相對表達量較高的情況來看,OsENOD93b基因在水稻早期結瘤素家族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對OsENOD93b表達的特異性進行詳細研究,有助于探明OsENOD93b蛋白功能的特異性。
生物信息學分析發(fā)現(xiàn),OsENOD93b蛋白是一個親水的、不穩(wěn)定的堿性蛋白,屬于ENOD93 superfamily(ENOD93超級家族)。蛋白二級結構預測發(fā)現(xiàn),該蛋白晶體的空間構象可能是以無規(guī)則卷曲結構構成的;OsENOD93b蛋白沒有三級結構,由1條鏈組成;此外,OsENOD93b蛋白定位預測結果表明,它定位于線粒體的可能性最大,比定位在細胞質的可能性更大。由此可見,OsENOD93b蛋白極有可能在線粒體中表達其功能。但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OsENOD93b在線粒體中的詳細功能。后續(xù)將對OsENOD93b進行功能性研究,以期發(fā)現(xiàn)對未來新型水稻品種有利的功能。
4 結論
組織表達模式分析結果表明,OsNOD93b參與各組織的表達,在葉中的表達明顯。通過ExPASy-Protparam在線軟件預測可知,OsNOD93b是一個具有親水性、保守的、堿性的、不穩(wěn)定的蛋白分子,亞細胞定位預測結果顯示,該蛋白可能在定位線粒體中,以高水平、保守的方式調控水稻的重要生物學功能及作用機制。
參考文獻:
[1]Dey M,Datta S K. Promiscuity of hosting nitrogen fixation in rice:an overview from the legume perspective[J]. Critical Reviews in Biotechnology,2002,22(3):281-314.
[2]王彥章,俞冠翹,沈善炯,等. 大豆早期結瘤素基因enod2B啟動子在水稻中的表達受結瘤因子誘導[J]. 科學通報,2004,49(3):238-244.
[3]曹 鵬. 放線菌根瘤結構及四川榿木光合特性研究[D]. 南京:南京林業(yè)大學,2008:1-75.
[4]王洪隆,荊玉祥. 豆科植物根瘤發(fā)生的分子生物學[J]. 植物學通報,1991,8(1):1-8.
[5]王 喆. 蠟梅結瘤素基因CpNOD的克隆與表達分析[D]. 重慶:西南大學,2012:1-75.
[6]樊妙姬,陳麗梅,馬慶生. 根瘤菌共生結瘤基因的分子遺傳學研究進展[J]. 遺傳,1998(2):3-5.
[7]王彥章,俞冠翹,朱家壁. 水稻中結瘤素基因的同源基因研究[J]. 中國水稻科學,2005,19(3):202-208.
[8]謝玉會,田婷婷,黃國棟,等. 豌豆早期結瘤素基因PsSYM10的克隆及其表達載體的構建[J]. 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2(6):69-72.
[9]Albrecht C,Geurts R,Lapeyrie F,et al. Endomycorrhizae and rhizobial Nod factors both require SYM8 to induce the expression of the early nodulin genes PsENOD5 and PsENOD12A[J]. The Plant Journal,1998:15(5):605-614.
[10]王洪偉,張興國,黎 林,等. 豌豆早期結瘤素基因ENOD12A的克隆及與PsLectin基因雙元表達載體的構建[J].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4(3):202-205.
[11]王彥章,俞冠翹,沈善炯,等. 大豆早期結瘤素基因enod2B啟動子在水稻中的表達受結瘤因子誘導[J]. 科學通報,2004,49(3):238-244.
[12]王 喆,湯 玲,眭順照,等. 蠟梅結瘤素基因CpNOD的克隆與表達分析[J]. 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5(2):20-26.
[13]丑敏霞,魏新元,陳大松,等. 紫云英參與共生固氮的2個新結瘤基因的分離與鑒定[J]. 科學通報,2007,52(18):2140-2146.
[14]李一星. 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Asnodf32在紫云英根瘤衰老過程中的功能研究[D]. 武漢: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9.
[15]茍洪蘭. 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在百脈根根瘤衰老中的功能研究[D]. 武漢: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2.
[16]黃家風,李克梅,王愛英,等. 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分子機理[J]. 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6(1):74-78.
[17]Borisov A Y,Tsyganov V E,Ovtsyna A O,et al. Genetic programs for development of nodules and Arbuscular mycorrhiza in Legumes:solid facts and unsolved problems[C]//Sustainable Agicul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International Nitrogen Fixation Congress.Springer,2004:261-263.
[18]黎 林. 豌豆早期結瘤素基因克隆及PsENOD12A與PsLectin基因導入煙草研究[D]. 重慶:西南大學,2009:1-71.
[19]Reddy P M,Aggarwal R K,Ramos M C,et al. Widespread occurrence of the homologue of the early nodulin (ENOD) genes in Oryza species and related grasses[J].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1999,258(1):148-154.
[20]Kouchi H,Takane K I,So R B,et al. Rice ENOD40:isol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in rice and transgenic soybean root nodules[J]. The Plant Journal,1999,18(2):121-129.
[21]Dey M,Torrizo L B,Chaudhuri R K,et al. Transgenic rice harbouring legume ENOD40 gene[J]. Rice Genet Newsl,1999,16:147-149.
[22]高 南,李俊林,郝東利,等. OsAKT2/3基因的生物信息學分析[J].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15,43(9):25-27.
[23]Ma Y H,Zhao Y,Shangguan X X,et al. Overexpression of OsRRK1 changes leaf morphology and defense to insect in rice[J].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2017,8:1-14.
[24]馬銀花,李萍芳,何雨航,等. 水稻OsRRK1蛋白的進化分析及其亞細胞定位[J].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33(3):37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