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子蕓 梁裕芬 陳海英
摘 要 一種以教學對象團體為基礎的教學模式(Team-Based learning,TBL)是以各小組學生為主體,教師扮演指引角色的教學方法。超星學習通平臺很好構建師生互動橋梁,且給教學整個過程提供可控有效技術支撐。結合超星學習通進行TBL教學符合醫(yī)學課程極具教學實踐性的教學需求,這種教學改革很好培養(yǎng)醫(yī)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及團結協(xié)作能力。
關鍵詞 TBL 超星學習通 醫(yī)學課程 教學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21.03.059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BL-based Super Star Learning
in Medical Education
RUAN Ziyun, LIANG Yufen, CHEN Haiying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ning, Guangxi 530200)
Abstract A team based learning (TBL) is a teaching method in which each group of students is the main body and teachers play a guiding role. Superstar learning platform is a good bridge for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d provides controllable and effectiv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TBL teaching combined with superstar learning is in line with the practical teaching needs of medical courses. This kind of teaching reform is good to cultivate medical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ability of unity and cooperation.
Keywords TBL; super star learning; medical courses; teaching application research
1 教學方法TBL的發(fā)展和應用
傳統(tǒng)教學(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以知識為基礎,以教師為中心,已很難適應醫(yī)學的應用實踐性,學生很難自主運用理論知識解決臨床問題。以提出問題為導向的(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教學模式可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該模式下的教學要求學生具有很強的自主能動性,且需要較大的師資力量。教育家為了完善PBL教學模式的不足,從而提出新的教學改革——以團體學習為主體對象的教學模式(Team Based learning,TBL)。這種模式核心關鍵在于把傳統(tǒng)教學的“以教師為中心”扭轉為“以學生為核心”,且結合PBL模式的“以問題為核心”,最后培養(yǎng)學習對象團體的學習能力,以達到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以及團結互作的適應社會集體的協(xié)作能力。TBL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為準備階段:提前給學生發(fā)布授課內容,給學生提供相關知識拓展資源,確保學生具備一定的學習基礎,為授課做好充分準備,利于項目的順利。第2階段為主要參與實施階段:對學習對象進行科學分組,學習團體根據(jù)授課教師提出的相同的重要問題進行討論,共同學習,參與測試,教師則根據(jù)測試結果和學習表現(xiàn)對學生進行知識掌握以及能力培養(yǎng)情況進行記錄。第3階段為總結指導階段:這一階段非常關鍵,基于第2階段學生的各項表現(xiàn),帶教指導老師要精準找到問題所在,且進一步對知識點精準點撥。同時對重點難點深入闡明,加深學生的理解掌握,亦可聯(lián)系其他學科和科研問題,拓展學生知識的廣度。
目前國內外各大醫(yī)學院校大力開展TBL教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團結協(xié)作能力,掌握知識且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
2 TBL教學模式在醫(yī)學教育的應用現(xiàn)狀
迄今為止,澳大利亞[2]、美國[3]、日本等多國多所醫(yī)學院校采用TBL教學法,且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其中,澳大利亞的悉尼醫(yī)學院針對醫(yī)學研究項目采用TBL教學方法進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積極性得以顯著提高。同樣良好的TBL教學效果在位于美國的新澤西州醫(yī)學院得以驗證,學生在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的課堂表現(xiàn)活躍且積極主動,最后學習成績亦有效提高。[3]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另一課程-微生物疾病教學中采用TBL方法,進行微生物病原體犯罪現(xiàn)場模擬教學項目,取得很大成功,豐富教學內容同時也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知識掌握。[4]這種寓教于樂,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的應用式的TBL教學方法高度實現(xiàn)醫(yī)學教育的實踐性宗旨。更重要的是TBL教學可以改變教學對象的思考模式,使其可以批判性地分析治療診斷的相關問題,并有效應用理論知識解決臨床問題。[5]
我國醫(yī)學院校也非常重視教育改革,已把TBL運用于醫(yī)學教育課程的教學。從2000到2012年,TBL應用于我國的醫(yī)學教育研究的論文逐漸增加,有58篇,主要是面對本科及研究生開展,且多用于醫(yī)學課程的理論授課。[6]但隨著TBL運用體系的成熟和推廣,從2012年到2017年,TBL教學在醫(yī)學教育的應用呈快速增長趨勢,多達535篇,且授課范圍從醫(yī)學理論課堂拓展到臨床教學和實驗教學。[7]此外各大院校包括天津醫(yī)科大學、山西醫(yī)科大學[8]亦在醫(yī)學教學課程采用TBL教學法且取得成功,表明TBL教學利于我國醫(yī)學教育改革。
3 TBL教學模式在醫(yī)學教育嘗試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TBL在國內外醫(yī)學院校的教學當中取得積極效果,但實施過程中需注意及完善相關問題。TBL實施過程遇到的最關鍵的問題是,難以讓一直接受傳統(tǒng)教學的被動吸收知識的學生適應自主學習。這個問題的解決關鍵靠老師做好指引作用,行之有效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可以就不同專業(yè)學生針對授課設計的問題提供學習資源,加入科學性趣味性的相關研究報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借助學習能力強和自主性高的學生榜樣作用帶動整個團體的自主學習性。因此,構建學習小組要兼顧學生的愛好、性格等方面,讓學生不僅學會知識,也要懂得與人交流,團結協(xié)作。最后,教師在TBL教學總結時應系統(tǒng)完善授課內容及精講難點,確保學生知識的掌握??山Y合LBL教學法的部分模式進行,以及借助現(xiàn)代教學工具“超星學習通”進行授課。
4 智慧教學工具“超星學習通”
4.1 “超星學習通”的介紹
“超星學習通”可在線獲得海量多樣的學習資源,亦可下載和訂閱各類文獻和圖書,[9]結合電腦、移動客戶端,為整個教學過程提供各項科學技術支持。記錄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活動,生成學生的個性化數(shù)據(jù),便于教師的教學效果分析及其反思。
4.2 “超星學習通”在高校教學的重要作用
“超星學習通”在我校應用結果顯示80%以上的學生有很好的互動積極性。根據(jù)數(shù)據(jù)結果,教師對學生有的放矢,可激勵自主能力差學生的積極性,達到全面培養(yǎng)學生能力,最終讓學生懂得學習的目標。授課的預習材料的推送,利于授課的順利進行;在線直播和群聊符合學生的學習交流方式,很好調動學生積極性;課后練習有效幫助學生對知識的查漏補缺。
5 醫(yī)學課程的教學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在當今高等教育大眾化、教學設施相對不足的情況下,我國醫(yī)學教育中課時不斷壓縮與新知識不斷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改變傳統(tǒng)的“以老師為中心”教學方法迫在眉睫。
為了培養(yǎng)實踐性能力的醫(yī)學生,我們的醫(yī)學教育的教學理念要與時俱進,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為我們的首要任務?;赥BL的“超星學習通”教學方法剛好符合以上教學宗旨,將這兩者應用于醫(yī)學課程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實現(xiàn)培養(yǎng)社會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基金項目:廣西中醫(yī)藥大學2019年校級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2019A031;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科研啟動基金2017BS012;廣西中醫(yī)藥大學校級科研項目2018QN002;廣西中醫(yī)藥大學第一批高層次人才團隊培育項目——中醫(yī)藏象理論的基礎與應用研究,編號2018001;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2020KY07004
參考文獻
[1] 董蜜蘭,李靜.TBL在高等醫(yī)學教育中的應用進展分析[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9,35(17):2717-2720.
[2] BURGESS A W, RAMSEY-STEWART G, MAY J, et al. Team-based learning methods in teaching topographical anatomy by dissection[J].Anz Journal of Surgery,2012,82(6):457-460.
[3] VASAN N S, DEFOUW D O, HOLLAND B K. Modified use of team-based learning for effective delivery of medical gross anatomy and embryology[J].Anatomical Sciences Education, 2010,1(1):3-9.
[4] STEEL J J. Microbial Murders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An Active Team-Based Learning Project that Enhances Student Enthusiasm and Comprehension of Clinical Microbial Pathogens[J].Journal of Microbiology & Biology Education,2017,18(2):1-7.
[5] BLESKE B E, REMINGTON T L, WELLS T D, et al.A Randomized Crossover Comparison of Team-based Learning and Lecture Format on Learning Outcomes[J].Americ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2016,80(7):120.
[6] 魏紅蕾.TBL教學法在我國醫(yī)學教育中的研究現(xiàn)狀分析[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4,32(7):128-129.
[7] 梁子聰,葉勁松.TBL 教學法在我國醫(yī)學教育的應用現(xiàn)狀與分析[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8(8):109-110.
[8] 景玉宏,劉向文,張朗,等.基于TBL方法的局部解剖學教改方案[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0,12(6):574-576.
[9] 苗青.基于超星學習通的移動教學模式分析[J].無線互聯(lián)科技,2017(20):88-89.